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67岁的地产大佬胡葆森,为何还在折腾

同时代的王石、冯仑、宋卫平等都已撤离地产圈,只有胡葆森活跃于一线,如今一手创建的建业遭遇危机,他会后悔自己的坚守吗?

河南地产首富胡葆森2月14日开了一场媒体恳谈会,宣告进行架构、人员上的大调整,将五大总部合一,旗下三家上市公司宣布更换CEO。

在67岁的胡葆森为事业操心时,同是生于1950年代的王石、宋卫平、冯仑等一代地产人,早已离开了地产圈,活出了“第二人生”。

20年前,胡葆森与王石、冯仑在地产圈拔新领异,被誉为“地产三君子”。时至今日,王石退出万科后热衷健身读书,冯仑则搞起了自媒体。只有胡葆森,一直混迹于地产江湖。去年,他还以河南地产大哥的身份,跟当地政府“讨债”。

1955年生的胡葆森已经67岁了,回看40年商海浮沉,有人将他“封神”,有人骂他是“奸商”。然而,他依然风雨不改,站在地产圈的最前排。活到这份上,胡葆森是嫌赚得不够多,还是觉得名头不够响?他究竟在坚持什么?

打滚“名利场”

河南濮阳的 “滑”姓家族,诞生出了一位“河南地产王”,但这件事鲜少人知。因为这位姓“滑”的地产王,早已改了姓氏。

一切要追溯到改革开放*年。1979年,24岁的滑建明从郑州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河南分公司工作。1982年,他被派到香港组建外贸公司。

面对高楼遍地、灯光璀璨的东方明珠之城,来自河南乡村的滑建明,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卑。他曾回忆:“(当年)自我介绍时,‘I am from China’和‘我从香港来’,得到的反馈往往是不同的目光。”他说:“直到90年代,这种因贫穷而产生的自卑感也并未消除。”

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四周弥漫着“金钱味”。滑建明在香港待了十年,期间,他学做贸易,尝试炒楼花,还积累人脉。直到1992年,他辞去公职从香港回河南创业。

此后,滑建明改名为胡葆森。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他在香港认一位胡姓名人为义父。2019年,这位名人的遗孀去世,在讣告中,义子胡葆森名列其间。

回到老家后,胡葆森*念头是“搞钱”。他压上了从香港赚来的积蓄,拉上河南当地建行,合资成立河南首家中外合资房地产企业——建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但一切不如所愿,当时,海南房地产泡沫严重,国家出台政策调控,进而影响到全国房地产市场。胡葆森曾回忆,那段时间焦虑到每天要吃安眠药才能睡着。但他还是熬过来了,带着建业地产披荆斩棘,最终成为河南*的开发商。

在河南创业的前十年,胡葆森形成了他的从商逻辑:追求财富时,能名利双收、造福桑梓。说白了就是,能赚钱,也能收获名声。

胡葆森认为,房地产不仅是一门生意,也是一门 “根植中原,造福百姓”的事业。他还发现,投资足球,不仅可以收获掌声,还能提高知名度。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董事杨楠曾对《中国周刊》说,通过问卷发现,在早期,80%的人通过足球了解到建业集团。

在“名利双收”后,外界给予了胡葆森诸多正面标签,诸如河南优秀企业家、地产意见*、河南足球教父等。

凭借着好名声,胡葆森在商界寻得一席之地,发起了中国*的地产联盟“中城联盟”、豫商*组织“嵩山会”,他还曾任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理事长、湖畔大学的讲师等。

名望越高,责任越重。在河南遭遇暴雨灾害后,作为河南地产界“老大哥”,建业率先向上级发出“求救信”,称消极反响将是全国性的、极为严重的。

在商界浸染多年,胡葆森早就学会将立场拔高。他说:“只要有机会,我肯定要守在家乡,参与家乡的建设。” 2002年,建业实施固守河南的“省域化”战略。

胡葆森不只是嘴上说说。在承诺“此生不出河南”后,20年间,建业一直深耕河南。据建业官网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实现了河南省18个地级城市和122个县级城市全覆盖。在“求救信”中,建业称2020年营收1256亿元,纳税86亿元,是全省企业第二位。

除了是河南本地的富豪外,他还是河南 “足球教父”,他曾对外界放言,“会投资河南足球,直到建业破产”。1994年,胡葆森带着初创两年的建业集团,投资成立了“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最让他引以为傲的是,从1994年中国职业足球改革以来,这是*一个没有更换过名字的俱乐部,从“金元足球”时代挺到了现在。

胡葆森拥有一众“铁粉”。河南建业球队在2021年宣告更名时,有球迷感慨:“无论将来怎么样,河南足球永远铭记胡葆森。”在河南建业发出“求救信”时,有大量声音呼吁:“谁都可以倒下,不想看建业倒下。”

外界口碑载道,但也让胡葆森困于名锁利缰。

坚守“不出河南”的承诺20年后,建业遭遇同行内外夹击,艰难求生。直到2019年,胡葆森才松口称要“走出河南”,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建业早已错过全国化布局的*时期。

他投资足球,自称从未在足球上盈利,“足球做得很无奈,花钱太多,也不挣钱”。他热衷宣传文化名片,以河南文化为基础,打造了“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项目。

由于文旅地产投入大、回报慢,有声音指出,胡葆森主要因情怀而开发文旅项目,因此建业高层曾存在文旅板块的分歧。

遭遇晚年危机

胡葆森守住了名望,也牺牲了利益与时间。

今年正月里,“地产三君子”之一的王石忙着健身、运动,在社交平台发布“人生心得”。另一位“君子”冯仑与好友小聚,并发文感慨:“吃个饭,喝点酒,聊聊天,亦快事也”。

而胡葆森还在为建业集团操心。2月14日,河南建业宣告将公司由“五级管理”精简为“三级管理”,并将“五大总部合一”。与此同时,旗下的上市公司高管“大换血”,在建业的四大上市平台中,三家上市公司宣布更换CEO。

胡葆森与媒体开了一场“恳谈会”,将上述事宜公之于众。他沿袭了当年与王石、冯仑类似的方式,将自己的想法、态度、策略,通过媒体广而告之

能这样做的开发商,已经很少了。如今,大多数开发商在出现问题后,只会与投资者或购房者开内部会议。外界只能从通稿或内部采访,获取一些细节。胡葆森对媒体的长期开放性,为外界理解胡葆森及建业,打开了一扇窗。

在外界看来,胡葆森是一个有情怀、有付出的企业家。但时至晚年,外界非但没有给予胡葆森“老骥伏枥”的肯定,反而出现了不少指责。

在互联网铺天盖地的信息中,建业系产品出现了不少负面评价。要知道,河南建业能够据守本地,成为河南房企的龙头,必然要有过硬的产品为基础。胡葆森曾对外界说过:“产品和服务永远是建业关注的重点,‘好房子’是被客户(或市场)广泛认同的产品。”

在地产圈的“魔咒”中,房企到达一定规模,必然有一些负面信息产生。这或许源于企业产品问题,也或许是信息传播渠道更广,信息有夸大成分。购房者可不管这是什么原因,他们将矛头对准了建业及胡葆森,并喊话“不要毁掉以前的口碑”。

这把怒火也烧到了建业的合作商。目前,建业仍有一批商票到期无法兑付。此类消息,让建业的财务信誉受到打击。

建业集团并不掩饰目前的处境,去年9月,建业集团的一份“求救信”广为流传。建业恳请河南省委、省政府协调有关市县区,尽快偿还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拖欠建业逾50亿元款项。这封信传出不久,引发市场一阵恐慌,投资者接连抛售建业系股票及债券,令本就吃紧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建业地产总资产为1613亿元,总负债1486亿元,净资产127.5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2.1%。

在媒体恳谈会上,建业集团副董事长、新生活主席王俊称:“目前面对*的风险和挑战,跟整个行业是一样,风险还是流动性的风险。”

在此危急关头,苦心经营的建业一旦倒下,意味着胡葆森的个人财富会缩水,也意味着,胡葆森将从在地产意见*、河南商界*的宝座跌下。

最令胡葆森操心的是,没有一个人能接住他的班。

胡葆森曾直言不会让女儿接班,而是交给职业经理人或团队。虽然胡葆森的策略与王石相似,想利用职业经理人管理公司。遗憾的是,能像郁亮一样,与公司风雨同舟多年并最终能接班的人太少了。

胡葆森曾从万科挖来袁旭俊任建业地产CEO,袁旭俊不负所托,四年间,让建业从2017年的300亿销售,冲击到2019年的千亿规模。然而,这位猛将并没有留在建业。2021年11月,袁旭俊辞任离场。

继任者王俊成为一把手。王俊于2018年加盟建业,在此之前,他在普华永道、碧桂园、摩根史丹利任职。这位年轻的一把手,能否撑起建业,还有待考量。

如今,与胡葆森同龄的92派企业家们,正在一个一个的退居幕后。今年,胡葆森定下“做少、做小、做好”的目标。只是,身处行业寒冬中,谁都无法独善其身。

那么,背靠胡葆森的建业还能撑多久?胡葆森又能撑多久?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无冕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地产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