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们手握丰富资源,凭借其稳定的生态体系和商业渠道,以及充分的尝试找准了自己的航道。他们的加入,为行业带来了更多想象与活力。
但医疗行业低频、强监管等特殊属性,却似乎注定了互联网从业者不可能在这一领域漫无边际地创新。
2021年,《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等政策出台,促使互联网医疗在历经井喷式发展后重归冷静与规范。无论是科技巨头,还是行业中的探索者,大都在政策渐为健全,行业发展逻辑逐渐清晰的过程中调整自己的生长路径。
百度健康深入布局AI药研业务,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能力优势。腾讯发力信息化、建联药房……持续深化“C2B”战略。京东健康业务收入持续上涨,紧密结合实体经济发展,加速专科互联网医院建设。阿里健康,战略投资加速,并购小鹿中医,多轮重押数字化医疗,开启阿里健康的数字医疗时代。
面对行业变化,过去一年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究竟在怎么做医疗?
“互联网+健康”还是AI药研?
百度两项都要
入局医疗多年,百度手中紧握两条绳索,一条是以其用户链接能力为核心的内容生态,这是百度20年来积累的基底;一条是以AI为核心的基础能力,这是大数据时代下百度所蕴含的潜力。
■掷金有来医生,发力B端
百度欲意通过搜索引擎这一入口打造内容生态,连接用户与医生。同时依托其技术能力对产业链进行深入探索,纵深推进整个生态向服务化、人格化升级。
可以明确感知到的是,2021年百度健康在健康科普等内容生态上的大力布局。
不仅与固生堂中医合作,将固生堂旗下所有公立医院医生纳入百度健康平台,更是推出“医+计划”、“商家赋能计划”等计划,持续深化其内容生态布局。
去年6月,百度领投医疗科普健康教育平台有来医生,更是为百度健康在内容生态的构建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毕竟这一高达2亿元的融资,算得上是医疗健康内容领域*一笔投资。
从数据角度来看。截至2021年10月,百度健康已累计与行业超过1500位*专家达成合作,合作的*权威机构已经超过200家。百度健康每天服务的用户规模已经超过了一亿人,每天响应的医疗搜索次数超过了两亿次,同时百度健康平台收录的科普健康内容已经超过了五亿条。
可见,百度健康正对以科普平台和服务平台为主要支撑的“内容+服务”生态体系持续发力,通过将权威资源与患者进行精准连接,增强自身患者及医生的获取能力,并构筑百度健康自身在大健康领域的生态闭环。
当闭环形成,互联网医院则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百度健康的下一发力点。
2021年百度健康互联网医院相关布局
百度健康显然理解未来医疗的核心需求所在,也找准了切入口。在医疗这一低频需求面前,若要使其变得高频,向健康管理等大健康方向延伸自然是不错的选择。但仅满足用户浅层次、单一诉求,而不以内容为切口深层次改变用户认知,很难使患者与医生达成真正联通。
手握医生和患者这两个最核心的资源的百度,无疑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拓展AI能力,重点布局生物医药领域
基于传统优势进行二次开发是互联网大厂的常规操作,要突围,企业必须拿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一方面,百度借助其原有技术优势,跃入AI制药风口,创立AI新药研发公司百图生科。另一方面,在供给端,百度健康正凭借着自己*的AI能力,以及其精细化的运营能力,为医生赋能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2021年,百度手持其AI技术重点布局生物医药领域。
2021年百度健康生物医药相关布局
不仅如此,百度去年所发起的11起投融资事件中,有7起与生物医药赛道相关,而百图生科也动作频频。
李彦宏更是公开表示,希望用AI技术缩短药物研发的时间,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为每一个生命争取更多的可能性。
2021年百图生科相关布局
结合百图生科2021年的动作,可以看出在生物制药领域百度正在利用自身强大算力和算法开发能力,通过与生物制药领域企业广泛开展合作,快速突破自身能力边际,打入AI制药领域深处。
通过对2021年百图生科相关动态的梳理,我们找到了几个关键词——数据积累、精准医疗、自身免疫疾病。
AI能力自然是百度的强项,但作为新成立的企业,在数据的积累上可能很难一时间赶超传统药企。那么,百度要做的就是通过合作实现双向赋能,将自己的技术能力赋能给药企,将药企的数据积累和专业技术能力赋能给自己。
于是,在百图生科与答魔数据、领星生物、普瑞基准科技的合作中,我们便能看到百度从独立走向共生,通过相互赋能快速实现发展。
以百度的AI技术在新药研发弯道超车并非难事。
2021年,百图生科便一举斩获上亿美元A轮融资,当时距离这家生物医学平台公司成立不到一年。但医药行业早已摆脱了传统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逻辑,在生物医药领域百度必须有意识地控制新药研发的发展速度与竞争强度。要想在医疗领域生根,必须在2022年找到符合医疗发展速度与发展逻辑所配套的管理模式。
退场后再度入场的百度健康这条路选对了吗?或许现在无法得到准确答案,但这一互联网巨头一定在其中摸到了自己的方向,并着力改变传统医患匹配的模式。
信息化、建联药房……
腾讯持续深化“C2B”战略
在医疗领域腾讯有着一个庞大的医疗理想——连接。
6年前,马化腾谈及腾讯战略构想时便说:“在‘互联网+’的进程中,腾讯要做的是‘连接一切’”。这一思路自然也延伸到了腾讯在医疗领域的布局中,但“连接一切”这个听上去庞大概念,究竟应该如何去实现和落实?
站在现在来看,2020年腾讯正式在微信支付页面(俗称“微信九宫格”)上线医疗健康模块,向超10亿用户提供医疗服务,可以称之为它践行这一战略思路所迈出的*步。或许在那时腾讯就想好了攻破这一医疗征程中难题的核心思路——“C2B”。
而腾讯当前要做的,就是通过“C2B双轮驱动”战略推动行业深度融合,以用户和行业为两面,以电子健康卡、医保电子凭证、就医辅助工具、医学科普资讯为四座桥梁,构建医疗健康数字化“两面四桥”,最终完成其“连接一切”的医疗梦。
其王牌就是微信这一拥有十余亿用户的“连接器”。
■ 助力信息化建设,建起连接用户和医院的桥梁
“‘腾讯健康’小程序已连接全国超过3000家公立医院,疫苗服务已入驻全国70个城市,覆盖接种机构7200多家。在微信的连接下,电子健康卡覆盖21个省级行政区、2400多家医院,实现‘通行、就医、健康管理’一码通……。”
透过腾讯业务情况,可以清晰地感知到过去一年腾讯正以微信为基础,通过挖掘其社交媒体业务中所蕴藏的医疗可能性,用平台之能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将极为成熟的能力迁移至医疗领域,搭建“医疗”高楼。
一方面,腾讯通过其微信平台中公众号、小程序等服务触点,缩短用户抵达服务的路径。另一方面,则以此连接医疗机构,助力各地医疗管理部门向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电子健康卡发卡业务,助力医疗机构之间互联互通等。
过去一年,腾讯所推出的产品无论是“微信电子健康卡开放平台3.0”,还是“医保微信”都彰显着这一互联网巨头向G端和B端延伸的医疗野心。
腾讯正通过自己的技术能力,助力医院信息化升级,以其用户连接与技术能力为基础,建立起公众号、小程序、自助终端、窗口等用户服务触点,并打通医疗、健康、公卫三大场景。
腾讯医疗2021年自建业务(据相关资讯整理)
■药店新零售解决方案,“2C”基因是强力抓手
去年10月,腾讯发布新兴产品“智慧医药SaaS解决方案”发力医药赛道。
对比过往腾讯在医疗服务、医院管理、医疗保险的众多布局,“智慧医药SaaS解决方案”的推出算得上腾讯在医疗领域迈出的一大步,这一方案的推出成为了填补腾讯互联网医疗版图的关键,有效填补了腾讯在医药电商领域的空白。
面对行至深处的互联网医疗,医药或将成为腾讯今年主力的赛道之一,而微信小程序则是其用来快速触达药店的抓手。
毕竟,微信中不仅包含支付入口,还能够关联公众号,方便用户分享等。基于微信生态,腾讯可以率先抢占11亿用户流量,并以此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策略进一步赋能新零售药店,搭建起起医药电商生态。
一方面,其电子健康卡、医保微信等部署,都帮助其进一步完善这一生态体系,使用户和商家利用微信这一社交平台即可完成医保报销。
另一方面,腾讯正通过SaaS模式网罗民营医院、专科医院、诊所、药房。而去年1月腾讯正式开启“杏林计划”,向医疗与医保领域的信息化厂商、ISV服务商、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药企等与医疗健康领域相关的合作伙伴抛出橄榄枝,携手医渡云、诺华健康、礼来中国等企业拓展医疗生态渠道,而这则是腾讯布局基层医疗信息化的关键。
回顾2021年,腾讯在医疗领域所做的业务看似零散实则围绕“C2B”战略持续展开,这一巨头手持微信这一巨大的“连接器”,试图转动一个“飞轮”。未来,依靠投资、合作、自建所积累的优势,腾讯定将走向更广阔的创新空间。
加速互联网医疗布局,
京东健康坚持把医疗做实做深
2021年京东健康发布了中期业绩公告,在“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一栏写着一句颇有意味的话语:“京东健康作为京东集团的子集团,同样植根于实体经济,成长于实体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与传统的互联网‘平台模式’相比,在发展方向和商业理念等方面有本质区别。”
以此来看,将互联网医疗“做实做深”已成为京东健康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核心。
京东健康基于这一思路将自己的业务拆分成了两部分,即零售药房及在线医疗健康服务业务。并依靠自建“零售药房”业务,以及供应链能力持续拓宽其在线医疗健康服务的版图。
通过京东大药房、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联盟药房等多种线上线下融合的实体业态,以及自身供应链连接众多工业企业、医疗机构、线下药店、医疗美容机构、口腔诊所等产业上中下游实体企业。同时,在服务实体经济的业务持续重投入,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京东健康业务布局 由动脉网绘制
以京东健康的战略定位为出发点,细数企业一年来的业务动向,则能够更为清晰地理解企业发展动向。
■广泛开展合作,加速扩充罕见病用药等特殊用药
零售药房业务是京东健康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京东健康业务的核心。
截至2021年6月30日,京东健康的零售药房已拥有超过40000万个SKUs。丰富的SKUs,赋予了京东健康不同于其他电商平台的差异化优势,更进一步帮助京东健康形成了医药电商的规模化效应。有强大电商基因的京东健康,将其丰富的SKUs与供应链体系,转化为了其*的竞争优势。
京东健康2021年零售药房业务
2021年京东健康先后与优时比、葛兰素史克、百济神州、九芝堂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其中包括优时比抗过敏药物仙特明的全国渠道代理;与葛兰素史克在“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合作布局;与九芝堂在零售、供应链搭建、“互联网+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合作。也包括与CRO公司以及药企成立“京东健康临床试验患者招募中心”,为新药研发提速增效,以进一步加快新药审批和上市流程的服务优化。
另一方面,京东大药房还在加速扩充如罕见病用药等特殊用药。
透过京东健康与药企的合作,我们可以看到京东健康已不仅将业务范围局限于帮助商家在线营销,而是通过建立涵盖行业*制药公司和健康产品供货商的供应链网络,进一步与企业搭建丰富合作形式,以此赋能企业、行业与自身。
往里看,无论是零售药房相关业务,还是在线医疗健康服务业务,京东健康早已凭借其早期搭建的供应链网络将“触手”延伸到了“互联网医疗”领域。
■重押互联网医疗,加速专科互联网医院建设
京东健康供应链的成熟自然为互联网医疗的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京东健康与互联网医疗服务有强相关性动态约有33条。互联网医疗业务于京东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医诊疗、慢病及慢性传染病管理、肿瘤管理、癌症早筛、房颤、脑健康、宠物医院等领域均在京东健康的战略图谱中。
最早京东健康与乐易数据达成战略合作,推动一站式医疗服务数字化。随后更是频繁与山丘连康、鱼跃医疗、南大菲特等企业合作,同时建立“京东大药房单病种患者关爱中心”推进京东健康在糖尿病、肥胖症等慢病及单病种患者的管理业务。
除此之外,过去一年京东健康还先后联手勃林格殷格翰搭建国内*线上线下一体化房颤专科平台;与卫材中国携手帕金森、癫痫单病种关爱中心;与泛生子开启战略合作,打造“癌症全周期管理互联网创新模式”;与诺辉健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互联网+癌症早筛”创新服务;联手北大医疗脑健康,打造一站式儿童康复平台……。
透过京东健康过去一年在互联网医疗板块的一系列动作,可以清晰地感知到,其一,京东健康互联网医疗业务正以合作的形式持续深入布局至多个领域;其二,慢病管理、癌症早筛等在其互联网医疗业务中占比较大;其三,脑科学、慢性传染病、宠物医疗、中医等领域京东健康亦在持续开拓。
基于此,京东健康智慧医疗计划重点布局城市项目,并以此联动体系、触达医院。鞍区、自贡、宿迁湖滨新区……,京东健康已将自己的互联网医疗能力下落至城市。
从京东健康过去一年动态以及营收数据来看,这一科技巨头正携带着其数字化、电商基因入局医疗,而其“2C”业务已自成体系,并能够成为其主要营收来源。
如今,京东健康正凭借其强大的“2C”、供应链、医疗服务能力,通过纵深发展快速布局多个领域,进一步向线下业务延伸,以“2C”能力加速触达“2H”和“2G”业务。同时,以建立各个地市线下医院支撑体系的方式,带动城市当地医疗健康产业生态的发展,将医疗业务“做实做深”。
其实,京东健康的战略路径一直很明晰——以供应链为核心、医疗服务为抓手、数字驱动的用户全生命周期全场景的健康管理平台。如今,京东健康仍在加速践行着这一战略思路。
并购小鹿中医、战略投资加速,
阿里健康多轮重押数字化医疗
作为阿里系企业,阿里健康的电商基因自然强大。正是由此,阿里健康从入局之初就得以在医药电商中大展拳脚,并在发展过程中持续夯实其医药业务布局。截至2021年中期业绩公告期末,阿里健康医药电商平台已服务2.5万个商家,较半年前增加3000个,且库存数量超过4000万个SKUs,较半年前增加700万个。
历经2017年医药电商的爆发式增长后,阿里健康在深化其医药电商服务的同时,紧随医疗行业的变迁,不断寻找其中的新机会点。2018年阿里健康跨入互联网医疗领域,着手打造线上线下一体的互联网分级诊疗体系,并于2020年开启阿里健康的数字医疗时代,布局医疗行业数字基础建设。
尽管医药电商业务依旧占据着阿里健康生态体系中的核心位置。但透过阿里健康的发展轨迹及相关布局,我们仍可以清晰地感知到“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业务”这一收入的*值尚不高的领域,在阿里大健康体系中有着尤为关键的战略地位。
2020年,阿里健康净利润回调,医疗资产飞涨。首度扭亏为盈后,阿里健康重押数字化,2021年一举投下零氪科技、吉因加、小鹿中医等6家行业头部初创企业。企查查数据显示,自2016年首投万里云以来,阿里健康仅出手19次,去年就占据了1/3。
阿里健康2021年投资事件
不仅如此,2021年阿里健康还联合小鹿中医,深耕互联网中医垂直领域;携手明度智云、欧加隆、和瑞基因、拜耳医药等企业开拓医药服务新模式;与零氪科技探索肿瘤数字化创新医院服务;联合清赟科技、熙牛医疗、众安保险、卫材中国、德生堂、勃林格殷格翰等企业拓展数字化医疗服务业务;与中国老年学学会共建“智慧养老”平台……
此外,阿里健康紧密协同阿里系兄弟如支付宝、钉钉、菜鸟网络等,为医药数字化转型、医药溯源、便民医疗服务提供支撑。通过天猫医药健康、医鹿App、小鹿中医等平台,为更多慢病患者提供各种服务。
深挖其联合小鹿医馆,战投零氪,合作众安、*药企,联手熙牛医疗、欧加隆、德生堂等企业的逻辑,可以清晰地感知到阿里健康在加强其医药业务的同时,正在持续夯实其在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的布局。扩宽B、C端业务的触及范围,进一步完善其基于电商平台的“医-药-险”闭环能力。
数据可以佐证。2021年阿里健康首度披露了其平台慢病用户相关数据,其自营业务“慢病福利计划”(为用户提供优惠好药、专属医生、用药随访、用户患教等系列服务)目前平台慢病用户人数已达500万,同比增长170%。
一条“互联网+慢病管理”的业务线已悄然筑成。
阿里健康业务布局
根据阿里健康(00241)2021财年中期业绩公告及相关资料整理
去年阿里健康首度披露平台慢病用户相关数据、重押数字化,为其在医疗健康及数字化服务业务上的进展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回顾2021年阿里健康布局,医药电商业务仍在阿里健康生态体系中有着重要意义。
2021年10月,阿里健康启动了“新药首发扶持计划”,一次性给出了四项切实措施,对过去合作进行整合。
新计划下,多款知名药企旗下的新药选择在阿里健康大药房首发上市。阿里健康在为患者解决新特药“买不到,不好买,不会用”等问题时,也将过去与*药企单点的合作重建为项目,体系化解决药企营销问题,让新药更高效地找到有需要的患者。
与此同时,众安保险的加入则开启了阿里健康“医-药-险”生态的最后一环。
药企与保险机构的介入后,慢病管理缺乏服务方与中国药物DoT普遍不足的问题均找到了解决之道。
总结来看,阿里健康电商业务板块中心在于拿下新药院外市场*落点,丰富药品选择。以及要发挥药事服务的优势,做患者全病程管理。而在医药电商业务背后,则连接着互联网医疗及智慧医疗。
从2014年赴港上市至今,历经7年发展,阿里健康不断迭代创新,围绕用户需求探索更多创新业务模式,走过了医药电商、互联网医疗、数字医疗三个时代。过程中,阿里健康已悄然搭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的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随着未来健康行业重心由治疗延展到“治疗+预防+保健”,对于市场有着敏锐嗅觉的阿里健康,一定不会错过这个风口。
写在最后
无论是百度、阿里、腾讯、京东都凭借着自身对于医疗行业的理解,完善着企业的“医疗生态闭环”。尽管,巨头们对于医疗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无论是腾讯提出的“数实融合”、“C2B”战略、京东健康对于将医疗“做重做实”的理解、百度以搜索引擎搭建起用户与医生的桥梁,还是阿里重押数字化医疗,建立互联网医院,都可以看到,各家业务都在由过去的线上布局,持续向线下延伸,将医疗落向实处、深处。
如今,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点,则逐渐从治病延伸到健康预防。过去传统的医疗就医的方式,不断地在向线上的方式去延伸。用户除了对个人自身健康的关注以外,也开始关注全家的健康管理。京东、百度都在布局家医产品,百度、腾讯注重科普内容连接,医疗逐渐由低频转向高频,大健康是下一个掘金地。
百度与腾讯有流量入口,布局在连接。阿里与京东以医药电商为切口,重在建立供应链管理。但无论是百度、腾讯,或是阿里、京东,其终点都在于与医院建立连接。
科技巨头要入局,要找准自己的优势并建立这一优势与医疗行业的适配性。毕竟医疗行业不同于互联网行业,是一件相对低频的事。利用自身基因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找准方向、顺势而为、持续发力,做难而正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