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游戏公司「换血」过冬

还有更多从业者选择继续留在游戏行业,很难说是麻木还是乐观,“年年都有寒冬,不也过来了吗”。

广州游戏公司T认为两种调整都是正确答案——7月底,这家公司对外高调官宣“双休了”(之前实行大小周工作制),11月又悄悄把工作制从双休调整为单休。

公司T两次工作作息调整通知

反复横跳、「带头单休」的公司T引发业内群嘲。一时间,一些游戏公司员工担心自家老板也有了996的借口:“T(公司)都单休了,我们也跟上。”“T能单休,为什么我们公司不能?”

果不其然,某游戏公司紧跟发布单休公告,1个月后又把下班时间从18点延后至21点。该公司的一位员工告诉游戏新知,今年已经换了4次工作作息制度,从965.5、965、966到现在的996。

单休还不是最无奈的,至少能“保住份工”,更多从业者还有其他的焦虑。

裁员进行时……

随着iOS监管、买量下行、版号暂停发放、“史上最严”未成年防沉迷新规施行……*批苟不住的企业开始倒闭。

据游戏新知统计,2021年倒闭的游戏公司共有847家(截至12月10日):其中有成立不到1年的新公司,有运转超过18年的老公司,还有打破“创业公司活不过3年”的魔咒却撑不完第四年的公司。

苟住的企业也做好了断臂求生的准备。

在一份由游戏从业者填写的游戏公司工作作息共享表格中,有1000多人次写下自己所在公司或部门的情况,记录的200多家公司信息中有50多家公司被标记「近一年有裁员」。

公司L一口气裁掉了三分之一的员工,该公司的一位员工告诉游戏新知,事情发生的很突然,在中秋放假前HR与其进行了私下沟通,告知他不在裁员名单中,但有很多同事中秋节之后就见不到了。该员工在中秋节时被亲戚问及是不是在大公司工作,他自嘲道,“之前还算大公司,中秋后就不是了。”

公司W则走曲线裁员的路线,在国庆节当口直接给员工放2个月假(10月1日-11月30日),期间工资按广州市*工资标准的80%发放(约1680元)。结果还没休完假,公司又通知继续休息到明年1月,仍是拿80%的*工资。「幸亏」广州市新调了*工资标准,接下来两个月员工可能能多拿到320块。如今在游戏群中开始传言,该司全员工在仲裁的路上。

公司O一直在外界都是做得风生水起的形象,年中还被媒体爆出去年盈利高达13亿元。10月份突然裁员,内部给予了这些员工转岗的选择,但新岗位却在非游戏业务部门。

就在今天百度也传来了砍掉游戏业务的消息,而百度游戏在今年7月Chinajoy期间刚召开了升级品牌发布会。

还有更多的游戏公司选择了低调「瘦身」,从来没有一次裁员能撑得上是「大裁员」,但年末员工人数较年初数已经少了三分之一。

裁员潮来势汹汹,但所有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产品的问题。

目前游戏版号的发放停在了2021年7月22日。刚结束不久的产业年会也没有传递出关于版号的好消息。

版号一停发,好产品本就不多的游戏市场愈发凸显贫瘠。从2018年12月重启版号以来,到2021年7月最后一批版号发放,综合两次版号寒冬之间的过审游戏运营情况,形势并不明朗。

3年过审的国产游戏共有3514款,2019年和2020年的版号发放节奏比较稳定,月均过审游戏在100款左右,2021年因有近5个月的版号冷静期,月均过审游戏跌到了56款。这样一来,好产品本就不多的游戏市场愈发凸显贫瘠。

有些游戏公司尝试多平台上线的方式来扩大营收来源。如2021年发了22个端游版号(截至12月22日),一些计划多平台发布的中重度游戏只拿到了手游版号却没拿到端游版号。游戏厂商不愿意放弃端游用户,会在发布手游版本的同时悄悄上线端游版本。这种的结局就是产品被同行或玩家举报下架。未来网络游戏上线运营的监管只会更严。

进口游戏的审批也在收紧。2019年全年8个月发放了180款进口游戏版号,下一年全年3个月只过审了97款进口游戏,到2021年就只有2个月发放进口游戏版号(76款)。审批周期拉长,过审数量大幅减少,未来国内厂商想要代理运营境外游戏或拿IP授权恐怕有排等了。

一方面版号难申请,另一方面厂商下架或停运的游戏有点多。

在过审的3320款手游中,游戏新知获取到了其中1000多款游戏在iOS平台的运营状态,有390款(占比高达35%)已经下架或停运,下架手游有340款是2019年和2020年过审的游戏,也就是运营不到两年就下架了。

大厂也面临着游戏上架数量赶不上下架数量的情况。

游戏新知统计发现,今年腾讯有48款游戏下架或停服,是上架的游戏2倍之多。运营时间较长的几款端游如《使命召唤OL》、《*飞车OL》相继停服;网易上架了16款游戏,下架了14款手游和3款端游,其中7款运营时间超过4年了(如《天下HD》)。字节跳动上架游戏44款下架40款,休闲游戏损失最惨重,被下架了39款,其中27款是Ohayoo今年才上线的产品。

冰火两重天

那边一片愁云惨淡,这边还有很多游戏公司正在热火朝天地招人。旷日持久的人才供需拉锯战中,别人的危机就是自己的机遇。

一位在广州琶洲上班的阿里互娱员工隔三差五就在朋友圈转发内推信息,此君不仅帮忙改简历,还额外传授大厂面试技巧,他已经内推成功好几个人。据介绍目前阿里内部有多个项目同时推进,上线两年多的《三国志·战略版》还保持着不错的成绩。

在上述所提到的游戏作息共享表格中,一名成都维塔士在职员工写下「招的人都不够用还裁」。

一位待业在家的资深策划表示每天光是看腾讯互娱的招聘信息就有种眼花缭乱的错觉,一个魔方北京研究中心就有三个项目同时在招。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游戏新知,祖龙娱乐今年8月开始在广州磨碟沙区域设置新办公点,目前团队搭建得差不多了。

一位畅游员工表示艺术设计中心也在扩增,外推奖金一万元起。

哪怕是被认为最困难的南方买量厂商也有几家过得很滋润。

公司Y今年将办公室从2800方扩大到了4000方,自研的10余款手游里有3款是月流水过亿的爆款,补办年会一口气抽了200部iPhone,有三分之一的员工能领到一部iPhone。今年出了一款IP手游爆款(首月流水破10亿)的某游戏公司部门前不久也举办了年会,一等奖是1部iPhone,与之相比公司Y算是比较阔气了。

公司N的知名度不高,但对市场的反应很敏锐。知情人士透露,该司通过直播推广的方式获取了大量低成本用户,旗下有一款自主研发的3D仙侠手游月流水过亿。公司N的校招和社招则在同步进行中。

冰火两重天的鲜明对比甚至可以出现在同一家公司。

比如开篇提到的公司T陆续裁员,不仅取消了下午茶等福利,连今年的年终奖和双薪也取消了。这对辛苦一年的打工人无疑是平地惊雷声声起。大批解雇完员工后,这件事还没完——公司T在12月又恢复了双休,年会也筹备了起来。与此同时,它发布了多则关于电商带货的招聘信息,疑似计划转型电商。

公司B也处于割裂状态,在广州总部裁掉了四分之一的员工,又在上海分部招收成熟的人才做新项目。究其根本是公司B本身不具备研发能力但又希望转型,只好采取讨巧的办法。

公司Z一边是北京的HR在面无表情给离职员工办理手续,另一边广深的HR忙着刷简历和发面试邀请,表示诸多岗位热招中。

只是这半年急招的人才,是否又会成为后半年公司的弃子呢?

出路在何方

不可否认今年游戏行业大环境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史上最严防沉迷系统的接入。数据显示,有85.8%的未成年人在玩游戏过程中曾被防沉迷机制踢下线。

9月后头部游戏平均DAU创新低,对多数公司来说虽然流失了部分低龄玩家,但营收影响不大。以腾讯为例,截至2021年11月,腾讯每天有493万个账号在支付环节因触发人脸识别被拦截了充值行为,这个数据体现在Q3财报上就是,未成年人的游戏流水占比下降到1.1%,去年同期是4.8%。网易、游族、中手游、哔哩哔哩、创梦天地、吉比特等公司的未成年人收入贡献占比均不高于1%。

但对于小部分公司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低龄玩家为主的游戏,活跃用户出现了断崖式下跌。有位从业者表示自己公司有一款新游戏吸引到的玩家几乎都是未成年,在最严防沉迷新规到来之前进行了下架处理,无法预计再上线之后游戏是否还能有那么多高活跃用户。

其次是版号寒冬,带来了行业的普遍焦虑。

相信经历过两次版号寒冬的从业者更是深有体会。上一次版号寒冬发生在2018年,这一次的“版号冷静期”也已经持续了近5个月,中间可以滋生不少小道消息。有人说游戏的审核标准将会变化,涉及诸多敏感词汇、历史虚无主义等内容安全。也有很多人说游戏审查会进一步收紧,“射击类游戏可能拿不到版号了”,“乙女恋爱游戏拿不到版号了”。

从业者的心路历程就像坐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从惴惴不安到焦虑恐慌,在一个个小道消息有时候带来希望有时候带来打击。

游戏公司通过裁员瘦身、项目缩减或转型来度过寒冬,转到每个具体的打工人身上,他们也有了新的盘算。

打工人很被动,但不会一直坐以待毙。

有些在裁员名单之外的员工私下跟直属领导说:“裁我吧,我找好下家了,这样其他人就不用走了,我还能领赔偿。”

还有的公司收益不好想通过团建来拉拢人心,希望员工愿意留下来一起度过难关,天天加班、周末还要给团建做牺牲。公司在此时体现的积极倒是推动了员工积极寻找新出路,该公司员工认为做的工作对得起拿的钱即可,公司效益好的时候也没有我们什么事,困难的时候很难共情。

一位跑校招的游戏公司宣讲人告诉游戏新知,这几年游戏行业对应届生的吸引力没有以前那么大了,我们能给的薪水很多行业也给得起;再加上疫情的大环境,容易让应届生更想追求相对稳定的工作。

“宇宙的尽头难道真的是公务员?”报名2022年国考的人数激增超过了200万人,68人竞争一个岗位,也创下了历年来的报考人数新高。入行年份较短的从业者也在考虑转行,转行*就是考公。一位游戏策划告诉游戏新知,她打算一边工作一边考公,等到快到考试的时候脱产学习。

还有更多从业者选择继续留在游戏行业,很难说是麻木还是乐观,“年年都有寒冬,不也过来了吗”。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游戏新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游戏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