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嘀嗒To B、首汽To C,2019年是共享出行行业的盈利年吗?

不同的盈利模式,也决定了首汽与嘀嗒在发展路径上将会面临不同的侧重点。

2019年9月1日,嘀嗒出行迎来了它的5周岁生日。近两年以来,由于两起顺风车事件外界更多地将目光移向了滴滴出行,而对于嘀嗒出行关注甚少,这也给了嘀嗒出行默默成长的机会。在嘀嗒出行五周年生日的前一天,CEO宋中杰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了公司盈利的消息,这也让外界重新审视嘀嗒出行,审视出行这个行业。

时间往回推移至7月,首汽约车CEO魏东的一封内部信也让员工们感到兴奋,他在内部信中披露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已实现收入同比增长227%,上海和深圳实现盈利)以及设想(年内实现整体盈利),也让乘客重新认识了首汽约车。如果再往前看,神州专车也实现过盈利,而易到也喊出过成为“*家实现盈利的网约车企业”的口号。

就今年来看,首汽约车与嘀嗒出行宣布盈利,羡煞了不少同行。然而,速途网发现,两家虽然均实现盈利,但在发展方式略有不同:嘀嗒出行在发展重点集中在衍生业务之上,例如广告、电商场景;首汽约车则强调进一步完善司乘体验,提升服务品质。

BVS C端,最终要看谁买单

从发展路径来说,嘀嗒将更多的盈利增长放到了B端的合作,而首汽则更注重C端本身的收入增长。造成嘀嗒与首汽发展模式的不同,本质上其实是“谁来买单”的问题。

嘀嗒出行在做法上,更趋近于传统互联网公司,即羊毛出在猪身上,让狗买单目前,嘀嗒出行主营的网约车业务中,仅顺风车业务对司机抽成,而出租车尚处于“0收费”运行状态。相比之下,嘀嗒其他收入方面,则是“五花八门”:包括广告业务、增值业务,服务后市场的加油、维修保养、保险、车辆金融服务等,几乎涉及司乘的每一个需求点,都有可能成为其商业化的业务点。

相比之下,首汽出行的利润模式就要简单直白很多,主要是直接按照车费抽成,也就是用户的车费越多,平台的收入也就更多。同时今年首汽还将经营策略从鼓励自营司机改为租赁承包,以降低自有车辆和司机的运营成本。所以,首汽凭借优质服务以及高客单价等经营策略,实现盈利其实是迟早的事儿。

无感VS专注,不同模式下的不同选择

“B端向左、C端向右。”在速途网看来,嘀嗒与首汽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者业务形态的不同,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面对不同的挑战。

对于嘀嗒平台来说,本身不具备运力,而是作为运力的承载者。起家的“顺风车”业务模式,本质上主要用以“分摊出行成本”,形成了相对较低客单价的定价模式;而之后上线的出租车业务,目前也无需乘客向平台额外支付费用。

而对于这类追求平价的出行模式来说,用户对于价格相对敏感。而嘀嗒打车通过互联网衍生服务的模式,其营收基本不体现在车费的增加,很好地规避了“价格”这一敏感因素。这样初期相对较低的费率,进而产生的消费需求,有利于嘀嗒在顺风车与出租车的司机招募与运力扩展。

而重点发展专车业务首汽出行,本身作为高客单价的出行服务,用户通常重服务、重时效多过于重性价比,对于价格敏感度更低。所以,首汽的发展方向更倾向于“专注”,让其业务模式可以更加专注于改善服务本身,让用户在出行过程中注意力不会受到其他干扰,通过深耕产品、服务、合规和安全等体验方面的提升,从而接受并认可更高的费率。

同时,神州本身的高客单价的特点,也让其本身拥有对于外部运力加盟的吸引力。2016年,神州上线了加盟业务U+平台,允许私家车加盟专车,据神州U+司机透露,神州专车U+的抽成超过30%,相比自营车辆的17%抽成比例,神州平台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

规模VS口碑,增长路上的不同侧重

不同的盈利模式,也决定了首汽与嘀嗒在发展路径上将会面临不同的侧重点。

对于嘀嗒来说,其发展最为重要的是规模,无论是广告收入,或是在构想中未来的加入电商场景,出行都是一个重要的流量入口。所以,入口的规模,决定了嘀嗒能在网约车商业化道路上能够达到的上限。

数据显示,截至91日,嘀嗒出行的用户突破1.3亿,车主数量突破1500万,除了互联网广告的收入之外,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涉及的保养、保险、车辆交易等环节,都可以成为拉动营收的增长点。

不仅如此,为了获得更大的流量入口,嘀嗒还在近期联合上线了出租车智慧这样,即使用户在路边扬招方式打出租车,也可以通过扫码连接嘀嗒的互联网平台,用户在得到更多便利的同时,也为平台贡献更多流量。而嘀嗒之所以在近两年不断包装自己“出租车网约化专家”的形象,也是为了能够在出租车行业达到足够的规模,以将原本的盈利模式能够“嫁接”到出租车行业。

而对于首汽来说,由于其商品更多还是出行服务本身,所以口碑成为了重要的发展源动力。通过改善服务,争取高客单价、争夺高净值用户成为了首汽的发展方向。为了满足高端定制化市场的不同需求,首汽约车相继推出了多日接送产品、豪华车产品、网约巴士产品和接送机服务,在给用户更加灵活选择的同时,积累了口碑。

此外,首汽约车与美团、携程、高德等企业合作,接入更多的出行聚合平台,并在全国多地上线出租车业务,不仅可以提升网约车服务的覆盖范围,同时可以基于平台提供更为具有针对性的定制化服务需求,实现规模与服务的同步提升。

虽然两家模式南辕北辙,但是最终还是殊途同归,都最终获得了盈利的结果。而盈利,意味着共享出行行业有望凭借自身的“造血能力”,彻底摆脱融资的资金吸管。

最后,速途网也不得不给已经实现盈利的嘀嗒出行、首汽约车“泼盆冷水”,虽然盈利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必备技能,但市场份额仍然决定着未来能够承载多大的利润,速途网还是希望首汽约车以及嘀嗒出行能够不满于现状,积极探索出行模式,让技术成为降本提效的工具。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速途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网约车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