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咸鱼也好鲨鱼也罢,罗永浩要翻身

罗永浩可以很好地完成科普,但是如何说服用户买单,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鲨鱼能翻身吗?

这是一个知识点。鲨鱼翻身后就会进入昏睡状态,因为当鲨鱼被翻过来时会非常害怕,其脑部会分泌大量神经递质血清素,当血清素浓度增高后,鲨鱼就会进入昏睡状态。

这种特性,与罗永浩和他担任首席忽悠官的“鲨纹科技”,有着不谋而合的意义。如今,即使困难重重,但罗永浩依然在寻求翻身的可能,他将筹码压在了一项生物抑菌的新技术,当中灵感正是来源于鲨鱼,公司的英文名Sharklet意思就是鲨鱼鳍。

今年以来,罗永浩迭遭坎坷,年初将奋战六年的手机业务转让给了字节跳动,小野电子烟风生水起之时,网上禁售令陡然降临。而Sharklet在创业十余年后,始终没能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应用范围局限于军用和医用。

现实中的鲨鱼并不喜欢翻身,处于翻身状态时都被外力所迫。而罗永浩和Sharklet都在积极寻求翻身的可能性,他们的鲨鱼能翻身成功,而不致昏睡过去吗?

Sharklet需要罗永浩,但市场需要Sharklet有待验证

Sharklet是一家大众很陌生的公司,一时间引起众多关注,也是因为罗永浩的加盟。

Sharklet创立于2007年,其核心技术是模拟鲨鱼表皮的菱形肤齿,做出一种极为精细、以微米为测量单位的微观织物,以其独特的物理结构进行抑菌。常见的化学杀菌不仅有毒,还可能会滋生具备耐药性的超级细菌,而Sharklet技术没有毒性,也不会滋生超级细菌。

但这家公司创立之后屡遭坎坷,中间还一度资金断裂,迄今为止除了有限的军用、医用之外,并未在更广阔的市场获得成功。公司成立十年后,中国企业Peaceful Union收购了Sharklet,将其带入中国市场,开始探索在消费市场变现的可能性,尝试了人造革、奶嘴等产品,但也没掀起什么浪花。

这项技术的独特之处对普通消费者有些距离,讲明白并不容易。而大多消费者对各种抑菌方式,包括物理杀菌、化学杀菌、纳米银、臭氧、紫外线等等之间的区别,并无明确的感知。Sharklet需要一个有市场号召力的人来教育市场。而自带IP、擅长营销的罗永浩则是Sharklet天然需要的拼图。

那么,摆在罗永浩面前最关键的问题显而易见——如何帮助Sharklet打开市场?

罗永浩的IP自然可以吸引很多用户和厂商关注Sharklet,但是要把Sharklet的技术卖出去,还有许多难题待解。

深圳市考拉妈妈科技CEO崔晓明在之前的创业过程中,曾经接触过Sharklet的技术,但最终并未在产品上采用,他给出的原因如下:

1、我们的产品量太小,不适合采用这么创新的技术。处理费用较贵,超过我对项目的投入预算。

2、未被行业的头部公司采用,对真实的效果我们无法评估,虽然他们提供了相应的检测报告,但是还是有点玄学的感觉。

3、这种结构是肉眼不可见的,只有用强光照射时通过与未经过处理的产品进行对比,才能发现差异,差异表现为光的反射效果不同,我们认为用户对该功能的感知不强。

他的这些顾虑,Sharklet在招商过程中很可能需要频繁回应。*个问题是关于成本,罗永浩在接受采访时给出了明确的答复,单品出货十万件以下的厂商不适合这项技术。对于第二个问题,Sharklet鲨纹科技技术总监徐斌杰表示,已经在和一些头部厂商谈合作,但目前不便透露。

而第三个问题则是最致命的,因为消费者没有刚需和直观感知的技术,看起来无论多么神奇、先进,在市场上都难有大的作为。

Sharklet要开拓市场,就要进军大众消费品。而要大众买账,就以能让用户感知的方式,解决他们的痛点。

一方面,虽然很多消费场景下细菌很多,比如电子烟嘴、手机壳、筷子、背包等等,但普通消费者并不是很在意,细菌的存在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多困扰。

另一方面,Sharklet能带来的改变,用户很难直观感知。由于Sharklet的微观机构不改变产品的外观,因此肉眼看不出什么变化,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出区别,罗永浩甚至说这个东西“信则有”,他还开玩笑:“你可以花1800租一个显微镜,观察1600的皮箱(地平线8号Sharklet抗菌板旅行箱预售价1699元),天天享受高科技生活。”这虽然是句玩笑,但也说明了这项技术的尴尬之处——不能带来直观的改变和体验提升。

参考触控屏手机、全面屏手机、TWS耳机等成功的大众消费品,无论前期遭遇怎样的争议,一旦进入市场后,其直观的外观变化会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用户体验的提升也十分明显,因此才能迅速风靡全行业。

崔晓明表示:“每个产品人都有自己的产品逻辑。我的产品逻辑告诉我,所有的创新应该是能够让用户感知的,感知越强,越有价值。在这个逻辑下,普通的消费类产品中细菌是否是个困扰用户的大问题,如果是,才有必要去考虑这个技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如果不是,那么这些无感知的创新,价值也就不大。”

对于罗永浩,我们可以相信他可以很好地完成科普,但是如何说服用户买单,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我做每件事都是为了还债”

相比于Sharklet这家公司,罗永浩的再次出发或许才是大家更关注的话题。罗永浩在采访时避而不谈之后的规划,外界也很难窥测他长远的打算究竟是什么。

还债肯定是他近期的主旋律之一。罗永浩加盟Sharkle,究竟是为了还债的一时之需,还是另有其他考虑?

“我做每件事都是为了还债。”罗永浩并不否认这一点。但考虑到Sharklet市场拓展的难度和变现的周期,加盟这家公司短期内很难给他带来可用于还债的资金。

据罗永浩介绍,当时Peaceful Union(Sharklet的收购方)的一位副总找到他,想让他帮忙宣传,可以给予罗永浩一些回报。但罗永浩希望得到一些Sharklet的股份,“我不会收钱给人开发布会,收一点钱对我现在的债务无所补益,但我非常看好它的潜力,我也觉得对它的辉煌能做出一些贡献,做个顾问,没想到后来他们邀请我担任合伙人。”

就目前而言,罗永浩能给这家公司带来的*帮助,主要是营销层面,以其强大的个人号召力对消费者进行市场教育,从而推动厂商更乐于接受这项技术。因此,除了科普这项技术外,他还承诺帮助采用Sharklet技术的产品进行宣传,并给予长期的市场和营销支持。罗永浩计划在明年谈成5到10家合作。据徐斌杰介绍,未来Sharklet也将大量扩充市场营销人员。

这很像网红变现的方式,只不过罗永浩是帮助一家创业公司进行营销,提升知名度,便于开拓市场。在转让手机业务之后,罗永浩的两次重要动作——成为小野电子烟的合伙人、加盟Sharklet,都是同样的路子。这不禁让人猜测,网红变现会是罗永浩未来的主航道吗?

不论参与创办小野,还是加盟Sharklet,都可以看出,在失去手机业务后,罗永浩的创业步伐正变得急促。

崔晓明表示:“个人认为,创业要有系统的思考,至少老罗的电子烟,鲨鱼技术,没看到什么深度的思考。可能是不清楚内因,不了解内情吧。他有他的考虑,只可惜,变来变去,让我个人有些怀疑他的思考深度和每次站台的真正目的。”

不过,话说回来,罗永浩以自己为核心进行的创业均遭失败。无论是外界还是锤子内部,都不乏认为他不是一个合格CEO的声音。而罗永浩的营销能力却得到公认,CMO(首席营销官)可能是比CEO更适合他的职位,而网红变现可能比从零起步创业,更契合他的特长。

崔晓明说:“或许这样的模式是他的主赛道呢。网红变现又有什么问题呢,只是我们这样的旁观者感到诧异而已。创业的*目的是要活下来,这比什么都重要。”

但网红变现的模式如果过度消费,罗永浩的IP光环和背书能力,也会渐渐丧失。他站台的企业,能否在他的加盟之后成功收割市场,也将影响罗永浩网红变现的前景。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36氪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