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造不好手机的公司,能造好车吗

互联网和科技企业对汽车产业的渗透,已经从网络化向智能化转移,因此消费电子企业加入汽车领域成为必然。不管是消费电子企业向汽车拓展,还是汽车向消费电子转型,智能化将加速两个产业的互融。

“2023-2025年可能是整个智能汽车行业的关键节点”,近日何小鹏对未来几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做出如上判断。无独有偶,12月初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预测,“2023年中外品牌新能源汽车竞争进入激烈期,今后5-10年会有一次企业大洗牌。”

从两者的预判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格局仍存在变数,而未来几年将是全新格局重塑的关键期。百年一遇的产业巨变机遇,吸引着包括蔚来、小鹏、理想汽车,以及苹果、小米、富士康等,前仆后继地加入这场混战。

当然,小米们不会是最后一批决定为造车而战的科技公司。2022年刚开年,索尼、团车即宣布启动造车业务和组建造车团队及公司。选择在这个关口All in造车,他们又怀着怎样的目的?

第三批“搅局者”

技术,无疑是眼下汽车工业变革的关键。近期举办的CES展上,汽车再一次成为展会的主角。

在2022年的CES大会上,索尼公司推出一款新的概念电动SUV——Vision-S 02。这并非索尼*次对外发布概念车,早在2020年的CES上,索尼就推出了由博世、大陆、黑莓、英伟达和高通等多家公司共同合作开发的Vision-S。

在Vision-S上,索尼融合了其积累多年的成像和传感技术,以及使用索尼的 AI、电信和云技术管理的车载软件。

在造车这件事上,索尼很早就开始布局。早在2015年,索尼就收购了一家比利时的测距影像传感器技术公司,着手自动驾驶的研发。

在2017 年的 CES上,索尼发布了时值业界最高分辨率的堆叠式构造车用 CMOS 影像传感器“IMX324”,专门为自动驾驶和驾驶辅助系统研发。这一传感器被应用于Mobileye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及EyeQ4与EyeQ5的解决方案中。

但索尼不满足于在造车的边缘试探,于2022年CES上正式宣布将成立索尼移动公司(Sony Mobility Inc)子公司,该公司将专注电动汽车业务。

概念车加电动汽车子公司,意味着索尼这个电子消费巨头,正式转向汽车领域。但是,索尼“造车”或许与蔚来、小米等不太相同。

“索尼不会成为汽车制造商,而是致力于成为汽车产业变革的推动者”,早在2021年1月份,在CES 2021发布*原型车后,索尼VISION-S项目负责人Izumi Kawanishi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个说法与去年踏入汽车领域的华为,对外宣传的口径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与华为相比,推动汽车产业变革,索尼同样是有实力和底气的。比如,在刚上市不久的蔚来ET5上,就搭载了4个索尼300万像素环视专用摄像头。

此外,索尼的主营业务为游戏及网络服务、音乐、影视、电子产品及解决方案、影像及传感解决方案和金融。其中,网络服务、音乐、影视、影像及传感解决方案这些业务,均是本次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息息相关的领域。

面对一个新兴的万亿级市场,以及未来智能集成度最高的终端设备市场,索尼没理由无动于衷。

从目前来看,索尼踏入汽车圈,有很大可能抱着与华为同样的目的。即从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起步,以自身技术优势开拓智能汽车这个新市场。

但最终,以索尼为代表的消费级电子巨头是否会亲自下场造车,目前来看还是一个遥远的话题,毕竟其实力和技术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渗透程度还未可知。

有业界人士分析道,比起整车制造,索尼等企业更有可能成为汽车领域的底层技术供应商。这对于没有造车经验的消费电子企业来说,无疑是风险更低,利润更高的参与方式。

想“蹭”造车热度的不止索尼,另一家电子消费巨头——韩国LG也在CES展上展露其在汽车业务的野心。

展会上,LG亮相名为Omnipod的自动驾驶概念车。在这款概念车上,LG表达了其对未来汽车自动驾驶和互联功能的想法。其实这也不是LG首次在CES上亮相概念车,但其重点是在展示LG对车内空间和功能的探索,比如当下被车企频繁提及的数字驾驶舱。

Omnipod 被LG成为“模糊了家庭空间与车”的自动驾驶汽车,这辆概念车使座舱得以变为家庭办公室、娱乐中心或休息室。此外,该 Omnipod 还展示了支持语音控制的车载娱乐系统,能够通过智能手机上LG ThinQ应用程序控制车内的智能家居。

对LG来说,造车是一步不得不走的棋。2021年4月5日,因手机业务连续6年亏损,LG宣布放弃旗下智能手机业务,并决定转攻电动汽车零部件、网联设备、智能家居等领域。

同时,比起其他手机厂商,LG在造车这件事上更具经验。早在2020年12月,LG就携手麦格纳,出资10亿共同成立了一家电动车零部件公司。

此前,LG还曾为特斯拉与通用汽车的Bolt EV提供电机等其他部件。2021年,LG已成为位列宁德时代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动力电池供应商。

对于LG和索尼来讲,在消费电子领域多年积累的经验,是与汽车的智能化息息相关的技术能力,也是它们切入汽车业务*的方式。

相比索尼和LG,以汽车电商业务起家的团车,其官宣造车的消息,在业内并未引起多少关注。

“你哪位?”在团车官宣造车的微博下,一名网友这样评价道。这句略带挑衅的评论,或许是因为团车官宣造车时@了造车新势力三强的蔚来、小鹏和理想汽车。

显然,在整体汽车电商并未闯出一番成功商业模式的大背景下,从汽车电商转型造车的团车,似乎是天方夜谭。毕竟上一轮跨界造车热中,比团车更有资本、更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已经倒下一大片。

汽车向电子产品快速转型

众所周知,美国CES展是全球*的消费电子展。作为以手机、平板、穿戴设备等电子产品以及互联网技术为主的展会,近几年却迎来众多汽车企业的积极参展。如今,CES展已经成为汽车前瞻技术的风向标和前沿阵地。

消费电子与汽车产业之间正在相互渗透,在这场双向奔赴的产业交融中,两者不仅在技术上互促互进,在人才上汽车行业也在吸纳消费电子领域的管理人才。

比如,沃尔沃汽车在1月5日宣布,曾担任戴森集团首席执行官的Jim Rowan,将于2022年3月21日加入沃尔沃汽车,担任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对于此次重要管理者的确认,沃尔沃官方表示,本次任命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准备和筛选,确保新任首席执行官在软件、数字化转型和消费品创新等领域拥有丰富经验,以保证沃尔沃汽车在转型过程中始终拥有强有力的管理层。

其实,Jim Rowan的老东家戴森,也曾造过车。早在2017年,戴森就曾官宣造车。历经近三年时间,上百名工程师、科学家和设计师的共同努力,总花费超200亿元,最终却因“在商业上不可行”而被迫终止。

消费电子企业造车,戴森并不是*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中国空调龙头企业格力,几年前在其掌门人董明珠的带领下高调入局造车。但是,作为“门外汉”的董明珠显然选错了合作伙伴,并且因过度自信而押错技术路线。尽管格力最后成功入驻银隆新能源,但格力和董明珠早已错过了*的造车风口期。

但戴森和格力的失败例子,并未吓退其他跃跃欲试者。去年,手机巨头华为和小米纷纷宣布开启汽车业务,曾高端官宣造手机的360,也在2021年投资哪吒汽车,正式入局新造车领域。

此外,苹果也正公开寻找为其代工生产汽车的合作伙伴。但是,直到目前苹果造车项目仍未有新的进展,代工合作方仍悬而未决。华为分别与极狐和赛力斯合作打造的新车,也因销量持续低迷备受质疑。

如今,仅有小米汽车的造车业务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被称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汽车产业,其制造难度较消费电子产品更难。马斯克就曾表示,“与手机或智能手表相比,汽车非常复杂”。从戴森、格力、苹果和华为的“造车”经历来看,消费电子企业跨界汽车领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尤其,索尼、LG、格力与360等造车“新势力”,都曾经追逐过造智能手机手机的风口。如今,或是挣扎或已退出的消费电子企业再入局造车,会否重演当年“悲剧”?

但是,这并不能阻止汽车向消费电子产品转型。此次沃尔沃对新掌门人的选择,表明了车企对汽车未来转型方向的预判。

据行业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在700万-900万辆之间,2030年约为1700万-1900万辆。而保有量方面,2030年新能源汽车将接近1亿辆,2040年接近3亿辆。伴随电动化而发展的智能化,其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何况,无论造车消息真假,都对提振陷入增长泥沼的科技巨头们的股价有着不小的帮助。LG宣布与麦格纳成立汽车零部件公司后,其股价最高涨幅达30%。索尼在CES上发布VISION-S 02后,其股价也大涨超过5%。

其实,刚过去的2021年,汽车向消费电子产品的转型已经有明显的趋势。OTA升级、语音控制、手机遥控、车机互联、手势控制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已经成为行业的主流。而这些功能正是消费电子产品与汽车的全新结合。

此前,阿里巴巴以互联网汽车切入汽车领域,打造了专用于汽车的斑马网络车机系统;百度以自动驾驶为切入点,开拓智能汽车市场。之后华为也同样以鸿蒙系统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踏足汽车领域。此外,腾讯同样以集成了娱乐、即时通讯工具等应用的车机系统,抢占车内控制屏。

互联网和科技企业对汽车产业的渗透,已经从网络化向智能化转移,因此消费电子企业加入汽车领域成为必然。不管是消费电子企业向汽车拓展,还是汽车向消费电子转型,智能化将加速两个产业的互融。

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当更多“科技味”新来者加入,将推动汽车产业的快速转型。但如何完成从代步为主的出行工具,到消费电子产品的转型,这对汽车从业者显然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凤凰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上市企业

其它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