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正耀似乎未曾放弃回归瑞幸,但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12月13日晚间,瑞幸咖啡发布公告称,特别股东大会(EGM)投票通过决议,不惜修改公司章程,将严格限制处于清算流程中的某些原管理层股东股份的转让行为和相应投票权,超过98.5%的公众股东都投下支持票。
决议生效后,瑞幸股东将不得把公司股份转让给任何受限制的人,任何受限制人士也不能转让公司股份,受限制的人就算合法持有股份,也不能行使表决权。
瑞幸此举明显是针对以陆正耀为首的前造假管理层,再加上此前的“毒丸计划”,陆正耀等人基本上已再无回归瑞幸的可能。
01 曾计划曲线回归?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在瑞幸逐渐恢复元气的同时,其内部一直在上演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020年瑞幸被曝出财务造假的同时,公司内部发生了激烈的“内斗”,最终以陆正耀为首的前造假管理层被踢出局告一段落。
然而,陆正耀离开瑞幸后,该公司的“内斗”并未平息,他一直在寻找机会重回瑞幸。而现任董事长兼CEO郭瑾一的态度也很明确,坚决阻止前造假管理层的回归。
今年1月初,陆正耀和钱治亚等人率先出招。
当时瑞幸的7位副总裁、5位总监、34位区域经理联名写了一封罢免信,矛头直指郭瑾一,信中痛斥郭瑾一无德无能,将公司带到了存亡边缘。还给他定下了三宗罪,说他贪污腐败中饱私囊,铲除异己党同伐异,以及能力低下。
值得注意的是,联名信署名靠前的周斌、李军,都属于神州租车时期就跟随着陆正耀的高管。
郭瑾一能够坐上现在这个位置,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灯。他直接就揭开了这场内斗的遮羞布,指控这封联名信是已经被踢出局的陆正耀和钱治亚等人策划的阴谋。
背靠大钲资本和愉悦资本两大股东的郭瑾一,最后毫无意外地获胜了。2月17日,瑞幸公布了一份独立调查报告,称没有任何证据郭瑾一存在联名信中指控的不当行为。
不过,陆正耀似乎并没有就此放弃对瑞幸的觊觎。
今年9月份,据中国网消息,有接近陆正耀债权方的人士透露,物美创始人张文中控制下的投资公司,正参与瑞幸咖啡的债权重组,意图从中金、巴克莱和摩根士丹利等陆正耀债权方企业手中打包收购债权,进而通过“债转股”的形式曲线入股瑞幸。
据悉,物美事先跟负责清算的毕马威进行了接触,但双方没谈拢,所以才扭头去找到了债权方。
据透露,另外还有一家叫做“中国光实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的企业,也曾经以陆正耀关联方的名义接触过那些债权方,想要收购债权方手中的瑞幸股权。
有分析认为,若前述收购属实,每一步都需要得到陆正耀的配合。
听到风声的瑞幸管理层,很快便采取了应对措施。10月份,瑞幸推出了被称为“毒丸计划”的股东权益计划。如果出现恶意收购现象,瑞幸将大量增发新股,以摊薄收购方手里的股权,将恶意收购方拒之门外。
这是一项“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举措,现股东的股权也会被稀释,而且一旦达到触发条件后便会自动生效,任何人都无权干预。
推出“毒丸计划”后,瑞幸管理层似乎依然不放心。在12月11日召开特别股东大会,通过了“限制部分股东股权转让行为和投票权”的决定,这等于是彻底切断了跟前造假管理层的关系。
这两项措施构成了“双层防线”,基本上杜绝了陆正耀等前管理层重回瑞幸的可能性。
陆正耀接二连三地想要再次掀起瑞幸的内斗,或许是想把瑞幸这趟水再搅浑,因为局面越是混乱,对他重回瑞幸就越是有利。
而对于以郭瑾一为首的现管理层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在业务层面上,公司内斗可能会再次拖累瑞幸。所以,他们才会如此雷厉风行,彻底切断与前管理层的联系。
不过,假设陆正耀能够回归瑞幸,也难获得控制权。从瑞幸目前的股权结构来看,大钲资本和愉悦资本已经牢牢把握着公司的控制权。
截至7月底,瑞幸有18.8亿A类股和1.45亿B类股,其中,大钲资本持有7.15%的A类股和全部B类股,由于B类股有超级投票权,所以大钲资本拥有42.5%的投票权。而愉悦资本持有5.7%的A类股,有3.22%的投票权。
财务造假风波后,大钲资本的黎辉和愉悦资本的刘二海已经与陆正耀决裂,自然是不可能再站在他这边了。
02 为何不能放手?
陆正耀没有亲口说过,但从他接二连三地想要重回瑞幸的行为来看,内心多半是有些不甘心的。
短短一年间,陆正耀不仅失去瑞幸,连一手创办的“神州系”也崩盘了。神州优车被强制摘牌,神州租车被迫卖身给安博凯。从2020年年底开始,私募基金安博凯就在不断接收神州租车的股权,到今年3月4日,安博凯的持股比例已经上升至94.01%。
陆正耀则债务缠身,今年已经三次列为被执行人,欠下35亿元的巨额债务。瑞幸咖啡和神州租车虽然都还活着,但已经跟他没有关系了。
如今,陆正耀重新创业,他带着当初“神州系”的一大批旧部,做起了餐饮项目趣小面,但是并不顺利。
陆正耀还是采取了一贯的激进策略,据媒体报道,10月份趣小面的估值便达到10亿元,单店估值4000万,比两家和府捞面的估值还高。据悉,陆正耀将趣小面的首批门店拓展目标为106家。
趣小面并没有重现瑞幸的增长奇迹,截至11月份,仅在全国开了30多家门店。才运营三个月,趣小面便改名“趣巴渝”,涉足火锅生意。
已经52岁的陆正耀,似乎想再打造一个堪比“神州系”的商业帝国。做面馆仅仅只是陆正耀的*步,之后他还要吸纳其他的小吃品牌,做一个美食城。然而,目前在全国只有40多家门店趣巴渝,不知何时才能支撑起他的野心。
陆正耀过去那套“找准赛道、资本加持、规模扩张、上市变现”的“陆氏打法”已经行不通了。财务造假的污点让陆正耀在融资方面变得更加艰难。
在陆正耀重新创业的同时,瑞幸咖啡却迎来了重生。虽然瑞幸经历过财务造假风波,但基本盘还在,在全国拥有5000多家门店,而且现金流在上半年便已经转正。最新的财报显示,扭亏为盈也指日可待。
12月9日晚间,瑞幸公布了今年三季度财报,总净营收为23.502亿元,同比增长105.6%,其中现制咖啡净收入为17.16亿元,贡献了73%的收入。
同时,瑞幸第三季度的净亏损为2350万元(其中包括因北京办公室搬迁而产生的一次性不可收回款项1420万元),亏损金额收窄了98.6%,去年同期净亏损金额为17.11亿元。
瑞幸营收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用户数量的增加,三季度瑞幸平均月度交易用户为1470万人,比去年同期的820万人增长79.2%。
如果瑞幸能够按照目前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或许下一份财报便能带来扭亏为盈的喜讯。
瑞幸在经历财务造假后,依然能走到今天,证明了当初陆正耀的赛道选择是正确的,他为瑞幸打造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是可持续的。
在2020年5月份瑞幸被通知摘牌的时候,陆正耀还曾反复强调,自己坚信瑞幸的商业模式与商业逻辑是成立的。如今看来,在这一点上,他似乎并没有忽悠大家。
看着又重新站起来的瑞幸,创业不顺的陆正耀心中自然打起了回归的心思,即便无法再获得控制权,至少也能分得一杯羹。
03 瑞幸的挑战
此次瑞幸管理层如此果断地切断陆正耀曲线入股的道路,或许也是想一劳永逸,然后集中精力专心搞业务,以面对更为严酷的挑战。
在瑞幸出事后,许多咖啡新贵趁机借助资本的力量快速扩张。例如,Manner在6个月内完成4轮融资,估值已达到近30亿美元;代数学家咖啡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10亿元;鹰集咖啡半年内连获三轮融资;Seesaw已完成A+轮过亿元融资;7月22日,M Stand完成了近亿美元B轮融资。
▲今年以来咖啡领域融资不断,图片来自富途安逸。
另外,一些新茶饮,例如喜茶、奈雪、蜜雪冰城等品牌也在推出咖啡饮品,它们同样想在现制咖啡赛道分一杯羹。
在出事之前,很多人可能会将瑞幸跟星巴克进行比较,瑞幸也将星巴克视为主要竞争对手。如今,那些获得资本加持的咖啡新贵都是瑞幸潜在的竞争对手。在资本力量的加持下,在它们之中很可能会出现“下一个瑞幸”。
外部市场强敌环伺的情况下,瑞幸下一步或许该想想如何从激烈的竞争中突围重获资本认可。
瑞幸经历过财务造假风波后,虽然管理层已经彻底换血,但造假污点没那么容易抹去,资本方可能依然会有所顾忌。只有当现管理层做出足够吸引人的成绩后,瑞幸才有可能重新成为资本追捧的宠儿。
目前的瑞幸也有其优势,当Manner等咖啡品牌还在融资搞扩张时,瑞幸已经坐拥5000多家门店。靠着早期的烧钱扩张和亏本拉新,瑞幸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优势,这也是其能够活下来的关键原因。
但是,瑞幸能否靠着这些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咖啡赛道杀出重围,成为“中国的星巴克”,就看以郭瑾一为首的现管理层的能力了。
11954起
融资事件
5932.12亿元
融资总金额
7394家
企业
2483家
涉及机构
679起
上市事件
8.14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