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进击的安徽:区域经济如何靠科技创新逆袭?

“合肥模式”证明,区域经济振兴,科技与人才是发动机。新趋势下,企业需要进一步承担社会责任,向社会贡献技术能力,引领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对于科技公司而言,意识到这一点至关重要。

“合肥模式”证明,区域经济振兴,科技与人才是发动机。

1.安徽逆袭战

“为什么长三角要包括安徽?”

如果你是安徽人,在逛微博、知乎等社交媒体时,一定不只一次见过这个问题。提问者往往来自长三角其他地区,抱怨安徽拖累了长三角。

安徽的尴尬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安徽到底归属华东地区,还是中部地区,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争论不断。

安徽在华东经济片区里的地位,一度排名中下,经济竞争力被上海、江苏、浙江等严重分流。

2010年,安徽省会合肥在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城市GDP实力排名中居第12位,排在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南京、南通、常州、温州、徐州、绍兴之后,在长三角地区只能算作三、四线城市。

但出人意料的是,安徽以科技创新和战略新兴产业为突破口,奋起直追,打出一场“逆袭战”。

2000年合肥GDP为325亿元,2019年其GDP达到9409亿元,增长了28.9倍,经济增速领跑全国,甚至把“经济排头兵”深圳甩在了身后。深圳GDP在这19年间,也不过翻了16倍。

2020年,深圳市光明区政府在官方网站上发表文章,号召《学习探索“合肥模式” 激发光明科学城发展新思路》。这是合肥在全国经济大班级中,从“中等生”跃升为“优等生”的一个信号。

合肥不仅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满意度也节节攀升。2019年,央视财经推出《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8-2019)》,通过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生态环境五个维度的37项指标对百姓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合肥市美好生活指数为112分,高于全国平均美好生活指数102.75,在全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中排名前十。

这场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跨越式奔跑中,科技与人才成为合肥最关键的驱动力。

2016年到2020年的“十三五”期间,合肥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24%、居省会城市第2,主要创新指标均位居省会城市前7,合肥入选全球科研城市50强。合肥平均每天诞生1户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位居省会城市第8位。

2018年以来,合肥科技创新成果密集涌现。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中科大18个量子比特纠缠刷新世界纪录,*国产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诞生……合肥和北京、上海、深圳一起,位列全国4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

在人才上,2017年合肥政府出台“人才20条”,2020年再度出台人才新政,助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在签证居留、期股权激励、个税优减、生活配套等方面给予最高规格的保障。

著名的“哈佛八剑客”——王俊峰刘青松、刘静、王文超、任涛、张钠、林文楚、张欣等八位哈佛大学博士后先后归国,入驻合肥科学岛。2020年全年,合肥新引进人才8万余人,汇聚人才总量超过190万人,其中在合肥服务的“两院”院士126人,新增院士工作站9家、总数达68家。

科技与人才结合迸发的化学反应,进一步涌现出蓬勃的经济效应。

目前,合肥已有一大批科技产业集群领跑全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德国大众21亿欧元入资位于合肥的江淮汽车国轩高科蔚来汽车中国总部落户合肥;在新型显示领域,京东方研制成功全球*尺寸超高清氧化物显示屏产品;在人工智能领域,华米科技研发全球智能可穿戴领域第二代人工智能芯片“黄山2号”……

合肥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建重点项目超400个,总投资超5000亿元,涉及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一批百亿级项目正在推进。

2020年,合肥GDP突破万亿,正式迈入万亿GDP俱乐部。

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围绕“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做出重要部署,指出要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

此时,安徽省已经走在地方政府激活科技与人才的前列。“合肥经验”向世界证明,区域经济的发展路径中,科技与人才是发动机。其中,数字化赋能发挥着关键推动作用。

2.数字化赋能区域经济

数字化赋能已成为安徽发展区域经济的一柄利器。

2021年6月,安徽省书记李锦斌公开强调:安徽省以“数字+”为引领,全面推进“数字江淮”建设,持智慧党建、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四驱并进,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效应持续凸显。“数字”一词的出现频率,正体现了安徽政府对其的重视程度。

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安徽大力吸引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数字新基建,先后和中国移动、华为、腾讯、科大讯飞等头部通信与科技公司深入合作,促进数字技术在全社会深度应用,带动安徽省及长三角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

2021年,“数字江淮”建设全面提速。安徽省上线运行江淮大数据中心总平台,平台不仅是全省数据汇集共享的总枢纽,也是数据共享的总调度和数据服务的总出口。截止今年6月,平台汇聚了安徽57个省直部门、16个市的数据资源,汇聚数据量达200亿条,数据共享交换超5600亿条;16个市启动“城市大脑”建设,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集成,利用海量数据资源,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

在宿州未来城市一期重点工程中,市数据中台和皖事通讯宿办民生服务小程序上线,涵盖5大板块200多项服务,覆盖人社、公积金、公安局等18个部门和12个服务专区,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指尖上的便捷服务。企业微信政务版也已助力包括安徽省政府办公厅、芜湖市政府办公厅、阜阳、铜陵、宁国市人民政府以及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法院的内部智慧办公。内部通讯录、学习吧等应用,加速办公高效协同,信息快速流转。

今年4月,安徽省政府与腾讯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布局更多技术团队和产业项目到安徽助力合肥打造数字发展新高地。7月,合肥高新区管委会与腾讯共同建设的腾讯(合肥)智慧产业总部基地正式揭牌,将重点建设研发平台集群、腾讯云启(合肥)产业生态基地、腾讯智慧产业长三角合肥智算中心三大新基建项目,完善合肥数字经济的“硬支撑”。

目前,包括中国科技大学在内的高校、科研机构,已成为合肥源头创新,以及发展新产业的“主力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3岁生日校庆前夜,9月19日晚,学校西区操场上,四位跨界学者与青年学生披着月光,共同探讨“AI时代单身生活通关指南”。这场科学脱口秀是腾讯X-Talk对中科大63岁生日与对其科学探索精神的致敬。

饶毅、杨振宁、施一公、潘建伟等知名科学家联合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在三年前共同发起国内*由互联网企业设立的科技公益项目“科学探索奖”,奖项面向九大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我们希望能够鼓励和支持更多的青年科学家,投身在这种可能短期没有见到商业回报的基础性的一些前沿科技的研发。”马化腾表示。

过去3年,来自中科大的获奖科学家人数均为3位,仅次于清华和北大,如果算上曾经就读于中科大的校友们,这个数字就更大了,2019年和2020年的获奖科学家中,分别有7位曾经就读于中科大,体现了中科大在基础领域的雄厚实力,安徽籍的获奖人也连续3年位居*梯队,3年一共贡献了9位获奖人。

通过科技创新和人才布局,安徽省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新兴产业体系逐步完善。目前,安徽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总量规模已进入*方阵,跃居全国同行业第10位,营收增速居中部地区和长三角地区首位。

3.区域经济平衡背后的共同富裕

安徽用自身实践向全国展示了数字化赋能在推动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助力共同富裕起到的关键作用。其中,科技创新、人才激活,是安徽实现区域经济振兴的两大“组合拳”。

安徽模式的意义不仅在于区域经济,更为我国社会整体发展带来启示。区域经济是微观企业和宏观社会的中间地带。区域经济发展平衡,可以解决地区和地区的差异,将促进弹性社会形成,这恰恰是共同富裕的关键。

改革开放大门打开,我国经济进入腾飞期,具有地理优势的沿海地区先富起来。但这也导致了从1978年到2002年,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步拉大。

为了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我国推出一系列的区域平衡战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等。区域平衡战略效果明显,从2003年之后,中国地区间人均GDP和工资差距逐步缩小。

如今,我国进入到发展新阶段,将“共同富裕”提上日程。2020年10月,党中央通过“十四五”规划建议,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

新趋势下,企业需要进一步承担社会责任,向社会贡献技术能力,引领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对于科技公司而言,意识到这一点至关重要。

在这一点上,腾讯已经付诸行动。腾讯在产业互联网战略下沉淀的数字化能力,除了服务各个产业的企业之外,在政务效率和区域经济改善方面也发挥着巨大价值。除了合肥之外,腾讯近年来也在不断深化和其它城市的合作。目前基于腾讯WeMake工业互联网平台,腾讯云联合当地政府、合作伙伴已在张家港、西安、重庆等国内10个城市落地工业云基地。

科技公司正在探索出一条参与区域发展的新路径:以数字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助力共同富裕,支持科技与人才正是其握在手中的杠杆。

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正走在这条路上。在广西,“华为-南宁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今年6月4日揭牌成立,华为助力广西构建能力型数字生态,为数字广西建设持续提供新动能。在河北张北、贵州贵安等地,阿里都部署了数据中心,为绿色能源利用探索出新思路,提高产业链效率。在新疆,百度智能云联合国网电力建设“能源AI中台”,为疆电外送提供有力支撑,降低了在条件恶劣环境中人工巡检的风险,也降低了输电线路运维的成本。

共同富裕已成为时代需求。共同富裕不只在人与人之间,更关乎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

区域振兴需要社会经济力量的积极参与。数字经济时代,*的科技公司以数字化为区域经济振兴赋能,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未来,将有更多企业行动起来,发挥自身优势,服务社会,反哺社会。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砺石商业评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云计算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