对于一部意在树立靶子的纪录片,认真的话你就输了。
没错,这部纪录片就是号称有奥巴马加持的《美国工厂》(American Factory)。这一话题的操作手法很像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那部著名的纪录片《不可忽视的真相》:用社会的流行话题立起一个靶子,然后火力全开。
流行话题很好找。《美国工厂》的主角福耀玻璃在代顿工厂投了10亿美元,此前它因为劳资关系屡屡受到社会关注,在美国已经是个话题。
至于这个靶子本身是不是站得住脚,要看导演想要怎么讲。
举个例子,《美国工厂》里面说,工人们在2008年可以拿29美元/小时的工资,但时间进入2018年,在福耀代顿工厂拿到的起始小时工资只有14美元,收入减少了50%以上。一个“低薪”的靶子就竖起来了。
但是在纪录片里没有说到的是,2017年全美国的平均小时工资为14.63美元。2008年这一数字是12.23美元。
美国2003-2017年全国平均小时工资,单位:美元 数据来源:Statista
这就是说,2008年,汽车行业从业者拿的是全国平均薪水的两倍以上高薪。10年后,福耀工厂里的美国人,拿到的薪水虽然大幅低于从前,但并没有太糟糕,至少位于平均水平上下。
像所有热门纪录片一样,《美国工厂》的叙事是对信息予以编辑,以在叙事中展现出鲜明的冲突等戏剧性的情节。纪录片主要谈论的是劳资关系,并且上升到两种文化碰撞的高度。企业自身之所以前来投资建厂的具体原因和背后的商业考量,并不是它想要讲的。
另外一个纪录片没有提及之处,则是福耀在美国的伊利诺伊州和密歇根州通过并购等方式建起了自己的玻璃工厂,规模略小于代顿工厂。《美国工厂》讲述的代顿工厂劳资纠纷,也并不能反映出福耀在美国的全部境况。
如果每次建厂都要重点考虑劳资关系,福耀就不用在美国建厂了。
这家公司的投资建厂考虑的主要是另外两个因素:接近市场,降低成本。
俄亥俄州代顿工厂并不是福耀在海外设立的*个工厂。这家公司*家海外工厂位于俄罗斯的卡卢加州,临近莫斯科。2015年我曾经到过这个工厂进行采访,向中国籍的工厂总经理询问为什么福耀会选择在卡卢加建厂。他回答道:福耀一贯的建厂思路就是把生产线建在下游客户的大门口。
在国内是如此,在国外也遵循这一思路。福耀卡卢加工厂的隔壁就是大众的整车组装厂。汽车玻璃成品完成最后一道加工工序后,可以直接拉到大众的仓库或者生产线上。
在美国代顿的福耀工厂选址也严格实践了这一思路。在代顿周围三小时的路程里,分布着通用、福特和本田等知名汽车制造商的整车组装厂。作为世界上*的汽车单体玻璃供应商,福耀寻求工厂与下游客户之间在地理距离上的无限接近,有提升效率,降低仓储和物流成本等原因考虑。2017年,福耀在德国设厂,以便为它的长期合作伙伴奥迪提供相应产品,原因也是类似的。
成本是福耀海外建厂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将中国公司在海外建厂直接跟生产成本挂钩是不正确的。福耀已经占据中国市场的70%以上。它的目标是要做全球的供货商。因此福耀不是将产能转移出国,而是在国内市场已趋饱和的情况下扩展海外的产能。此时的成本因素,需要综合各种生产力要素考虑,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力度。
福耀卡卢加工厂是一个招商引资的成功案例:当地政府提供了低成本的土地使用费用,在税收上进行了减免,保证了工厂建设和开工所需要的“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在工资问题上,我在交流中了解到,卡卢加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大约为3万卢布(按照当时汇率约为3300元人民币)。不过,按照法律规定,工人每年有28天带薪休假,以及15天的带薪病假。这一福利显然抬升了人力成本。
福耀的代顿工厂与卡卢加工厂基本相似,也享受着税收减免,土地供应(主要是利用了通用的废弃工厂)和运行成本都比较低。曹德旺曾公开表示,到2017年福耀代顿工厂至少获得当地政府超过4000万美元的补贴。曹德旺称,人力支出是*的成本。但如上文所述,福耀给的工资并不算低。按照当地相关规定,每个工人在干满一年后平均会有10天带薪休假。福耀在休假问题上打折扣的可能不大。
福耀显然在接近市场和降低成本两个方面做出了综合平衡。
在美国求职网站“Indeed”上,福耀代顿工厂的工资收入在工作生活平衡、工作安全和技术*、管理、文化等五个打分项中得分最高。数据来源:ww.indeed.com
接近市场和降低成本也是其余中国企业投资美国的基本考量。
除了福耀,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设立的大型工厂还有若干家。中国中车2016年在马萨诸塞州的斯普林菲尔德建立了组装工厂,组装地铁车厢。它的用户之一是波士顿地铁公司。后者在今年夏天刚刚获得了中车麻省工厂提供的*批车厢。更早一些落户美国的是河南的金龙集团,2014年它在亚拉巴马州建立的精密铜管工厂可以为周边的美国制冷企业提供零部件。此外,亚拉巴马州的平均工资全美*,而且当地政府毫无例外地提供了各种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
影响力*的则是2017年富士康在威斯康星州的显示面板项目。郭台铭号称要在这里投资超过100亿美元,创造上万个工作岗位。当地政府也毫不犹豫地表示要给予*力度的优惠。the Verge报道称,15年里优惠力度最高可达30亿美元,后来又增加到40亿到45亿美元。美国政界的重视在2018年6月达到了高峰:特朗普亲自参加了奠基仪式。但这一工厂的设立因补贴过高、政府难以支付而在政界饱受争议。
此外,富士康威斯康星工厂还面临征地困难、环保压力较大,以及产业链难以配套等困难。环保人士怀疑富士康的面板项目会对五大湖湖区造成污染;富士康想要在纽约建配套工厂无法获得足够的优惠。目前工厂产能规划已经缩水,工厂建设进展并不顺利。
整体来看,真正为这些工厂投资建设造成较大困扰的问题是市场环境和政策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金龙集团在遭遇美国反倾销调查后赴美设厂,但建厂并投产后的数年中,金龙北美公司仍受到六次反倾销调查。尽管每次都获得胜利,但仍为此付出了较大精力。中车美国工厂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双边贸易关系变化的影响,产品成本可能有所提升。
这种不确定可能是全球性的。比起劳资纠纷来说,大环境的不确定性很难通过具体的谈判获得一个解决方案。例如,在我走访卡卢加工厂期间,管理者表示,最头疼的问题是当时俄罗斯因受到制裁导致卢布大幅贬值,引发了公司比较严重的汇率损失。另一个问题是俄罗斯当时经济不景气导致卡卢加的外资汽车整车厂纷纷关门停业,使工厂不敢开足马力生产。
回到《美国工厂》中提及的工会设置话题。
福耀卡卢加工厂没有设立工会。设立工会本身也不是当地法律的强制性要求。卡卢加工厂的管理者向我表示,当地工会的活跃程度并不高。不过俄罗斯也存在着类似美国OSHA(美国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局)的政府机构,以维护工人的权利。
值得一提的是,福耀最近因为违反多项安全规定,被OSHA罚了72.5万美元,这不是福耀*次被OSHA罚款。此前OSHA的罚款曾经迫使福耀追加了数百万美元投资,加强工厂的安全管理。
如何避免监管机构不断处罚,这是一个中国企业在海外拓展的难题,因为涉及的是不同的法律条文条款以及企业文化。福耀在各方面尽量遵守了当地的法律法规。基本的员工福利有保障,位于美俄的福耀工厂均为员工提供了健康和安全保险,节假日和正常公休有保障。在《美国工厂》中,福耀雇佣了LRI(当地劳动关系咨询公司)来处理劳资纠纷。这是福耀遵守当地游戏规则的做法。
但是,中资企业中的加班文化、办事爱走捷径和对规则缺乏尊重等态度,往往使“合规”难以落地。这在《美国工厂》中已经有了具体的表现,也让福耀付出了代价。当然,它也在努力通过本土化来做到合规。中国企业在2010年前后才大规模走出国门,如何通过本土化来实现合规,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