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监管政策来了,你还不信电子烟是智商税

为何国家相关部门要将电子烟纳入法律监管?电子烟利益纠葛背后,对消费者产生了哪些误导?它对我们的身体到底有没有害?电子烟大厂们下一步要如何走?

国内“电子烟”监管政策来了。

为加强对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的监管,3月22日,中国工信部就此发布征求意见稿——《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

截图于中国工信部网站页面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附则中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五条:“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中关于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

这是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首次拟正式纳入专门法律监管。

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下称《实施条例》)自1997年7月3日发布以来,于2013年、2016年进行了两次修改,在提高烟草制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市场监管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有必要对《实施条例》进行修改完善。在前期充分调研、评估和论证的基础上,结合电子烟产品特点和市场发展情况,吸收国际监管经验,研究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既然政策呼之欲出,那么我们就来探讨下:为何国家相关部门要将电子烟纳入法律监管?电子烟利益纠葛背后,对消费者产生了哪些误导?它对我们的身体到底有没有害?电子烟大厂们下一步要如何走?

一度处于“灰色地带”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主要由烟油(含尼古丁、香精、溶剂丙二醇等)、加热系统、电源和过滤嘴四部分组成,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

它是一种以可充电锂聚合物电池供电驱动雾化器,透过加热油舱中的烟油,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汽或雾化后产生具有特定气味的气溶胶,供烟民使用。

作为传统香烟的补充,电子烟不含烟草,没有燃烧过程。一部分人群认为:电子烟不会释放焦油等有毒化合物。

严格意义上,电子烟不含烟草,但烟油中仍含有尼古丁成分,属于烟草范围,对人体存在一定危害。

所以,早期对国内电子烟界定不明,因此电子烟监管也并不严格甚至是空白。

一些企业意识到“电子烟不会释放焦油等有毒化合物”是一大宣传卖点,于是在监管空子下,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对电子烟产生安全、健康的错误认知。

公开资料显示,一直以来,(有些)企业就以电子烟不含焦油、悬浮微粒等有害成分为卖点大肆推广,甚至在产品介绍中,打着“戒烟神器”“清肺”等旗号,宣扬称,电子烟能够帮助烟民逐渐降低并最终戒断烟草依赖。

直到现在“戒烟神器”仍深深埋在消费者心底。iiMedia Research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中国电子烟用户64.9%男性群体中,超过一半的用户认为电子烟能缓解对尼古丁的依赖而抽烟。

殊不知,电子烟的安全性并未得到充分的科学论证,国内外均没有系统的电子烟安全性评估资料。因此,目前还不能确定电子烟会给使用者的健康带来哪些潜在风险。

据了解,中国是电子烟的发明者和主要生产地,全球 90%以上的电子烟来自深圳等地。早前,电子烟既不属于药品,也非保健品、医疗器械,更不是烟草,因而大多数电子烟处于“三无”状态,即无产品标准、无质量监管、无安全评价。

根据美国、法国等实验表明,人们在使用电子烟时,除尼古丁以外,还可能把其他多种未发现的有毒化合物吸入体内。与此同时,电子烟所产生的二手烟,同样可能危及健康,部分电子烟尼古丁含量超高,危害可能大大高于普通香烟。电子烟也会向室内释放可吸入的液体细颗粒物和超细颗粒物、尼古丁和致癌物质。

对于电子烟的定性,工信部在征求意见稿的“说明”中也表示,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与传统卷烟在核心成分、产品功能、消费方式等方面具有同质性。将电子烟参照卷烟监管,符合电子烟产品特性以及当前国际监管的通行做法。

根据征求意见稿,此次电子烟全面“入法”,不仅针对监管,还包括了生产、零售、运输等全部环节向卷烟靠拢。

需求年轻化,存忧

为何电子烟会吸引年轻群体?一、吐烟圈玩法被纳入年轻人潮流文化;二、口味多,男女产品生产更细化、个性化;三、为了健康、美容、环保等长期性需求。

实际上,以上这些亮点,至少从现在电子烟行业发展来看,大部分都是企业炒作的概念、噱头罢了。

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打假晚会曝光电子烟时称:长时间吸食电子烟的青少年,会产生对尼古丁的依赖。

同年7月22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康中国行动之控烟行动有关情况。当时,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在会上表示,控烟行动的目标是到2022年和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分别低于24.5%和20%,实现目标应多措并举控烟。

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特别强调要重视电子烟的危害,减少接触电子烟,提出国家卫健委正在计划通过立法方式对电子烟进行监管。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15岁及以上人群使用电子烟的人数约在1000万。使用电子烟的人群主要以年轻人为主,15-24岁年龄组的使用率最高,获得电子烟的途径截止到2019年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比例占到了45.4%。

于是,2019年11月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敦促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及时关闭电子烟互联网销售网站或客户端;敦促电商平台及时关闭电子烟店铺,并将电子烟产品及时下架;敦促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撤回通过互联网发布的电子烟广告。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

随后,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纷纷对其平台电子商销售进行整治,下架电子烟产品,禁止电子烟相关产品的广告投放。

2020年7月13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召开电子烟市场专项检查行动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压实电子烟实体店的主体责任,坚持对电子烟不规范问题,露头就打,坚决防止出现反复。

据悉,目前,国内电子烟产品合规销售渠道主要有两种:

一、线下品牌专卖店/集合店。这类店面销售电子烟产品必须持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生产厂商在需要获得生产加工和售卖牌照同时,获得烟草专卖配额并按额售卖。

二、无人零售货柜。电子烟无人零售货柜需要避免在未成年人聚集地附近摆设,并需要通过微信支付分、芝麻信用等方式进行身份年龄核验后,才可合规合法购买。

据36krPro报道,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如若参照上述《细则》规定,现阶段市场上的所有线下电子烟无人售卖场景都会被取缔,或通过人工远程核验的方式进行“人工化”售卖。

此前,经过国家一系列防控措施,青少年电子烟烟民情况有所改善,据iiMedia Research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电子烟主要以中青年男性群体为主。2021Q1中国电子烟用户以男性群体为主,占64.9%;年龄以中青年为主,占比近7成。

写在最后:悦刻们的出路

在“中国工信部发布征求意见稿”消息一出,电子烟巨头悦刻母公司雾芯科技在美股盘前交易时段大跌12%。

来源于网络(截至22日16:40以后17:00前)

可想而知,这对电子烟行业的冲击力度有多大。

但不管怎样这都是行业发展趋势使然。短期内,会给电子烟制造商带来一定影响,行业会出现大浪淘沙;长期来看,监管能够让整个行业更加规范化。

对于“悦刻们”来说,合规合法、牌照化,正确宣传电子烟产品,才是最终赢得市场的利器。

一位关注电子烟行业的人士向虎嗅称,监管是迟早的事,《征求意见稿》的下发有利于该行业发展。一方面电子烟行业有了明确监管后,反而能帮助整个产业链发展,让行业朝着规范化、合法化方向前行,防止一些公司将电子烟妖魔化;另一方面电子烟有牌照有名分后,资本可以放心入局,把这个行业真正发展起来。

目前,电子烟行业市场正处于蓝海阶段,渗透率低,机会众多。

艾媒咨询数据预计,2021年中国电子烟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00亿元,中国电子烟市场规模急剧扩张。他们认为,中国烟民规模世界*,但电子烟渗透率却不足1%。中国约有2.8-2.9亿烟民。截至2021年2月4日,中国存续电子烟企业共计174399家。

可以看出,电子烟虽然在国内兴起多年,但并未对中国传统香烟行业产生冲击,更多的是作为传统香烟的一个补充,或者是香烟领域的一个新概念、新兴市场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虎嗅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大消费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