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对文娱影响日益深入
文娱是5G的重要落地场景
底层技术的进步保障了内容消费形态的日趋多样。在线上,互动剧和综艺、与游戏的边界日益模糊,在线下,沉浸式体验需求日益旺盛,《隐形守护者》、Sleep No More、teamLab数字艺术展这样的爆款内容还会持续出现。
5G商用的全面铺开将带来万物互联和万物皆屏的时代,AR眼镜等新硬件迎来一波热度,人们感知和使用数字产品的方式会发生颠覆式变化。云游戏也将是一大增长点,未来打开重度主机游戏就像打开网页一样,无需下载安装,进一步突破场景和设备限制。
内容和消费的边界持续被打破
流量连接更加紧密
流量增量红利见顶的同时,流量形态在不断发生变化,内容日益成为流量入口,用户的购买行为从带着目的去搜索,到通过浏览种草“边逛边买”。整个互联网变成一个大卖场,流量入口无处不在,一切皆可转化成交易。
内容和消费像一根绳子的两端,正在逐步靠近,其融合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一是电商内容化,今年是淘宝直播大年,预计全年有2000万左右的GMV,明星走进直播间,头部红人越来越多开始做品牌;目标是成为Costco+迪士尼的拼多多也是典型例子。
二是内容电商化,抖音、快手2019年的带货规模惊人,GMV预计在千亿级别,平台也通过造节、扶持主播和缩短交易链路等方式,持续助推转化的达成,预计明年还将迎来新一波爆发。
用户需求进一步分化
为垂类圈层平台等带来机会
当下,两端人群持续受关注,Z世代购买力升级,银发人群崛起,围绕活力初老人群将在未来带来一波重服务的垂类机会,例如老年综艺/旅游/教育/工具应用等。
移动互联网中基于标签的大数据推送和千人千面,能够更精准地捕获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圈层,比如潮流人群、玩物人群等。大平台的爆款逻辑和千人千面已不能完全覆盖用户的需求,从而延伸出了垂类的消费和服务平台,线上线下进一步打通,今年盲盒、潮鞋、古玩等平台的走红都是这个逻辑。未来还有更多小众文化出圈与消费结合的机会。
需求端来看,消费分级不仅体现在不同人群间消费行为的横向差异,还体现在同一人群不同场景/时间下的行为多样。
国潮复兴
传统文化影响力继续释放
无论在文娱还是消费赛道,对传统文化升级的挖掘都在进一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古典严肃艺术在年轻人中的接受度提高,并向海外输出。《长安十二时辰》《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懿传》《庆余年》等成为近一两年的现象级剧集,《国家宝藏》《声入人心》《舞蹈风暴》等传统文化题材综艺节目也不断涌现,古风博主李子柒的海外影响力甚至引发了全民讨论。李宁飞跃、花西子等一波新老国货品牌风头正劲,传统文化元素成为品牌出圈的一大利器。传统文化复兴趋势在2020还将进一步加强。
11950起
融资事件
5932.12亿元
融资总金额
7393家
企业
2481家
涉及机构
679起
上市事件
8.11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