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初,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片火爆,特斯拉市值超过8000亿美元,马斯克成为世界首富,可从诞生之日起就以特斯拉为假想敌的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及其创始人贾跃亭,似乎离开了漩涡的中心。
但就在1月底,沉寂已久的贾跃亭和法拉第未来接连传来重磅消息:国资入股、美股上市、吉利代工、明年量产。
贾跃亭的翻身之路上,永远不缺少贵人。谜一样的贾老板,猜不透的“有缘人”。
国资入股、珠海建厂
1月25日,据路透社报道,由贾跃亭创办的电动汽车公司法拉第未来计划在中国开设工厂,生产部分电动汽车,并邀请吉利汽车提供制造服务。
消息人士称,这些计划尚未最终敲定,未来可能会发生变化。对此,法拉第未来方面表示不予置评,吉利方面也表示不对市场传闻置评。
2021年1月27日,据新浪科技报道,多个渠道透露,法拉第未来将在珠海建设生产基地,来自珠海市的国资向FF投资20亿元,而双方的接触在2020年底就已经开始了。
根据报道,吉利同样有意参与FF的新一轮融资,投资额度在3000万到4000万美元。但对于建设生产基地的FF来说,这笔钱是远远不够的,而珠海国资的入局,不仅仅能带来更丰厚的资金,还能带来扶持政策。
据悉,珠海市方面已经在投资后就生产基地的建设等加紧进行各项前期的准备工作。在春节后,各方的合作速度会进一步加快。业内人士指出,在珠海建设生产基地,与拿到珠海国资然后在珠海建设生产基地,对于FF的战略意义完全不同。
腾讯新闻《潜望》也在同日报道,一位接近贾跃亭的投资人称,“并非空穴来风。”近期关于FF登陆资本市场以及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开展合作的传闻属实。
当事双方FF与吉利对合作事宜讳莫如深,均作出“不对市场传闻置评”回应,但传闻已被多个信源确认。
《潜望》的报道中提到,FF将在广东省珠海市建立“国内生产基地”,吉利或将作为合作方主导生产制造环节。珠海市国资参与了FF的此次投资,FF与珠海方面在融资金额、FF国产落地的工厂进度、量产时间及销量目标等方面设定对赌条件。
如果一切按计划顺利进行,FF将于2022年下半年正式在中国实现量产。
此外,还有消息称,在FF最新一轮融资中,珠海两大龙头国企格力集团与华发集团携手参与了投资,但投资金额低于20亿元,而FF的老股东恒大集团也参与了FF此次融资洽谈。
2017年1月,法拉第未来发布了*量产车型FF91,曾在美国加州汉福德设立工厂,但由于贾跃亭个人的债务问题,法拉第未来的每一步都推进得极为艰难。
2017年中旬,贾跃亭赴美,“下周回国”成为他身上抹不去的标签,另一个标签是“老赖”。身背巨额债务,法拉第未来成为他仅存的翻盘希望。
2017年11月,贾跃亭表示,“一旦回国之后又来不了美国,FF的融资就没戏了,就垮了。”
2017年12月13日,法拉第未来公司宣布完成10 亿美元A轮融资。
2018年2月,贾跃亭表示法拉第未来获得15亿美元融资,基本满足IPO之前的股权融资需求,并承诺在2018年底交付*批量产车。
2018年6月25日,法拉第未来宣布完成20亿美元融资。
7月13日,法拉第未来汉福德工厂获得了政府颁发的临时办公许可(TCO);7月30日,首台FF 91抵达汉福德工厂后,FF宣布于当天成功启动整车组装。
尽管法拉第未来多次强调2018年底交付,融资和工厂方面都进展顺利,但2018年底,等来的却是法拉第未来裁员的消息。
一段与大股东恒大健康之间的纠纷之后,法拉第未来现金流枯竭、建厂计划搁浅、高管离职、接连裁员,贾跃亭陷入了个人债务和FF量产的恶性循环。
2019年9月,FF创始人贾跃亭辞去了原CEO职务,出任CPUO(首席产品和用户官);11月25日,贾跃亭债权人大会在FF总部举行。
12月6日,贾跃亭在特拉华州出席债权人听证会,他在会上表示,待破产重组完成后,他将回国推动FF两地双主场战略。
FF是贾跃亭还清债务的希望,*的希望。
直到2020年5月,贾跃亭的个人破产重组终于在洛杉矶当地时间5月21日举行的听证会上获得了加州中区破产重组法院的最终确认和通过。
贾跃亭个人破产重组正式进入生效流程,但整整一年半的时间,法拉第未来的量产计划几乎没有实质性进展。
2021年1月,法拉第未来中国建厂的规划终于无限接近于落地,但即便是2022年下半年实现了量产,一款五年前的车型,又该如何定义自己在市场上的身份?
借壳上市,登陆美股
1月11日,彭博社报道称,FF正考虑通过与Property Solutions Acquisition Corp.(PSAC. Nasdaq)进行合并,以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登陆资本市场。
1月26日,据36氪报道,FF最快两周内启动上市。
这家位于纽约的壳公司数月以来股价长期徘徊于10美元左右,自FF借壳PSAC的消息曝出后股价暴涨,1月26日当日涨幅15.85%以13.23美元/股收盘。
SPAC,全称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即特殊目的收购并购公司,是美股常见的上市模式。
SPACInsider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美股共有450家企业IPO,其中248家通过SPAC方式,占据全年IPO总量的半数以上。
此外,2020年SPAC IPO的数量是2019年的4倍,募资规模超过此前历史所有SPAC的总和,华尔街金融人士也因此将2020年称为“SPAC元年”。
SPAC的上市方式就是三步走,简单得如同把大象装冰箱。
一,成立空壳公司并募集初始资金。由于空壳公司还没有具体业务,就需要创始人本人的经验或信誉来说服投资人。
二,撰写招股书并进行IPO募资。在并购完成之前,SPAC募集的资金会存放在信托基金中,从而达到风险隔离的目的。
三,寻找投资标的并收购目标公司。SPAC公司的股东以投票的方式确定目标公司,合并后的SPAC公司向SEC申请上市代码,并最终完成上市。
同时,SPAC公司募集初始资金时会设定期限,如果不能在此期限内完成并购计划,比如找不到合适标的或并购进展不顺利,这家SPAC公司就会清盘,投资人可以拿回投资本金及利息。
SPACInsider数据显示,2020年IPO的248个SPAC中,目前还在寻找目标公司的有202个,只有12个已完成并购目标公司,剩余34家正在与目标公司协商。
SPAC上市的优缺点都非常明显。
一方面,SPAC上市的门槛较低,上市流程简单、周期短、费用低,非常适合盈利能力较弱的新兴科技企业。
另一方面,传统IPO的监管要求更高,材料递交、路演定价、证券承销等一系列流程虽然繁琐,但也是某种程度上的“质量认证”,更容易获得投资人认可。
但对于法拉第未来而言,目前最高的成本就是时间。先后多轮融资都没能成功助力量产,资金压力极大。
尽快上市,保证募资通道的稳定,从而尽快推动国内融资与建厂计划。
彭博社的报道中提到,法拉第未来的SPAC平台公司正在寻求超过4亿美元资金以支持该交易,该交易将使合并后的实体公司估值达到30亿美元左右。
2020年下半年起,新能源汽车在资本市场表现强势。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的Pre-IPO估值仅有50亿美元左右,但上市不到一年,市值均已达到300亿美元左右,上涨6倍多。
这是法拉第未来上市*的时机,可能也是最后的希望。
翻身之路,大佬相助
上述消息中的所有主角,无论是法拉第未来和贾跃亭,还是一众投资方,都没有正面确认消息的真实性。
但传闻遍地走,而且越来越清晰。
问题的焦点已经转移:目的何在?
早在2016年,贾跃亭朦胧的造车梦还聚焦于乐视汽车的时候,他的投资人里就有柳传志、卢志强、沈国军、傅军、姚其湧等人的身影。放大到整个乐视集团,他的投资人里还有马云。
后来,乐视大厦将倾,贾跃亭远走美国,也曾与孙宏斌、许家印等大佬有过“惺惺相惜”的甜蜜岁月。
作为大众眼中的“老赖”,贾跃亭每次站在悬崖边上时都会被“贵人”拽回,并不是大佬们“钱多了就想做点慈善”,那就成了孙宏斌说的,“再投资乐视100亿,我傻X啊。”
每一笔输送给乐视或者法拉第未来的投资,都有明确的商业目的,绝不仅仅是出于私交,不然孙宏斌不会说那么狠的话,许家印也不会做那么狠的事。
因此,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欣欣向荣的2020年底,法拉第未来再获融资,国资入股、吉利代工,凭的是一款5年前设计的车型,还是贾老板*于行业5年的眼光呢?
都不是。
珠海是新兴技术企业的前沿阵地,早在“十三五”规划就已经纳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却在2020年稍显滞后。
2020年4月,蔚来汽车引入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的70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蔚来中国总部落户合肥。
2020年5月,小鹏汽车获得整车生产企业许可,在肇庆自建工厂投产。随后,小鹏汽车的第二座工厂落户广州。
2020年9月,威马汽车获得上海国资投资平台及上汽集团联合领投的100亿元融资,威马汽车总部与设计采购中心均落户上海。而特斯拉在海外的首座超级工厂也在上海。
联手法拉第未来,成为北京、上海、合肥和广州之后又一座拥有了新能源汽车工厂的城市,是无论如何都不会亏本的投资。
过往的商业史已经证明,流水的公司、铁打的工厂,不管公司做大做强还是倒闭凉凉,工厂一直都在。
对于法拉第未来而言,要想回归市场,量产是当务之急;想量产,必须有工厂,必须有资金。
贾老板早就不是当初那个为了控制权敢和恒大决裂的贾老板了,或许魄力仍在,但魄力无法量产。
上市、融资,都是为了FF的量产,交出CEO职位那天起,已经没有太多选择权了。上一个在企业濒临倒闭时接受国资入场的老板姓罗,现在债都快还完了。
而吉利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野心简直是肉眼可见,从百度到富士康,再到法拉第未来,吉利已经是新能源市场上的“职业代工人”。
抛开资本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超出理性的狂热不谈,无论法拉第未来的现状或者前景如何,始终无法量产又能始终保持热度,已经从很大程度上证明了FF 91在产品层面的竞争力。
对于吉利而言,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处于技术积累的阶段,相比于把鸡蛋都放在自研的篮子里,通过代工的方式占据市场份额,是更为清晰的盈利模式,多线布局,不求全线开花,多点开花就已经很美了。
所以问题还是那个问题:发布5年后,即使真正实现量产,还有多少竞争力?
结语
贾跃亭说过,“我之所以放弃一切,只为把FF做成,尽快彻底偿还余下的担保债务,实现变革汽车产业的梦想。”
左手还债、右手梦想,但时间悄然溜走、猝不及防。在为了还债暂停梦想的几年里,他梦想要变革的汽车产业已经被别人变革了,而且那个人已经是世界首富。
贾老板还有个“下周回国”的诺言没有兑现,如果现在动身,还能赶上国内的春节,但千万别忘了做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