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1s1,年轻人为什么非得讲“黑话”

互联网“黑话”,到底都是些什么话?它们是怎么流行起来的?年轻人为什么非得讲“黑话”?

互联网大厂“黑话”刚接受完一轮猛烈抨击,如今,同样令人费解但表达形式更加另类的互联网“黑话”,正在受到年轻人追捧。

“真香”“打脸”“躺平”“内卷”,这类为旧词赋新义的“黑话”,如今已经被大多数互联网用户熟知,充其量只能算是互联网“黑话”的入门级别。

“绝绝子”“无语子”“优秀子”,这类为现有词汇添加后缀的“黑话”,源头无从查起,应用场景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可以称为互联网“黑话”进阶版。

“yyds”“xswl” “zqsg”“yygq”“u1s1”,才算是当下互联网“黑话”的高阶版,通过对某个词语拼音首字母进行缩写组合,制造出一种宛如摩斯密码的神秘感。

“OOTD”“OOTW”“MOTD”,是对英文短语的首字母缩写,属于洋气版,关注美妆、穿搭等领域达人的朋友,多少都有了解。

年轻人爱用的互联网“黑话”,其实是对一些日常话语的简略表达,在一些特定的互联网语境中,能起到提升沟通效率、拉进双方距离或引起情感共鸣的作用,有些是因社会热点事件产生的“梗”,有些源于小众圈层约定俗成的“暗号”式表达,还有些来自国外社交平台。

不过,随着这些另类的互联网“黑话”在线上广泛传播甚至渗透到线下,也引发了网络语言蚕食传统语言、增加沟通障碍等争议。甚至有人提出,“越说这些网红词,人只会越来越匮乏”。也有人反驳之,称这是特定时代的情绪表达与话语权更迭。

互联网“黑话”,到底都是些什么话?它们是怎么流行起来的?年轻人为什么非得讲“黑话”?我们现在就带你研究。

yyds、绝绝子、OOTD,

年轻人到底在说啥?

“uus,这样化出来的妈生感裸妆真的绝绝子,yyds!”(翻译:朋友们,这样化出来的裸妆,就像天生的一样,绝了,太*了!)

如果不是互联网十级冲浪选手,*次看见这句话,基本上都会露出“地铁老爷爷看手机”的表情。

然而,这种经过了谐音、拼音首字母缩写、汉字语句缩写、新造词等多种形式“深加工”后的互联网“黑话”,如今正在年轻人中流行,比如最近火出圈的“yyds”。

“yyds”,其实是中文“永远的神”的拼音首字母缩写,代表一种最高程度的认同与夸赞,可以用来形容一切你想赞美的人、事、物。

平台官方账号发起#这单品yyds#话题

小红书上,“yyds”相关笔记超过67万篇,小红书官方账号“美妆薯”发起的话题#这单品yyds#,有1.3万人参与,浏览量达4520.2万次。微博上,“yyds”相关词条十有八九都上过热搜,比如“中国航天yyds”“觉醒年代yyds”“六小龄童演的孙悟空yyds”。B站上,“旗袍yyds”“国货yyds”“梨型身材yyds”相关视频播放量都能达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甚至还有企业看准其中商机,申请注册“YYDS歪歪滴艾斯”商标。

与“yyds”类似的,年轻人在网上冲浪时爱用的中文词语拼音首字母缩写式“黑话”还有:“xswl” “zqsg”“u1s1”“ssfd”“yygq”“dbq”,对应的意思分别是:笑死我了、真情实感、有一说一、瑟瑟发抖、、阴阳怪气、对不起。

除此之外,互联网冲浪达人们还喜欢通过中文缩写或给现有词汇加上前后缀来重新造词,以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比如“绝绝子”“无语子”“妈生感”“一生推”,翻译过来大意是:太厉害了、非常无语、宛若天生、强烈推荐。

通过给本有的中文词汇赋予新的含义,来简洁地表达复杂的现象与情绪,已经是互联网“黑话”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了。比如“真香”(指上一秒强烈否定下一秒高度认可)、“打脸”(指自己打自己嘴巴、前后言行不一的行为)、“躺平”(代表消极、佛系、不想努力了)、“内卷”(指代某领域内部恶性竞争无效内耗)。

随着短视频和种草社区平台的兴起,自媒体博主们也加入造“黑话”大军,开始把一些英文缩写作为内容标签

在B站、小红书、微博、抖音都很流行的“vlog”和“plog”,即“video blog”和“photo blog”,是通过视频或图片的形式来记录的意思。

种草平台上,穿搭博主一定会有一个固定更新的栏目叫“OOTD”、“OOTW”或者“OOTN”,全称为“Outfit of the Day / Outfit of the Week/Outfit of the Night”,即“今日穿搭/一周穿搭/今夜穿搭或派对穿搭”。

穿搭博主必备的“OOTD”栏目

而每个美妆博主,基本上都会来个“MOTD”,全称“makeup of the day”,即“今日妆容”;还有些视频类美妆博主爱用“GRWM”,全称“get ready with me”,特指博主一边化妆一边与粉丝聊天的视频内容。

护肤博主如今讲得最多的概念是“早C晚A”,是随着护肤“成分党”崛起而诞生的一种护肤方式,即“早上用维C类护肤产品、晚上用维A类护肤产品”。有些美妆博主在介绍口红时,喜欢用“MLBB”,即“my lips but better”,指使气色、状态更佳且很自然的口红。

在越来越密集的“黑话”攻击下,有网友甚至专门开发了一个名为“能不能好好说话”的网站,用来翻译拼音或英文首字母缩写,以让更多人对照、理解以上另类表达的真正含义。

毕竟,对于那些自我调侃“老了老了”的互联网用户而言,听懂年轻人的“黑话”,难度不亚于解锁摩斯密码

新一代互联网“黑话”

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新一代另类互联网“黑话”到底是怎么流行起来的?一句话总结,类型不同,起源不同,但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从中窥探互联网话语权的变迁。

在刚过去的六月被广泛使用的“黑话”,比如“想你的液”“我命油我不油天”等,是在王思聪“舔狗式”追求网红主播孙一宁事件中诞生的。这类在社会热点事件中产生的流行语,具有娱乐和戏谑的性质,更接近“梗”的属性

又比如,如今被用来指代一个人下定决心不做某件事、但最终行为却截然相反的“真香”,最开始是配合着一位男生大口吃饭的表情包出现的。这个场景出现在一档真人秀节目《变形记》中,该男生名叫王境泽,来自大城市,初到农村,嫌弃条件不好,生气地称“我王境泽就是饿死,死外边,从这里跳下去,也不会吃你们一点东西”,但几小时后,饿急了的他一边端着碗吃饭,一边说了句“真香”。

几年过去,“造梗”的主人公早已被互联网遗忘,“真香”反而被“追封”为“定律”,成了永不过时的互联网流行语。

而前文讨论的最新潮的互联网“黑话”,如“yyds”“xswl”“zqsg”“yygq”“dbq”这类用某拼音首字母缩写来代替原有词汇的表达形式,大部分都是源于某些小圈子文化

使用者的本意,一方面是在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时更加快速便捷,另一方面,这种缩写相当于故意给词语增加了一道“密码锁”,带有“暗号”的意味,只有熟悉某个圈子的人才能迅速领悟,“局外人”要想进入,必须先“解码”

网友整理的拼音首字母缩写“黑话”

有着多年追星经验的互联网论坛资深用户小羊告诉开菠萝财经,很多拼音首字母缩写是从饭圈(明星粉丝圈子)流行起来的。

“有的是为了在论坛发言时图方便和快速,比如‘u1s1’‘srds’这类经常用到的前缀;有的是某个明星粉丝群体内部的‘加密’通话;还有的是为了避免不同明星的粉丝发生冲突或者规避被举报、屏蔽的风险,比如最常见的明星名字拼音首字母,还有gzs(工作室)、gc(广场,多指某平台搜索明星名字出现的公开内容)等等。”小羊称,大多数圈内人对这类表达早已习以为常,并逐渐在公开平台的相关讨论中大范围使用。

据小羊观察,随着饭圈的相关讨论,渗透到了多个互联网平台,又经过一些社交平台的传播,这种表达就扩散开来了。“比如我自己,了解后觉得有趣有梗的表达,就会纳入自己的日常语言体系,无聊的难记的,就会马上忘记。”

另一个习惯采用类似表达的是游戏圈,“打游戏时如果非要打字,打什么又快、又能被理解,就打什么。”一位资深游戏玩家称。

“yyds”,即永远的神,最初是游戏主播“山泥若”在直播时用来夸赞电竞职业选手乌兹的话。但因为这个表达可应用的场景非常广泛,便逐渐通过粉丝和观众之口传播开来,发展为全民使用的互联网流行词。

“yyds”的释义

而“OOTD”“OOTW”“OOTN”,这些种草平台上博主们爱用的英文缩写,大多起源于Instagram等欧美明星和红人聚集的国外社区平台,作为某一类内容的标签,起到便于搜索的作用。目前,这类缩写基本上也只在美妆、护肤、穿搭等领域的博主与粉丝间流传。

年轻人为什么非得讲“黑话”?

不过,当新型互联网“黑话”被不断地创造、使用,并开始从线上传播到线下,成为现实生活语言体系的一部分,也带来了不少争议。

首先,是稍年长的一代人难以理解这种诞生自互联网语境的另类表达,造成沟通障碍。此外,也有不少人担心,这类“黑话”的长期使用,会导致原本的语言表达能力退化,甚至干扰下一代的正常语言教育。

网友吐槽称“一边刷微博,还要一边查百度”

在如今流行的互联网“黑话”中,被诟病最多也最难理解的,也是现在最“网红”的拼音或英文首字母缩写。

前不久,某知名汉字博主就以《你们那好好说中文得判几年?》为题,对以“缩音”“XX子”“中英混杂”为主要形式的新造网络热词一顿痛批,引发对新型互联网“黑话”的大规模争议。

其在文中称,但凡对自己有点审美要求的人,都不要用这些烂词。“你越潮流,你就越土。你越网红,你就越俗。你越说绝绝子,以后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只会一句绝绝子。”

赞同者认为,这类网络热词不管是看到还是听到都非常尴尬,也的确掩盖了汉语原有之美,会让使用者语言越来越匮乏,“越来越俗”。

反对者表示,网络词汇是特定时代的一种情绪表达,不过是新一代的年轻网民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流行“黑话”而已,应该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不必上纲上线。

讨论互联网“黑话”应不应该被使用和传播,首先应该弄清楚,年轻人究竟为什么爱讲“黑话”?

每一代人都在创造新的表达方式和属于自己的新鲜语汇,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窦东徽分析认为,这与个体青少年时期的自我意识高涨、有意将自身区别于上一辈人或非同辈群体的心理需要有关。

窦东徽向开菠萝财经表示,年轻人创造和使用互联网“黑话”,一方面是因为新的表达方式和语汇新鲜、有趣,让年轻人运用它们时感觉自己“很潮”,且能够更精准、快捷地表达当下的心境、情感和态度,更能快速地引发共鸣

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青少年获得群体认同的“语言密码”。“每一种新的表达方式都有它产生的背景,或者说‘梗的出处’,可能来源于游戏、动漫、番剧、网络迷因(internet meme)等等,在交流中运用这类‘语言密码’,其实是在传递‘共识背景’的信号,以‘懂的人自然懂’的方式寻找‘同类’,强化自己归属某一群体的认同感。”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字母缩写类的“黑话”最初能够在小圈层广为流传并得到认可的原因。

“年轻人尤其是00后,越来越多地运用字母缩写,可能会让一部分人感到不快。”窦东徽坦言,大众对此应报以宽容的态度,“说得直接一点,如果你看不懂,说明人家就不是给你看的。”

不过,他也指出,互联网“黑话”的使用者应该明确这类语言使用的边界,“在互联网非正式的语境中使用是无可厚非的,但在语文学习、正式文书写作等情境下,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个人也尽量不要把这类语言的使用作为一种身份的炫耀,“高频使用‘黑话’的行为,也被称为‘补偿性炫耀沟通’,说白了是一种非常招人烦的行为。”

同当年的火星文、“ggmm”“886”等初代网络语言以及频频更新的流行热词一样,如今年轻人爱用的另类“黑话”,固然算不上是对互联网话语权的争夺,更多是自我表达的需要,属于一个阶段的互联网文化产物。正如一位网友所言,“一个模式是一闪而过还是成为经典,自有时间来决定”。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流行词、“黑话”或者“梗”,有的可能进入常规语言体系,有的则可能迅速被互联网的浪潮淹没。“过去是这样,未来也是如此。”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小羊为化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开菠萝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生活服务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