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头疼······”这是多牛传媒COO鲁葳,在2019年3月接手人人网项目的感受。
庞杂的数据、年代久远的代码、叠床架屋的架构,这些对于程序员来说,工作量浩大,“比重新写个代码,做个新的社交产品难多了。”
难的不只是技术,多牛传媒董事长王乐也向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坦诚“复兴”这款产品的难度。
外界纷纷猜测社交格局已定的情况下,人人网将如何重回*时刻,复刻中国版FaceBook,续写2.4亿用户的辉煌?
很多人人网老用户和年轻一代,也在关注如今人人网的动向,以及他们预备拿什么核心武器重返社交赛场。
人人易主
人人网的价值在哪?
“人人网最值钱的是它的亲密社交关系网。目前中国互联网,只有腾讯和人人两家公司,直接拥有这个熟人社交关系网络。”作为社交行业创业者,李蒙如是说。
此前,李蒙也动过收购人人网的念头。不过,不是重做人人网。“我想的是用人人网背后的亲密关系网络,来给我新做的社交产品导流。”在李蒙的规划中,人人网承担着引流的功能。
这类做法是千橡互动集团董事长(原人人网母公司)陈一舟最不能接受的。他说:“最怕人人剩余价值用完后被抛弃。”
同时期,也有巨头找陈一舟,开了更高的价格,但最终多牛传媒能收购成功,得益于他们想“复兴人人”。
多牛传媒董事长王乐和陈一舟是老相识,但见面从不聊人人网。直到因为陈一舟的一则声明,两人在日本谈到了人人网何去何从的话题。
陈一舟在声明里说:“我已经不再适合做年轻人的社交产品了。人人网,我最近用的少多了,虽然直到一两年前我还几乎每天登陆。我们做社交比较牛的同事,大部分离职了。虽然我认为他们牛,但你们不觉得,我也没办法······所以呢,谁来做?肯定不是我做。是公司内部牛人承包(可能性不大,万一做不成用户还是要骂······),还是和强大的外部团队、公司合作,都有可能!”
王乐感受到了他当时的有心无力和无可奈何。“Joe(陈一舟)对人人网的感情很深,想给人人找个好归宿。”王乐跟陈一舟是老交情,多牛传媒曾隶属于千橡互动集团。王乐曾参与打造了最早的中文博客平台、IT行业门户:donews.com,后在2006年加入千橡集团,成立DoNews+猫扑的资产组合形式冲击资本市场。随着美国第六代 SNS 崛起(也就是所谓的实名制Facebook),他参与到校内网(后更名为:人人网)的运营中。2013年,DoNews通过管理层收购独立运营,王乐成立了如今的多牛传媒。
哪怕是老熟人,陈一舟在谈收购期间,仍然不厌其烦,每次见面必问王乐:“你买人人网,要用来做什么?怎么做?”
在日本见陈一舟谈收购之前,王乐就有做社交产品的打算。这是基于公司业务方向的考量。他执掌的多牛传媒旗下有DoNews、电玩巴士、178, NGA、A9VG等媒体矩阵,年轻人是主要用户群体。怎么把这些年轻人更好地留住,且有效地形成生态,最合适的社区模式,是王乐着重思考的路径。
复活人人,在他眼里比重做一个社交产品划算得多。人人网最后一次公布用户数据,显示有2.4亿用户ID。王乐算过一笔账,其中至少有1.5亿的独立用户,从中唤醒10%,就是1500万。如今做社交产品,市场上平均每个用户的获取价格不低于20元,再考虑到留存率,“花2亿,也可能什么都看不见,打水漂。”2000万美元现金,4000万美元的股份,以总价6000万美元收购人人网,王乐认为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交易。
作为前社交创业者,旁观者李蒙并不认为这个价格划算,对于人人网,他心里的底价是“2000万美元。超出这个价就没必要了。一个导流功能,这个价格是合理的。”
暂且不论多牛传媒购买人人网的价格是否虚高,但陈一舟终归是把人人网托付给了一个愿意将人人网延续下去的团队。
人人网是个命运多舛的产品,从王兴、陈一舟到王乐,三番易主。
如今的美团创始人王兴是真爱,苦于首次创业,经验不足没找到盈利模式,只能忍痛割爱。最后,王兴秉持着“纵情向前,既往不恋”的口号,卖掉之后就再也不看校内网一眼,即使陈一舟对外放出消息说,要把校内交给年轻人运营,王兴也无动于衷。
而人人网的第二任主人有功有过,“陈一舟对社交没有狂热。”这是李蒙创业时期,翻读陈一舟《情系人人》这本书三遍后,得出的结论。他认可陈一舟前期对人人网的改造,使其尽可能与Facebook协同的做法。但上市后,过多追随风口,做直播、金融贷款、二手车业务,没将核心业务社交守住,没能让人人网完成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变,“是战略失误。”
在业内,人人网曾经有中国版“Facebook"的美名,人们一度以中国为什么没有Facebook来看待人人网的失势,这也是留给人人网第三任负责人的挑战。
千头万绪
在多牛团队内部,负责人人网社交平台的团队有一百人左右。同时人人直播也有一个部门在独立运营,里面员工大部分是随着收购过来的原人人网员工。人人社交平台APP则由多牛重新组建团队接手。
人人网的重建工作,COO鲁葳介绍,团队花了半年的时间才把人人网的数据和代码结构理清楚。2018年11月多牛传媒宣布并购人人网之后,就开始制订重建计划,从2019年初到10月发布小范围测试的时间里,他们团队采用了“边开车边换轮子”的方式,将这个曾经被直播掩藏起来的社交网络,逐步恢复了本来应有的面貌。整个过程,他戏称:“相当于一口气还了十年八年的技术债。”
工作繁复,不乏惊喜。在后台数据的修复过程中,鲁葳看到庞大的亲密关系网络数据后,不由地感叹,“真是惊奇,多么生僻的名字都有重名的,很厉害!”他们团队80、90后的同事,则急不可待地在后台搜索了自己曾经的账号和同学名字,“大家都还是挺怀念青春的。”
据介绍,目前新上线的人人App ,继承了人人网从 2005 年以来积累的 2.4 亿真实用户的信息、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以及海量的历史数据,包括超过 70 亿张图片、百亿级别的用户状态等都被得以保留,用户可以通过登录原有的账号进行“考古”。
梳理好庞大的数据库,多牛传媒原本是想让人人网默默地测试一段时间。于是,正式公测前,他们产品团队在2019年10月做了一个测试版,在App Store搜“人人”要翻到 20多页才能看到,可仍然被用户发现了。“没想到那么大规模的用户进来,没几天就接近百万级,我们认为准备充分的CDN、带宽、数据接口并发能力,结果还是不够用。导致很多用户在使用上遇到了系统崩溃。”
12月底公测版本,团队吸取此前的经验,临时增加了服务器和带宽,可也是到了第二天的凌晨1:40,峰值才降下来。
公测当天王乐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不少前同事发来短信,提意见、问需求、忆往昔的,比比皆是。”后来,王乐干脆找了不少人人网早期元老做现在人人APP的顾问。在他眼里,不少老员工热衷给如今的人人产品建言献策,“真的是为爱发电。”
在程序员江湖里,人人网前员工是特别低调的存在。李蒙创业时,找人人员工聊,感受最深的是:“他们似乎都不太愿意提及人人网的经历,聊天像挤牙膏。”采访中,王乐对此回应,“其实大家内心很爱人人,都希望它好。不愿提及背后,多少有些惋惜的情绪在里面。”
如今,人人回归,重燃了大家的希望。
王乐回忆,当年人人网校招时,他能深切感受到学生们的热情。“一些互联网企业哪怕给出更多的薪水,都挖不走想来人人的学生。这些学生对人人网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归属感。”这或许也是王乐复兴人人背后的情意结。
复兴之路
公测当天,在App Store社交排行榜上,“人人”APP24小时之内,力压微信、QQ、小红书等一众同类社交(社区)产品,时隔多年再次登顶苹果App Store下载榜排行榜首位。与此同时在App Store的总榜单上一度位列第七。
人人网能否重现曾经的*状态?
业内人士持保守态度。李蒙认为,人人网要重回*,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重构新的产品逻辑;二是做好营销,把曾经的用户完全吸纳过来;三是产品能找到能区隔于市面上社交产品的亮点功能。“能做好这三点其中一点的人才,在中国互联网创业领域都非常罕见。”
社交领域投资人韩文同意李蒙的观点。“人们冲着怀旧上了人人,然后呢?很大程度还是会加微信。要把用户习惯从微信、 QQ转到一个新产品上,非常难。不然,去年发力社交的巨头们,为什么会无疾而终?”
多牛传媒面前的人人网这道题,显然不好解。要摆脱雷声大雨点小的命运,实属不易。
王乐和团队自知前路艰险。于是,他为人人思考了未来。
他做好了人人两年内不盈利的准备。重启深耕校园的运营计划,同时以校友关系为纽带,辐射到社会人士,是他给人人APP规划的产品定位。
人人产品团队为目标用户建立了数十个交流群,其中有大学生群,也有老用户群。产品和运营人员会随时收集用户的需求反馈,王乐宣称,他们除了恢复老的社交平台,也在有计划的开发大量新功能。除了娱乐、交友,也会照顾到用户工作与学习的工具需求,这些功能会在2020年陆续和用户见面。
鲁葳透露,目前有很多用户纷纷要求恢复自己曾经在人人网上喜欢的功能,呼声最高的就是小游戏。他希望能尽快回应用户的期望。至于是哪款小游戏会率先面世,他提到,曾经热度最高的几款游戏都是备选对象。除此之外,人人社交平台团队现正处于招兵买马的状态,鲁葳谈到,2020年他们团队将扩充至200人。
目前,打开人人APP,设计简洁,经典的蓝白配色。在功能上虽然不繁杂,但是一些经典的功能如“新鲜事”、“站内信”、“大学主页”等都有体现,也算是向经典致敬。但经典能留住80、90后多久?00后是否买账?都有待时间的考验。
采访中,社交创业者李蒙问记者,如果做个和“人人网”类似的社交产品,你觉得起什么名字合适?他提问的初衷是,人人网卷土重来,还用“人人”就“不酷”了。00后不一定喜欢。“社交的主要用户人群正在逐渐变为更年轻地群体,对于这群人,怀旧是不够的。”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李蒙、韩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