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过去了,虽然硬糖君不怎么想怀念它,可各大APP的年度报告还是让人强行怀旧了一波。
互联网公司出年终数据报告这事,如今也成为公司的传统项目和普遍的大众仪式了。在岁末年初不出这么一个年终报告的H5,都不好意思出来跟人打招呼。
从音乐到电影、从社交到外卖账单、从看过几本书到追过几个星、从赚多少钱到花多少钱……各式各样的年度报告,几乎全面覆盖了当代人的行动轨迹。
在轻飘飘的背景音乐里,在策划者煽情的文案里,在一串串程序跑出来的数字和特殊的时间节点里,过去一年的你,就这么被拼凑出来。
可研究了十几个APP年度报告的硬糖君却跟许多网友一样,觉得这些年度报告越来越不懂我。
这里面有产品的不得已。版权壁垒让人不得不分散在各个音乐APP里听歌,谁才是我们最喜欢的歌手?也有用户的没办法。被无数次强行推荐、手抖错点,到底哪个才是我的真爱视频?最让硬糖君心头一颤的还是经济账:花得钱比赚得钱多出一大截,这账是怎么算的?
当年终数据总结夹杂着越来越多的产品营销和会员拉新的私心,即使手握万千数据,各大APP的年度报告却再也不是用户的“贴心小棉袄”了。
你的报告我的报告
好像都一样?
娱乐产品年度报告的传统,大概是从2016年网易云音乐“专属音乐日历”开始的。这份报告在2017年年初被文艺青年刷屏,还有了相亲先看“支付宝账单、外卖菜单、网易云歌单”的噱头。
当时云音乐还只是简单的数据盘点。虽然页面和数据都从简,还是让不少用户大呼最了解自己的居然是一个音乐播放器。
年终报告刷屏效果如此好,各家能不迎头赶上?眼看这几年报告是越来越多。然而,各大APP主营业务五花八门,但在策划年终报告这件事上,对于用户数据维度的选择和分析方法却大同小异,了无新意。
无非就是走了多少路、一共花了多少钱、看了多少电影、听了多少歌。汇总之余再就是哪一天听歌到深夜,哪一天又在无眠的夜里为某部电影标了星……
相似的套路,让每个APP的年终报告都像是从一家外包工厂定制出来的。
2019年的音乐APP年度报告都走煽情路线。从全盘策划到咯噔体文案,几乎每个字都想透露出“我懂你”的意思,试图与用户产生共鸣。
QQ音乐的主题是“纪念*的2019”,网易云音乐是“你的世界,有我一起”,酷狗音乐是“不为人知的九个我”,虾米音乐则是“专属回忆”。依硬糖君看,起码在标题党这方面,各家都过于求稳,缺少记忆点和差异化。
文案也都走得是青春疼痛文学的路子。什么“无论多晚,我都在”“还记得2019的初次心动吗”“陪你熬夜的这首歌希望你新的一年,千万早点休息”。
不仅疼痛,莫名还有点土味。硬糖君只能说,千万别用这种话撩妹(汉)。
视频方面,抖音、快手、B站、虎牙、斗鱼也都相继发布了年度报告,基本就是盘点用户最喜欢的博主、视频类型等。不少网友表示跟自己预期的有所落差,不能完全反应自己的喜好,过于“贴心”的推荐机制也让不少人陷入被动选择。
一向以“文化人儿”形象示人的知乎,2019的年度报告则彻底翻车了。这次知乎的盘点加入了很多新数据维度:比如你所在的城市一共提出了多少个问题,解答了多少问题,在全国排名中排第几,还有浏览你回答的人来自哪些城市。
虽说创新值得鼓励,但不少用户都觉得这些新增数据有凑数嫌疑,根本不是用户刚需。而之前用户喜欢的浏览回答数、浏览字数、浏览各话题的详细统计,这次却统统消失了。
而一向最能刺激用户的支付宝,这次也让不少人疑惑。虽说数字不会骗人,可看到年度“巨额”账单,不少人都表示不太懂支付宝的算法——花多少钱没数,但毕竟自己挣多少钱,咱心里还是有数的。
支付宝的母公司蚂蚁金服则回应称,今年支付宝年账单没有总消费的概念,全部调整为总支出,会比去年增加投资理财、金融保险、人情往来、公益慈善、转账充值这几个版块,因此大家看到的年度总支出金额预计会比较高。
也就是说,今年支付宝的年度账单中,你从支付宝转账、还信用卡之类的用途也会被计入总支出——说直接点,就是存在重复计算。
这个逻辑硬糖君也不是很懂。想知道自己今年真实花多少钱怎么就这么难。这种“漫天撒钱”的虚假繁荣对贫民窟少男少女来讲,真没多大意义啊。
数据之外的营销大战
年度报告本身就是各家APP的有力宣传形式。以往都是在H5的最后一页做个小链接或者贴个二维码,大家激情转发、展示自我之后,也能达到宣传产品之效。
可2019年的年度报告,各大APP可是有点着急了。商业意图充斥在H5的各个角落,数据之外的花式营销和百变拉新越来越多。
网易云音乐和QQ音乐这次不约而同的在报告中增加了和VIP、付费相关的统计。虽然2019年各家音乐平台都在力推付费和会员业务,可在面向用户的统计中加入这些内容,既不会让会员得到共鸣,也会让非会员觉得被冒犯。
什么时候成为VIP的,买过多少张正版专辑,这些恐怕都不是用户关心的事情。
网易云音乐会告诉黑胶VIP用户一共收听了多少首VIP专享歌曲,以及相当于省了多少钱,这个机灵抖得显然不太高级;而QQ音乐直接为会员盘点了年度BlingBling之歌,给出的文案是“身为QQ音乐会员的你,才能拥有这首BlingBling的歌”,非会员自然就没这个待遇啦。
网易云音乐在H5的结尾处更是直接进入了卖黑胶VIP环节。以连连看小游戏的形式,一边推广了自家业务,一边赚取了用户的使用时长,如意算盘倒是打得不错。
翻车比较厉害的知乎,直接在最后出现了抢红包环节。通过分享H5可以获得红包,红包可用来抵扣购买会员或者付费内容。这就相当于让一些“知识分子”,去做像咱妈热衷的拼多多砍价、转发小广告得红包是一个效果。不少知乎用户都觉得这个形式过于商业化,普遍接受不了。
除了商业化过于赤裸,各大APP的“隐私暴露”问题也让人猝不及防。
比如网易云音乐就在2019年统计中新增了一项“主页访问”,把多少正在暗恋的怂货逼到了墙角。虽然并没有公布用户信息,但即便想在社交上发力也不要这么用力过猛吧。
而QQ音乐在盘点时加入了“连你眼睛都喜欢的歌”,字面意思真的很难理解。
硬糖君分析了下,应该是统计了你喜欢歌曲的封面颜色,颜色最多的歌曲就是你眼睛都喜欢的歌曲。这玩意儿意义何在啊?!有谁是看封面颜色挑歌的吗。
看来各家产品经理也是挠头,实在是没啥数据可统计了。好不容易找出些新数据,却相当鸡肋,并不符合用户需求。年终账单,不光是你有多少数据,而是你对用户心理把握有多深。
为什么越来越不懂我
按道理来说,各大APP掌握的用户数据越来越丰富,更应该全方位的了解用户。可到头来,不仅用户共鸣少了,甚至连真实性都遭到了用户的怀疑。
以音乐APP为例,版权的分散也让用户的喜好越来越分散,音乐APP的年度报告只能展示一个零碎侧面。硬糖君在网易云音乐和QQ音乐的年度报告上的年度歌手就不是同一个人,甚至硬糖君自己在两家app的画像里,都不像同一个人。而那只是单纯因为网易云音乐和QQ音乐版权不同,不能完全概括用户的喜好。
在数据的统计上,很多的APP并没有看起来统计的那么全面。比如QQ音乐在统计全年音乐播放次数上,最多只能显示为19999+次,年度单曲也只统计了Top 4,无法满足许多用户的需求。
在算法上,除了支付宝的年度账单让人费解之外,很多APP的算法也都没有一个固定和统一的标准。QQ音乐把凌晨4点界定为“早起之歌”和“晚睡之歌”的分界,忽略很多人其实会通宵,而凌晨四点的时间点也没有有力的大数据支撑。
知乎的统计则更加随机。可能只是碰巧点到的内容,也会被列入年终统计中,且占据很大比重,使最终数据不够客观。
同时知乎的数据过于笼统,也让用户感觉得不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知乎报告会告诉你今年你浏览了所少个问题,超越了百分之多少的网友,却没有告诉你浏览的是哪些领域的问题。
至于很多平台的推荐机制,看起来更加懂你,给你推荐最喜欢的内容,实际却让用户陷入“被选择”的尴尬中。尤其是当推荐机制和营销、广告挂钩之后,内容就变得更加不纯粹,也就没有想象中那么懂用户了。
为着H5下面大大的分享按钮,所有的年度报告都致力于为你呈现一个个性、文艺、不随大流的“你”。话说,如果真是活成了所有APP年度报告里那个模样,还确实挺不赖。
10683起
融资事件
1372.90亿元
融资总金额
6487家
企业
319家
涉及机构
184起
上市事件
8944.13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