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12个求职者自述:2020年春季,找工作好难

2020年春天,招聘和求职,出现了巨大的剪刀差,这种情况下,辞职了、被裁员、应届毕业生、待岗人员……他们迫切需要工作,又该怎么找到心仪的工作呢?

“年后跳槽负担轻,金三银四跳槽季”,曾是大部分职场人士的共识,但在疫情的影响下,今年的求职市场不一样了。

BOSS直聘发布的《2020年春节后十天人才趋势观察》显示,今年春节后十天就业市场新增招聘需求较2019年同阶段减半,其中10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波及*,新增人才需求锐减 61%。

来自智联招聘校园事业部的数据显示,往年春招有2000多场线下招聘会,今年这一数字缩水为零。

但是求职者的需求没有萎缩,BOSS直聘《2020春节后求职情况调研》显示,多达47%的求职者按计划在2月3日前就启动了求职。

另据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有874万,同比增长40万左右。

在2020年春天,招聘和求职,出现了巨大的剪刀差,这种情况下,辞职了、被裁员、应届毕业生、待岗人员……他们迫切需要工作,又该怎么找到心仪的工作呢?近日,猎云网采访了12个正在找工作的人,以下是他们分享的求职经历,略经编辑。

在线沟通,HR成了一个公司重要的门面

讲述人赵正文,辞职者

我之前负责一家K12教育公司北京地区的运营,考虑到综合发展瓶颈和照顾家庭,在年前离开了公司,计划回老家过完年回来再求职,在2月份入职。

疫情发生后,担心会对之后求职产生影响,大年初二我就返回了北京,但是疫情比想象的严重,至今仍未有结束的迹象,完全打破了我的原计划。

从2月份起,我就开始通过朋友、招聘网站、猎头网站,投简历找工作,工作也如预想的一样不好找。期间有一段时间非常焦虑,因为有很多现实问题摆在面前,比如房贷需要还,五险一金也需要缴纳等。

后来我逐渐引导自己把心态放平稳,因为现在情况就是这样,即使焦虑、恐慌也解决不了问题,而且这种情绪是会传染的,也会让家里人焦虑担心。

目前我已经进行了多次在线或者电话的面试,已经有几个双方都比较满意的公司,持续的保持着沟通。不过对方还是表示希望在疫情结束后,双方线下面谈作进一步了解后再确定。

这个决定我也是可以理解的,疫情期间大家对企业的安全也是很重视的,是比较负责任的态度。而且我面试的是中上层管理岗位,肯定要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多次沟通的。目前有两家公司将面谈时间暂时定到了3月底,预计到时候北京的疫情问题应该会结束,所以现在我仍然没能入职。

在这次疫情期间,有两个情况让我印象深刻。如果未来创业,成为决策管理者,我会非常重视。首先在面试过程中,一般有两个人是了解企业的重要窗口:HR和前台。而由于现在只能采取在线或者电话沟通的方式面试,因此HR成了一个公司重要的门面。

此前的工作面试中,大部分感觉HR态度都是非常好的,很负责的,让人对这个公司的*印象就很好。比如问你之前有没有了解过公司,对公司做一个大致的介绍,问你进来会给公司带来什么,怎样做,像一个朋友一样跟你探讨。

但是这次疫情期间的面试,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遇到了感觉并不专业的HR,态度非常不友好,有一种完成进度、应付工作的感觉。有两个HR在沟通时,态度很傲慢。在接到电话后,对方让我介绍一下个人履历,而我还未讲完,就频频被打断,催促我说下一项。

我认为对待未来可能会进入一个团队,共同奋斗的人这么不友好,不专业,可能丧失引进优秀人才的机会,因为无论任何情况,优秀的人才都是不会缺乏机会的,如果遇到了这种态度的HR,可能直接就不考虑了。

即使很多人因为房贷、车贷的压力,急于找到一个工作,但是入职后估计也不会将自己积攒的人脉资源带入公司,因为没有安全感,只是暂时性的谋一份工作而已。任何产品和服务都是通过人作为载体去实现的,人才是何时都不应该轻视的。

另外就是在疫情期间关注新闻,发现有的大公司竟然都没有保持一定的现金流,令人吃惊。我们个人可能背负着房贷车贷,还能找朋友借一借,撑过这一段时间。然而有的大型企业竟然也需要靠银行贷款活着。疫情过去后,相信会让很多公司的决策者和运营者反思,要做好现金流储备,防患于未然。

最难的不是每天在家还要化妆,而是视频面试一直在卡

讲述人聂垚,辞职者

我从事品牌活动策划行业,上一家公司主要承办品牌的线上线下营销活动。因为自己更喜欢策划线下活动,所以1月份我面试了一家主要做品牌线下商演和快闪的公司。面试通过后,和HR约好年后上班,我便从原本的公司离职了。

我的计划是还有两周过年,给自己放个假换个心情,年后去新公司发光发热。初六那天新公司的HR给我打电话,通知我春节假期延后初九上班。再后来一直延后上班,直到发布了禁止举办线下活动的通知后,HR告诉我不用上班了。

不用上班是因为公司暂时解散团队了。由于武汉疫情严重,线下活动会造成大量人员聚集,所以六月份之前大部分的品牌活动都取消了。公司失去了资金来源,也无法开展业务,便暂时解散了团队。这也就意味着我要重新找工作了,并且目前只能继续做品牌线上的宣传活动。

这几天我每天在家投简历、视频面试,上身衬衫下身睡裤的和HR聊天。早上九点洗漱完,闷在屋里和一位又一位HR聊天,从薪资待遇聊到工作规划,从BOSS直聘到前程无忧。我仿佛在这几天里见过武汉所有做活动宣传公司的HR了。

这段期间最难的不是每天在家还要化妆,而是视频面试一直在卡。以前一次面试的时间最多不会超过30分钟,现在30分钟是基本操作,大部分的时间都浪费在“你听的到我说话吗?”效率极低。*场面试的时候特别失败,因为自己太久没有接触工作了,再加上已经一个月没有跟外人说话了。当时反应有点慢,而且结束后回想自己说的话,简直前言不搭后语。

最难忘的一次是三方面试,对方的HR和部门主管一起面试。主管问我会不会写宣传的全案,我说写过几次全案。主管让我讲一下具体思路,我讲完后主管的反应不错并和我热烈讨论。讨论许久后才结束了面试。我当时就觉得这次应该稳了,便没有约太多面试了。等了几天没有消息,主动问HR也没有回应。这时我才发觉自己被套路了,他们不想要员工,只想要思路。

面试了几家公司大多都是薪资达不到我之前的标准,虽然很急找工作但是又不能将就,毕竟自己也有房租的压力。如果继续没有好消息只能考虑换个便宜点的房子了,以前都是跳槽涨薪现在降薪找工作。

休息了大半年,我还是想尽快回到武汉找工作

讲述人蒋云丽,辞职者

我是去年8月底就从武汉辞职了,当时工作上出了点问题,加上自己感觉身体状况不太好,本想着回家休息一段时间,等年后再去找工作。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连着休息了大半年。

我老家在荆州下面一个小县城,离开武汉的时候,行李都留在了出租屋里面,和朋友合租的房子也没想退,分摊下来每个月就500块钱的房租还可以承受。

荆州封城前夕,我手上的积蓄也差不多花完了。封城到现在,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虽然不后悔自己那么早辞职,但是原本可以去找工作的时间却因为疫情推迟了。在武汉租的房子马上也要到期了,和我一起续租的朋友们也都因为封城隔离在家,续不续签房租成了问题。因为大家都不确定,什么时候能回武汉继续工作。

离职前,我做的工作类似于电话客服,本想着年后能不能找一份相对来说不太机械的工作。但是现在的我,连找到工作都很困难。

现在荆州逐渐“解封”了,在慢慢恢复生产生活。看着我支付宝上3000多块钱的花呗,我开始犹豫要不要在荆州找工作。

前几天,荆州在线上开始举办“云招聘”活动,但是我没有在上面找到比较合适自己的岗位。然后我就更为纠结,是回武汉,还是留在荆州。我的家人更希望我留在荆州,武汉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全恢复过来,荆州至少在慢慢恢复,并且离家近。

爸妈也劝我,暂时先留在荆州找工作,如果实在找不到工作,就在家待着,他们养我。但是加上读大学时间,我已经在武汉待了快5年了,我的朋友圈几乎都留在了武汉。希望武汉还是快点好起来吧,我现在鼓足了劲,等着回去找工作。

“想去的大公司都没开放招聘岗位”

讲述人宋扬,辞职者

我在上海一家财经自媒体做视频编辑,年前便计划要辞职,大年初四晚上终于和上司提出正式离职,尽管那个时候疫情已经爆发,想到会对找下一份工作有影响,但是没有想到影响还是比想象中的大。

我辞职的主要原因就是希望可以进一家大公司工作,按照以往现在大公司都已经开始春招,但因为疫情影响,大公司目前都还没有开放招聘岗位,我找了内推,得到的回复也是,“岗位都锁了,还得继续等。”

我在上海和朋友租了一套两室一厅,平摊下来每个人每月需要交2000的房租,因为辞职从2月开始我自己缴纳五险一金,这两项加起来开支就在5000元左右,虽然疫情期间租房减半了每个月300的服务费,但那只是杯水车薪。

从2月下旬开始,我开始在网上挂了自己的简历,陆陆续续也面试了5~6家公司,但是因为过年回了河南老家,之前河南没有解封,有2家公司都因为我没办法确认入职时间而没有再联系我。

不过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可以找到一份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靠着自己之前的积蓄,我大概还能撑到6月份,这也是我能接受的找到工作的最迟时间,如果到6月份都没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我可能会将就。

目前,也有创业项目找我合伙,我也可能会全职去创业,但如果没有疫情,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全职创业和将就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从被裁员到待业五个月,越来越迷茫

讲述人李茜,被裁员

我从事软件测试方面的工作,去年公司产品卖得不是很好,效益也不行,开始陆续裁掉三分之二的员工。去年10月份,我不幸成为被选中的那批员工之一。当时爸爸生病,妈妈一个人照顾不过来,我就回到老家帮忙,决定休息一段时间。

年前回到北京,本想着年后就开始找工作,没想到爆发了疫情,没有办法进行线下面试,到现在已经待业五个月。说实话,我自己也没想到这次会待业这么久。在家待久了,没有工作,无所事事,会很烦躁。没有经济收入,还要自己交社保。比较庆幸的一点是自己已经结婚了,不用面临房租压力。我现在也是网购比较少了,开始约束自己,不乱买东西。

我觉得休息时间长了,很容易产生惰性,还会感觉自己与社会脱轨。产品更新换代的很快,相应的也会对技术要求更高,再面试的话内心多少会有些忐忑。而且这次待业时间比较长,会担心企业那边质疑。

最近一直考虑要不要趁现在这个时间改行,但又不知道能干什么,会更加迷茫。因为疫情的影响吧,最近看到很多新兴职业的招聘,像健康管理师等,需要先考相关的资格证书,暂时有这个意向,打算工作之后,看看情况再决定。

这两天,我开始重新整理简历,准备找工作,无论如何,行动起来方能缓解焦虑。线上招聘,我觉得对求职者和企业来说,都会有顾虑。比如对我来说,可能比较注重现场了解一下工作环境和团队氛围,通过线上这种形式,就会比较困难。

疫情之下,求职还有一个问题是,如果成功拿到offer,可能暂时要在家办公,首先对于需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的求职者来说,其实挺不方便的。而且像我们做软件测试的,如果企业用的是内部局域网的话,在家办公也很不现实。

没有新工作,我的心理压力只能撑3个月

讲述人刘晨,被裁员

“哈哈哈,被OYO裁掉啦。”跟朋友发完这条微信,我觉得自己松了一大口气。原本还以为能多拖一段时间到疫情结束,没想到这么快就轮到自己了,昨天接到通知,当天搞定一切手续。

虽然说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但是,这个规定它是非常软性的。然后我也咨询了一下律师,得到的回复是:“打官司是肯定能赢的,但你要考虑要不要在这个特殊时间节点里,有没有必要花费精力去进行这件事,哪怕你赢了官司,得到的赔偿也不会多到哪里去。”

简单地考虑一番后,我在被OYO强制裁员的当天就联系了几个猎头,也问了几个朋友看有没有合适的内推机会,然后也在一些招聘平台上大致看了看,但是目前还没有到去海量投递简历的阶段。

被裁的第二天,我是处于什么也做不了的状态,主要是老家附近也几乎没有互联网公司,更别说招人了。后续找工作的话,还是会考虑北上广深的机会,而且去外地求职的话,也得面临面试等一系列的问题。当前,老家仍在封城,我肯定是出不去的,所以,短期内大概率是没办法找到新工作的。

我是从传统行业转行到互联网的,当然,我也考虑过回归老本行。但是在疫情这么严重的情况下,再回老本行就怕不太现实,所有传统行业都是半停摆状态。另外,之前也在玩英雄联盟的时候,在聊天的过程中看到过游戏陪玩这种新型工作。“玩着游戏,同时还能赚钱”,但我认为这种工作比较适合大学女生去做。然后,像滴滴、外卖、快递员这块儿,如果不是有长期的这种工作计划,我是不会产生这种念头的,而且我也是昨天刚被裁,还不至于将打算考虑到这一步。毕竟我现在人还在老家,疫情比较严重的地方,我所了解到的信息是,老家这边的网约车出行的需求并不大,滴滴目前也基本只是在满足医护人员的基本出行需求。

我每月需要还近3000元的房贷,在减少一切非必要开支的情况下,纯粹吃老本,基本上,我是可以支撑到明年的。不过,作为一个年过30的中年人,长期失业会给我一种挫败感,加上家庭会给一些压力,我自己的心理压力也估计只能撑3个月。

比较悲催的是,我在上海租了一间公寓,自春节前返回老家过年后,到现在,我的房子已经空置了近两个月,算下来已经7,8000元了。近期,我的租约也面临到期,所以正在纠结要不要继续续签。续签,公寓一直空置下去;不续签,公寓里的个人物品怎么处理?所以,如果过了6月份,还是无法返回上海正常入职开始新工作,那我可能真得做好退租的准备了。

线上教育很火,但我想进公办学校

讲述人小林子,应届毕业生

我很喜欢小孩子,他们天真可爱、单纯善良,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是我高中时就有的梦想,我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今年6月,我就要从四川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毕业了,跨入我梦寐以求的教师行列。

为了能成为一名教师,我做足了准备,从2019年的9月中旬至12月中旬,我在成都市草堂小学西区分校实习了两个月,紧接着从2019年12月中旬至2020年1月中旬,又来到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实习,和孩子们相处让人感到很舒心。我实习的内容主要是听课,学习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实战讲课经历还没有过。

读了4年的师范专业,也去过两所学校实习,在成为教师的这一路上,我看起来畅通无阻,但谁能料到,在上学期的实习结束后,也就是一月中下旬,疫情就突然爆发了,我的一切计划也随之打乱。

现在是2020年的3月,这个时候我本该在成都的某所小学跟岗实习,为下半年毕业之后签合同做准备。目前来看,小学都还没开学,实习肯定是不现实的,我现在只能待在泸州的家里,修改毕业论文,学校表明不会推迟答辩时间,但何时返校还需要另行通知。

去年年底,我参加了秋招,收到了三所小学的面试通知:成都师范附属小学,成都市高新区大源学校,成都市高新区芳草小学。这三所学校我都挺中意的,但是受疫情影响,我的面试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迟,跟岗实习更是遥不可及。

我不知道面试要推迟到何时,被动的等通知也不是我的行事风格,我临时做了调整决定主动出击,报名了四川省四月下旬的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现在也在为此做准备,至于这三所学校的面试,等开学之后再说吧。

这段时间,我对线上春招也一直保持着关注,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个岗位多人竞争,比去年秋招难多了。我记得去年年底的秋招是还有很多公办学校参与的,而今年的春招基本上都是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公办学校寥寥无几,我们班有好几个想进公办学校的同学都后悔去年没有参加秋招。

线上教育现在很火,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我们师范专业的不愁找工作吧,确实我有一部分同学和一些在线教育机构签了合同,已经入职开始工作了。说实话我还挺羡慕他们的,但是羡慕归羡慕,我不太想去这些线上教育培训机构,我的目标一直都是进公办学校,实习也是在公办学校,所以在今年的线上春招,我顶着巨大的压力,一份简历都没有投。

除了毕业生们倍感压力之外,学校的老师也是心急如焚。在我们的班级群,老师们比学生还活跃,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找就业招聘信息发到群里,鼓励大家积极投简历,参加面试活动,尽快把工作落实。

我和几个朋友偶尔也会在一起吐槽,大家都觉得压力很大,今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有874万,加之疫情的影响,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实属不易。现在我的处境也挺尴尬的,进不了公办学校实习,能进的线上教育机构我却不想去,整个人处于一种静不下心的状态。好在四川省内的交通已经恢复了,我应该在学校开学之前就过去,早日回到成都开启找工作计划。

线上招聘效率低,大家积极性也不是很高

讲述人王萌,应届毕业生

我是湖北地区的应届生,之前学校秋招的时候,我在考研,没有考虑找工作的事情。疫情之下,招聘形式由线下转到线上,我跟同学交流之后都觉得,线上招聘效率很低,我们最近也一直跟学校反应这个现象。

我是2月中旬开始找工作的,考研成绩出来不是很理想,心情肯定是受影响的。理想是二战,现实还是决定先找工作。正好是春招季,已经陆续投了一些简历,感受就是线上招聘效率会低一些。

已经投递的简历,一部分显示在筛选中,一部分显示还未查看。我看网页上显示的,有些岗位简历查看率只有百分之十几。学校也很关心就业问题,辅导员每天都会总结班上学生的就业情况。我个人感觉是,相比线下面对面跟企业交流,线上招聘这种形式,大家积极性不是很高。

刚开始对自己所在地区会有一些担心,但是根据我现在看到的一些招聘信息,有一些大型的招聘公司,会在招聘海报上特别关照湖北地区,并不存在歧视这些现象。

年前我通过一家公司的线下初试,年后复试只能通过视频面试进行,现在等终审结果。对于视频面试,我没有太担心,暗示自己去保持一种“蜜汁自信”状态。*次复试的时候,我跟企业双方都打开摄像头,自己在镜头前适应的还行。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终审环节,只有我这边打开摄像头,但是企业那边的三个面试官并没有打开摄像头,整场我会感觉有点紧张,这样的话,感觉沟通不是很顺畅。

虽然这个企业不是最理想的,但是如果能先拿到一个offer的话会更有安全感一些。我算是心态比较好的,不是很担心失业问题,感觉最后肯定是可以就业的。偶尔焦虑的时候,就发个微博宣泄一下。疫情对我的求职意愿没有产生太大影响,我一直都想去上海、南京和苏州这些城市工作,也一直在关注相关企业招聘。

疫情期间,只能一直在家待着,待久了反倒什么都看开了,对未来不会太担心。现在会很想去学校,同学之间经常开玩笑:开学即毕业。疫情之后,还是按照原来计划,希望能跟朋友一块进行一次毕业旅行吧。

我挺害怕,还没有开始北漂,就被迫放弃

讲述人周甜,应届毕业生

我是北方一所“双非”大学学土木的学生,今年6月份毕业。跟同学一样,迷茫的我混进了341万考研大军,又清醒的在考研分数出来前就开始投简历,找工作。赶上这次疫情,纯属意外。

考研分数出来前,我就有感觉自己这次考研没戏。2月初,我就开始忙着投简历了。土木出身的我,由于是个女生,所以*个想到的就是往设计院投简历。因为对象在北京,所以我把目标定在了北京,但是“双非”出身的我,往北京的设计院投的简历几乎都是石沉大海。

当然,除了北京外,我把范围扩大到自己学校所在地的设计院,虽然我所就读的是一所“双非”院校,但是在省内的名气还比较大。

我最开始是在微信公众号、官网上面关注招聘信息,直接邮箱投递,但是以这样方式投递的回复率并不高。然后我就把希望寄予在学校的双选会上,学校今年的双选会改成了线上“云招聘”的方式,通过“易校招”这个平台开展“云招聘”活动,可能是春招刚刚开始,我在双选会投出的简历,好久没有回复。

由于本校校园的“云招聘”所提供的岗位还是比较少,并且没有很多公司宣讲会,在选择起来还是会有困难,我就把范围扩大到北京各大高校的招聘会,但是投出的简历同样没有了回应。

疫情其实对我们来说影响并不大,但是在双选会这一块,还是影响比较直接,毕竟如果是线下的双选会,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普及率会更高一点。

最近,我收到了一个设计院的反馈,他们希望能尽快和我签三方。因为疫情影响,设计院这次招聘就进行了一轮笔试,面试被取消后,我连上班时间,福利待遇各方面我都还没弄清楚,显得十分被动。并且这所设计院并不在北京,我还是有所犹豫,匆忙签下我又害怕自己会后悔。

身边朋友都表示今年就业形势不乐观,学校老师也跟我们沟通,如果有合适的工作机会就赶紧签下来。前天,我打电话给辅导员,要他把三方协议寄给我。我想了一下,还是先把三方签了,毕竟这个工作虽然不在北京,但是机会来之不易。

但我还是会继续在北京找工作,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毕竟北京才是我的*选择。我挺害怕,还没有开始北漂,就被迫放弃。

我身边朋友都开始认真考虑要不要加入养殖行业,可能会和自己的专业跨度比较大,但是他们在“云招聘”上的宣传力度,让他们很是心动。因为他们投出去的简历几乎都没有回应,连老家那边的公司都没有给回复。我有一个小伙伴本来接到了天津一家公司的面试邀请,但是因为疫情的严排查,她还是选择放弃这次机会。

疫情对我们这届应届生的影响,更多还是表现在突如其来的“云招聘”这种方式,让我们适应不过来。我们找工作的心就在这样一次又一次拒绝中,变得极其脆弱。没了线下的双选会、宣讲会,甚至省了面试这一环节,让本就懵懂的我们,更加不知所措。

我们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难毕业生,开学就毕业,毕业就失业。当时看到就笑了笑,心里面还是会很担心,会不会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好在,疫情逐渐被控制,开学也不远了,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

看着像个网课老师,其实我只是在面试

讲述人姚佳怡,应届毕业生

按照我们学校毕业的流程,我现在应该在公司实习而不是躺在家里看抖音。刚开始,我还躺的挺心安理得的,可日子一长我就越来越慌。

我再不找实习工作就只能等疫情结束,六月拿到毕业证再找工作了。七月份找好工作拿到工资已经是八月了,这就意味着我又要问家里多要几个月的生活费。虽然爸妈不说什么,但是我总觉得自己这样不妥,反复思考后,我开始了自己的面试路。

我学的是播音主持,因为观众对于传统媒体的关注太少了,所以同学大多都转行了。我们这一届去电视台实习的不到十个人。我大学兼职过少儿主持老师,所以这次我也主要面试这个职位。*次视频面试为了留下个好印象,我还特意跟几个美妆博主学了视频面试妆。几天后跟*家培训机构确定了面试的时间。

当我开始面试的时候我才发现,我把事情想的简单了。主持老师最重要的就是专业能力和亲和度,换句话说主持老师在面试的时候是要试课的。通过试课来看老师的台风和专业能力。

我完全忘记了试课这个环节,线下的试课会有老师和几位小朋友坐在课堂里。试课的过程中可以和小朋友互动,显得不会很尴尬。但是线上,我要对着手机屏幕里培训机构的校长说“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读绕口令啦!”

我硬着头皮满脸假笑的结束了*次面试,这期间我爸还一直敲门怕我精神出了问题。后来我想了想不能每次面试都这样试课,于是我干脆自己提前录了一段教学视频,这样在对方要求试课的时候我可以直接给出视频。

本来以为自己有点小聪明,可是经过和不同机构沟通后我才发现,每个机构要求的试课教学内容都不一样。我只能继续对着手机屏幕试课,看着像个网课老师,其实我只是在面试。

面试了十几家培训机构后,现在入职了。先从线上接受培训,半个月后就可以教学生了。也是一个很难忘的记忆,入职了还不清楚公司在哪,但是无论如何我都算开启人生新路程了。

仅仅一个offer并不能让我安心

讲述人小龚,往届毕业生

都说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是最惨的一届,其实我想说,我这种往届毕业的也好不到哪儿去。

2019年,我从湖北文理学院的通信工程专业毕业,我们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一般会有两个选择:读研,或者进三大运营商工作。很遗憾我的研究生考试失利了,毕业之后也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去年10月份的时候,我看到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在湖北省的秋招,我想抓住这根稻草,就报名了通信工程师的岗位。

那是我最折腾的一段日子,这两家公司的笔试离的很近,分别在11月2号和3号,而且一个地点在襄阳,一个在武汉。我2号那天在华科参加完考试就赶高铁回襄阳,接着准备3号那场考试。路途奔波让人身心俱疲,但没办法,我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工作机会。

如今看来,我当时的坚持的对的。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的努力也有了收获,接连通过了中国移动的笔试和面试,去年12月29日,中国移动给我发了offer,这让我吃下一颗“定心丸”。现在回想起来,我感到庆幸无比,选择年前看机会的人,至少比年后才开始考虑的人多一次机会。如果我过完年再找工作,肯定又是另一幅光景了。

在很多人看来,我是幸运的,毕竟我在年前就找好了工作。其实一开始我也这样想,心态很好,但是在家待久了,我原本的庆幸也逐渐被消磨的一干二净,更多的时候会感到不安,因为毕竟我还没有和中国移动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仅仅一个offer并不能让我安心。

朋友们都觉得我是杞人忧天,劝我不要想太多,但现在就业形势严峻,我本身又是个爱操心的人,怎么可能不多想。

其实过完年后,我本来是要在武汉参加中国移动的培训和实习,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7月份上岗。但受疫情影响,我被困在湖北襄阳的老家,省内交通现在依然全面停运,我连我们镇都出不了,更别说去武汉了。培训和实习也遥遥无期,我打了好几次电话询问情况,给到的回复都是等疫情结束之后另做通知,这让我越来越焦虑。

即使我能顺利和中国移动签订劳动合同,也不能改变实习被取消的局面,武汉肯定是最晚解封的城市,估计等疫情结束都要到初夏了,我很有可能会直接上岗工作。在这份工作之前,我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直接上岗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段时间我在家也想了很多,在疫情发生之前,我一直觉得能进中国移动这样的国企会很稳定,现在我的想法有了很大的转变,疫情期间,那么多关于企业裁员、倒闭的事件在真实的上演,我手里的这个offer能给我提供一个“铁饭碗”吗?

在这个漫长的假期,我调整了我的职业规划。我在网上买了些省考和国考的学习视频,在家学习准备公务员考试,不出意外的话,今年湖北省的公务员考试应该会在7月份之前举行,我一定要去试试,还有一些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我也会参加,我觉得只有体制内才是最保险的,不会面临失业的风险。

至于手上的这个offer,我把它当做兜底选项。如果能考上体制内的工作,我就不去中国移动上班了,不过要赔5000块的违约金,但我能接受。

履历*的人对于大机构来说并不只是员工,而是“招牌”

讲述人毛俊杰,在职找机会

我是一家人民币基金的投资经理。这段时期我们很多工作都没法开展,可能会把一些年前上会的项目拿出来再看看,但最主要的是,老板现在不想投了。

这几年比较热的那几个赛道像教育、医疗、AI我们投下来,效果都不太理想,所以老板想把钱往二级市场转,但我又不想做二级市场。所以,我可能会是同行里今年最早失业的那一拨人吧。

其实行情好的时候,人民币基金募集并不难。而市场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募集就会卡壳儿。

如果没有这次疫情,情况可能会好一些。去年“中美贸易战”结束之后,我们本来设想经济会有一个复苏,另外,可能“央行放水”能激活市场。但目前看来情况并不是这样。

比如募资这一块,像母基金、政府引导基金都是我们的LP,他们的钱从哪里来?也是银行。现在母基金几乎没钱了,各地方的政府引导基金条件又非常苛刻,很难拿。

比如他可以给你钱,但有一个比例,如果你打算一期募10个亿,他可以给你40%,但问题是剩下那6个亿你得募到。其次还规定,你投资标的的企业都需要去当地,比如当地有个园区规划和医疗相关的,那机构就要投医疗。这些条件加起来之后,很多创业公司就不愿意干了。

这么看下来,如果募不到钱,一部分人民币基金只能减员降薪,或者像我们全部转去做二级市场。

疫情带来的另一个冲击就是对投资机构的“分化”。像这段时期营收比较好的在线游戏、在线教育、在线办公等等,此前投过这些领域的机构可能就会迎来相对乐观的形势。

我也想过向一线美元基金投简历。美元基金当然更专业、规范,风投对中国市场来说其实是“舶来品”,直到2006年人民币基金才开始慢慢兴起。

正因为专业成熟,所以美元基金招聘的条件都非常高,而且更偏向于行业背景。

如果不通过朋友介绍,就按照“投简历”这条路径的话,首先你得本科是北大、清华毕业,研究生至少得去“常春藤”,毕业后有过在花旗、高盛实习或工作背景。这样*的履历,美元基金随你挑。

因为这些人对于大机构来说并不只是员工,而是“招牌”。像我自己学历背景没那么硬的,确实拼不过。

要么有非常出色的投资案例,但人民币基金过去几年至少我们投的项目可能并不是太理想,所以处境很尴尬。

投资其实是对世界认知的变现。像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市场规律这些都是可以短期内学习的,剩下的就是要看你对市场和人性深刻的洞察,可能没有个五年以上的沉淀和积累是不太可能的,我刚毕业没几年,也在慢慢积累,这行没有捷径。

实在不行,有一技之长开个小店也挺好的。如果我失业了我就自己开个“小作坊”,我会计算机、大数据分析、会炒股,我也可以教大家,关键是自己得想得开。

(应受访者要求,赵正文、蒋云丽、宋扬、聂垚、李茜、刘晨、小林子、王萌、周甜、姚佳怡、毛俊杰为化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猎云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