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球创投峰会”于2019年8月28-30日在西安召开,盛邀全球创投头部力量,解析政策趋势、聚焦投资策略、探索价值发现、前瞻市场未来。这场汇集万亿资本的行业盛宴,为全球资本共享中国机遇,为推动全球创投行业的发展皆带来深远的影响。
会上举办了主题为《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企业投资机会》的论坛,论坛嘉宾包括:
嘉宾:
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战略总经理尚耀华
新龙脉资本创始合伙人王雨荍
力合创投总经理曾德云
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之翔
内容整理如下:
刘冲:新能源、新材料行业最近一段时间是整个投资行业的热点,热点背后是由很多因素的共同驱动造成的。从大势上看,我们国家现在整个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正在由人口红利模式创新向科技驱动特别是硬科技驱动方向转变,这是历史性的深刻转变。
新能源、新材料正好是这种转变的一个天然载体,新能源、新材料本身具有强烈的商业投资属性,需要持续长期的对行业科技进行科研投入。一旦有些关键技术得以突破以后,能够从深层次去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和国家的增长方式。由于外界环境不断变化、趋紧的外部环境、国家对于产业安全的考虑,这个领域也首当其冲成为一个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领域。
首先请各位介绍一下自己的公司和机构,并且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关注的领域,从潘总开始。
潘海峰:清源投资是总部在深圳的一家投资管理公司,我们也是一家风控企业,在香港挂牌,公司的情况还是非常公开的。
我们原来是一家国有的公司,团队是从一家国有公司出来,现在总部还是放在深圳,在全国除了深圳以外,上海、北京也有分布。清源投资基金管理的规模是70多亿,一半是我们直投项目的VC、PE基金,还有一半是,我们在江苏管了一部分政府产业基金和引导基金。我们这个团队因为是清华的背景,团队业务人员大部分第一学历都是理工科,所以我们这个基金的特点,是我们投了很多偏技术类的中早期的公司,我们把自己描述为科技类成长期。
具体的投资领域,我们分了四个方向,其中有一个方向跟今天的论坛比较吻合,四个方向分别是:信息技术,我们叫IT,还有先进制造、清洁技术,跟今天的主题相关包括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第四个是医疗相关的,我们投了医疗器械和应用材料相关的一些项目,团队做了很长时间。虽然投了很多的中早期项目,但是也有一些项目在资本市场退出,我们到现在已经有17家在国内上市的公司。加上科创板的参与,我们目前有七个项目,大概是这个情况,我个人主要关注先进制造、清洁技术相关的领域。
尚耀华:我来自隆基股份,隆基股份2000年成立,总部在西安,201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我们是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片生产商,我们业务一个是制造业,制造业主要是的两个,一个是单晶硅片,另外一个是单晶电池的组件,同时我们还有一个板块是光伏电站板块,包括大型的电站开发还有分布式以及建筑光伏电站的开发,也是我们的业务。
2000年成立之后开始做半导体材料,从2006年开始我们专注于光伏领域,2006年开始我们在国内的宁夏率先建立了垃圾工厂,后续在陕西、安徽、浙江、江苏、云南、山西都建立了产能基地,海外目前我们在马来西亚建立产能基地,印度正在规划一个产能基地。目前我们的单晶硅片产能占全球40%,单晶电池和组件是全球第一,经过近二十年发展,隆基股份已经成长为全球光伏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力量。
我们的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非常重视技术研发投入,目前是全球太阳能行业研发投入最高的公司。2018年研发投入超过12亿,2019年上半年业绩刚刚发布,2019年上半年我们的销售收入是141亿,目前也是太阳能行业业绩最突出的公司,近期公司股票市值首次突破1000亿,也是全球太阳能行业市值最高的公司。从公司发展经历看,未来全球的光伏领域有非常好的投资机会,在一些主要产业链上已经相对成熟,在一些配套产业链以及下游的细分市场上有很多投资机会。
王雨荍:我是新龙脉资本合伙人王雨荍,我们沿袭国际VC投资风格,对以技术为主导的科技产业一直是比较青睐。现在我们新龙脉投资方向主要是以技术为主导的企业,包括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产业,包括TMT产业、PN,最近是偏人工智能比较多,先进制造业是我们重点关注领域。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叫机器人,这是一个比较大的产业链。还有军工领域、教育产业、部分文化娱乐,都是我们这些年一直布局投资的产业。
曾德云:我是力合创投的总经理,过去的大概六年时间,大家在跑步前进的时候我们做了另外一个工作,我们用自己钱做孵化投资,严格意义上我们并不是一家纯粹的基金公司或者投资公司,我们还是回到自己的孵化和机构转化上,我们主要做成果转化、科技孵化。
去年开始我们在做一些跟天使投资有关的事情,我们做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的时候也带着情怀或者有责任感,我们更多回到硬科技,总是会觉得这个项目是不是值得我们去做。我们在更多时候是在做一些偏早期项目,同时新材料是我们很重要的方向,包括这次里面也有很多跟新材料有关的企业。我们是一个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全链条的公司。
张之翔:大家好,我来自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我们公司主要从事是催化材料和催化剂研究,我们主要从事这几个方面。一个是金属催化剂,比如我们大家吃的西药,有些通过催化工艺合成出来,催化材料与大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另外一个领域是新型催化材料研究,主要偏向于大化工、煤化工、能源、环保领域。还有一个是催化技术的研究开发,这个主要是为我们国家的生态环保方向做一些贡献。国内在合成特别是有机产品生产过程中还有很多种污染,催化技术作为绿色环保的工艺技术,要推广到我们国家一些产品合成过程当中去,这是一个好的方向。
还有一个连续的合成工艺,主要有机工业中有几大风险,一个是安全,一个是污染,有机工业这两个风险都非常高。过去我们的生产都是间歇式生产,随着智能化的发展,我们在做连续的反应技术的研究开发,连续技术反映可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安全风险大大降低。还有做环保,做化工的废气废水治理,催化技术和催化剂是处理各种废气和废水非常好的技术,在我们国家才开始应用,这个领域潜力是非常大的。
刘冲:我来自首泰金信,是信达投资背景的股权投资基金,我们管的资本总量超过1400亿,我们理念是资本和产业结合,希望产业的纵深投资,新能源、新材料行业也是我们布局的重点之一,主要关注新材料与其他产业的交叉融合,进口替代,包括军民融合、核心技术的突破领域。
第一个问题,问一下三位投资者,如此众多细分行业中,您能不能挑一个或者两个您最关注的关键领域,为什么关注这些领域以及在这些领域里面我们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曾德云:我关注新材料的投资大概是三年前,如果说关注新材料是20年前,上大学的时候去材料系,结果差三分没有去去了物理系,所以很关注这个事情。当时我看了一个报道说中国新材料进口率86%,我们自己生产的大概只有14%。我我去海关看中国有哪一些材料进口比较多,这是第一个逻辑。第二个是哪一些材料需求多,比如现在有一些东西,一年给你300吨,多1吨都不给,而我们需求1000吨。
我做新材料投资还是偏早期项目,也有一些爆发性的想法,三年前我周围没有竞争对手,高分子材料在国内准备突破。另外我比较关注半导体领域,我关注材料,这也是我两年前做的事。第三个比较受关注的是石墨烯、纳米这些领域,这些领域五年内可能会停滞不前,但是如果不投就失去了机会。包括我现在做的超导材料,都是很前沿的。我用一句话总结,我去投资一个项目的话,可能是面向经济领域面向国家需要也面向未来的,这三个领域我都会布局一些项目,所有的项目都是用孵化的概念在做。
王雨荍:作为投资人其实挺幸福的,因为创业者可能用自己一生的时间做一个事业,我们作为投资人是允许我们有错误的,所以创业者有时候也不要太根据投资人的好恶或者对趋势判断去选择自己的方向。
我们投十个企业成两个可能就保本,成五个就很优秀了,能赚不少钱,在新材料领域这么多年,我们的投资有得有失,作为投资人,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趋势判断的能力。
很多年前我们就开始看好新能源汽车领域,会沿着这个产业链去投,比如轻量化材料、储能材料,包括工业上的相关设备所需要的一些材料。如果说大趋势判断得对,基金存续期允许我有等待的时间。
我们有投错的也有投对的,另外一点是时间很重要,比如说我们投了一个做光固化剂的,前几年市场竞争很激烈的时候,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低利润、高竞争的时间段,但是熬过了这个时间段,今年业绩突然爆发式成长。
投资人毕竟不是专业人员,我可能对大趋势有一个基本的理解,比如说在新材料怎么从实验室工程转化为工业化,我们大趋势是这样去判断,但是具体实施的时候我们也会借用外脑力量,比如很多高校专家包括很多龙头企业,我们会进行大量访谈和市场考察进行投资。
潘海峰:我结合我们的投资案例来给大家做分享,我对新能源、新材料各分享一个案例。新能源方面,隆基做的非常好,除了光伏直接发电以外,还有光产生热再用热来发电,这个细分行业要落后光伏十几年的时间。这两种技术或者两种方案有不同的特点,光伏是光直接发成电,发出来的电是会随着光的不同有波动,所以电网不太欢迎这样的电。如果这样类型的新能源占比过多,其实对电网的负荷和电网的平衡是很大的问题。光热发电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光到热是有波动,但是热的储存成本比电储存成本低。热到电跟现在的火力发电一样,输出会是一个比较平稳的输出。理想的情况应该是,现在光伏新能源需要类似火力发电做平衡,如果光热发电能大批量、大规模的发展起来,不同技术方案可以做到平衡。
光热发电应该得到比较好的发展,但实际上发展的比较艰难。我们在2014年的时候看光热发电的项目,当时国家本来希望在2015年的时候就推出光热发电的4.0项目,但是由于时间的延长,真正实际上是在2016年的9月底,也就是10月1日,国家发布第一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有1.35G。
光热发电单体投资强度比较大,比如规模50兆瓦、100兆瓦,单个电站投资到十几个亿甚至二十亿左右,这些都限制了这个行业的发展,但是从环境和全球气候变暖,这个行业还是有利于国家的。新能源项目包括环保项目很大程度上不是纯粹市场化的,满足市场需求就可以发展起来,很大程度上依赖政策的推动,光伏国家推了这么多年,政策起起伏伏,现在至少在用电侧已经接近市场了,这个行业慢慢的步入良性发展,这是我给大家分享的新能源案例。
新材料的案例,我们在2011年投资了石墨烯,新材料或者类似于新材料确实需要时间的积累,我们当时在石墨烯投资了好几个项目,一直在做研发发展下游的应用,到现在为止,首先第一个大批量应用是,石墨烯应用在华为手机散热功能,这是一个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我们投资的企业也看到了市场化带来一定财务回报的曙光。
刘冲:我两位企业家分享一下在企业成长过程中,我们团队在哪一些产业和关键节点上做到突破,实现了现在的发展成就?
尚耀华:光伏产业是发展历史定位悠久的行业,真正在全球开始起步应用是2004年的德国,德国率先对光伏发电给予补贴,德国兴起以后,欧洲、美国等等发达国家率先对新能源提供相关的一些补贴政策,正是基于这些政策,产业开始兴起。在这个阶段,中国也诞生了很多丰富伟大的企业,包括无锡尚德等光伏企业都非常辉煌。欧美国家市场兴起以后,中国光伏企业占领优势,有些企业因为成本控制等原因后来又衰落了。
2012年,全球的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光伏产品有了双反,这样大大制约了中国光伏企业的发展空间,有很多光伏企业在这个阶段发展遇到困惑。
2012年之后中国政府开始在国内启动了国内新能源发电补贴政策,2013年开始,国内新能源发电市场快速兴起,通过短短六七年的时间,国内的市场从几百兆瓦发展到了千年去年的45到50GW,扩大了几十倍甚至接近一百倍。隆基股份也是受益方之一,我们2006年开始进入光伏产业,我们看到欧洲、德国有了电价法,有了对新能源发电的补贴政策,所以切入这个市场。
因为有技术优势同时对研发非常重视,公司发展非常快。国内市场的政策在2012年之后有一个大的变化,政府启动了国内的化工市场,对光伏发电给予早期比较高的补贴,后续每年有一定退拨,今年补贴力度非常小,每一度电实际补贴几分钱到一毛钱的区间,我们预计到2020年政府的补贴政策基本就会结束,光伏发电正式会步入平价上网的时代。
回顾这个历史,2013年中国启动,2014、2015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是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领跑者计划”,政策导向是鼓励先进发电技术,鼓励转换效率更高的、度电成本更低,能为客户带来更多增值的新的技术路线和产品。国家鼓励先进技术,那些掌握先进技术路线的企业就会脱颖而出,比如隆基股份,我们也是国家能源局“领跑者计划”的受益者。这个计划出台以后在国内建了很多标杆项目,我们也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供货方,我们公司已经连续四年在国内光伏组建的出货量排名第一。
张之翔:我们主要做催化剂,我围绕催化材料谈一下新材料的一些认识和看法。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催化材料。
催化剂是有机工业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助剂,我们称之为“有机工业的心脏”。美国制定材料和材料基因组计划,材料基因组计划里面列了大材料,第一个就是生物质材料,第二个是催化剂,可见其重要性。现在有机产品85%以上都是在催化剂作用下生产出来的,跟每个人生活密切相关,包括我们吃的粮食、化肥和农药生产都离不开催化剂,汽油、炼油、穿的衣服包括医药都离不开催化剂的应用。
丙肝药都是在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下制造出来的。现在还有一个可喜的成绩,美国一个公司有望在未来几年推出一款神药解决乙肝疾病,如果把乙肝攻克了,肝硬化都有可能攻克。
非典时候用的药就是用我们的催化剂生产出来的,包括现在抗艾滋病的药,很多都用到催化剂生产。还有现在人类健康比较关注的癌症、肿瘤的治疗都倾向于靶向治疗,我们国家现在推出了四五款靶向治疗药里面都有我们公司催化剂的身影。
催化剂在国民经济里面的地位很重要,国家有一个“十三五”基础研究,里面列了13项前沿重大技术,第10项就是催化科学。催化科学里面,催化剂可以为解决人类能源、资源、健康、环境等问题提供基础和技术支撑。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把催化和催化技术作为能源资源健康和环保的有效手段,比如新材料都离不开催化剂的生产。
刘冲:刚才我们在谈新能源领域的时候说到了很多跟国家政策包括补贴政策相关的问题,光伏已经过了补贴期,但是其实有一些行业,比如说像新能源汽车行业等也是正处于这个阶段。这个行业很热,您觉得这个行业有没有泡沫,有没有过热现象,怎么使它过了这个补贴期以后还能够像光伏一样成为相对比较健康的行业?
王雨荍:前两年已经经历过了一个去泡沫的过程,当时国内比较轰动的一些骗补事件,让整个退补政策出台,包括前一段时间比较大的动作就是国家补贴的停止。新能源汽车这个领域已经把它的很多水分滤掉了,我们也统计过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采购已经达到了比较经济的市场情况。
现在比较重要的行业问题是电网的布置还有材料方面,这些问题如果说随着国家的重视和技术的进步能够逐步的提升改善的话,这个行业应该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市场
王雨荍:谁把储能问题解决诺贝尔奖肯定是他的,即使不能达到理想状态,因为不单是锂电性能问题,我们还考虑了很多解决方案,包括整车设计角度,通过各种解决方案逐步进行优化。
刘冲:中国是材料大国,但不是材料强国,材料是国之根本,是所有工业基础,很多工业升级离不开工业材料升级,目前材料也在向不同的领域里面做跨界和交叉融合。刚才大家都谈到新能源和新材料本身的融合正在进行,有很多成果像医疗、物联网产业、半导体产业都是有新材料的。关于新材料领域向其他场景的应用,有没有一些展望?
潘海峰:我们看项目都是从比较偏市场化角度看,石墨烯领域尤其是石墨烯应用越来越广,比如华为手机用石墨烯材料做。我们投资行业正在关注,石墨烯目前在电池材料用量占比越来越高。还有一个特点是跟高分子材料结合,比较明显地改善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性参数,原来比较便宜的材料加上一些石墨烯的添加剂以后可以显著改善性能。我们也投了锂电池相关的项目,包括隔膜材料、电池里面的添加剂,现在有很多都实现了进口替代,我们国内能够生产以后,价格和产业链供应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材料方面偏硬科技的项目,需要的时间都非常长,而我们基金都是有期限的,作为基金管理人员,希望更长期的资金能投入到股权投资VC行业。
曾德云:在这里讲两个逻辑,就是两条线,也是我的投资哲学。第一个大逻辑是两个小故事,1998年华为去学校招聘的时候,当华为的人说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们基本上都不信,但现在华为做到了。到2005年的时候微视创始人说要做一个什么创始人,那时候我有点信,因为这两个是有国家大战略大背景在里面,国家自己要做信息技术,现在每个城市摄像头满天飞,2005年不可想象,但是这两个事情成就了两个很伟大公司。
1998年中国所有的设备都是外面的,2005年的时候有索尼、三星,国产摄像头很差,为什么我会讲这个听上去好像很远的事情,去年开始我们提“产业安全”,里面最重要的除了IC软件,最多的就是产业链和设备,因为材料和设备是分不开的,在这样一个国家战略下,未来十年、二十年在材料领域一定会出现非常牛的公司。
我现在为什么做聚烯,现在看来难度很大,但是我们一定要做到,这是国家战略和国家意志,而且国家有需求,创业者要有足够高的格局才能成为未来的华为,这是我说的第一个逻辑。
第二个逻辑,我们去看一些新的材料,比如石墨烯。做应用场景是我们所不能想象的,但是我们要密切关注。现在在用什么而我们做不到的,我们就去做,第二是,科技往前发展需要什么,我们就会去关注。
“2019全球创投峰会”由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西安市金融工作局、西安市科学技术局、西安市投资合作局、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清科集团承办的2019全球创投峰会在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峰会盛邀全球创投顶级力量与独角兽企业汇聚,通过组织“闭门研讨、专题培训、主题论坛、项目对接、展览展示”等环节助推产业与资本的高效融合。这场汇集万亿资本的行业盛宴,为全球资本共享中国机遇,为推动全球创投行业的发展皆带来深远的影响。
27206起
融资事件
1.57万亿元
融资总金额
14036家
企业
1851家
涉及机构
1904起
上市事件
12.54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