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特斯拉公布了2021年Q1财报并举行了电话会议。
内容大致可以总结为:
生产量和销售量均创下记录,分别为180338辆和184877辆;
Model 3成为全球最畅销的豪华车;
Non-GAAP净利润首次突破10亿美元,达到10.52亿美元;
GAPP净利润达到新高,为4.38亿美元,实现连续6个季度盈利;
债务和借贷减少12亿美元;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季度末为171亿美元;
然而尽管特斯拉的财务数据超出了华尔街的预期,其股价依然按照惯例,盘后开始下跌;从收盘时的738.2美元/股一度降至不足720美元/股。
抛开一些投机者的操作之外,资本和舆论层面不看好Q1财报的几个核心论点,从过去的“亏损”和“无需求”,变成了“只能通过车价下降刺激需求”以及“依靠碳积分补贴和比特币赚钱”。
那么实际情况的确如此么?我们来看看具体的财报。
全靠补贴和比特币?
先来梳理一下基本数据。
首先是交付量。特斯拉2021年Q1共交付了184877辆车,环比仅增长了2.33%,但同比增长了76%;另外需要注意的是,Q1由于新版Model S/X生产线的准备,旧的版本停产,所以Q1两款车的生产量为0,销量仅为2030,环比下降89.29%,同比下降83%,所以对销量产生了一定影响。
虽然产销量上升了,但是由于S/X交付骤降,加上Model 3/Y的价格调整,汽车业务营收略有下降;另外由于冬季的影响,和太阳能业务的调整,营收也略有下降。Q1季度特斯拉总营收为103.89亿美元,环比下降仅3.30%,同比上涨74%。
但是,尽管车价下降了,特斯拉还是通过降低经营、生产等成本,使得车辆业务利润率以及整体毛利润上涨,分别为26.5%和21.3%,环比分别上涨了2.4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同比上涨1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经营利润率达到5.7%,环比上涨0.3个百分点,同比上涨1个百分点。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总营收虽然微微下降,但车辆业务的利润达到23.85亿美元,环比上涨6.28%,同比上涨82%;整体毛利润22.15亿美元,环比上涨7.21%,同比上涨79%;经营收入为5.94亿美元,环比上涨3.33%,同比上涨110%。
所以特斯拉迎来了第六个连续盈利的季度,Non-GAAP下净利润为10.52亿美元,环比上涨16.5%,同比上涨363%;GAAP下净利润为4.38亿人民币,环比上涨62.22%,同比上涨2538%。
当然,此时就会有一个声音出现,那就是Q1特斯拉通过碳积分补贴拿到了5.18亿美元,又通过在Q1卖出部分比特币获得1.01亿美元的收入,所以得出一个结论,特斯拉盈利能力仍令人堪忧。
乍一看这个好像有几分道理,如果抛开这些收入,尤其是碳积分收入,那么特斯拉GAAP下净利润可能就是负的了。
但暂且不提这个碳积分补贴,或者碳积分售卖并非是某一国某一政府偏袒特斯拉所设置的,因为这是“碳达峰”“碳中和”的宏观政策,中国也有同样的情况。单就特斯拉本身盈利问题而言,应该横向对比,也就是横向看这六个季度的补贴以及净利润情况。很明显,碳积分收入虽然不少,但是季度之间波动不算大,而无论是GAAP净利润还是Non-GAAP净利润都在不断上升。
此外,由于特斯拉投入了15亿美元进入比特币(后来Q1卖出了10%),以及德州和柏林工厂的建设,和快速扩张上海产销能力,致使Q1自由现金流缩水至仅有2.93亿美元。
其中经营费用部分,由于S/X新版的研发以及4680电池的推进,研发费用大增到6.66亿美元,环比上涨27.58%,同比上涨105.5%;管理及行政费用因为中国方面的人员扩张,略有上涨,达到10.56亿美元,环比上涨8.97%。
最后,特斯拉Q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到了171.41亿美元,很显然财力十足。
Model Y成为销量王?
Q1一般来说是车企全年销量的*点,所以依据仅Model 3前两个季度的交付量接近25万辆,马斯克自信的说今年Model 3单一车型的销量将会突破50万辆显然是可能的。
另外马斯克称2022年预估Model Y将会成为全球最畅销的豪华车,年销量将会突破100万辆。
他之所以这么自信,是因为Model Y的销量增速非常快,在北美市场,去年年中才开始大规模交付的Model Y,在今年Q1季度,仅Model Y单一车型就占到了所有EV市场的38.1%。
而在中国由于Model Y在1月份才开始慢慢交付,并且还有远比美国市场竞争对手多的环境;但尽管如此,Model Y销量上涨的速度也非常明显。
市场的好评和需求还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柏林工厂和德州工厂的建设速度飞快,马斯克称2021年底即可开始小批量生产,2022年大规模开始交付。
这两座工厂在打造之处就考虑到了Model Y生产,所以相关生产设备早早也就开始在厂内调试整备了。
此外,另一个增添马斯克自信的原因,在于特斯拉自家的置换业务。车主拿旧车来置换购买特斯拉的,其中98%为燃油车,且不少为豪华车。
虽然Model 3通过一降再降的车价,使其对比其他豪华品牌入门车型销量时有些不武,但如果按照其旧价格来对比,Model 3从诞生到超过其他车型,仅用了3年多一点。
而Model Y从目前销量结构来看,超过Model 3是一定的,而如果Model 3年销量稳稳50W,那么Model Y的年销量冲击100W可能性还是有的。
“傲慢”与“安全”
说实话,早晨爬起来听财报电话会议时,原以为在中国闹得如此之凶的“刹车失灵”纷争会在记者提问中出现,结果并没有出现,倒是有些颇为失望。
不过一位记者问到了美国前几天那起“疑似自动驾驶碰撞身亡”的事情,稍微能够揭开一点有意思的事情。
特斯拉是这样回复的:
“我们一直以安全为*位,在事情发生后。我们*时间和NTSB(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以及NHTSA(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合作,任何方面的需求找上我们,我们都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另外我们上周还和他们做了研究,当时车祸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因为车辆在安全带不扣的情况下,辅助驾驶系统是会退出并将车辆逐步刹停的;所以我们配合NTSB和NHTSA以及当地警方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发现车辆在行驶时候驾驶座是有人的,然而事故后几个安全带松开了。目前由于SD卡受损,还未提取出视频影像,在等当地技术部门进行解决,等待他们的报告。
就像我说的,特斯拉一直将安全性摆在*位,并且希望通过这些事件的数据还原,进一步提升我们产品的安全性。”
稍微对美国执法监管部门有所了解的都知道,他们执行的逻辑是“宽进窄出”,也就是典型的不发现则已,一旦发现罚死企业的方式,过去发生过多次类似的事件了。所以特斯拉作为作为社会和舆论,以及资本非常关注的车企,出大事故后监管部门都会*时间介入进行调查,而特斯拉也每次都十分配合去提供支持。
反观中国市场这起“刹车失灵”事件,无论是当事人与特斯拉也好,还是专家、自媒体也好,大家无论说的多么有理、多么动人,并不能敲定最终的事实真相。这件事情最终还是要走向国家监管部门、司法部门,才能最终给社会、给消费者、给车企一个交代。
别给我说国家也监测不出来,那笑话闹得可就有点太大了,这件事国家层面虽然通过各类官媒发声,谴责批评特斯拉态度,这个没啥问题,但是白岩松说的那段话才是真理。
既然行业已经走到这个阶段,国家应该拿出相对应的办法和规章,来具体处理这些事情;而不是在舆论上添一把火,不但起不到什么作用,反而使得这锅浑水越来越不清楚。
附精简电话会议Q&A:
1 Dojo超级计算机会开放云服务么,给别的车企?
马斯克:很多人认为我们是造车的,但之后会觉得我们是AI 机器人企业,并非车企,我们拥有最强的AI 软硬件团队。目前在大部分特斯拉上的AP系统软件比较原始,所以我们从底层重新写了自动驾驶软件,开发了我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进的AI。
由于道路设计的时候是给人类的神经网络(大脑)来判断的,也就对应的是我们车载的神经网络系统电脑。Dojo就是训练师,需要Tesla Trainning Software、自动标记软件、大量算力来解决海量实际道路数据。Dojo是针对神经网络训练优化的超级电脑,对于每帧画面的处理,Dojo拥有*的算力效率,功耗效率,成本效率。
哦对了,如果有车企需要,我们会开放Dojo服务。
2 关于数字货币。
CFO:马斯克和我商量把一部分不需要马上用的钱存起来,并且还需要保持流动性,用于一些例如austin和柏林工厂、半导体制造、港口吞吐量等项目。当然有很多传统方式存钱,但是收益率太低,即便风险低也能保证一定流动性。
但是比特币更加能够保证全球范围的流动性和收益率,我们有很多理由看好数字货币,从公司的财务角度来看,我们非常满意比特币的流动性,风险控制,以及其优秀的全球资金流动性,能够在任意市场的资金流动性,我们将会长期持有,并支持用该货币买特斯拉。
但是我们将会继续研究和关注,现在并不会公开声明什么。
3 关于可持续能源发电以及存储。
马斯克:不知道你有没有概念,100mi*100mi面积的地方用于太阳能发电,就能供给全美国用电。大约是每平方公里的地方可以达到1GW发电,甚至如果你将核电站所影响的区域,全部铺设太阳能发电,其发电量可以超过核电站。计算个简单的算数题,假设只有25%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板,以80%的摆放效率,那么每平方公里也有200MW的发电量,5平方功率就有1GW。
此外,将其转换为直流电不需要什么黑科技,目前现有的技术都可以,也不需要新材料。但是如果缺少了锂电池作为储能加入这套电网结构,这个根本就无法实现。
4 关于更便宜的Model 2。
马斯克:这次不会说,以后再说。
5 关于FSD Beta的Ver9版本,以及开启订阅。
CFO:我们目前在处理一些订阅的技术问题,而且还需要和商业角度对齐,会尽快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