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孙正义变了

正是这笔投资让孙正义后来创造了2000倍投资回报纪录,更体会到了中国市场的潜力和机会。他开始转变投资思维——只要是跟中国沾边的项目都会去看,也会很快做出决定。

那个激进、疯狂的“野心家”似乎向现实低头了,最近不断自我反思、自我修正甚至自我否定。

互联网圈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投资桥段——当年,马云在厕所里仅用6分钟就打动了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斥资4000万美元入股阿里巴巴,这一度被誉为“宇宙*投资速度”。

正是这笔投资让孙正义后来创造了2000倍投资回报纪录,更体会到了中国市场的潜力和机会。他开始转变投资思维——只要是跟中国沾边的项目都会去看,也会很快做出决定。

阿里巴巴大获成功后,这个桥段被奉为神话,甚至演绎出多个在厕所与孙正义谈定投资的故事。

但时隔20年后,这个疯狂的投资人亲自修正了当年的桥段。

“我记得其实应该是十分钟,”近日在东京大学与马云公开对话时,孙正义本人公开修正了20年前的那个桥段。他称,当时马云让他印象深刻,“(他)是*一个没向我要钱的,他甚至没有什么计划,他就谈了一下他对于未来的构想。”

仔细观察孙正义近期的公开言论,可以看到,自我反思、自我修正甚至自我否定成了他的主基调。

过去,疯狂的孙正义通过大手笔的资本运作,几乎改变了创投行业的游戏规则和格局。

随着WeWork项目失败,这位激进的投资大佬开始审视自我,他不再一味强调规模扩张,而将投资策略集中在关注公司盈利和现金流。

不知这个改变背后,究竟是因为岁月不饶人,还是人学会了随行就市。

1

“厕所投资学”

作为一名投资家,外界对孙正义的判断往往会用“独具慧眼”和“果断”这类词汇。成就他这种投资风格的一个重要案例就是软银对阿里巴巴的投资。

1999年10月,一封来自摩根士丹利亚洲公司资深分析师古塔的邮件将马云和孙正义联系在一起了。邮件提到,有一个人想和马云见面,建议去见见。

彼时的马云刚刚获得高盛500万美元投资,一心正忙着发展阿里巴巴业务,就忽略了邮件。几天后,古塔一通电话催促,马云才去往北京见了孙正义。

那次见面后,两人之间“6分钟达成协议”的故事就一发不可收拾,被传得神乎其神。《马云谈创业》一书里提到,当时在孙正义面前,马云原本是准备讲一小时,可是刚刚开始6分钟,孙正义就从办公室那一头走过来对着马云说:“我决定投资你的公司,你要多少钱?”

一瞬间,马云整个人有些蒙,他本来是没有打算向孙正义要钱的,但两个男人对视了一会儿就不约而同笑起来了,“不用说话,彼此心里都知道,我们是一辈子的朋友,早就注定了的。”

后来马云提到两人的这次见面时称,“我们都在这6分钟内,明白对方是什么样的人——迅速决断、想做大事、说到做到。”

孙正义的这种果敢在软银追加投资阿里巴巴时再一次得到了体现。2003年“非典”后的7月,马云和时任阿里巴巴首席财务官的蔡崇信去到日本东京,与孙正义进行了会面。

“我站起来去厕所,他(孙正义)追我到厕所里面谈,在厕所里我们敲定了投资的事,然后洗了洗手出来。所有人都傻了。就1分钟。”

回忆起协议过程,马云透露:“到快要签字的时候,我们两人在卫生间小解,我提了一个数目——8200万美元,孙正义不假思索地就同意了。”

这段孙正义的“厕所投资”经历,日后也广为流传。无独有偶,业界还流传着另外一个孙正义“厕所投资”的案例。

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回忆,2003年,他最绝望的时候在厕所遇到了孙正义,二人攀谈了一会,孙正义在没有任何商业计划书和财务报表的情况下,就决定向分众投资5000万元。正是这笔投资成了分众传媒的救命稻草。

2

践行《孙子兵法》

众所周知,孙正义对外一直宣称自己祖籍福建莆田,酷爱《孙子兵法》,即使卧病也要坚持捧读。

1982年,孙正义创办了两本计算机杂志《Oh!PC》、《Oh!MZ》以及一本购物指南《TAG》,由于不懂市场,杂志销售不佳,退货率居高不下,到1983年初竟然亏损了1000万美元。这让孙正义变得极为焦虑,身体也出现了不良反应,头发一抓掉一大把,最后急性肝炎犯了,只能在家休息。

期间,他一口气读了4000多本经营和历史方面的书籍,彻底迷上了《孙子兵法》,并将该书的内容应用在了企业经营管理中。在公司大门的两边,孙正义还放了两句孙子语录作为厂训:一边是‘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另一边是‘败兵先战而后求胜’。那时候日本国内对孙子也很崇拜,这就为孙正义开拓日本市场带来了不少便利。

1995年,孙正义开始将重点转向投资,他再次将《孙子兵法》的精髓应用到了软银的投资并购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投资逻辑:1、看行业是否值得持续投入?2、看企业10年内能否成为行业*?3、看进入门槛是否高?

孙正义认为,一个值得投资的企业在商业模式、产品或者管理团队上必须有独特之处,而企业只有成为*才能获得超额利润。

这套逻辑呈现出来的具体方法就是,孙正义一方面会通过认知套利,即利用不同国家和行业发展的不平衡,先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成熟后再向其它地区延伸;另一方面,利用资金优势抢夺头部项目,进而在这个赛道攻城略地。

还是在1995年,孙正义将目光瞄准了互联网行业,他认为“纸面媒体将走向没落,互联网会强势崛起”。他很快成立了两只10亿美元的风险基金,抢先押注互联网赛道,雅虎就是他当时拿下的一条大鱼。

彼时雅虎刚刚成立,一直待在硅谷的孙正义很快注意到了这家公司。无论是雅虎创始人杨致远身上的激情,还是他提出通过“搜索引擎”抓住互联网入口的构想,都让孙正义极为满意。*不合适的点在于,杨致远那时候并不缺钱。

熟读《孙子兵法》的孙正义受到其中“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启发,决定剑走偏锋。

孙正义找到杨致远,告诉他:“我这里有1亿美元,一个月内就要投出去,如果你不让投,那我就去投网景(雅虎的竞争对手)。”

最终,杨致远不得不妥协,孙正义凭借这1亿美元获得了雅虎33%的股份,5年后这笔投资价值200亿美元。

2000年互联网泡沫发展到顶峰时,凭借着投资雅虎,孙正义个人财富急剧膨胀,一度超越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站上世界首富的位置。

在外界看来,很多时候孙正义的投资更像是一场豪赌。但他指出,“我考虑的不是如何能锦上添花……我考虑的是20年后的事情。”

孙正义认为,投资需要用大量的时间调查和思考,但要用极短的时间决策。“10秒钟想不明白的事情,继续想下去也是白费力气。”同时,投资阿里巴巴获得的丰厚利润也让孙正义有了一个新的思路——只要跟中国沾边的项目都投,尤其是10分钟之内找到感觉的铁定要投。

3

形势逼人变?

孙正义这套“激进式”的投资打法一直延续到了“愿景基金”时代。

凭借*千亿美元规模的“愿景基金”,孙正义迅速组建了一个科技独角兽王国,其中不乏Uber、WeWork、滴滴这样的“超级独角兽”。但当Uber和WeWork这两个明星项目到了收割的时候,孙正义的处境却变得极为难堪。

作为愿景基金成立后投资额*的项目,Uber曾被寄予厚望。IPO前,该公司估值最高时一度达到1200亿美元,但到IPO时就降到了840亿美元。

今年7月以来,Uber股价大跳水,截至目前,已较45美元的发行价下跌超36%,市值不足490亿美元。

更大的波折发生在WeWork项目上。公开资料显示,成立9年里,软银向WeWork投资超过100亿美元。但自今年8月递交招股书以来,WeWork的商业模式遭到了严重质疑,公司估值也从年初的470亿美元大降至100亿-120亿美元,目前仅维持在70亿美元左右,几乎成为了投资圈的笑话。最终,WeWork不得不撤回IPO申请,超级独角兽也沦为了“毒角兽”。

不服输的孙正义依然在竭尽全力援助WeWork。据悉,软银已经启动了对WeWork的30亿美元股权收购要约,要约截止期为明年4月1日。

只是,经此一役,投资人和银行都开始动摇,不再无条件地支持孙正义。最新媒体报道称,在孙正义以高昂的代价救助WeWork之后,日本两家*的银行集团高管私下表示,他们对软银愿景基金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放心了。

一位高管在11月中旬表示,他的公司希望在将更多资金借给软银之前,看到一份令人信服的WeWork翻身计划。另一家银行表示,对软银采取谨慎态度。这两家银行均参与了软银约27亿美元的贷款计划。

WeWork和Uber带来的沉痛打击似乎也让孙正义转变了激进的投资策略,开始求稳。

2019年11月底,在加利福尼亚州半月湾(Half Moon Bay)举办的一场软银集团活动上,孙正义通过视频传达出一个信息:“如今世界已经改变,我们必须为我们的每一家公司准备足够强大的基础,这样投资者才能相信公司会做得很好。不仅仅只是营收、总商品价值以及日活用户数量。”他明确提到,公司应该在“实现盈利、现金流充足且可持续”的情况下上市。

言辞中,孙正义也透露了自己未来投资的侧重点——评判公司价值的*方法是衡量公司在“稳定状态”下现金流的倍数。“没有所谓的GMV、营收或用户数量的倍数一说,这些都很难证明是正确的。最终还是自由现金流的倍数,再无别的衡量标准。不要炒作,这点我从最近的事情中(指代WeWork)学到很多。”他说。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全天候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