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影迷期待了大半年的《沙丘》,终于登上荧幕。
原小说是科幻小说史上的必读经典,同时斩获科幻文学领域国际最高奖项“雨果奖”与“星云奖”,重要性等同于《魔戒》在奇幻文学中的地位,改编难度大,曾让几位大导演折戟。这一次,电影由曾拍摄过《银翼杀手2049》的大导演维伦纽瓦执导,据报道,项目成本达1.65亿美元。
早早被预定为“2021年科幻神作”,不过上映后口碑两极。
一部分观众表示,观看《沙丘》的过程是一段*视听享受,在电影院能直接感受到视听语言中的光影、*与音效构建出来的史诗感。
而一部分观众则抱怨电影两个半小时的叙事冗长笨重,甚至乏味到让人在电影院睡着。在网络上,不乏“高级文明时代,战争却在用冷兵器”、“十分钟可以讲完的故事,用了150分钟”的吐槽声。
截至10月26日,《沙丘》全球票房达2.23亿美元,即14.2亿人民币,尽管同步登陆流媒体HBO Max,仍以超出预期的成绩斩获北美周末票房冠军。而在国内市场则表现平平,单日票房不及接近尾声的《长津湖》,票房刚过1.5亿。
那么,对于观众来说,《沙丘》到底值不值得看?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沙丘》到底好不好看?
对于没有看过原著小说的人来说,《沙丘》的观影门槛和理解难度的确不低。
《沙丘》原著小说一共有六部,讲述的是在距今一万年后的未来,人类离开地球,开启星际殖民时代,为了抢夺宇宙中最重要的能源“香料”,在“厄拉科斯”星球发生战乱。本次上映的电影,仅展现了*部的前半部分,少年保罗·厄崔迪在权利的斗争中,正在慢慢觉醒,剧情在这位小王子刚拿起复仇的武器时,就戛然而止。
资深科幻电影研究者西夏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沙丘》的“中世纪王子复仇记”的外壳,“不过是为了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真正的兴趣是提供一个陌生化的平行世界,在那里有着奇异的技术形态,而我们得以思考自身”。
就影片来说,电影阵容堪称高配。导演维伦纽瓦曾执导过科幻小说改编电影《银翼杀手2049》和《降临》,鲜少失手,常被拿来与大导演诺兰比较,被誉为“瓦神”。在演员阵容上,有被中国观众称为“甜茶”的蒂莫西·柴勒梅德,《海王》的主演杰森·莫玛,《复仇者联盟》里灭霸的扮演者乔什·布洛林。
目前影片在视听上的赞誉居多。影迷匆匆告诉深燃,这部电影采用古典戏剧的叙事方式,用音乐、杂糅的文化和视听美学,把这部小说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影片经常切换镜头,飞船、沙漠、沙虫的庞大,对比人的渺小,呈现出了史诗般的美感。
在观感上,“单独把电影这些元素提出来,既不酷又不沉闷,因为情绪是一层层叠加的,会带来审美的门槛。”匆匆说,如果在电影院沉浸,很有可能会被带进去。沙虫如何运行,长得像兔子的老鼠如何吸周围空气的水分,帐篷为何被沙子埋了,影片在细节的铺呈上下了不小功夫。
最让他印象深刻的就是龙卷风之后,沙虫巨型的脸出现在保罗面前。“沙虫出现的场景设置非常大胆,在整个环境中,你会感觉到一些模糊的身影,也感受到庞然大物的压迫。沙虫的存在仿佛是整个沙漠的化身,是一个宇宙中的真理,它有一种微妙的关系,给人带来像是诗歌的感悟和联想。”
西夏也提到,影片抓住了科幻中最核心的美学之一,即“庞大和渺小之间的强烈对比”。
电影在全球上映时间不同步,电影资源有所泄露,在内地上映前一天,电影的豆瓣评分跌到7.6分,上映之后又重新爬升到7.9分,侧面代表着,在电影院上映后,良好的视听感受提振了评分。
匆匆就对深燃表示,她*次看这部电影时选择了3D小厅,看完之后不过瘾还特定挑选了IMAX2D二刷。
《沙丘》到底有多难改编?
在豆瓣高赞的评论里,声音两极,赞美声表示“当下看《沙丘》,就像身处1968年看《2001太空漫游》”,也有观众表示,“通篇笨重沉闷,看得人精神涣散,到后半部分就开始频繁摸手机”。也有较中立的网友发表疑惑,“我感觉是个不错的电影,可是为什么就是那么困呢?”
事实上,影视化难题一直困扰着《沙丘》。
《沙丘》中文版译者之一顾备曾发表文章表示,《沙丘》不仅仅是一部科幻小说,其中也蕴藏着宗教、信仰、政治、经济、哲学、军事、科技、社会、民族、文化、传统等等议题。同时,它在生态学、环境学以及生物进化等领域的造诣,几乎到了学术论文的层次。在《沙丘》*部中,将近1/3的篇幅都用来描述宏大的世界设定了,而如此宏大的设定,就让任何电影叙事变得束手无策。
在《沙丘2》问世2年后,有一家名叫APJAC影视制作公司先买下《沙丘》的影视改编版权。根据媒体报道,早在1974年到1977年,超现实主义名导亚利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就曾试图将这本书改编为电影。由于预算不够,项目最终以失败告终。1984年,导演大卫·林奇拍摄的《沙丘》上映,饱受批评,导演自己也视为失败之作。
到了这一次,原著小说粉丝高期待下,如何还原《沙丘》庞大的世界观,同时控制成本的投入,都让这部小说的影视化之路并不顺畅。
《沙丘》导演维伦纽瓦在电影节的媒体对话中感叹,“我只拍了一部电影的一半,而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非常高,同意先拍摄*部分是一个赌博。”
说到改编的难度,电影的出品方传奇影业相关负责人对深燃表示,要把六本书选取到哪一部分作为*部电影的开篇,小说本身的体量承载的人物和支线,都需要取舍,比如,影片中对张震饰演的岳医生的爱人的线索、“姐妹会”的介绍,在影片中都没有特别展示,观众看完之后需要脑补。
也有网友疑惑,如此恢宏巨作为什么不开发剧集呢?
上述相关负责人透露,电视剧也是要做的,但不是完全按照这本书的结构,会按照支线来做电视剧,“姐妹会那一条线要做成剧集。”
不过也有观众对故事提出质疑,觉得《沙丘》节奏过慢,是还没讲完的“王子复仇记”的故事。
对节奏过慢的问题,有业内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沙丘》的1965年,对于宇宙的向往和科技的崇拜是主流思潮,但原小说作者试图把关注点从外在的科技重新回归到人类自身,探索人与世界的连接。因而《沙丘》电影中的那些慢镜头,除了铺呈世界观,其实是在描写一个人内心的恐惧,和他的勇气。
这中间有时间差带来的错位。故事里男主保罗能在反复出现的梦境里预知未来。顾备提到,“你所看到的未来时刻都在变化,而当你看到未来的时候,未来就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样富有哲学思考的内容,是支撑《沙丘》成为经典的真实所在。不过沙丘小说*部《沙丘》出版于1965年,影响了大部分经典作品,对于这个设定,匆匆也坦陈,现在看来已经是很老套了。
《沙丘》启发的一系列知名作品里,有诸如《星球大战》《权利的游戏》等大IP,《权利的游戏》里史塔克家族就与《沙丘》里厄崔迪家族的命运相似,故事线上的权力斗争,部分观众有所免疫,觉得不够新鲜。一些设定也让观众觉得不够科幻,比如网上出现了诸多类似于“一万年后宇宙飞船都那么发达了,还在用中世纪的兵器在武斗”,“科技都达到玄幻境界了,体制居然还是封建社会”的吐槽。
如今还算不错的口碑,对于资深影迷来说,能够忽视故事的简短,被世界观架构震撼。但对于没有沉浸入故事的观众来说,抱着高预期去,的确可能产生失望的情绪。
国内难成爆款是必然?
一位行业人士表示,影片的审美门槛的确是高的,如果在营销上做创新,比如通过观影人群发大片照片吸引普通观众,被塑造成神片,可能会形成观影热潮。实际上,《沙丘》在国内上映5天,票房在首周周末表现看涨之外,到这周已经呈现下跌趋势,并没有迎来期待中的市场爆发点。
对于在国内票房的表现,传奇影业方相关负责人对深燃表示,并不感到意外,“对于国内的大部分人来说,对于这部小说其实没有那么熟悉,这也是在宣传当中的难点”。
该负责人表示,就国内观众而言,导演的前作《降临》和《银翼杀手》在猫眼平台的打分,都不算高。从国内观众的观影习惯,以及小说在国内的普及程度来说,影片主要市场还是在北美。
就电影类型本身,国内对这类作品一直有观看门槛。
被誉为简易版《沙丘》的大IP《星球大战》,根据媒体报道,2019年《星球大战9》上映8天,全球票房轻松突破6亿美元,但在中国内地上映10天仅收获票房1.22亿元,约合0.174亿美元,只占2.9%,与中国内地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地位不相称。
此前无数的声音探讨过为什么中国观众不爱看《星球大战》。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深燃,作为观众,他更倾向于《星际穿越》《火星救援》这类电影,涉及更多的是个人的奋斗、个体的感悟,是建立在当下的科技认知上的想象,有更直观的实操性,而这类涉及古希腊史诗般的情怀,与中国观众有距离,也不具备直接的爽感。《流浪地球》46.86亿票房的成功,也不完全是科幻的成功,同样胜在了共鸣上。
影片的节奏,的确是当下客观存在的观影门槛。碎片化时代,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在2021亚布力论坛上就提到,年轻人的时间被撕裂,国内有68%左右的人用超1倍速看剧。“维伦纽瓦导演是一位能把某个人或某群人的一段经历拍出史诗感的导演,这种史诗感主要来自于叙事上的克制,和场面调度上的简化,而这种风格恰恰是不迎合国内大部分观众观影习惯的。”一位网友说。
不同于漫威式好莱坞爽片,《沙丘》的叙事方式和呈现的电影质感,是一部反类型的商业大片,遭受大众口碑争议或是这部电影的宿命。影片艺术审美上的门槛和故事庞杂的叙事难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版《沙丘》在国内很难成为爆款。
10月27日凌晨最新消息,华纳官宣电影会拍摄续集,《沙丘2》将于2年后在北美上映。“作为一部独立成片的电影有很多问题,但作为一个恢宏系列的序曲,足够让人期待。”一位网友评论。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匆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