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格力电器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的财报,财报显示格力第三季度营收为577.42亿元,同比微增0.03%;净利润83.67亿元,同比增长0.66%。
与此同时,格力还披露了一份《公司章程修订案》。格力拟修订的公司章程对公司的经营范围做出了调整,新增了“研发、制造、销售新能源发电产品、储能系统及充电桩”的内容,同时删除了“经营电信业务及增值电信业务”。
外界纷纷猜测格力此举意味着格力即将放弃手机业务,随后格力电器相关人士回应称“没有不做手机”,同时表示会在11月18日的股东大会向外解释。
但是不管格力是否打算放弃手机业务,手机业务对如今的格力来说无异于鸡肋,而且是“食之无味,弃之不可惜”的那种。
1
格力舞剑,意在IOT
说到格力的手机业务,董小姐一直是绕不开的人。
格力手机*次进入大众视线是在2015年3月,董小姐在当年的达沃斯论坛和两会上豪言“要是我做手机,我就让消费者3年不换手机,分分钟超过小米”。
当时有人以为这只是这位铁娘子的口无遮拦而已,更多的人认为董小姐的口出狂言与和雷军2013年立下的“十亿赌约”有关,但就是没人想到这位铁娘子真要去做手机,而且还是铁了心的。
一周之后,董小姐在参加中山大学博学大讲堂做“传统企业的突围成长”的演讲时,突然话锋一转讲起了格力手机。随后让她的秘书送来一款手机,然后跟大家说“透露一下格力的手机已经出来了,我也已经用了。”
至此,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董小姐是真的要进军手机市场。
2015年格力手机一代上市,搭载了高通骁龙410 处理器,Android 4.4,拍照方面采用后置800万像素+前置200万像素的搭配,售价为1599元。
不得不说,与没人相信董小姐会进军手机市场相比,格力手机如此惊人的配置,感人的售价才是最让大家最震惊的,有网友直言“真没想到有人会把500元的手机卖到1500元”。
但董小姐却不认为格力手机有什么问题,不仅频繁为格力手机站台,甚至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用“明言明语”为格力手机造势。
“各位可以把手上的手机扔掉,买格力手机。”
“格力手机世界*,卖5000万部没有问题,未来卖1亿部也不是问题。”
“格力手机质量很好,就是有点贵,你们不识货,谁用谁说好。”
“我的手机就是要卖得贵,因为它用的是世界上*的材料制造出来的。”
.....
2016年格力手机二代上市,找来了“业内大牛”帮忙研发,同时格力也建设了自己的手机组装线。在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的推动下,格力二代手机的售价也提高到了3599元。
但是高价做研发和自建组装线依然没能拉近格力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反而适得其反。
从设计理念到用料上来看,格力手机二代就是个加了手机功能的遥控器。一贯的低配置与高价格,让格力二代手机的命运与其前辈并无不同,正常渠道的销售量几乎忽略不计,最后的库存还成了年底员工的“福利”,每个员工摊派一台。
2017年,在二代之后格力又推出了一款二代手机的小屏版“色界”,搭载高通骁龙820处理器和5.5寸夏普全高清屏幕,主打 POCA 色彩提纯算法,售价为3200元。
今年业内还传出格力推出了三代手机,依旧我行我素“低配高价+放大版遥控器”,售价也是3600元。格力也在各销售平台的官方旗舰店上悄悄上架了这款手机,销量仅为两位数,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虽然格力手机进展颇为不顺,又在章程上删除了电信业务,但似乎依然没放弃做手机的打算。
据天眼查显示,近日格力申请了一项新专利——折叠屏,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三星的折叠屏手机 Galaxy Fold 以及华为推出的 MATE X 。
难道格力手机要上折叠屏?连拥有一流面板技术的三星都在折叠屏上吃了大亏,而且目前全球只有三星、华为、柔宇三家推出了折叠屏,格力又有几分把握?
如果说格力一代手机是董小姐头脑发热的决定,那连续推出四款手机还自建了组装线,现在又申请了折叠屏技术,只能说明董小姐做手机或许真是认真的。
值得注意的是,董小姐在2015年的中国制造业高峰论坛上,曾经对格力做手机说了这样一句话:“未来手机一定要和别的家电互联,格力的优势就在于这些电器都掌握在我手上。”
此前格力集团曾在2014年的年报中表示,做手机是为了承担链接和控制智能家电产品的载体,获取智能家居入口。
所以,格力把手机做成了“放大版的遥控器”说明董小姐的本意根本就不是做手机,而是用手机版的“遥控器”进军 IOT 领域。
2
手机对格力来讲是一个好选择吗?
在回答格力手机对格力来讲是否是一个好选择之前,先来看看格力做手机的另一个原因。
实际上,与用手机做 IOT 的入口继而撬动这个万亿级别的市场相比,另外一个因素对格力来讲才是更加需要优先解决的。
那就是格力的主业遇到了瓶颈。
10月30日格力电器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根据财报显示格力今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550.39亿元,同比增长4.26%;净利润为221.17亿元,同比增长4.73%。其中第三季度营收为577.42亿元,净利润83.67亿元,同比增长0.66%,扣非后净利润为81.72亿元,同比下滑6.21%。
格力在2018年时给2019年定下的目标是实现2500亿元的营收,现在看来格力恐怕实现不了这一目标了。
营收增长乏力,净利润下滑,只是格力诸多问题的一个缩影。更重要的问题是,今年已走到“而立之年”的格力,在营收上还在依靠空调业务迟迟没有找到下一个增长引擎。根据格力电器2018年、2017年的财报显示,空调产品的营收一直占总营收的八成左右。
而根据奥维云网今年1-9月的数据来看,空调行业零售量、零售额按季度开始呈现出下滑趋势,其中第三季度中空调行业零售额同比下滑9.7%,零售量同比下滑4.5%。
格力虽然依旧是“空调*”,但是面对市场接近饱和,美的、奥克斯等厂商的不断追赶,一旦格力空调业务的优势不在,又有哪项业务能撑起格力的营收呢?
所以格力进行多元化布局,扩充品类是势在必行的,而用手机撬动 IOT 市场只是其中的一个选择。
那么手机对格力来讲是一个好选择吗?
格力进入手机市场的时间虽有些晚,但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格力手机一代于2015年上市,此时国内的手机市场正处于功能机向智能机转换的洗牌期,老一辈的中华酷联正是在这时衰落的,而今天的华米OV在此时也正处于上升期。
实际上不止格力,海信、康佳、TCL等家电厂商也意识到手机市场到了洗牌期,纷纷想要分一杯羹。
这说明大方向上没错,问题出在操作上。
3
格力手机业务受挫早有端倪
首先,与格力做空调、冰箱等抓硬件就能万事大吉不同的是,做手机需要软硬件两手抓。
无论是苹果还是安卓阵营的厂商们,都在底层操作系统极为重视,也是其重要的竞争力,并且在系统定制和使用体验上经历过多个系列成熟产品的验证与优化,而格力在这些软硬件结合层面明显处于劣势。
而从格力手机用户的吐槽槽糕的体验来看来看,格力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劣势。而经过其他大厂教育过的用户们,自然找不出什么理由购买格力手机。
其次,虽然手机和家电都是组装机,但格力在家电领域的供应链优势覆盖不到手机上。也就是说,作为“空调*”的格力在家电制造领域有极高的话语权,但在整条手机供应链上并没有掌控力。
一般来说,供应商们都是优先给销量大的客户供货的,在空调领域格力自然享有这个待遇,但在手机领域,只有苹果、三星、华米OV这样的大厂才有这样的待遇,反过来,销量小的厂商在供应商那里也没有话语权,而且在零件的价格上也处于弱势,这也加大了格力的成本。
可以说格力手机还没开卖前,就已经在供应链上被大厂们落下了。
另外,格力进军手机的时间点是2015年,此时国内手机市场已经经历过一轮初期的洗牌了,山寨厂商们已经没有了位置,曾经贴牌就不愁销量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初期的洗牌带来的另一后果就是,消费者们对品牌的认知度越来越强。
按理来说作为新人入局的格力不是没有机会像一加那样树立一个新品牌,但不知格力是有意还是无意,在品牌建设方面继续沿用了老方法——跟董小姐深度捆绑。这在格力的家电业务上就有过先例,比如做不起来的晶弘冰箱。
董明珠之于格力如果已经仅仅是管理层那倒没什么,但现在她已经成了格力产品的代言人。
这种情况在格力手机上体现的更加明显,在格力一代手机的开机画面上现实的是董小姐的照片和寄语以及她的签名。
董小姐的经历足够励志,业绩也有目共睹,但这还不足以让她“出圈”,还不足以承担起本该由流量明星们负责的代言任务。
同类型产品一个是由董小姐代言,另一个由易烊千玺代言你会选谁?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一向标榜“掌握核心科技”的格力,在手机上并没有掌握什么核心科技。
以格力2017年推出的“色界”为例,其处理器仍然是2015年时期的骁龙820,图形处理器是Adreno的,屏幕是夏普的5.5英寸1080p屏幕,音频芯来自高通。虽然其它大厂也是组装过来的,但每家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小米的MIUI、华为的芯片、OPPO的 65万快充等等,而从格力的手机上来看,它并没有掌握手机领域的核心科技。
总的来看,格力手机的销量惨淡或许在格力其他多元化业务的停滞不前时就预示了其结局。
结语
实际上通过手机切入 IOT 原本也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只是格力做 IOT 入口的重点或许应该放到软件而不是硬件上。一些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智能家居如果能起来,操作系统才是核心,终端产品需要接入操作系统才有价值,而不是做一个手机来操作自己的家居产品。”
从这点上来看,董小姐虽赢了赌局,但雷布斯已经抢先一步了。
目前除TCL剥离了终端业务外,海信、康佳等老牌家电厂商依然还有手机业务,不过多为不赚钱的中低端机型。而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格力手机的累计销量不到20万台,别说与董小姐许下的5000万相差甚远,就连成本都覆盖不了。
尽管如此,对格力这个“空调*”来讲手机业务的失利尚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但是在主业增长越来越乏力,追赶者们的脚步渐近之际,格力还承受得住几个“手机业务失利”?
25163起
融资事件
1.56万亿元
融资总金额
13078家
企业
3620家
涉及机构
1875起
上市事件
14.31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