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王兴,还是拿掉了「点评」

四处出击,王兴想要打造一个庞大的美团系。而“点评”这个标签,或许是时候要淡化了。

上市两年后,美团点评决定改名了。

投资界(ID:pedaily2012)消息,9月11日,美团点评在港交所发布公告,表示名称拟简化为美团。此后,“美团”将作为公司品牌,“大众点评”则是美团旗下的产品品牌。

消息一出,引发轰动。5年前,美团与大众点评上演惊天大合并,才缔造了今天市值14000亿港元的巨无霸——美团点评。如今名字里去掉“点评”,外界感慨这是一个时代落幕。

改名背后,耐人寻味。美团点评相关负责人表示,“美团”将作为简化后的公司品牌,此外还有一系列的产品品牌,包括大众点评、美团外卖、美团单车 、美团酒店、美团优选、猫眼等。

换言之,王兴想要打造一个庞大的“美团系”,而“点评”这个标签是时候要淡化了。

一个时代落幕

美团点评改名,“点评”消失了

昨天下午,美团点评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公司名称拟简化为美团

公告中表示,股东特别大会审议通过后,其在香港联交所的股票名称将启动相应名称简化流程,将由开曼群岛公司注册处正式办理更名并发放新的公司证书,中英文名称分别简化为美团和Meituan,股份代号保持3690不变。

美团点评在公告中强调,公司名称的简化不会对业务方向、组织架构、公司运营等产生任何影响。

不过消息一出,依然引发不小的轰动。须知道,美团点评这个名字是当年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后而来,如今特意宣布去掉“点评”,难免令人浮想联翩。

对于为何改名,美团点评方面做出了解释:名称的简化将有助于对外建立公司统一的品牌形象,增强用户、商户等对公司多业务能力的认知,从而推动公司在聚焦“Food+Platform”战略的同时继续探索新业态,为生态体系中所有参与者以及社会创造更长远的价值。

相关负责人表示,“美团”将作为简化后的公司品牌,此外还有一系列的产品品牌,包括大众点评、美团外卖、美团单车 、美团酒店、美团优选、猫眼等。在外界看来,大众点评的命运依然未卜。

其实回顾中国互联网史上的历次重大并购,并购后双方仍能长期保持独立发展的例子并不是多见,大众点评已经算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那些曾经势均力敌的对手们,在被另一方并购后难免走向消失的宿命。

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当初百度外卖和饿了么合并之初,也是将两个品牌独立运营,然而如今百度外卖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名词。还有滴滴合并快的后,快的没了;摩拜被美团收购后,橙色单车已经被美团的黄色单车逐渐取代;土豆并入优酷后,早已经迷失在业务变更的路上。

大众点评是否真的也会走向相似的结局?这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不过话说回来,大众点评之所以至今能够在美团的体系中保持着独立的发展,在于它是一个生活消费决策入口和内容分享平台,和美团业务的互补性大于重合性,这是和其他并购案例最大的区别。

2017年起,大众点评相继推出“必吃榜”、“必系列”、“黑珍珠”等榜单产品,已经成为不少消费者发现及探索广泛类别的本地生活服务的重要参考标准。截至2019年12月31日,大众点评积累了对中国数百万商家的超过77亿条用户评论,品牌仍然深入人心。从这一点上来说,大众点评对于美团仍有着独立存在的必要。

中国互联网史上一笔经典合并案

王兴:“美团离破产只有几个月时间”

如今回想起当年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仍然惊心动魄。

十多年前,团购模式开始在中国遍地开花。2008年,张旭豪在上海交大校园里,创立了饿了么;2010年1月,国内首家团购网站满座上线;同年3月,王兴创立美团。团购大战的序幕就此拉开。

到2011年8月,国内团购网站的数量已经超过5000家,形成了千团大战的盛况。一时间VC/PE们的热情也被点燃,“你往前冲,速度最重要,钱不是问题”,这是当时很多投资人给团购创业者的建议。

喧嚣过后,潮水退去。到2011年末,全国有1968家团购网站在激烈地竞争中关闭,占所有运营团购网站总数量的33%;到了2012年年底,国内近八成的团购网站倒闭。

无疑,美团在这场大战中获得了胜利,但团购的战争却远未结束。从千团大战中搏杀出来,本该是美团最风光的时刻,然而王兴却陷入更大的忧虑中,“我始终认为,美团离破产只有几个月的时间”。说出这番话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腾讯战略投资了大众点评。

这意味着,美团的竞争对手已经从拉手、糯米、满座变成了腾讯背景的大众点评、百度背景的糯米以及阿里巴巴背景的口碑。至此,成立仅仅几年的美团,一夜之间成为BAT的共同对手

更大的压力还在后面。时间到了2015年,美团和大众点评的竞争进入白热化烈。同时,糯米也突然发力,豪掷200亿的巨额资金杀入,美团的市场份额正被逐步蚕食。

雪上加霜的是,当时无论是美团还是大众点评,都面临融资困境。美团估值从最高的150亿美元降到100亿美元,大众点评也曾报价100亿美元但被砍半。

格局不明朗、烧钱太快、盈利未期, VC/PE已经不敢再投团购了。2011年的团购领先者拉手和窝窝为争上市而两败俱伤,在资本寒冬下双双从顶峰陨落,这一幕是所有投资人不愿意在看到的。

美团和大众点评能否合并?在背后投资方的推动下,这成为了可能。值得一提的是,红杉中国对大众点评和美团的投资均始于A轮融资——2006年投资了大众点评, 2010年投资了美团,因此成为了这场史诗般合并背后的最大推手。

2015年10月8日,大众点评网美团网联合发布声明,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已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至此,一家占据行业80%以上市场份额的巨头产生了,中国的团购行业格局从此改写。

14000亿巨无霸崛起,淡化“点评”

王兴开始成为创业者“公敌”

不得不说,2015年称得上是中国互联网史上最神奇的“合并年”。这一年,不只有美团和大众点评,还有滴滴和快的,58和赶集,携程和去哪儿纷纷握手言和走到了一起。

这一切,至今影响着中国互联网的格局。如果没有5年前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也不会有今天的巨无霸——美团点评。

今年8月21日,美团点评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及半年度业绩。本季度,得益于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以及消费市场的显著回暖,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由负转正,同比增长8.9%至247亿元人民币。

这份财报直接导致了美团点评股价的一轮大涨。8月24日,美团点评股价在Q2财报发布后盘中涨超10%,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市值。截止本周五收盘,美团点评股价为242.8港元/股,市值超1.43万亿港元(约合1840亿美元)。

5年的时间,美团点评不仅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更是市值屡攀高峰。回想5年前,刚和大众点评合并时,美团点评的估值不过150亿美元,如今已经上涨了10倍不止,妥妥成为中国第三大互联网上市公司

美团点评为什么这值钱?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约41.2万亿元,这个赛道跑出了阿里、京东、拼多多这些巨头。相比之下,餐饮外卖、酒店旅游等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至少20万亿元,在这一赛道几乎一家独大的美团,仍能给投资者不少想象的空间。

如今的美团也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单纯的团购网站。以“吃”为核心,美团点评已经搭建起一个本地生活服务超级平台。

表面上看,这家巨头涉足的业务很多,由团购到外卖、从电影票到酒旅,还进入了打车、支付、物流、供应链等多个赛道,甚至开起了线下零售店。可以说,在美团的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强敌。

但事实上,美团的扩张逻辑又非常清晰。王兴曾在2012年提出 “T型”战略,即在“吃”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超级平台,支撑吃喝玩乐多个品类。这是美团的第一大战略方向,对准的是需求侧。

然而梳理美团近两年开拓的新业务会发现,美团的第二个战略对准的正是“供给侧”。如果将美团旗下的业务按战略方向进行划分,那么美团闪购、生鲜零售、网约车、共享单车、交通票务、支付和金融服务于超级平台战略,快驴、ERP、聚合支付、商户小贷等都是服务于供给侧战略。

从早期团购业务到逐步扩展到本地生活服务相关领域,美团的毛细血管已然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数月前还杀入共享充电宝这一盘小小生意。

四处出击的美团点评,搅动了互联网江湖。各个领域的创业者开始发现,自己要面对的不仅是站队BAT的问题,如今还要小心一个更加尖锐的对手——美团点评。霸气的王兴,开始成为了“公敌”。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生活服务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