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020年,To B投资最危险

在美国,整个云化的迁移已经发生了十年,都是百亿级的公司,中国企业互联网云端的这些服务公司在哪里?

2019年12月4-6日,清科集团、投资界在北京举办第十九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作为行业年度最受瞩目的盛会,本届年会将携手行业知名学者与重磅嘉宾,解析政策趋势、聚焦投资策略、探索价值发现、前瞻市场未来。中国顶级创投力量汇聚一堂,围炉共话,迎战2020!会上进行了主题为《股权投资,带你穿越周期》的影响力对话。

会上,在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倪正东的主持下,北极光创投创始人、董事总经理邓锋 ;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首席投资官李家庆;IDG资本 合伙人李骁军 ;深创投董事长倪泽望 ;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卫哲 ;达晨财智执行合伙人、总裁肖冰围绕《股权投资,带你穿越周期》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以下为圆桌实录,经投资界(ID:pedaily2012)整理如下:

倪正东:台上都是资深的投资家,成功的案例有很多,在行业里面地位也很高。每年我们都请他们总结一下,今天代表的有外资的,有内资的,还有国资的深创投。

下面进入主题,希望各位大咖们能够说出一些让大家觉得很惊叹的话。第一个问题,到了年底,清科也在做统计,第一个问题是一年下来,你们每家机构今年的成绩单怎么样?多少IPO,卖了多少钱回来,今年投了多少钱,投了多少项目?再就是今年一年下来,市场上这么多人募不到资,你们整体的感受怎么样?

投资人都有钱,只是脚步都慢了一些

头部GP投资金额普遍缩水20%到30%

邓锋:今年我们没有募资,明年计划开始募新一支人民币和美元基金。目前来看投资量是去年的70%,无论是个数还是投资金额。消费互联网领域大家都一样,投的比较少。北极光更多聚焦在科技领域,我们属于投得赛道比较宽,东方不亮西方亮,整个来说还行,比去年要少一些。

过去的十二个月我们一共四家企业登陆科创板,还有一家在香港敲钟,一家美国上市,一共六家上市企业,总的成绩还可以。在行业里的时间长了,谈不上今年特好,明年特不好,是一个相对来说都还可以的情况。

往前看,我也没觉得这是一个资本的寒冬,反倒是VC分化的阶段。在美元LP看来,还有很多的钱想放在中国,不知道往哪里放。比较老牌的GP在做美元基金的融资几乎都没有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在跟我们美元LP交流的时候,就没有感觉到有这个问题。

人民币基金,最大的问题是个人LP还不够成熟,追求短期回报不能长期持有,政府类母基金也存在时间周期短的问题,但已经在逐渐改善。我们做早期投资,不需要那么大的融资量,上一期人民币基金约16个亿,目前我们不会追求50亿、100亿的募资额,做早期投资不需要募这么多。

展望未来,投资机会还是很多的,做早期也没有说今年很不好,因为创新的机会很多,我还是挺乐观的。

邝子平:大家好,这个月比较特殊,1999年的12月1日,我正式在英特尔投资部上班,下次再来清科活动的时候,个人简介要改一下,是20多年的从业经验了。

邓锋:台上是不是你投资时间最长呢?

邝子平:是的,但邓总是最年轻的。2019年启明创投从整个投资进度上看是比2018年慢,相当于2018年的70、80%左右。续融资的投资比18年更慢一些,也有一个原因是去年我们投的公司都用比较快的速度去做了后续的融资,作为已有的投资方往往我们会继续参与。今年续融资的进度可能每一个投资公司需要花的时间略多一些,所以我们作为跟投,续融资的节奏就慢了下来。

我们今年募资的动态是,刚刚在11月份开始了新的美元和人民币基金的融资。融资的环境还是没有太大的起伏,总体来讲美元LP对中国市场还是非常看好,而且对已经从业一段时间的这些机构来讲,绝大部分的美元LP从一个基金到一个基金进行过渡,基本上重叠度都极其高,原有的LP会继续支持我们新一轮的融资,因此新一轮的融资大半已经完成了,然后我们再吸纳新的LP进来。

人民币融资我觉得难,原因是我们从2009年开始做第一期的人民币基金每期都难,今年跟去年一样难,所以我也没有觉得特别焦虑不安,也没有觉得特别容易。

从整个退出情况来看,19年对启明创投在退出方面是一个大年。我们经常谈的退出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就是上市,另外一个就是上市之后真正卖出股份,对于启明创投来说,从这两个方面的表现来看,今年是比较好的年份。我们在过去12个月里面,返还了超过14亿美元的现金给LP,在现金回报方面是一个比较好的周期。

2019年我们也有若干个收购兼并的退出,因此2019年是比较有特色的一年,一些中小型企业被巨无霸企业收购了,还有我们也出售了一些在非常大的优秀互联网企业里面持有的股份。

今年全年我们有三个上市企业,现在我们都非常期待12月份启明创投所投资的一家医疗器械企业在香港上市。所以总体来讲19年还是不错的。

李家庆:2019年对君联来说,相对来说是比较忙的年,投资、退出,给LP还钱包括募资,都集中在这一年。

从融资来说,完成差不多10亿美金和100亿人民币的募资。投资来说,跟其他几家也差不多,投资金额大概是去年的80%左右,项目数量大概是50、60%,单项目的额度在放大,项目数量在降低。从退出角度上来说,这几年确实是大家在忙的事情,也到了比较早的一批GP给LP来交作业的时候,所以这几年的时间,基本上每年大概8-10亿美金的回报给到LP,今年会有超过10亿美金的回报给LP。

与此同时,在上市这一方面,现在确实上市的口子开得比较多,美国、香港、韩国、中国大陆,包括中国大陆的A股上的科创板和创业板,加起来大概12、13家IPO,这是到这个月底。差不多过去两三年时间,接近150-200亿人民币退给LP,然后上市手持的股票在200亿左右,这是需要在未来一年的时间里面我们去退。在投和管的项目也是200亿左右,分到五六支基金里面,基本上对我们来说是比较繁忙的。

从投资来说,未来还是比较平稳一些,在工业技术、消费互联网、医疗供应链、专业服务,包括海。,因为消费互联网确实是在国内相对比重会降下来一些,但是在跨境方面,类似于韩国、印度、东南亚和日本也好,这一部分跟消费相关的比重正在起来,把境内消费降下来的比重又填回去了。所以在基金投资比重上,医疗、供应链还有消费互联网相对还是比较平衡的。

倪正东:一般叫首席投资官,肯定还很年轻,很壮年。下面有请李骁军总。

李骁军:我这边募资还是一样的,美元相对比较平稳,因为LP都是长期支持,人民币相对会慢一点,但是人民币的结构也在发生一些变化。

退出方面,从IPO绝对数量,比去年相对少了一些,但是这里面大家可能更看重质量,对于有很多已经上市项目的机构,19年应该也是不错的一年。因为我是做早期,一线的感觉是,忙碌程度跟以前也差不多,最后投下来的数量,我的感觉跟大家也区别不大,因为这个时候就是跟行业情况基本上一致。大家都在一条线,谁也没有掉队,都在继续走。

倪泽望:我昨天刚从巴西飞回来,跟巴西比,我们这里热闹多了,巴西见不到几家投资机构,而且规模都很小,主要是早期投资为主。

2019年对深创投来讲,应该说在退出这一端,我们还是取得了一个不错的成绩。我们昨天又上市了一家,今年已经上市了15家投资企业,上市企业数还是蛮好的(因为整个A股市场今年是新发行了180多家)。这15家里面其中有一家是在纳斯达克上市,其余都是在A股市场。另外,目前我们有4家是过会待发行的,年前争取能发,还有18家在会里排队。在投资企业上市这块,深创投每年都还不错,但不一定每个项目都会赚很多的钱,我们是薄利多销,现在市场整个回报倍数在下移,这几年二级市场让我们比较失望,A股市场回报倍数是相对比较低的,这给我们传递的压力还是比较大。

募资方面,募资年年都难,今年对我们来讲也是有不小的压力,应该说以前募资相对还是轻松一点点,今年我们花了很多精力在募资这一端,我们成立了30亿规模的并购基金。下周我们会举行一个活动,就是S基金成立发布会。另外,我们今年募集的目标规模100亿的母基金也会很快成立。我们花了很多的精力,动员了公司很多资源去开展募资活动。

今年让我感受更深的是有一些行业处于寒冬期,比如说汽车行业,包括新能源汽车,这个行业剧烈的变动,实际上也造成我们投资的项目出现一些风险,所以我们在投后管理、投后服务这一块,今年涉及到的精力更多一些。今年随着行业的变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实际上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投后管理的压力。

倪总:祝贺深创投IPO个数是最多的,十几年都是这样的,很多IPO。

卫哲:刚才说年纪不一定是我最轻,做投资我相对晚一点,2011年做第一期美元基金,到今年正好是第八年,我们基本上不用跟LP谈展期,高高兴兴把钱分回去,也不用分股票,一期美元第八年结束还能有27、28%的IRR。今年的成绩是已经有三个上市,两个A股,一个海外,下一个月还有一个,清科要五家才能上排行榜,还差一点。今年超过100亿回报的有10家,超过10亿回报的有40多家。

我们投资家数跟去年基本持平,金额比去年大概下降了20、30%,也看得出我们的胆子变小了一点,每笔投资金额比去年低一点。今年我们不会募资,明年会启动美元和人民币的募资。

我不认为有资本的寒冬,说是寒冬,实际上你对资本的春天充满了期望,我认为资本存量就应该是目前这个状态。中国每年真正还给投资人的钱很少,每年不断去问LP拿新的钱,跟以前A股上市公司永远不分红,不断问你融资一样。VC和PE行业不应该是这样的,应该是一个循环,你的基金规模扩大一倍,上一期基金让投资人赚三四倍,再拿比上一期基金多两倍的钱,应该是很容易的。美国的GP和LP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资本就应该把钱还给投资人再投入到下一个投资中,不可能永远都是增量。所以资本不是冬天,而是应该进入存量。

肖冰:今年从退出来说还是不错的,IPO比较多,清科的统计是到11月中,之后还有五家过会没有发的,可能统计到明年去了。

还有一个特别的是,对于达晨来说,我们在香港和美国有IPO,还有一些并购,今年的退出还算一个比较不错的年份。

从投资来说我们放慢了,我们立项的项目还这么多,最后投下去比较少,原因是我们把投资的标准提高了,我们上会的项目还行,但是否决率比较高。对未来资本市场变化有一些想法,注册制以后,A股估值体系会发生根本的变化,以前密集型的投资标准可能不太适应了,现在投下去是比较危险的,大量的上市是不赚钱的,或者回报率比较低。目前人民币基金的上市是全力以赴抓IPO,但是投资不能说是能上市了,你就去投,那是很危险。

总体来说,今年比去年的投资,不管是金额还是数量,都下降得比较多,可能只有一半。但是我觉得明年可能会恢复一个比较正常的状态,因为我们团队的潜力还是很大的,倒逼大家成长,倒逼大家把项目的标准提上去,包括我们选一些能力更强的。从这两个月项目来看还是不错的,明年会恢复到一个正常的状态。

LP的现金回报创了历史的新高,30多亿回到投资人的手里。去年我们完成了一个比较大基金的募资,现在还没有投到70%,明年下半年开始下一期基金的募集。基金募集总体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总体下降10%,但是里面真正市场化募集的钱肯定是断崖式的下降,70%是国有GP管的钱,这些钱都是国有给的,管理人也是国有的,基本上占了70%。所以总体募资形式是不容乐观的。

投资人:未来十年最看好产业互联网

但是,2020年是To B投资非常危险的一年

倪正东:今年市场还是有很多钱,投资按照市场的情况放慢,不是没钱投,是有钱,但是放慢了,市场上要传播正确的声音是投资人是很有钱的,只不过是说投资是放慢了。08年左右,当年京东募资的时候,市场是真的没有什么钱,跟那个时候还是不一样的。

第二个问题,谁在这个行业时间最长谁先说,最后一个说的是到这个行业最晚的说。作为一线的机构,你们2020年会怎么布局?下一个十年,你怎么布局?你们有什么打法?

邝子平:我先抛砖引玉,肖总那边再指正一下。

我其实蛮同意开复讲的一些观点,对启明创投来讲,2019年我们花了不少的时间把未来大概两、三年的投资布局做一些调整,在过去的8-10年里,消费互联网和IT是两个非常清晰的不同品类,我们是比较早的把TMT分开来做投资的,现在又把TMT合起来。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纯商业模式的创新还会有,但未必像过去几年那么热闹,能够再创造出像美团等这样大的平台出来。对于纯科技平台的深挖,不论是做人脸识别的平台,还是其他的平台,启明创投也做了一些。

未来的两、三年,硬科技将真正能够落地到不同的垂直行业,科技将在不同行业、领域赋能,包括消费领域、传统行业等等,将利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及AI等科技手段提高效益。我们过去投得比较多的先进制造领域内的自动化设备企业,如何用AI这些手段去提高他们的效率,都包含在内。

这样看来,消费互联网和IT这两个板块又连接起来了,我们相信未来两三年内会有一些创新出现,因此要花一些时间做能力上的整合。

启明创投布局比较大的投资板块是医疗健康,对这个板块我们还是非常乐观的,未来几年里,我们看不到任何对医疗健康行业继续健康发展大的障碍和阻力,因此这一块我们会投入一半左右的人力、物力。

符绩勋:我跟邝老板认识了差不多20年了,2000年我加入德丰杰以后,跟邝老板一起在一个项目上,后面大家做了好朋友。

对于未来的想法,GGV有两个大的主题,就是下一个十亿用户在哪里。我们现在花蛮多的时间在看下一个十亿用户的市场,就是面向中国周边出海,印度、东南亚市场等一系列的这些机遇,我们在寻找当中的机会。印度、东南亚周边大概有将近20亿的人口,文化割裂和语言等面临一些挑战,当地市场人均GDP偏低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存在的。但是移动在改变他们的生活、消费方式,所以里面会有一定的机遇,这是我们在看的。

另外一个大的主题是万亿级的云端迁移,在美国,整个云化的迁移已经发生了十年,都是百亿级的公司,中国企业互联网云端的这些服务公司在哪里?未来五年、十年会有这一类公司的出现,当然中国整个产业结构跟美国很不一样,所以冒出来的公司也会长得不一样,不一定是以SaaS的形式出现,可能是产业互联网、B2B公司类似于美菜和满帮这样的企业出来。

云端,IOT技术只是一个手段,最后会更高效扁平,这是我们对未来的期望,在这个迁移过程中,肯定会产生大的公司。我们今年投资金额有一些下降,但是投资个数上并没有下降,只是投的项目变得更早期,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后期公司估值是有点虚高,所以我们也会花更多的时间,去等待更好的时机。

肖冰:我说一下科技和消费,这都有机会,科技这一块主要是5G带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机会会比较大的,5G明年会大规模去布,渗透率会提高,会带来什么机会,我们也看不清楚,前面会产生很多制造业的机会。

还有自主可控的,进口替代的机会可能会是一个系统性的,中美贸易战打到最后变成了一个技术战,我们会有很多国产供应链会取代美国的供应链,这里面会有很多国内科技型的公司会有机会。消费这一块肯定是永恒的主体,消费大的平台可能不一定会出现,但是产品的公司我觉得会有新的机会,就是新的国产品牌往上走的机会,这是我们比较系统性看好的。最近也看了一些公司,跟以前确实有很大的变化,他们的渠道,他们推广品牌方式,还有针对细分人群跟以前不太一样了。

还有医疗是永远的朝阳行业,未来十年也是我们比较看好的。

李家庆:对未来来说,在技术驱动的一些创新包括消费或者是产业的升级、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这三个主线索上面还是有很多的投资机会。从技术角度上来说,云化绝对是一个。全面的云上迁徙和不同的垂直场景云化了之后,导致了产业链分工和商业模式发生重大的变化,这是非常大的变革。我们投资了一些做多云的管理,做广域的互联网还有云上的迁徙等相关服务的公司。

我不认为5G是一个主题,但是云化肯定是。

第二,未来又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的,这个风险主要是来自于我们历史做过的事情,风险不是来自于未来我们面临着一些不确定性,什么概念呢?我认为2020年是To B企业服务领域非常危险的一年,我看到太多的公司在过去两三年的时间里面,做AI、RPA、SaaS、大数据、数据中台的,这些公司都拿到了钱,都进行了扩张,估值水平都有上涨。但是大多数的公司实际上比较难找到合适的落地场景。所以,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涌进了非常多的人,2020年如果再融资,客户面的资金比较紧,政府和银行的资金也比较紧,能为这些东西买单就是这些人,他们的日子也在收紧。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不能进行现金的收敛,再融资会非常困难,在这个领域里面死的人会非常多,所以又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的状态。

再就是在国际化这一块,我是非常看好的,跨境不容易做,我们投过韩国,中韩出了问题。还有投资东南亚,东南亚有自身原生性的问题,所以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看到了问题,也看到了希望,总体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希望也比较大。

未来五到十年一个大的趋势,就是退出的口子增多,退出的门槛在降低,退出的项目在分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作为基金管理人来说,可能会进行一二级市场的打通,包括参与到二手基金、并购等领域。技术是我们自己的老本行,是创新驱动一级市场上市股权的投资。我们坐在这里的这一批人掌握了资产,从最早的资产端出来了,可能会突破原来资产管理的业态。未来可能分不清楚什么叫做一二级市场,什么叫做VC和PE,很多东西都说不清楚,所以我们可能还需要去面对自身产业的一些变化。

李骁军:对VC来讲,五六年都太久了,还是要抓住每年具体几个机会。大的预判跟大家差不多,大家比的就是在这个行业里面具体怎么做,选哪个团队的问题,比如说大家提到的出海,绩勋在东南亚就比我们有优势,我们也勇敢去尝试。

回到To B,中国To B环境肯定跟美国是不一样的,美国在过去SaaS是增长的,只要提高效率,就会有人用。在中国可能都不是一个企业软件的事,更多是一个行业软件的事,这里面不仅是SaaS,还有交易\数据,做的事情要比SaaS多得多。还有To C我没有那么悲观,50亿以上公司的机会不多,每个公司都能产生足够大的机会,To C领域还是值得花很多的时间。

作为VC来说,既要有想法,也要有一个框框,时刻不要被自己的预判来框住,我们犯过的错误比自己的认知多得多,所以且做且珍惜。

倪正东:VC犯的错误就是我们的预判错误,所以错过很多的公司,错过的公司都是我们预判错误的公司。

邓锋:我们看企业的角度,不会看明年的热点在哪,做VC这个事,第一个是跟我们DNA相关,第二个是跟社会发展大趋势相关,可能在不是很热的行业,明年赶上了一个好的案子,你也会投,还有特别热的行业,可能这个案子不太好,你可能也不投。

还有一些新的词,比如区块链,我们不太看技术词汇,要从应用看起,从真正解决用户的需求看起。

第三,大家要把期望值降到不是找到一个风口,然后短期成长非常快。今后这种机会可能还会有,消费互联网还有机会,但是我觉得会比以前少多了,大家要做好一个心理准备,不可能找到一个公司,突然间就起来了,大概率会比以前增长的更平稳,成长的也更持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真的不建议大家看今年或者是明年的风口在哪,我们要看未来社会发展大趋势是什么,根据这五十年大趋势,你选择一个又宽又大的赛道,这个赛道你可以投出一系列的案子来。

我个人比较看好的一个是消费,一个是科技。消费这一块最关键的是变化产生机会。中国经历了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未来变化还是会很快,美国和欧洲变化会比较慢,这种变化就会带来很多的投资机会。变化当中有一些非对称的信息,我们从中可以找投资机会。还有代际的变化,比如说银发经济,77届高考毕业生退休之后,60、70岁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变得非常多,这个变化是在发生的。线上教育为什么这么火,99年开始高考扩招,一下子增加了很多大学毕业生,他们的子女进入到了小学,这一代人对互联网是很习惯的,他们愿意让子女接受线上教育。再比如说魔盒和国潮,都是代际消费观念变化带来的。

随着收入水平的增长,对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视,健康、医疗还有生物制药,这永远是一个大主题。我个人觉得在消费这端,中国会继续存在变化,一定会有很多机会。

还有科技这一块,我自己觉得就是两大类,一类是IT+DT的科技。以前我们讲互联网包括产业互联网,强调的是互联,IT强调的是基础设施。现在大中台的数据,把数据直接引到业务上,包括业务的预测,提高效率。所以带来企业数字化的转型,云化只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部分,也可能不是以云化为导向的。现在都讲AI、大数据,我认为AIOT的说法更准确,背后会驱动SDN、SDS的改变。

整个IT行业,从芯片开始,存储需要继续变化,存储不仅仅是介质发生变化,包括存储的架构、控制芯片、整个应用都会发生变化。所以IT行业的产业革命还在发生,而且未来几年会继续发生。

还有生命科学,从健康到预防,科技检测的进步,还有大分子、小分子、各种生物药、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技术,科技的进步从健康生命科学到IT,处在一个加速的长周期中,未来20年科技还在加速前进。尤其是生命科学领域,新技术比以前出来得要快。科学方面的变化,有的时候是技术带来的。比如冷冻链会给未来带来太多的机会。科技的驱动力是来自于长周期科技的发展,中国会再继续经历消费的变化,这个驱动力导致了各个行业都有很多的机会。

倪正东:符绩勋特别劳累,就是因为投的医疗健康太少了,要像邓总一样,投得很多。下面是卫哲总,你是8年投资时间。

卫哲:未来十年我们最看好的是产业互联网,To B和企业软件服务,2020年最危险的,也是产业互联网和To B企业服务。

突然大家意识到To C在减少,都往To B涌,最大的问题没有对To B形成新的估值体系,大部分带着两种估值体系来的,第一种是做消费的,简单把消费GNV算帐方法用到了交易性To B的换算方法,这个是很危险的。还有直接对标美国公司,2020年To B的分化,投资人要对To B体系进行重新的梳理。

过去八年能够交出比较好的成绩单,我们三分之一是投在To B,To B是真正能赚到钱,那个是1.0版,To B1.0版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比如说美菜和满帮,本质上还是一个模式创新,跟To C模式创新,技术在中间发挥含金量很少,现在2.0是技术和模式都在里面发生作用。经济进入存量的时候,效率一定是王道,这是为什么美国能够出现这么多百亿美金To B互联网公司。中国除了阿里巴巴第一次上市的时候, 出现了300亿左右的To B公司,后来再也没有出现。中国在增量经济的时候没有在意效率,而在美国存量经济发展时代,效率会上升为最高要求。产业互联网一定是解决效率的利器,所以未来十年产业互联网我们是看好的,明年又是最危险的。

产业互联网我们做了一个比较简单的统计,平均在美国跑出一个To C互联网公司,从投资第一笔到IPO是七年,To B是2012年。第二,我们投出一家100亿的To B公司,需要将近20亿美金,资本最后整体回报,把所有轮次加在一起,大概是4、5倍,投早期可能是20倍,后来只剩下了2倍。美国100亿互联网公司平均融资不到2亿美金,也就是说累计融资2亿美金,可以打造出一个100亿美金公司来,这是一个资本效率更高的行业,但是周期也长。2020年有点特别,产业互联网可能会诞生一轮小危机。

生命医疗是很抗周期的,还有教育培训,未来十年是抗周期的,所以To C领域我们会持续关注教育。关于第二、第三代的教育可以来找我们,健康的问题找医疗的同行。

倪泽望:应该按照入行时间长短来分配发言时间长短,我这样的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确实,年年难过年年过,我入行五年,每年大家都说挺难的,但好像每年过得还可以。2020年,大家说了很多的风口和赛道,实际上大家可以发现深创投还是有点不同,没有去追风口和布局一些特别的赛道,我们投的行业五花八门。比如昨天上市的一家投资企业,是重庆的物业管理公司,是在深交所上市的唯一一家物业管理公司,但你很难想到实际上它确实很厉害,其他的物业管理公司主要是管住宅物业的,它管的都是医院、公共场所和机场等等,应该说,这家公司在全国还是非常牛的一家物业管理公司。

我们投了各行各业的公司,我想说的是,很多行业都有机会,我们怎么去发现它。一杯奶茶、一杯咖啡都有巨大的机会,所以我认为各行各业都有机会,关键是怎么样去发现它,怎么样去培植它。实际上,我们这个行业需要联合,需要合作,我们一致认为如果说有一个企业,某个团队我们都看上了,我们一起去投它,资本联合起来,一定会把它做大做强。如果说有时候大家觉得投资成功率不高,可能是因为大家培植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互相竞争,最后没有办法,大家合在一起算了。与其这样,不如刚开始就联合投资,我们合作一起支持一个团队,实际上资本的效率会更高。

还有怎么样走出去,在国外很多行业还是有很多的机会,巴西等南美国家在科技方面机会相对缺乏,但在资源等其他方面还是有很多的机会。怎么样跟海外机构进行合作,也是我们近期考虑得比较多的。还有资本市场,不能仅仅局限于中国的A股市场,A股市场这么多年给大家的上升空间比较有限,但是海外一些市场某些板块还是很不错的,包括伦敦交易所还有巴西交易所,我们都想对接。深创投跟全球16个资本市场都有合作,我们也希望带我们投资的企业去这些海外资本市场某个板块上市。所以在国际化布局这一块,今后几年我们会加大力度。

倪总:我们都跟着人民币晴雨表,深创投和达晨带着我们往前走。还有一个简单的问题,每年经济学家对中国的经济做一些预测,投资人是一线的,连接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你们用简单的话来回答,yes或者是no。都说中国的经济现在是L型,你们认不认同L型?如果不是L型是什么型?如果是L型,这个L型会有多久?

肖冰:认同是L型,但是还是往下走的曲线,时间还是比较长的。我觉得还是冰火两重天。

卫哲:总体L型,冷暖不均,行业分布不一样。

倪泽望:没有想,可能是L型,不知道。

肖冰:我回答是no,不知道。

李家庆:是L型。

邝子平:同意。

符绩勋:即便是L型,但还是在发展,新增的体量还是远远大于很多其他的国家。

邓锋:不知道。未来最大的确定性,就是不确定性的增加,我们无法去预测。另外一方面,即便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相对好,那就够了。

倪正东:绝大部分赞同L型,即使在L型里面,我们能找到这些头部的机构,还是能找到新的投资机会,赚钱的机会,这就是投资界的魅力,创投的魅力,祝愿我们未来越来越好,也祝愿未来十年我们继续为LP赚钱,继续投到下一个伟大的公司,谢谢大家!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企业服务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