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升级下,医疗与生命科技行业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对于这一长期关注并深耕的重要领域,华兴医疗团队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早春依然延续惯例,从生物医药、IVD及基因检测、医疗器械到医疗服务、智慧医疗五大领域及资金端入手,力求全面描摹过去一年间全球医疗领域发展风向。
5P框架常用于描述美国医疗的完整体系:patient,physician,payor,provider,policy maker。其中,作为provider的医院、诊所和近年涌现的众多第三方/新模式服务提供者承载了多重责任——医药、器械的价值实现,医生和病人交互的场所,医疗支付的对象,也是医疗政策最关注的实施主体。医疗服务的社会价值、增长的稳定性、资产的确定性也使得这类标的成为大型私募和战略投资者的心头好。
2019年国内医疗服务私募市场大幅下调,交易数量和金额皆大幅缩水。眼科、辅助生殖、儿科、高端连锁、第三方服务仍是最热门的交易赛道。并购交易关注的赛道与私募相似,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交互频繁。过去一年行业*的IPO是锦欣生殖,在港股大放异彩。
本期将从私募融资、并购、IPO三个层面入手,分析国内医疗服务领域过去一年间的资本市场表现。
2019年医改的重点任务是完善公立医院政府投入政策,进一步促进社会资本下沉到基层医疗服务。智慧医疗/远程医疗逐渐被纳入医保体系,成为新常态的一环。
2019年发布的关键政策包括:
1月,国务院办公厅启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检验改革成效。随着新医改进入深水区,2019年三医联动更加紧密。4个维度,55项具体的指标评价。考核结果与医院财政投入、绩效工资,医保政策直接挂钩。
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印发了《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
6月,国家卫健委发布22条新政力促民营医院发展,强调政府将加大支持社会办医力度。2019—2020年,在北京、上海、沈阳、南京、杭州、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等10个城市开展诊所备案管理试点。此举将降低连锁门诊取得资质的流程和门槛。政策还将支持社会办医参加远程医疗协作网,提高诊疗服务能力。
12月,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启动二级医院绩效考核工作。
“基层医疗”、“远程医疗”、“运营至上”成为2019年度医疗服务行业的政策关键词,而2020年初的疫情,又放大了这三个关键词。提前布局互联网医院资质的企业平稳过度2020年一季度,甚至稳中有升。反观大面积传统线下医疗则在近年成本上升、控费收紧的大环境下,雪上加霜。
私募融资
资金态势愈发保守,2020充满挑战
2019年医疗服务领域已披露的融资金额约为3.9亿美元,较2018年相比下滑75%,总交易数量24个,较2018年下滑66%。分季度来看,2019年Q2融资金额达1.72亿,为全年最高,环比增长39%,交易数量环比增长108%。
其中,亿级美元案例仅有唯儿诺1亿美元C轮融资,大部分项目融资规模在3,000万美元以下,共计15笔,3,000-5,000万美元的金额区间无交易,5,000万-1亿美元区间内的融资交易仅有2笔。已披露融资金额的交易共计24个,平均募资金额为1,625万美元,较2018年下降25.6%。
从细分赛道来看,以下私募融资交易的融资规模达亿级及以上人民币:
医疗服务私募融资继2018年下半年走低之后,在2019年再创新低,交易数量和金额都有收缩。
2014-2017年是医疗服务行业融资的黄金期,资本市场热情呼应新业态、新模式的诞生,重金下注催生模式在全国复制摊开。而到了2019年,医疗服务行业的投资态势愈发保守,仅聚焦在眼科、儿科、辅助生殖三个子赛道。爱尔眼科在二级市场的耀眼战绩、刚性的生育需求、拥有高度付费意愿的儿科需求打消了投资人在支付端和盈利模式的顾虑。
即使是面对有收入、有利润、有规模并且品牌优秀的专科医院,市场估值也偏于保守,以二级市场股价起伏作为严格的风向标。
预计2020年对消费型医疗来说,又是具有挑战的一年。疫情结束后,公立医院需要一段时间恢复元气,而大部分属于排期手术或消费医疗服务的民营医院,也将很难完成原定的2020年业绩目标。
并购交易
重磅级资产并购引领市场风向
2019年国内医疗服务行业并购交易总金额约为29亿美元,相较2018年增长了约182%,主要来源于新风天域收购和睦家的交易。
2019年医疗服务领域国内并购案例top 3:
1. 和睦家
7月30日,新风天域集团成立的上市投资平台新风天域公司(NYSE: NFC)(下称“新风天域”)与和睦家医疗集团(下称“和睦家”)宣布达成最终协议:新风天域将通过“现金+股票”的方式向原股东包括TPG及复星医药收购和睦家。交易完成后,合并公司预计初始完全摊薄企业价值为14.4亿美元。
2.爱康国宾
3月11日,爱康国宾完成并购融资,投资方为阿里巴巴、苏宁易购、云锋基金和博裕资本。爱康国宾的传统特色在于体检前后的端延伸服务。与阿里巴巴合作后,将有机会在医药电商、健康管理等方面产生协同,也可基于当前一二线城市体检中心的基础,注重纵向延伸。
3. 仁杏健康(600530)
3月14日,交大昂立发布公告拟以6亿元现金方式收购佰仁健康旗下上海仁杏健康管理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此举成为交大昂立改善公司资产质量、优化上市公司现有业务结构的重要举措,更成为佰仁健康养老业务资本上市的创新尝试。
国内并购交易的买家可分为三类:基金、产业和药企。其中,眼科医院收购非常活跃。
1. 爱尔眼科
19年8月,全资子公司新加坡爱尔眼科收购新加坡上市公司ISEC Healthcare Ltd.35%的股份,并将在公开市场发起要约收购,最高持有ISEC 78.22%的股权,11家眼科及全科诊所:分别位于新加坡(6 家)、马来西亚(4 家)和缅甸(1 家)。交易对价为现金6,707.59万新元,本次收购的总价最高约为1.5亿新元。
19年10月,爱尔眼科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收购天津中视信企业管理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湛江奥理德视光学中心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以及宣城市眼科医院有限公司80%的股权,总共涉及28项资产。
2. 希玛眼科
收购昆明眼科医院:2019年3月,希玛眼科完成收购昆明眼科医院80%的股权。昆明眼科医院可容纳80张病床,可为患者提供住院式眼科治疗,已获卫生部点名为可吸引外商投资的*私营眼科医院之一。收购事项代表希玛眼科将眼科医疗服务网络拓展至中国西部(云南省)。
收购上海璐视德医辽:2019年9月,希玛眼科收购上海璐视德医疗全部股权的所有先决条件均已获达成及交割已落实。交割完成后,上海璐视德医疗将成为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上海璐视德医疗拥有位于黄浦区的一间眼科医院以及分别位于浦东新区、杨浦区及普陀区的三间诊所,拥有超过80名员工(包括14名医师),可容纳30张病床。可为患者专门提供包括白内障及屈光手术等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服务以及验光服务。
昆明眼科医院:2019年3月28日,希玛眼科完成收购昆明眼科医院80%股权。昆明眼科医院可容纳80张病床,可为患者提供住院式眼科治疗,已获卫生部点名为可吸引外商投资的*私营眼科医院之一。收购事项代表希玛眼科开始将眼科医疗服务网络拓展至中国西部(云南省)。
与此同时,海外尤其是美国的医院并购交易保持稳定、活跃的态势。并购事件数量从2018年的90起略有上升至2019年的92起,平均交易金额为2.78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并购方逐渐从财务角度过渡到战略角度,从合并同类项过渡到战略布局资产,补齐不同板块以呼应消费者的需求。
亚洲的并购交易中,巨头IHH的动作引人注目。2019年9月,IHH医疗保健(IHH Healthcare Bhd)以10亿2000万令吉现金(约合2.3亿美元),向大股东国库控股(Khazanah Nasional Bhd)收购拥有277个床位的私人医疗保健设施—太子阁医疗中心私人有限公司(Prince Court Medical Centre Sdn Bhd)。意在巩固IHH在马来西亚私人医疗保健领域的地位,并扩大其服务范围。
IPO
行业表现平稳,龙头成绩亮眼
2019年,18A新政与科创板并没有让医疗服务企业像创新药或器械公司那样一路高歌猛进,但回顾全年战绩,仍不乏龙头企业获得不俗的成绩,“稳”成了2019年的关键词。
过去一年,医疗服务行业未于A股开单,港股也仅有1家企业成功发行。锦欣生殖凭借其在辅助生殖领域独角兽的地位,以240亿港币的估值,30.5亿港币的融资额一枝独秀,超额认购99倍,受投资人追捧。发行后也获得了亮眼的后市表现,重振投资人对医疗服务企业赴港IPO的信心。
分析在A股和港股发行的医疗服务企业2019年的表现可以发现,收入和利润的稳定增长成为了二级市场检验企业市值的一大标准。我们分别在两个板块选取了3家企业进行总结。部分企业2019年全年财务数据尚未披露,单从已发布的季度报表来看,凡收入或利润遭遇下滑的企业,均未在2019年获得好成绩。值得一提的是,已在二级市场耕耘10年的爱尔眼科凭借其内生+外延的强劲增长,市值一举突破千亿大关,成为国内医疗服务的标杆性企业。
展望
1. 预期2020年会是一批医疗服务企业的上市准备期。
2. 专注于眼科、中医药、妇儿等领域的一批医疗服务企业即将面临资本市场的转折点,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