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无印良品开始卖菜

生鲜创业是苦差事,早已是行业公认的事实。可以预见,在资金和本土品牌的挤压下,无印良品免不了一场混战。

生鲜大军闯入了一位令人意想不到的玩家。

投资界(ID:pedaily2012)获悉,日前,无印良品官宣将在中国施行MUJI marché(菜市场)生鲜计划,其中国首店将入驻上海瑞虹天地。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无印良品首次将菜市场开到中国。

与传统生鲜市场不一样的是,无印良品的生鲜超市内部设计仍以MUJI简约风为主,除了售卖鲜鱼、生肉、蔬果等生鲜农副产品外,还提供现场加工和用餐服务,消费者可亲自参与食材的料理。

曾几何时,无印良品带着一身简约高冷气质进入中国市场,收割了一批文青和中等收入阶层。时过境迁,这家日式零售巨头开始走下神坛。

MUJI菜市场来了

无印良品开始在中国“卖菜”

拥挤的生鲜赛道迎来了新面孔。

10月15日,在上海瑞虹天地太阳宫招商发布会上,项目方官宣了一则重大消息:MUJI meal solution supermarket中国首店将进驻瑞虹天地太阳宫。这意味着,无印良品正式向中国生鲜市场发出猛烈进击。

早在此之前,无印良品就已经涉足生鲜行业。此前,无印良品已经在日本东京和大阪的繁华地段相继开了两家菜市场。其中,其在大阪开业的菜场门店占地面积达到4300平米,堪称全球最大MUJI菜市场。

投资界了解到,无印良品决定推出MUJI marché(菜市场),旨在提高门店的质量和档次,让消费者在无印良品门店里就能买到高档健康的食物,同时触发消费者对食物生产过程的想象,拉近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倡导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谈及这一生鲜计划,无印良品运营公司良品计划会长金井政明向媒体表示,“现在城市人与食品生产者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们每天都在消费,却不知道产地生产者们的辛劳。基于此,我们开设了这家生鲜卖场,希望能够缩短这一距离。”据悉,在无印良品的生鲜门店内有一半的面积用来卖生鲜,共出售包含鲜鱼、精肉、水果、蔬菜等4000余种产品。

生鲜之外,无印良品在中国开拓新业务的脚步未曾停过,“跨界”早已成为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战略,曾先后推出书店、酒店、轻食快餐、家装服务、便利店等多个业务。不过从现有表现来看,其每项业务仅有一两家门店,均未形成规模效应。

收割完中国文青和新中产

无印良品走下神坛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无印良品在中国的地位岌岌可危。

上世纪80年代,无印良品在东京流行发讯地的“青山”开出了第一家独立旗舰店,凭借简约且价格低廉的商品定位,迅速在日本市场打开了局面。不同于在日本的“便宜”,无印良品在进入中国市场后改变了策略,定位为中高端生活品牌。彼时中国经济和消费能力正处于腾飞阶段,无印良品的出现收获了一批文青和中等收入阶层消费者。

2015年前后,中国市场迎来了消费文化的鼎盛期,无印良品也收获发展的巅峰时刻。这一时期,无印良品在中国的门店规模超过100家,中国区销售额为498亿日元(约29.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3%。而2015年12月其在上海淮海路755号开出的的旗舰店,更是占地3000余平米,开业当天消费者蜂拥而至排队超过百米。

在这之后,无印良品开始由盛转衰。一方面,接连爆出的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导致部分中产消费者流失;另一方面,本土消费意识的觉醒,以及国产品牌的崛起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比如前不久,7年开出4200多家门店的名创优品敲响了纽交所的大门,而在进入中国15年之久的无印良品,目前仅有270余家店铺。

无印良品不再是“中产标配”,其中国市场同店销售整体持续下滑,疲软一度绵延至今。中国市场不见起色,无印良品在欧美也是每况愈下。7月10日,无印良品在美国的子公司已经向当地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这间接映射了母公司的经营困境。数据显示,无印良品 2020年8月的营业收益减少 17.1%,利润下跌 95.8%,亏损169亿日元。这是自2009年11月以来,企业的营业额首次下跌。

为挽救业绩颓势,迎合中国市场,无印良品开始尝试降价、多元化等多种途径,直到如今再跨界“卖菜”。只是,生鲜创业是苦差事,早已是行业公认的事实。可以预见,在资金和本土品牌的挤压下,无印良品免不了一场混战。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大消费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