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KTV包厢里,三五好友靠在一起,手拿麦克风,依次唱响周杰伦、五月天的歌单,时而欢呼笑闹,时而深情款款,这就是曾经80、90后的闲暇娱乐之一。
从1988年广州*家卡拉OK开业至今,线下KTV在中国已经发展了三十余年。其经历了早期的高端奢侈、大众消费难,后来的风靡大街小巷、一厅难求,到如今大批门店关门停业。
有人说,KTV已经被这届年轻人抛弃;殊不知,他们抛弃的并非KTV,而是落后的消费体验。
就在线下KTV逐渐退场的时候,线上KTV悄然兴起。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进步、使用体验升级,线上K歌这种新型社交方式越来越受到年轻人欢迎。
9月8日,实时互动云服务商声网Agora发布了在线K歌房场景化解决方案,为开发者与企业提供了一站式接入版权曲库与K歌组件服务,让多人线上实时合唱不再是难题。
见证了中国人音乐娱乐方式变迁的KTV,从线下走到线上,不仅意味着新的声音社交场的开启,也酝酿着一片新的商业江湖。
1
年轻人抛弃线下KTV
KTV,承载了一代人的青春印记。
*时期,北京KTV龙头钱柜日入就能达到80万元以上,黄金时段甚至一厅难求。但在2015年的冬天,这个行业“前辈”渐渐显得力不从心,随着旗下北京朝外店关闭,钱柜在北京仅剩最后一家门店还在苦苦支撑,昔日风光不再。
钱柜是整个线下KTV行业的缩影。碍于高昂的租金和日渐增加的版权费用,大部分线下KTV近几年经营成本高企,赚钱能力下降,日子过得“窘迫”。
而《商界》2014年发布的一个调研报告显示,从消费能力看,90后是线下KTV的高消费人群,占据KTV消费500元以上人群的4成;但这批消费者的消费频次又非常有限,仅占高频消费人群的12.6%,比重较60后(占比超60%)有明显差距。
这一数据还在继续下降,美团App消费数据,2021上半年同比2019上半年,量贩式KTV全国18至21岁年龄段的用户数同比下降了13.4%,消费额也同比下降15.4%。
各种迹象似乎都预示着,年轻一代正在抛弃线下KTV。
2016年12月,知乎上有人提问,“为什么新一代年轻人不唱KTV了?”迄今为止,这条问答已经收获147万浏览、2600多关注、500多条回答。
无论是行业人士还是普通小年轻,又或是随KTV老去的一批人,大多都在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鲜少有人质疑这个问题。由此可见,线下KTV的没落是个不争事实。
但这并不意味着KTV就完全没有出路。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大众尤其是年青一代对KTV的热情,正在从线下转向线上,且线上K歌用户渗透率还在持续上升。
艾瑞咨询2020年发布的《中国在线K歌社交娱乐行业发展洞察白皮书》(简称“《白皮书》”)显示,2018年,在线K歌行业月活设备数已经超过2亿,网民渗透率突破50%;2019年随着音乐行业纵深进一步加剧,科技的进步加速线上线下娱乐形式融合,在线K歌行业用户规模还在增长,网民渗透率也达到53.6%,在线K歌已经成为用户偏爱的娱乐形式。
图片来源:艾瑞咨询
相较线下KTV,在线K歌不受时间、地域限制,使用功能和体验场景更多样,曲库更丰富、消费更透明,自然更容易获得消费者青睐。
一时间,全民K歌、K歌伴侣、酷狗K歌、酷我K歌等软件层出不穷,甚至不少社交软件中也加入了K歌功能;近两年,巨头们也开始摩拳擦掌,相继加入这个赛道,短视频平台快手的“小森”、字节跳动的“抖唱”、网易云的“音街”等等大厂“子弟”纷纷涌入,让消费者随时随地线上K歌成为自由。
即便在技术和资本的双重加持下,线上K歌房百花齐放,在线K歌门槛大大降低,辅助功能层出不穷;但作为泛娱乐产品,这些在线K歌软件几乎大同小异,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消费者在体验和功能上其实难以分出高低好坏。
2
实时K歌还原线下体验
当在线K歌成为年轻人“以歌会友”的社交方式,抢唱、轮唱、唱歌PK等互动玩法也较相继催生。但在线上实际演唱过程中,线下总能引起情感共鸣的“合唱”,却成为了平台一个难以突破的技术环节。
如果将在线合唱技术的演进按阶段划分,可以分为轮唱、“伪”合唱、实时合唱三个阶段。
在线合唱技术进化史(图片来源:声网)
在1.0阶段主要为轮唱,从形式上就是用户A会根据一段伴奏来演唱;唱完之后,用户B也跟着下一段伴奏演唱,是一种交替式演唱、一人独唱,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合唱。
进入2.0阶段就是“伪”合唱,即用户A根据伴奏唱完后,软件会把演唱数据传到用户B,B接收完A的数据伴奏后再跟唱,软件会在B的数据合成结束后再推到观众端。这个方案的主要问题是,A听不到合唱,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唱;且一旦人非常多,各端口延时就会很严重。
围绕这个技术难题,声网通过对音频在采集端/播放端、网络传输层面以及编解码等环节进行了延时优化,最终实现低至64毫秒(ms)端到端延时的多人实时合唱体验。
64毫秒是什么概念呢?声网产品市场负责人朱超华介绍,一般从400毫秒压低至300毫秒比较容易,300毫秒突破到200毫秒相对好一点,但是到后面每突破一毫秒都非常困难;实时合唱最理想的情况是延时压低至50毫秒。这一技术难题仍有待突破。
不同端到端延时对主观听感影响(图片来源:声网)
区别于轮唱和“伪”合唱,声网的实时合唱技术是让双方在线上同时听到伴奏后一起合唱,彼此都能听到对方的歌声,并要求双方的歌声与伴奏需要同时保持在一个节拍上,实现伴奏、歌声、歌词完全同步,真正还原线下KTV体验。
除此之外,对于各个开发者企业而言,音乐版权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今年6月1日,新《著作权法》正式实施 ,其第四十五条规定,将录音制品用于有线或无线公开传播,或者通过传送声音的技术设备向公众公开播送的,应当向录音制作者支付报酬。
值得注意的是,新《著作权法》相较老《著作权法》在侵权罚款部分作了修订,法定赔偿上限由50万元提高到了500万元。这也就意味着,音乐版权的规范将更加严格,如果在线KTV软件开发平台不能很好解决音乐版权问题,可能面临大额罚款。
为此,声网构建Agora内容中心通过与咪咕音乐等音乐版权方达成合作,整合了超20万K歌正版曲库,覆盖热门流行歌曲,不仅有各类华语乐坛巨星的经典曲目,也包含了当下热门的抖音神曲。
企业只需要通过集成声网SDK(软件开发工具包),调用相关API(应用程序接口)即可使用,不再需要单独找各个音乐版权方进行沟通,大幅缩减了沟通周期,同时保证曲库动态更新。
3
争夺线上K歌
巨头扎堆抢占在线KTV赛道,无疑都与这个行业蕴藏的巨大商业潜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白皮书》显示,2014年以来在线K歌用户付费意愿维持明显增长;其中,2018年中国在线K歌用户付费率达到12.9%,较2014年涨了2倍多,平均单个付费用户价值超过140元,较2014年翻了一番多;预计2019年这两项数字还在持续增长。
图片来源:艾瑞咨询
消费者的意愿反映到企业端,就会形成最直接的收入转化。
从上市企业腾讯音乐的财报中也可以看到,2021年二季度,K歌、直播等业务所在的社交娱乐服务板块,收入占整个集团的超六成;尤其是在社交娱乐服务移动MAU同比下降13.3%的情况下,该服务月度平均单个付费用户价值同比增长了23%,达到153.3元,直接推动该业务板块营收同比增长7.4%,达50.6亿元。
2020Q2-2021Q2腾讯音乐集团收入构成(图片来源:声网)
不过,在声网社交泛娱乐行业产品专家高圣恺看来,在线K歌业务除了能在付费方面做到更好的付费转化率,提高用户付费金额,还能帮助平台提升留存,延长产品使用时间,提升用户参与度。
作为解决方案提供商,声网自然也想在这个市场探寻到商业机会。据了解,相较过去按场景功能的“一揽子”收费方式,声网在线K歌房场景化解决方案的付费方式是“按量计费”:在实时音频传输部分按照使用时长(分钟)收费,在音乐调用方面按实际调用次数收费。
至于声网可以在这个市场淘到多少金,目前看来仍未可知。
与声网合作的咪咕音乐,截至2020年12月拥有的正版歌曲数量是超4000万首,客户端用户数突破1亿;与之相对的,腾讯音乐在2018年就实现了MAU破8亿,2020年5月就有约40家国内外娱乐公司的*版权。
要知道,在音乐领域,*版权才是*优势,带来强劲的变现能力。虽然在监管重拳出击下,腾讯的优势将会逐渐变小,但咪咕与其的差距仍然非常大。
声网社交泛娱乐产品总监王奇告诉全天候科技,实际上其目标客户并不是全民K歌这类本身已有场景化服务和音乐版权的在线K歌软件,而是语聊,相亲、直播等缺少版权内容的社交平台。
而这类平台有相似之处,在线K歌是在社交功能上发挥了先天优势,社交平台则结合音频技术玩法,同样是在以更有趣、更便捷的方式让年轻人结交同好,正中这届年轻人下怀。
10515起
融资事件
1368.34亿元
融资总金额
6382家
企业
1946家
涉及机构
183起
上市事件
1.04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