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从赴美第一股到破产重整,这家车企经历了什么

回顾华晨的故事,还要从金杯讲起。没错,就是那个满大街随处可见的商用车。

1992年10月9日,华晨中国正式踏入纽交所的大门,成为“中国赴美*股”,一时之间,风光无限。然而二十多年后,这家昔日的明星集团却落得破产的下场。从“中国赴美*股”到宣告破产重整,华晨究竟经历了什么?

回顾华晨的故事,还要从金杯讲起。没错,就是那个满大街随处可见的商用车。

华晨的前半生

时间回到1988年,时任金杯董事长赵希友正在大搞股份制试点,但那时的金杯不过是沈阳一家在生死线上挣扎的小企业,谁又愿意买单呢?正是这时,神秘人物仰融正式登场,关于仰融的背景江湖上有许多传闻,有一点可以确认,他是一个精通资本运作的有钱人。

仰融先是一举收购了金杯的4600万股原始股权,之后又凭借股权置换等一系列操作帮助华晨在美国成功上市。但光是在资本市场玩的6还不行,华晨必须有拿得出手的产品。

上市之后,仰融将视线拉回国内,瞅准了中国乡镇的客车市场,开始专注于低成本、高性价比的车型,金杯客车就此登上历史舞台。

凭借优秀的承载性与超高性价比,金杯客车一经入市,就引发了一阵抢购热潮。

新车型旗开得胜,华晨乘胜追击。1999年,华晨中国再一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达6.5亿港元。客车生意热火朝天,仰融却一直关注着乘用车市场。当时中国的乘用车市场几乎看不到自主品牌的身影,如何让国人坐上国产车成了仰融心中的头等大事。

但当时中国的自主造车环境很不成熟。既然自研不靠谱,那就买!2000年12月,由意大利制造商设计的一代中华轿车正式下线,这款车的诞生也为后来华晨与宝马的合作埋下了伏笔。

华晨的*与滑铁卢

提到华晨,就绕不开宝马。

上世纪90年代,宝马希望能在中国找到一位合作对象,但当时国内落后的汽车工业让宝马迟迟无法作出决定。彼时在外地考察的仰融得知了这一消息,当即邀请宝马前去沈阳考察。

当宝马考察团看到中华轿车的生产工艺还不错,当即决定与华晨合作。2001年10月,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仰融成为当时宝马国产项目小组的领军人物。

搭上宝马的华晨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时期华晨旗下共有5家上市公司和158家关联公司,与华晨一起膨胀的还有仰融的野心。

高端的资本玩家往往不拘泥于一方天地,仰融也不例外。这一次仰融看上了英国罗孚,并计划投资70亿让罗孚在浙江宁波落地。但罗孚项目落地宁波的计划,被沈阳政府看作是仰融想要带华晨出逃东北的前奏。

生于辽宁,长于辽宁的华晨早已成为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撑,沈阳自然是不愿意把自家的肥肉往外地送。

胳膊拧不过大腿,仰融就此出局。

仰融退出后不久,华晨的问题开始逐一暴露。

一方面,虽然中国轿车市场进入井喷时代,但华晨的中华轿车却止步不前,仰融时代虽然华晨通过买买买拿到了一些制造工艺,但华晨的自主研发能力实在是上不了台面。

另一方面,前面提到过,仰融是一个资本运作的天才,他也确实凭本事把华晨的饼摊到了极大。但问题在于,没有人能接替仰融继续这场资本游戏。仰融退出华晨后,曾经作为仰融左臂右膀的苏强接过了华晨集团。但不到一年时间,苏强因为巨大的经营压力而提出辞职,根据2005年年报,华晨的亏损额高达12.45亿港元。

华晨集团的衰落,早在全盛时期就已经埋下伏笔。华晨以金杯汽车为核心,加上华晨汽车与上海华晨三驾马车累计融资38亿元,再加上企业经营融资与债务融资,筹资总额在百亿以上,而二十一世纪初国内整个汽车工业全年销售额也不过百亿元。强势的资金链条给了华晨集团雄踞市场的硬件,但同时也意味着极不稳定的内部结构。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后华晨时代

在华晨的整个发展史中,有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仰融,另一个则是祁玉民。

2006年,祁玉民接手华晨并干了三件大事。

*件事就是大打价格战,以价取胜。

第二件事就是向合作伙伴宝马示好求援,将华晨宝马这头大肥羊的财务、销售等话语权交给宝马,希望以此来换取宝马的技术资金等支持。

第三件事就是继续“买买买“,比如底盘用保时捷的,内饰造型用意大利的,发动机用宝马的。

华晨在祁玉民手中开始了短暂的复苏,这一年,华晨汽车的销售量达到21.02万辆。

这些策略为华晨的短期复兴提供了良药,但是从长期来看,缺乏自主技术,极度依赖宝马也为华晨集团日后的衰败埋下祸根。

一开始,宝马只是拿到了合资公司的生产、销售、管理等话语权,但随着股比放开,宝马开始回购合资公司股权,华晨逐渐失去了华晨宝马这头利润奶牛。

据华晨集团2015年至2019年财报显示,华晨中国剔除华晨宝马利润分成后的亏损分别为5.4亿元、6亿元、8.6亿元、4.2亿元、10.64亿元。

舔到最后,一无所有。这句舔狗们的自嘲魔咒,也紧紧箍住华晨的命门。随着天秤的不断倾斜,宝马也开始寻找更有实力的合作伙伴。

复盘华晨的衰败,缺乏自主研发技术是根本原因。没有自主研发能力,就意味着沦为外资车企的代工厂。这也给所有合资车企敲响了警钟,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维持稳固、平等的合作关系,双方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硬实力,这样才能给这段关系提供价值。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未来汽车Daily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新能源汽车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