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第一家倒下的旅游平台出现了。
2月29日,签证龙头企业百程旅行网发布了一份《关于公司决定关闭公司启动清算准备的通知》,直接挑明原因:鉴于新冠疫情的爆发,旅游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而百程也深受其影响,资金不能维持公司继续运转。
随后,百程旅行网创始人兼CEO曾松向媒体承认内容属实,“目前公司债务过高,在疫情影响下,旅游消费需求几乎为零,公司已经无法支撑,下一步将优先处理好员工的薪酬问题以及客户的退票问题,积极处理银行债务。”
这应该是自疫情发生以来旅游业第一家关门的企业。资料显示,百程旅行网是旅游签证领域的龙头企业,曾完成四轮融资,累计超1.3亿美元(超9亿人民币),其中最出名的两笔融资分别是阿里参与的2000万美元B轮融资,以及“公募一哥”王亚伟参与的1亿美元C轮融资。
百程旅行网的遭遇,只是疫情下旅游行业的一缕缩影。所幸,眼下疫情形势不断好转。携程联合创始人梁建章日前表示,乐观估计旅行行业最早在五一假期就可能会迎来第一个复苏节点。而在此之前,旅企们要做的,就是熬过去,活下来。
昔日签证巨头陨落:
公司现金流断了,你们另谋出路吧
“放着假,公司没了”的段子,如今真实地发生在了百程旅行网的员工身上。
在给员工发了一封《关于公司决定关闭公司启动清算准备的通知》后,曾经的签证NO.1百程旅行网宣告关闭。《通知》称,受新冠疫情影响,资金不能维持公司继续运转,希望员工给予理解和支持,并提前做好自谋出路的准备,通知日期显示为2月28日,善后工作内容如下:
1、公司准备清算流程。除负责留守清算的人员外,请大家于3月9日16:00前完成公司财产归还、借款(借支)等帐务处理、个人物品清理、离职手续办理等相关手续;
2、由于公司资金紧缺,公司于3月10日先行支付大家1月薪资。3月起将不再为大家缴纳五险一金及发放工资,请大家提前安排好相关事宜;
3、请各分公司负责人,财务人力及业务负责人配合公司站好最后一班岗,协助公司处理好注销公司、账务处理、固定资产处理及业务相关事宜等工作。
目前,百程旅行官网官网仍能访问,首页挂着的“放假通知”公告显示,百程原本暂定休假至2020年3月1日,3月2日正常上班。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员工们没有等来复工,先失业了。
“目前公司债务过高,在疫情影响下,旅游消费需求几乎为零,公司已经无法支撑,下一步将优先处理好员工的薪酬问题以及客户的退票问题,积极处理银行债务。”百程旅行网创始人兼CEO曾松对媒体解释了公司关门的无可奈何,但他表示目前公司并没有破产,“也没有欠用户和供应商的钱,但需要一段时间去处理一些问题。”
事实上,百程旅行网并非第一次深陷危机。早在2014年,百程旅行网就被曝遭遇过财务危机,工资一度发不出来。
而此次疫情导致出境游停摆,则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对于此次百程旅行的倒下,一位业内人士并未感到意外,“旅游业高度依赖现金流,账面现金储备极少,百程这种级别的现金流一断,结果不是减员就是彻底清算。”
阿里为第二大股东,
获四轮融资,最高一轮拿1亿美元
提起百程旅行网,许多业内人士还记得多年前那场著名的“百携之争”。
2014年,百程旅行网与携程均处于市场份额扩张期,好胜的双方选在同一天宣布推出签证办理“0元服务费”,均承诺将只收取需缴纳给领馆方的硬性费用,不再加收任何服务费,展开签证价格大战。
而在百程旅行网叫板携程背后,是其投资方给的底气。
企查查数据显示,自2000年成立至今,百程旅行网共完成四轮融资,而最出名的两笔融资则来自于阿里与“公募一哥”王亚伟。2014年3月,百程旅行网获得阿里巴巴、宽带资本2000万美元B轮投资;2015年7月,完成由王亚伟旗下的千合资本领投,点睛战略基金等投资机构跟投的2亿元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阿里创投持股占比16.47%,为其第二大股东。在资本的一路助推下,百程旅行网迎来了高光时刻——于2016年4月23日成功挂牌新三板。
那么问题来了,以阿里的雄厚财力,怎么会眼睁睁地看着百程旅行网沦落到这种地步呢?事实上,百程旅行网登陆新三板的6个月后,阿里将旗下阿里旅行更名为飞猪,主要面向年轻人境外游,如此一来,百程旅行在阿里的地位就变得微妙起来。
从财务数据来看,2013年到2018年上半年,百程旅行网一直在亏损,亏损额分别为1761万元、3663万元、3935万元、4511万元、2795万元以及1286万元。对于亏损,百程旅行解释称,“主要是因为公司仍处于互联网行业公司业务拓展期,技术研发投入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同时市场竞争及人力变动因素对业务利润形成挤占。”
即便拥有阿里这样的强大靠山,而且还是签证这一细分领域数一数二的巨头,但百程旅行网还是难逃关门的厄运,不禁令业界担忧起来,这可能只是一个开始:许多小企业说没就没了,连新闻都不会有。
停摆的这些天,旅游业众生相
百程旅行网的遭遇,只是疫情下旅游行业的一缕缩影。退订、歇业、关门......疫情对于旅游业的影响是肉眼可见的。
在春节前,携程曾预测节间或将有4.5亿人次出游,途家民宿也预计国内游将在春节期间迎来2倍左右的增长,出国游甚至可能高达3倍。如果没有这场疫情,根据2019年春节期间5139亿元的旅游收入预测,2020年的春节无疑将是一个5000亿向上的大市场。
可惜没有如果。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杀了旅游业一个措手不及,原本准备喜迎“春节档”的旅企们在瞬息之间哑了火,全国旅行社暂时停摆,退订潮也集中爆发。
投资界从各大OTA平台了解到,随着大批量的订单集中退订,几乎每一家OTA平台都面临着暴增10倍以上的退改来电量。据携程介绍,有客服最多时一天共接到216位客人咨询酒店退改,而她则平均要帮每位客人打4到5通电话联系酒店供应商,一天下来要打上千个电话。
另一家OTA头部平台飞猪则对投资界透露,一场疫情下来,其境内行程订单退订率基本在70-80%,境外行程订单退订率在40-50%,机票、火车票、酒店退订量最大。
当退订潮突然集中爆发,几乎每个反应及时的OTA平台都要承担巨额的垫付压力。去哪儿网 CEO陈刚就在采访中表示,春节期间去哪儿网各业务线已经为消费者即时退款垫资近十亿元,而截至1月底,在线旅游平台马蜂窝也垫资超5亿人民币。巨额的垫资之下,在线旅游平台原本就吃紧的现金流更是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各大旅企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旅游业企业数超208万,疫情冲击下,旅游市场几乎完全冻结,而由于疫情发展尚不明朗,旅游业至少也要面临几个月的冷淡期,在此期间,没有一家公司可以置身事外。
经投资界梳理,自疫情爆发以来,已有凯撒旅业、众信旅游、宋城演艺、三特索道、九华旅游、云南旅游等11家A股上市旅游企业先后宣布暂停营业,所有旅游计划取消,并纷纷发布公告明确披露,此次疫情将对公司2020年一季度经营业绩构成较大影响,且目前没有一家公司能够预估此次影响的时间和程度。
上市旅企尚且如此,中小旅行社的情况更不必多说。一方面要退团退款,另一方面已经付给供应商的钱无法追回。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一季度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负增长56%、69%;全年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预计分别减少9.32亿人次、1.18万亿元。
做微商,卖土特产,自救大行动
梁建章:最早在五一假期迎来第一个复苏节点
危急时刻,一场自救行动在旅游业全面铺开。几乎一夜之间,朋友圈里的导游们摇身一变,成了土特产代购的微商。
在深圳一家小型旅行社做全职导游郭芸无奈表示,“虽然旅行社每月会发1000元左右的底薪,但是导游主要是靠带团赚团费,没有团带的话,收入就会大打折扣。现在我朋友圈里,好多导游都开始靠卖家乡特产和代购囤货来补贴家用了。”
事实上,不仅是导游,各大旅游企业也纷纷盯紧了“微商”这一副业,以此缓解疫情带来的冲击。
据悉,由同程艺龙投资的酒店B2B批发商深圳捷旅就被迫开启了“微商”业务。通过合作酒店方的供应链,深圳捷旅拿下一批酒精喷雾、洗手液等防疫用品,并经由其小程序平台“惠出发”进行销售,而旗下员工则成了不折不扣的微商,在线卖起了消毒酒精。
除此之外,OTA平台也正式化身电商,做起了线上生意。驴妈妈的母公司景域集团,就在疫情期间通过旗下平台“驴客严选”销售景区滞销的蔬菜瓜果,商品销售流水增长一度超400%;途牛则通过其零售平台“苔客”销售全国直营地接社提供的土特产,春节期间日销量最高环比上涨571%;而非主流OTA平台“发现旅行”也在疫情期间上线了“发现好物”栏目,不到一周就卖出了几千瓶红酒、上千份茶叶。
不难发现,疫情虽然为旅游业带来了一拳重击,但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旅游业向来盈利模式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此次疫情无疑让各大旅企有了充分的时间与实践机会,重新思考商业模式的转变。
如今,旅企们一边转型自救,一边苦等疫情后的报复性消费。随着疫情形势的不断好转,各地旅游景区已经逐步开放,排队堵车的香山、游客络绎不绝的西湖都在隐隐昭示着,这场属于旅游业的报复性消费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携程联合创始人梁建章日前表示,乐观估计,旅行行业最早在五一假期就可能会迎来第一个复苏节点。而在此之前,旅企们要做的,就是熬过去,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