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扫楼”做公益的水滴筹,“错”在哪里?

建立良性的公益+赢利模式,才能更加推动筹款平台的公益模式长久发展。

近日,梨视频拍客发布一则调查视频,调查显示水滴筹线下团队在全国多个城市医院中“扫楼”,这些水滴筹线下人员走访挨个病房、病床的患者及其家属,为他们提供网上募捐服务。

此视频一出,再次引发大众对水滴筹的质疑:大众献爱心希望能帮助到那些真正需要被帮助的人,而不是明明自己有条件却仍然要使用公共资源的“占小便宜”者。

对于此事,水滴筹于昨日发表说明,回应称已*时间由水滴筹总经理牵头,线下各区域筹款顾问负责人以及其他相关负责人成立紧急工作小组,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宁波、郑州、成都等地,开展相关情况排查。

水滴筹表示视频报道中提到的部分地区个别线下人员的违规现象,调查清楚后将给以严惩。同时自即刻起,线下服务团队全面暂停服务,整顿彻查类似违规行为,组织重新回炉学习,再次加强平台纪律培训和提升服务规范,培训通过后方可重新提供服务。

关于成立水滴筹线下服务团队以及筹款审核机制等问题,水滴筹在回应中做了三点说明:

1、 水滴筹组建线下服务团队的起因,是发现一些年纪偏大、互联网使用水平较低的患者,在陷入没钱治病的困境时,还不知道可以通过水滴筹自救。水滴筹不希望任何一名有需要的大病患者错失自救机会,因此组建了线下服务团队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筹款支持服务,比如患者关怀、平台协议讲解、医疗服务支持、与医护核实等。同时,对那些协助发起了不符合筹款条件的项目的线下服务人员,平台有严格的惩戒措施。

2、线下服务团队在申请发起前的服务仅仅是层层审核机制中的一环。限于目前个人家庭资产情况普遍缺乏合法有效的权威核实途径,平台采取覆盖筹款发起、传播、提现等环节的全流程动态审核,借助社交网络传播验证、第三方数据验证、大数据、舆情监控等技术和手段对筹款项目进行层层验证。

3、 关于报道中提到的财产信息审核、目标金额设置、款项使用监督等问题,水滴筹皆建立了相应的审核机制,确保财产等信息的充分公示并联合第三方机构验证,同时持续跟进款项的使用情况。

筹款平台核心是公益

阻挡不良分子是一大挑战

事件爆出后,水滴筹*时间便发表声明,而且不回避问题,对症下药,这个态度倒是比较积极的。

另外,梨视频拍客公布的视频中“随便就可以发起筹款”实际上是筹款人在平台上筹款的*步,后续一个患者最终能不能筹款成功还需要经过很多审核环节,如果在审核过程中发现患者虚构材料,款项会返还到捐款者账户。

根据三言财经此前调查,这类互联网大病筹款平台采用的模式是“先申请,后审核”。也就是当患者发起筹款后,想要提现要通过平台审核才可以。

而这种审核机制也是多重、动态的。例如2018年起,水滴筹采用“线上材料审核+实地探访核实+医院直审通道”的多重审核机制。患者不仅需要提供身份证明、收款信息、疾病情况等各类证明材料,还需要公示车产、房产等家庭情况信息,否则无法通过审核。

此外,几大筹款平台签署《自律公约》,依靠全流程动态监控,借助社交网络传播监督、大数据以及舆情监控等手段,对筹款全程监督和举报验证。

但必须承认的是,当拥有庞大用户群体时,仍然难以避免被一部分道德观念差、爱占便宜的不良分子钻空子,这对筹款平台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必须不断更新审核机制,通过完善的制度避免这种情况。

医疗保障服务,是民生大计,也是整个社会进步过程中不断完善的保障环节。目前,我国公共医疗保障服务覆盖率逐年提升,基本上覆盖了绝大多数群体。

但是,公共医疗保障由于要考虑到全体民众,只能提供较为基础的医疗费用保障;一旦患有重大疾病,仅靠医保是无法负担的。而传统商业医保服务虽然能覆盖重大疾病,可以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但是其门槛往往较高,对于中低等收入家庭来说依然难以承受。

近年来兴起的互联网个人求助平台,通过社会帮助,每个人奉献一点,帮助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看得起病。这实际上是一种有善意的公益服务。

所以有很多人非常乐意使用筹款平台,为需要帮助的人奉献自己的爱心。而那些因经济条件受限的人群,也可以不用担心因一场重病夺去自己甚至整个家庭的明天。

线下服务团队为何“扫楼”?

筹款平台到底是不是生意?

那么,本应是一件行善积德的服务,为什么会出现线下服务者“扫楼”的情况,难道通过线上募捐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可以赢利、赚钱的“生意”吗?

在三言财经此前针对网络筹款平台的调查中得知,水滴筹、轻松筹这类平台在提供大病筹款服务时,实际上是不赚任何钱的。

经调查,筹款平台的确如其宣传所言,“筹多少,用多少”,平台并不收取任何服务费。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筹款平台无法赚钱,他们是如何保持长期运转的呢?

仔细查看视频,可以发现,水滴公司旗下还有保险服务。在梨视频拍客公布的这段视频中,其中有一段线下服务者表示当为患者提供募捐服务宣传时,对方购买相关癌症保险服务的动机就会增高。

关于这一点,水滴公司也并不隐讳,该公司高管曾在多个场合表示,水滴公司已经打造了“保险场景”,这对启发国人保险意识有很大的帮助。

可见,虽然水滴筹提供的大病互助服务完全免费,但水滴公司旗下的水滴保险是商业行为,是有赢利需求的。公开资料显示,水滴公司旗下的水滴保险商城与水滴互助组成了水滴公司的商业板块,水滴筹与水滴公益组成了水滴公司的社会责任板块,两大板块共同构成了完善的“事前保障+事后救助”的保险保障体系。

所以,从商业模式上看,水滴筹是“保险场景”之一。这就又引出一个问题:做公益的企业寻求商业化去赢利是否应该?

做公益到底该不该赢利?

“赢利”是公益的“原罪”吗?

每次出现一些类似一个富人通过筹款平台募资的消息,大众认为自己的爱心被“浪费”;而听说做公益的企业一旦寻求商业化模式,去赢利,在大众看来这似乎是“利用公益来赚黑心钱”。

做公益真的不应该赢利吗?

设想有这样两家公益机构,为社会中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提供免费住宿和基本食物供应服务。其中公益机构A没有任何商业模式,仅靠创始人个人积累的初始资金为流浪汉提供服务。而公益机构B除了提供上述公益服务外,还经营其他具备赢利性质的商业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这两家公益机构哪一家能存活的更长久,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长期帮助呢?答案显而易见。

如果我们要求企业做公益就不许赢利,这无异于杀鸡取卵。像水滴筹这样的筹款平台,其软件开发,经营维护都需要成本。如果水滴筹自身无法存活,那么又如何做到长久的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呢?

公益和赢利本身并不矛盾,而通过合理的商业模式,甚至能让公益做的更好。前一阵有一件事传的火热,据NASA公布的全球森林面积增长图显示,中国的森林面积多年以来持续增长,使得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好。

我国森林面积增加,一方面有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支持,还包括像支付宝蚂蚁森林这类商业机构通过商业和公益环保结合实现。

相信很多人都使用过蚂蚁森林减碳种树,这本身是一种环境保护的公益行为。有人是否质疑过支付宝其实本身是一个“商业气息浓厚”的公司呢?如果支付宝蚂蚁森林只想环保,不考虑赢利,纵使背后有阿里巴巴支持,能否将植树做到底呢?

每当有人想通过种树支持环保,使用支付宝蚂蚁森林种树;同时自己也成为支付宝用户,为支付宝提供变现资源,使其能够赚到钱。这种双赢模式才可以让支付宝蚂蚁森林有持之以恒的发展动力去种更多树。

只有赢利,公益事业才可持续发展。

因此,水滴筹通过水滴保险寻求赢利,再保证水滴筹大病筹款平台的稳定运营,才可以将这件公益事业持之以恒的做下去。只有自身先存活,才能考虑公益的明天。

水滴筹“错在哪里?

赢利没有错,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水滴筹这件事本身没问题。这次“扫楼”事件问题核心实际上是水滴筹的商业赢利模式被部分人利用引发的问题。

按照水滴筹声明,线下服务者本意是帮助没有能力写求助文章、对互联网使用水平较低的患者提供自救的渠道,但实现这个目的的过程出了问题。

这件事对于筹款平台来说,是一次完善制度的契机。水滴筹不仅应该加强对团队的培训、也要在制度上更加完善。建立良性的公益+赢利模式,才能更加推动筹款平台的公益模式长久发展。

对于大众来说,应客观看待公益和赢利的关系,应支持公益机构的正当赢利需求,同时做好社会舆论监督,促使有公益性质企业能够越做越好。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三言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