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民营航空公司已经在等着被收购了,客座率在10%以内。”
“靠着航空公司吃饭的票务公司,不是倒闭,就是在裁员。”
“依托航空公司吃饭的To B类公司倒闭了一大批。”
……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国内航空行业二季度整体亏损342.5亿元,一季度亏损381亿元,累计约723亿。
亏损之下,航空行业正经历着这样一幕幕的人间真实。为了节省成本,航司纷纷腰斩预算,节约开支,这给创业者带来了极端影响。
一小批能够直接为航司们带来收益的To B公司迎来了机会。一位为航司提供大数据服务的创业者向铅笔道表示,今年签约的合同额已达2500万,增速明显。
然而,一大批不能为航司创造短期收益的公司纷纷被节流,团队裁员率在85%以上。
一位创业者原本公司约80人,服务2家航司客户。后来航司将该业务砍掉,他不得已将团队裁掉约70人。另一位创业者有着类似遭遇,原本团队约70人,现在裁至约10人。
上半年,虽然航空行业确实悲惨,但还是有机会冒出来。目前,国内的商旅市场已经恢复到去年同期的7~9成,有创业者已经开始转型,为提供商旅服务的企业赋能,也有投资人开始关注商旅航空项目。
注:本文内容主要来自铅笔道记者采访和网络公开信息,论据难免偏颇,不存在刻意误导。
小航司坐等被收购 票务公司倒闭、裁员
“一场疫情,让小的航空公司过得非常惨,说白了,*的结果就是等着被收购了。”某航空类项目创业者张童(化名)在接受铅笔道采访时直言,在国内,疫情虽然较早得到控制,但航空公司依然受到严重打击。
航空是个特殊的行业,与实力背景雄厚的国有航空公司不同,那些小型的、民营的航空公司就到了考验资金池的时候。
他解释,之前民营航空公司只要拿到2个好时刻和好天气,有5架飞机,闭着眼睛都能赚钱。但因为疫情,从前客座率能达到90%左右的航空公司,已经降至10%以内。
尤其是一些国际航班,从前1天能够飞3、4个航班的,现在因为疫情也要遵循“5个1政策”,一天只能飞一个航班。而且要遵循防疫标准,每个座位之间必须有间隔。“原本一个航班满座的话才三四百个座位,现在还需要空出来一两百个座位。”
事实上,一季度,国航、东航、南航、海航、春秋航空等各大航空公司已经全部亏损。其中2月份,行业亏损达246亿元,创历史单月*亏损记录。民航局统计数据显示,4月,全国各地陆续降低疫情防控等级、放松出入管制后,客运量也仅恢复了三分之一不到。二季度,行业整体亏损342.5亿元,较一季度减亏38.5亿元。
航司的艰难处境,直接导致依赖航空公司的票务公司们的日子更不好过。
“过去这半年多,我们已经将原本不错的To C票务业务暂停。”张童透露,疫情也给他公司的票务相关业务带来很大影响。
张童的公司是一个基于大数据、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国际机票低价预测及期权锁定,帮助旅客购买高性价比的国际机票并提供增值保障服务的平台。票价预测不仅需要公司出成本“扒数据”,还得加服务器和IP带宽,但依现在国际疫情的情况,这部分业务根本就跑不通。
更难的是,为了防止新冠的境外输入,机票已经实行政府管控,不仅由航司自己售卖海外机票,还需要实行“登记制”,购票用户得先在航空公司官网登记。
“现在的OTA平台上,7、8月份的海外机票都属于无票状态。”这种情况下,张童也见证了不少人间真实,身边倒闭、裁员的票务公司比比皆是。
受到重创的不止是这些小平台,就连行业巨头携程也在近日将旗下的全球机票比价网站天巡网裁员20%,并关闭了多个办事处。
有企业营收翻倍 有老板寻求卖身
事实上,4月以来,航空公司也在用各种办法开始自救。
东方航空、华夏航空、海南航空、春秋航空等航司都先后开售机票特惠产品,即旅客用3000元上下的价格,在今年的规定时段,享受不限次数的飞行。
以*吃螃蟹的东方航空为例,其在6·18电商大促当日推出“周末随心飞”,旅客花3322元购买这款产品后,可在2020年12月31日前的任意周末,兑换除港澳台外的所有国内航班经济舱,无兑换次数限制。据《*财经》报道,该产品已售出超过10万套。此外,吉祥航空还推出了类似的“无限升舱卡”。
航空公司的日子正在好转,但为航空公司服务的企服类公司开始呈两极分化。
“一小批To B公司迎来了机会。”上述创业者张童透露,航空公司都在想办法补充现金流,降低成本,所以它们更加愿意与能为其带来收益的公司合作。因此,像他创办的这类基于大数据、算法的公司也因此迎来利好。他公司的系统能为航空公司等B端用户实时洞悉竞争动态,并实时智能动态调价,为航空公司增加收益。
张童最近两个月“忙坏”了。他介绍,可能是公司前期的用户和技术积累充足,因此头部航空公司对他的这一业务非常认可。今年公司签约的合同额已经达到2500万。
但随着航空公司们缩减成本支出,一大批此前依托航空公司业务的企业,日子更不好过。
张童举例,他有一家大客户,从4月开始就在做恢复工作,客户先将公司支出项目列了清单,直接要求把能给航空公司带来收益的项目保留,可花可不花钱的项目都直接砍掉。
“我有一个朋友,原来帮航司开发售票网站,一般服务一个客户要40个员工,两个客户就要80人。现在航司将他公司的那部分业务砍掉,不得已他也得砍掉70人。”张童表示,他身边还有不少朋友原本公司规模和其一样,从70多个员工裁剩10来个人,等待疫情过去。
更多的公司迎来的还是被收购或者死亡。
航司们卡预算后,张童身边给航司做IT系统、数字化转型的朋友们,已经不止一次找到他,希望他能把其公司收购。
“但我们公司也要节省成本,好好活下去。”张童表示,能够被收购还好,更多的公司却只有死亡的结局。
“产业链出现问题,谁都跑不了。”正如一位投资人王伟(化名)所说,他最近已经不怎么看航空类项目,但还是经常会听到一些企业破产、裁员的消息。
商旅市场成新机会?
“虽然行业确实不好,但也不能肯定行业没有机会。”张童感觉,现在的航空行业,虽然国际航空不行,但国内的商旅市场已经恢复到去年同期的7~9成。
为此,张童正准备将原本的To C业务转型为“To B再To C”业务。
张童解释,所谓的To B再To C业务,实际还是做预测低价机票的业务,只是从原先的为消费者预测低价国际机票,改成为商旅时间管理公司们预测低价国内机票为主。
他介绍,现在的携程商旅、同城商联等商旅时间管理公司们,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还在做私域流量,但商旅公司们预测低价机票的水平却不专业。因此,他就可以为这部分商旅平台的用户们预测低价机票,从而帮商旅公司赚钱。
张童举例,他曾经的一个客户公司有1.3万人,其中,有3000人需要出差,一个月的差旅费用就要3000万。但通过公司系统进行机票低价预测后,每月能够为客户省10%的费用。
“不能开源,就只能节流。能够为企业节省开支,就是变相盈利了。”张童认为,以商旅为主,帮别人赋能就能成为机会。
与此同时,此次疫情对行业的打击,也让张童警醒起来。
虽然他的公司侥幸在这次疫情中得到一波红利,但国内头部航空公司毕竟有限。未来,他还是要将公司的业务对接到中小企业。“不仅要服务个位数的头部企业,也要将眼光转移到千万家中小企业身上。”
同时,他感觉,现在大多差旅费控平台也只是做到出差的审批和费用的报销,并未涉及中间的订酒店、订机票、订火车票服务。因此,帮企业切实起到费用控制的目的,才是行业存在的机会。
上述投资人王伟也认为,商旅项目确实值得投资。他透露,他最近正在频繁看商旅航空相关的项目,打算今年押注一家。
不过,虽说他已经在看航空的项目,但他对整个航空行业还是并不乐观。
“至少我身边的朋友,除非必要的出差,都取消了出行计划。”王伟直言,虽然最近跨省团队游解禁,但随着疫情的反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家对跨省出行还是会很保守。
他补充道,现在投资机构之所以还在看航空项目,是因为大家可能认为现在投资可以要求项目方降估值,拿到一个很好的折扣。但实际上,他也不能确定现在是否是抄底航空项目的好时机。“秋冬季疫情会否再次反复,全球疫情会否在明年得到缓解,或者缓解到哪种程度,谁都很难判断。”
25163起
融资事件
1.56万亿元
融资总金额
13078家
企业
3620家
涉及机构
1875起
上市事件
14.31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