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吉利系团战IPO,放手沃尔沃,四家融资将超千亿?

若旗下4个品牌成功IPO,其未来融资总规模有望突破千亿人民币,或接近如今吉利港股总市值。

从“蛇吞象”吃下沃尔沃,入股戴姆勒,到将宝腾、路特斯等品牌收入囊中,过去十年间,凭借一系列资本操作,吉利不断开疆扩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也被称为“被造车耽误的资本高手”。

如今,按照最新计划,吉利旗下又将上演多场“资本大戏”。

据沃尔沃官网显示,该公司董事会决定评估IPO可能性,有望今年晚些时候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上市。沃尔沃汽车董事会还决定将CEO汉肯·塞缪尔森的合同延长至2022年底,以确保IPO前后公司高层的稳定。

除沃尔沃外,李书福还手握多个品牌的IPO。

2020年6月,吉利汽车官宣计划登陆科创板,之后招股书中显示拟募集资金200亿元人民币。今年3月,极氪正式成立,注册地为英属开曼群岛,吉利控股CEO李东辉声称“此举意在保持极氪未来在海外资本市场融资和上市的机会”。4月,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吉利正试图通过与一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的交易,为极星(Polestar)寻求在美国上市。

此外,作为财务投资人,吉利控股还参与了Faraday Future SPAC上市的少量投资。FF预计二季度将登陆纳斯达克。

对吉利系来说,播种多年,如今也到了收获的季节。

1

上市背后,各有各的故事

对于上市敲钟,吉利旗下品牌都各有深意。

沃尔沃的上市计划可谓蓄谋已久。早在2018年春天,沃尔沃和吉利高层就曾针对两家如何在瑞港两地上市进行商讨。彼时,其设想的方案是沃尔沃在斯德哥尔摩和香港分别独立上市,吉利赴瑞典上市。有消息称,花旗、高盛和大摩分别受邀对沃尔沃进行IPO辅导,沃尔沃估值被定在160~300亿美元。

然而,或由于投资人和投行认为估值过高,以及斯德哥尔摩繁琐的注册手续,沃尔沃最终未能独立上市。

到2020年2月,吉利官宣与沃尔沃“全面合并”。根据当时的计划,重组后沃尔沃汽车的资产将纳入吉利汽车香港上市公司,并考虑未来在瑞典上市。然而,经过长达一年的谈判,双方最终放弃了股权合并的方案,变为保持各自现有独立公司架构,只是在相关技术、供应链以及销售渠道方面加深合作。这也为沃尔沃的独立上市留下了可能性。

“若以燃油车估值上市的话,毫无疑问是种贱卖,可以等新能源业务做到一定规模再上市”,中信证券分析师王晨宇告诉未来汽车日报。自去年以来,特斯拉和“蔚小理”的市值不断攀升。截至6月2日,作为新造车头部公司,蔚来汽车的市值达到690.14亿,已远超沃尔沃当年的估值。

不过对于沃尔沃来说,或许“不差钱”。2020财年,其营业利润为85亿瑞典克朗,收入为2628亿瑞典克朗。但眼下,各家都在加速电气化转型,包括沃尔沃在内,传统巨头们都需要持续投入巨额资本。

直到去年11月,沃尔沃旗下*纯电动汽车XC40 RECHARGE才正式亮相,可谓姗姗来迟。但沃尔沃的野心却不受时间的影响,今年3月,沃尔沃给出新的计划表,表示到2025年,其纯电车型占比将达到50%,其余为混动车型。2030年,沃尔沃将淘汰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所有内燃机汽车产品。

“对于发展电动车而言,从人才到技术,从平台开发到车型设计,还包括产业链的整合,均耗资巨大。”上述分析师感叹,“沃尔沃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在自动驾驶技术上,李书福内部分享的讲话中曾提到,沃尔沃在十几年前就开始研究无人驾驶技术,而且一直坚持到今天从未停止,但至今没有量产。相比之下,百度押注自动驾驶技术是在7年前,比沃尔沃还晚。

不可否认,上市可以让沃尔沃的资本结构更加多元化,变得更为独立。但这也意味着,沃尔沃上市无疑会稀释吉利控股的股份。李书福曾表示,在过去十年,吉利全力支持沃尔沃汽车转型发展。“如果未来沃尔沃汽车上市,吉利控股集团仍将保留其大股东地位。”

作为沃尔沃和吉利共同拥有的电动品牌,从沃尔沃独立一年多后,极星手头始终不阔绰。

这一点在沃尔沃财报中得以体现。财报显示,2018年全年极星亏损额达到5.2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3.8亿元)。直到今年4月15日,极星才首次对外定向增发,获得5.5亿美元融资(约合人民币35亿元)。但相比蔚小理上市前的战略融资,该笔资金并不算丰厚。

而在销量方面,据中汽中心数据资源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极星累计上险量仅365辆。托马斯此前曾表示,“Polestar 2的目标是在两到三年内,年销量超过5万辆。”

或许为了改善现金流,极星品牌首席执行官托马斯·英格拉特(Thomas Ingenlath)证实,对于极星中长期发展的目标非常明确,将向IPO和股市敞开大门。

今年4月中旬,据《华尔街日报》,吉利考虑让极星借壳上市,将估值从70亿提升至400亿美元。对于极星来说,IPO不仅可以迅速缓解现金流的压力,外部投资者的进入还可以为极星提高知名度,提振其销量。

“新兴品牌有了足够资本的时候,才能加速发展。这些资本可以运用于开发新的产品或者发展公司”,托马斯坦承。但他对于资本的进入十分冷静,“市场估值这并不是成功的*的标准”,在他看来,新的品牌一定要保持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这种可持续不仅是环境领域的,还包括经济层面的,就是要创造真正的价值。

对于吉利登陆科创板,则被外界解读为吉利汽车从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向科技出行集团转型的契机。

招股书显示,吉利汽车计划在科创板融资200亿,主要为了用于新车型产品研发、前瞻技术项目研发、产业收购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不过自去年9月底过会后,吉利闯关科创板便再无进展。

“对于科技含量‘存疑’的整车企业来说,科创板上市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去年年底,就有相关部门考虑收紧科创板企业上市标准,要求企业更具科技属性的消息,此前提交IPO申请的吉利没有进展,或许与此相关”,王晨宇表示。

2

实现规模化作战

天眼查显示,吉利控股拥有沃尔沃集团8.2%股权,是其*大持股股东,持有沃尔沃轿车100%股份。极星由北辰汽车(上海)有限公司100%持股,而吉利与沃尔沃又分别持有北辰汽车50%股份。极氪在股权方面由吉利汽车、吉利控股集团(含员工跟投平台和用户权益平台)共同投资,双方持股比例分别为51%、49%。

若旗下4个品牌成功IPO,其未来融资总规模有望突破千亿人民币,或接近如今吉利港股总市值。

但最为重要的是,当吉利与沃尔沃实现了技术层面的深度绑定,即便因为上市需要稀释一部分股权来说,对吉利而言,也并非坏事。所换来的资金还能反哺后续的产品研发、产能爬坡等开支。

事实上,在新能源赛场上,面对后起之秀的乘胜追击,吉利面对的压力并不小,而目前吉利在港股的股价也并不稳。旗下新能源品牌的集体上市,能让吉利在高端新能源竞争激烈的当下,实现规模化作战的能力。

正如李书福此前在内部讲话中提到,“最终全球汽车工业企业存活下来的数量不会太多,只有规模企业才能生存下来”。

其中,沃尔沃的战略目标是,2025年纯电车型占比达50%,其余为混动车型。Polestar 2的目标是在2023年内,年销量超过5万辆。

吉利也已形成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计划一:智能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体现为混合动力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和小排量节能汽车。计划二:智能化纯电动汽车,组建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公司,正面参与智能化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极氪便是计划二的具体表现。

与此同时,IPO还有助于吉利旗下品牌加速扩张海外市场,加速吸引当地人才和建设当地的销售渠道。

不过上市只是下一个赛程的开始。IPO之后,企业将不得不披露其真实的财务数据,若业绩亏损严重,将直接影响公司的股价和市值。这也在无形中对企业的竞争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未来汽车Daily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新能源汽车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