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年终绩效为C,年终奖为0。”听到HR宣布完结果,王嘉意识到,20多万元的年终奖泡汤了。“知道了,我不接受,我会进行申诉。”他回答道,无奈却又带着一丝倔强。
王嘉今年36岁,是互联网老人,曾在京东、网易等公司担任总监,现供职于某头部互联网房产公司。至于绩效不合理的理由,HR的回复是:“我们知道你的产出,这次就是价值观的问题,有人投诉你不合作。”当他继续问及是何具体投诉、对公司造成了什么影响时,对方没有正面回答。
过去二十年,一大批企业乘上互联网的东风,飞速发展,登上资本市场,市值飙升,企业地位也大幅跃进。与此同时,互联网公司以高薪、高福利,吸引了各行各业的人才。有人借此实现了财务自由,有人从社会底层走上了金字塔尖。各类互联网公司,也将*雇主等奖项拿到手软。
但时至今日,狂奔多年的互联网行业还一切如旧吗?
近年来,听到最多的与互联网相关的声音是福利收缩、薪资下滑,还有时不时曝出的裁员消息。事实上,信号已经很明显,过去两年来,互联网行业招聘需求大大下降,不少公司日常餐饮、奖金收缩,年终奖变成未知数,就连合同上承诺的期权,也可能分分钟因为一些理由不予兑现。
随着互联网红利见顶,打磨核心竞争力,真正能够创造价值的人才,才能端稳自己的饭碗。
01、初级缩水:取消房补、免费餐、下午茶
曾经有人说,国内互联网公司像上个世纪包吃包住的工厂,承包了员工的基本生活。如今,这种现象正在被打破。
某短视频公司员工栗子告诉深燃,公司在2021年底取消了房补、免费的食堂三餐和下午茶。
栗子提到,影响比较大的是真金白银的房补,原本租房在公司附近的员工每个月有2000元的补贴,2021年底,这项福利取消了。同时,此前公司食堂免费供应早午餐,晚餐只需要一张加班就能获得的能量券,几乎等同于食堂的餐食、水果、饮料全部免费供应。
调整后,食堂的所有菜品都明码标价,吃一顿午餐平均花费在20元-30元,连打包盒都收费1.5元。另外,以前公司在下午三四点会供给下午茶,包括水果、零食、饮料,调整之后也没有了。折算下来,栗子每个月少了3000多元的实际收入。
栗子回忆:“当初面试的时候,HR就拿这些福利来压工资,美其名曰福利也等于钱,结果现在福利都没了。”另外,她和同事们现在换工作谈薪资时,对方根本不理会这些福利,只参考实际薪资,算下来很吃亏。
经过此事,她算是想明白了,以后再找工作,“跟我扯这些合同上没有的福利,我可不认。”
某互联网出行公司员工张威早在两年前就感受到公司开始控制成本。
“我们公司告别*状态之后,福利一直在缩减。有一年,员工集体年终奖减半。另外,以前公司每年都有年会*,我的很多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都是年会上抽到的。”张威说,最近几年,公司取消了年会,过年也不发红包,每天的下午茶改成了每周两次供应,“以往每年年底会有1000元的出行卡福利,去年底也没发。”
除了直接取消福利,有的公司开始在福利发放形式上做文章。
25岁的小源在一家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工作,公司之前每个月都会有固定的餐补、打车费补贴,加起来大约600多元,另外,员工出差会有差补,之前这些钱都是随工资发放,最近公司新推出了一个员工福利平台,这些补贴全部变成了该福利平台1:1的积分,积分只能用于在福利平台上购物。
“去年底评选出的优秀员工,每人1万元奖金,也变成了积分,福利平台上的物品种类比较少,价格还远高于电商平台,同事们都在吐槽。”小源补充,而且,公司规定在职的时候积分可以使用,一旦离职就作废,虽然表明了可以内部交易,“但谁会原价买这种积分呢?”
员工们强烈反对,但公司HR回应称:“这是公司经过深思熟虑,董事会决议通过的,员工应该积极正面地去看待,而不是抱怨。”
另外,小源公司以前规定加班到晚上9:30就可以报销打车费,现在改到了10点后。由于公司附近有很多互联网公司,10点以后打车要等很久,很多人不想等那么久,只得选择坐地铁回家。而且打车报销也很麻烦,需要员工自己贴票报销,还有一个非常长的审批流程,加班次数不多的话,很多人都懒得去报销。
“公司今年还尽可能地减少人力,增加现有员工的工作量,现在我们部门每天早上9:30之前到,晚上8:30之后下班,每个月至少要有一个周六日来公司加班。薪资待遇没涨,工作时间延长了,等于变相降薪。”小源说。
以前他觉得,互联网行业很前沿,每天都可以接触新的事物和知识,待遇福利也不错。“入行后才发现,其实挣的钱和付出都是成正比的。最近我在考虑离职,换一个行业。即使降薪我也能接受,只希望有时间平衡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02、进阶版缩水:不止被裁,还有难兑现的年终奖、股票
如果说,互联网公司只是砍掉了吃吃喝喝、奖金补贴上的小恩小惠,大多数人也只是口头抱怨一下,但更严重的情形不止于此。
前文提到的资深互联网从业者王嘉,最初是通过猎头进入某互联网房产公司,双方达成一致的条件是:薪资由三部分组成,基础薪资+4个月的年终奖+一定的股票。据他透露,大约是100万年薪和折合价值400万元的股票,股票按照2:1:1的比例分四年到手,双方合同期也是四年。
但在工作一年半之际,他被通知绩效不合格,年终奖为0。对于这一结果,王嘉并不认可,他表示,公司用的是OKR绩效考核法,“2021年年度总结时,我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在系统上提交了自己的业务完成情况,直属领导也通过了,这代表我的工作是合格的。”随后,他开始了漫长的申诉之路。他先是把邮件发给了部门领导和公司上层负责人,也建议公司找跟他合作过的同事做调研,调研之后,公司的反馈是“调研结果不予采纳”。
内部申诉不成,王嘉提起了仲裁。有一天,HR找他谈话,表示给出一定的绩效补偿,还有N+3的离职赔偿,让王嘉离职。他询问离职理由,对方说,“你告公司了,那你跟公司肯定合作不下去了”,王嘉表示提仲裁只是为了解决误会,不是要离职,但对方说:“你既然告公司了,就是公司的敌人了,必须得走。”
王嘉询问自己的股票时,HR以王嘉工作未满两年为由,表示不予发放。
王嘉表示,在上述谈话中,HR的话术让他感到不适,包括“改绩效是不可能的,这个条件你能接受就接受,三月底走人,明天就没有这个条件了”、“你要想清楚,公司接下来就要查你的考勤和报销了”、“我们花了七个多小时,你还不愿意签署离职协议,我们真的很失望”。
在王嘉看来,这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果。HR跟他提起过,“入职时间不长的员工,有绩效保护,不能被打低绩效”、“公司绩效361强排(指团队进行人员绩效考核时,强制划分30%的人为优秀,60%符合预期,10%不符合预期)是有规定的”。他猜测,自己入职公司快两年,拿着较高的工资,但部门里大多数人入职时间不到半年,为了“大局”,他被“牺牲了”。目前,他还在等待仲裁结果。
和王嘉有类似遭遇的互联网人有很多,但像他一样奋起反抗的并不多。
恺恺在互联网行业已经14年了,谈好了薪酬+股票后,他来到了某互联网公司。同样是在工作未满2年、*笔股票未解禁时,先是HRBP找他谈话,然后是上级约谈。“核心就是说我不合适,暗示让我离职,之后一轮又一轮地找我谈话。”
最后双方谈了一个相对可接受的方案,他选择了自行离职,最终未拿到股票。
洋洋是一名应届毕业生,毕业就入职某互联网公司,谈好了16薪,有4个月年终奖在年底发。但他在公司工作不到一年,2021年11月要发年终奖之前,公司突然告知要裁员,让他签了合同,12月底离职。“我当时还是想留下的,但是沟通后公司不同意。那段时间,公司很多人都被裁了,我后来就签字了。”公司给了他N+3的赔偿,但承诺的年终奖没有拿到。
栗子所在的公司春节前已经有两拨裁员,公司内部有传闻,在发年终奖的4月之前还要裁*,“一开始我觉得不会这么没良心吧,结果就是有很多人在2月、3月被裁,休不完的年假也浪费了。之前有人说,参与公司大项目就相当于拿着尚方宝剑,结果,很多项目里的人今天还在对接需求,明天就被裁了。而且内部传言,没被裁的人,年终奖也会缩水。”
无数人期待中的高薪、年终奖,和公司上市后的财富自由,就此被打碎。
03、大厂开始过苦日子了?
曾经以高薪资、高福利著称的互联网行业,到底怎么了?
“最根本的原因是互联网行业红利到顶,企业要过苦日子了。”互联网分析师葛甲告诉深燃,从最近两年开始,很多互联网企业营收规模受影响、利润降低、增速放缓或下滑、成本飙升,企业没有办法支撑过去的高薪酬、高福利。
其实从互联网公司的股价上也能看出来,市值排名前十的互联网企业,大部分在过去一年里经历了股价大幅度下跌,阿里净利润近年来开始下滑,百度已经亏损好几个季度了。
葛甲解释,公司赚不到那么多钱了,首先要把一些支出缩减,招聘是一个前置的流程,生意不好了,*反应肯定是减少招人;接下来如果情况还是没有好转,那就是缩减福利;缩减后还不能抵御冲击,下一步就是裁员。
猎头陆海天以前的主要客户就是互联网公司,近年来,客户们大大减少了招聘需求,他接触的不少公司也都在裁员,尤其是35岁-40岁之间的老员工。
他回忆,2017年,他曾经为游戏公司挖人,薪资涨幅是三倍。一般他们挖人,即使年薪百万的,起码也会有30%-50%的涨幅。2014年,C++的资深工程师年薪40万元,现在很多能达到100万,并不是说在5年时间里C++技术有什么质的飞跃,涨的部分其实就是时代的红利。
“现在互联网行业没那么多岗位了,也说明企业缺乏明显的增长点。一个行业大量用猎头,一定是行业正在爆发性成长阶段,用猎头是为了加快人才竞争,它是一个加速服务,不是孵化性服务。需求变小的时候,一般就是行业发展比较慢,或者公司没钱了。”陆海天说。
反过来说,互联网公司前些年之所以愿意给员工这么高的福利、薪资,是因为公司需要拼尽全力快速成长。陆海天举例,上个世纪90年代,外资进入中国,外资进入任何一个赛道,这个行业的工资水平就会大幅度提升。外企算是外来者,为了能快速成长,就不得不用更高的薪水在市场上招人。互联网公司的发展轨迹也类似,前些年,互联网行业的待遇被大大提高。
葛甲表示,前些年行业泡沫确实很大,大量人员涌入互联网行业的非技术岗,行业风生水起二十年,造就了无数财务自由的人。同时,因为股票价格高,各公司不控制成本,花费比较粗放。“这样做的好处是它的人才竞争力会比较强。也因为那时候企业股价高、财务状况好、利润率高,这些东西都能成立,但这一切总归有散场的时候。”
陆海天近年*的感受是,特别高薪引才的公司越来越少,除了一些技术导向型企业,大部分公司都是打高性价比的路线,倾向于找30岁-35岁之间的人,还有战斗力,薪资也不会过高。
虽然有些现象是个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互联网行业以后想拿高薪没那么容易了。因为没有行业红利之后就意味着要想挣得多,一定要比别人强,比别人效率更高,产出得匹配的上价值。陆海天表示:“以后是抢饭碗的时代,不是躺着等饭碗的时代了。”
葛甲指出,未来,企业内创造不了收益的业务,或者边缘的业务,都可能会陆续被裁掉,技术含量不高的互联网企业的利润率向传统企业靠拢。“发年终奖之前、期权到期前裁员,很多人觉得公司‘流氓’,但事实上,商业不讲感情,企业在合同里承诺工作满四年授予全部期权,但没写四年之内不会裁员。相反,企业就是为了缩减年终奖、期权等带来的成本,才来做这件事的,商业中不能相信任何口头承诺。”
葛甲提醒,要根据自己的专长选择工作,而不要只依靠企业美誉度、薪资去做决定。拿一份高工资并不难,难的是能拿多久。他也提到,未来在专精特新领域可能会有回报上的突破口,没有技术含量和核心竞争力的岗位会越来越难。
不过,也要认识到,能够为企业真正创造价值的员工永远有竞争力。对个人来说,利用好自己的长处,通过掌握新的技术或找到增长点,做出产品上的创新,提高公司的效率,或许才是真正有效的职场生存法则。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嘉、栗子、张威、小源、洋洋、恺恺为化名。
20825起
融资事件
4341.16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437家
企业
1129家
涉及机构
507起
上市事件
4.41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