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概股密集私有化:趋势在即

当然,重新上市并非这些私有化公司的全部选择。也有私有化者,退市后选择离开二级市场。

新浪,58同城,易车,下一个是谁?

中概股开始密集私有化。

7月6日晚间,新浪(SINA.US)于官网公告称,公司收到其董事长兼CEO曹国伟持有的控股公司New Wave MMXV Limited不具约束力的私有化要约。

不到3个月时间,共有5家中概股正式表达或传出私有化意愿。

6月15日,58同城与Quantum Bloom Group Ltd.签订私有化合并协议要约;6月12日,腾讯与黑马资本对易车的私有化协议已经完成签订;4月15日,聚美优品宣布彻底完成私有化。

6月18日,据IFR消息,华住集团计划私有化回归港股。不过,华住方面彼时向36氪表示:我们不评论市场上的猜测。

36氪通过访谈多位投行人士获悉,按照港股二次上市“市值不低于400亿港元,或市值不少于100亿港元最近一年收益至少10亿港元条件”标准统计,符合这一标准的在美上市中概股只接近30家。在此情况下,对于大多数中概股公司来说,通过私有化曲线回归或是未来*可能。

密集私有化逻辑

何为“私有化”?简而言之,就是大股东筹集一笔资金将小股东的股票赎回,赎回后公司彻底为大股东所有,公司以此实现退市。

这并不是*次中概股集中、秘密地选择私有化。

上一轮中概股私有化热潮兴起于2013年。彼时,分众传媒巨人网络盛大游戏*世界奇虎360等多家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先后完成私有化退市。

“上一轮私有化更偏向于面对估值的整体偏低下的情况下回归需求新的融资属性,但本次是美国监管市场日益趋严、国内资本市场逐渐开放的趋利避害之举。”凡德投资总经理陈遵德告诉36氪。

美国参院在5月通过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或是此次中概股回归的背景之一。该法案要求如果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连续三年无法对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检查,发行人的证券将被禁止在美国交易所进行交易。

汇生国际资本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黄立冲对36氪解释,“细节在于瑞幸咖啡事件后,按照美国法律,所有在美上市的企业合规程序必须按照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的会计审计制度,要求看公司审计底稿。但跟据中国的相关保密规定这项操作是不允许的。”

另一方面,国内资本市场为中概股私有化的回归提供了更宽松的条件。

港股面向全球资本发行的机制日益优越,允许同股不同权公司进行上市发行。而为欢迎中概股企业回巢,港股上市制度又再次进行了改革。目前港交所拟将“双股双权”制度扩大至“企业版”,即拥有特殊投票权的股东范围从个人扩大至企业或法团实体。

A股市场则前所未有地在科创板和创业板推行注册制,上交所、深交所能够接受VIE结构,进一步同国际资本市场接轨。

私有化:多数中腰部公司的选择

需要看到的是,私有化公司更多为中腰部公司。

阿里巴巴、京东、网易的回归都是双重上市的操作,因为资金高,股东很难一时找到巨额资金实现股票赎回。”承珞资本合伙人徐泯穗告诉36氪。

“但是中腰部公司私有化就不需要这么多资金。另外,对于部分中腰部公司来说,美股可能已经不再是一个很好的融资渠道了。两地上市还加剧公司费用,不如直接退市。

公开数据显示,58同城私有化要约金额为87亿美元,易车约为11亿美元。若网易也通过私有化进行退市再二次上市,按照7月6日美股收盘价440.04美元计算,其私有化大概需要耗资867亿美元。

此外,港交所规定,二次上市公司必须在包括英美市场上市并至少保持两年良好合规记录;其次,市值不低于400亿港元,或市值不少于100亿港元但最近一年收益至少10亿港元。

36氪制图,数据来源:同花顺

按照此标准,截至7月6日收盘,58同城80.82亿美元的市值满足标准;新浪市值26.51亿美元,2019年营收近21.6亿元,满足标准;易车市值11.25亿美元,尚不满足标准。

徐泯穗分析,“满足上诉条件的只有30家,而剩余250多家中概股公司如果要回归,私有化或是未来的*可能。”

下个目的地去哪?

中概股公司私有化无非两个市场,要么去港股或者A股,要么彻底告别资本市场。

36氪通过访谈获悉,港股或成为这些选择私有化中概股的*之地。这取决于港股资本市场制度和企业业务需求。

大环境上,港交所改革后中概股回港是主流。“现阶段,国内和海外有很多热钱进入了中国市场,大家类似在炒中概股回归概念,股票比较热,即便公司基本面因素不是太好,说不定也能上市。”黄立冲认为。

从公司经营角度,外币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也更倾向于港股。港股配股增发也较为容易,如果再融资的需求比较频繁的企业更适合港股。

同时,如果转向A股,公司私有化后着陆相对耗时更久。“单从企业数量看,要上A股的企业很多,光创业板都有200多家在排队。以奇虎360为例,私有化回A股当初拆了VIE构架再借壳上市,前后耗时大约2年。”陈遵德表示。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基本面不太好的公司即便登上港股是否会面对上市即破发的命运?陈遵德认为这或会成为常态。其称,破发在港股司空见惯。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以2019年为例,港股共计165只新股,共有86只新股跌破发行价,占比52%。

当然,重新上市并非这些私有化公司的全部选择。也有私有化者,退市后选择离开二级市场。比如聚美优品,其在4月份完成私有化后,尚未公开传达二次上市的意向。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36氪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