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陆彬不做白雪公主

投资这个行当,总有偶然性。那么,陆彬的出道即巅峰究竟是运气使然还是厚积薄发?他是如何问鼎业绩冠军的?在那之后,作为汇丰晋信的投研砥柱的他,又是如何管理团队的呢?

出名要趁早,这句话在365行都通用。

但在公募基金这个行当,出名要早却并不容易。如果以30岁出头便成名为新生代明星基金经理来筛选,恐怕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譬如“芯片狂徒”蔡嵩松,“双料冠军”崔宸龙,还有2020年股票基金冠军陆彬。

三者中,陆彬似乎看上去名气稍小,管理规模却是*的:2019年出道,2020年即荣获股基业绩冠军;2021年初升任汇丰晋信研究总监,当年产品排名均在同类前10%;2022年一季度管理规模突破300亿。

事实上,“市场上最早重仓配置新能源汽车的基金经理”只是陆彬身上表象的「标签」,一个更本质的因素是,他那种16×365工作时长的勤奋。这也让陆彬区别于“一押成名天下知”的造星路径,均衡的投资风格、分散的行业配置,让他受到了更多机构投资者的信任。

但投资这个行当,总有偶然性。那么,陆彬的出道即*究竟是运气使然还是厚积薄发?他是如何*业绩冠军的?在那之后,作为汇丰晋信的投研砥柱的他,又是如何管理团队的呢?

01、成名经历:做自己的男主角

梦想和现实的距离有多远?对陆彬来说,有三步。

少年时代的陆彬,曾跟随父母游览外滩,指着黄浦江对岸高耸云霄的陆家嘴建筑说:“我要去那里上班”,一个从事金融行业的梦想也随着话音一起落地。后来,陆彬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复旦大学金融系的研究生,迈出了进军金融行业的*步。

在大学期间,他读遍了图书馆所有关于投资的书籍,加入了学校的投资协会、金融协会小试牛刀。但这毕竟是小打小闹,为了真正接触市场,陆彬加入汇丰晋信基金实习。初入职场,陆彬满腔热血,整理数据、会议纪要、撰写调研报告,甚至为办公室换水,陆彬都会抢着去做。

职场向来偏爱那些既有能力又积极主动的人才。2014 年 7 月,研究生毕业的陆彬以助理研究员的职位顺利留任汇丰晋信基金。从外滩看陆家嘴的游客视角,也变成了和身处陆家嘴每天和市场贴身搏斗的职业视角。

对于那时的陆彬来说,职业投资人的列车只是刚刚走上了起点。一如陆彬所言,“不想做基金经理的研究员不是好研究员”。其实,很少有士兵不梦想当将军,也很少有研究员不想成为基金经理,只是能够过五关斩六将,升级成功的永远都是少数,陆彬也为此付出了5年研究员的历练。

2019年5月18日,一只名为汇丰晋信智造先锋的基金悄然变更了基金经理,主角正是陆彬。

陆彬接手后,凭借自己深厚的研究功底,陆续将十大重仓股调整为光伏、新能源、智能化电器、雷达等一批他较为看好且当时正处于估值低位的智能智造企业。下半年,陆彬追加重仓新能源汽车上游资源企业,一举斩获73.88%的年度收益。

到了2020年,陆彬加大比例重仓新能源。而从那一年下半年开始,补贴政策的扶持为新能源板块送来了东风,汇丰晋信智能制造一举斩获128.65%的年度高额收益。同时,陆彬在2019年3季度接手的汇丰晋信低碳先锋,同样集中重仓新能源,并最终以134.41%的年度收益夺得2020年股票型基金业绩冠军。

陆彬一战成名。而在新硎初试的背后,隐藏着两段佳话。

其中一个,是陆彬在汇丰晋信内部被传为“新能源一哥”的名号。

早在研究员时期,陆彬的研究领域就覆盖了新能源全产业链。当时,新能源行业并不热火,龙头公司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补贴,许多人不看好这种商业模式,认为它不可持续。而陆彬却很早就下判断:新能源车会成为10年前的苹果。

2019年时,新能源汽车行业高开低走。整个二季度,国家补贴逐步退坡50%,地方补贴也渐渐取消,新能源车销量也大幅下滑。当时几乎所有媒体、分析师的信息都很悲观,“造车新势力快倒闭了”的传闻不绝于耳。哪怕是研究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基金经理也表示:“不用看了,这个行业不行了”。

陆彬的想法却与众不同,他认为政策补贴退坡并非政府主动打击,而是期望促使新能源行业更加健康发展。而他不喜欢“扎堆”的性格也让他逆向而行,勇敢成为全市场最早重仓配置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基金经理之一。

除了是“新能源一哥”,陆彬还有另外一个标签:勤奋。

“597”的作息让他成为资管行业盛传的劳模:每天5:30出门,工作16个小时,全年无休。保证他精力充沛的来源,是他对投资事业的热爱和专注。陆彬直言,研究、投资股票一如其他人追剧、打游戏,是他最喜欢做的事。同时,作为一名成长型基金经理,陆彬深知,不同于可以享受认知复利的稳增长行业,成长行业的变化很快,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

他还是一名调研狂魔。他认为,“好公司”是“跑”出来的,不能在办公室里坐而论道。

2019年陆彬坚定持仓新能源,与其扎实的调研经历密不可分。那年9月,陆彬花了一个月时间实地考察了特斯拉整条产业链,同时作为*批用户完整体验了一下装充电桩、上高速、充电等整个流程。良好的使用体验让他对行业发展充满信心,因而果断逆向布局,占据了市场先机。

成为2020年股基一哥后,陆彬有了新的烦恼:规模增长的负效应和“冠军魔咒”。

一方面,随着管理规模水涨船高,陆彬深感一天16h也不够用了,于是他从一个人变成一个团队,并成为了公司的研究总监。他依旧每天*个到公司,依旧全年无休,并带动整个部门的氛围每况日卷。

另一方面,“冠军魔咒”也让他深感维持亮眼收益率的难度。在规模激增的压力下,陆彬的投资风格不再追求*,而是通过增配金融、地产和调仓权重股的方式降低风险、保持均衡。最终,陆彬2021年管理的三只基金涨幅均在40%以上,排名也达到同类基金前10%。

02、投资框架:基本面和估值的天平

陆彬对自己的投资框架有个很贴切的比喻:“我就像一个天平,一边是基本面,一边是估值。”他既看价值,也看价格。如果一家企业估值过高,哪怕它再优秀,他也会剔除在外。

这样的风格或许与汇丰晋信PB-ROE投资体系的熏陶密切相关。所谓PB-ROE,即纵轴是PB(账面价值/市净率),横轴是ROE,拟合出一条全市场回归线后,筛选出回归线右下方的股票。距离越远,被错误定价的可能性越大。PB-ROE体系的优势在于,它既可以自下而上地筛选公司个股,又可以自上而下地对市场的位置进行判断。

因此,陆彬认为市场上可以赚到两种钱:一种是企业成长、行业成长的钱,另一种是别人犯错误的钱。前者基于中国经济腹地的广阔与纵深,基于资产成长的ROE;后者基于他人对估值的错误判断,基于市场博弈。而他,在做价值投资的同时,从不避讳赚交易的钱。

“没有什么钱是肮脏的。”

陆彬做交易的初心,不是拿持有人的钱做投机,而是希望帮助持有人控制回撤,带来风险收益较好的回报。他做择时,但不做短期择时,他重视的是动态策略,即不断评估公司估值和基本面的匹配度。如果一只牛股需要10年才能涨10倍,那么陆彬可能在其狂涨了一两倍后就抽身离去,等到估值相对合理之后再重新关注。

陆彬从来不喜欢给自己贴上价值、成长或主题投资的标签,也不希望被认定为赛道型选手。

在许多不了解他的人看来,他在2019年配置新能源是“赌行业”。但陆彬强调,当时,他在比较了其他各行业的基本面和估值后,发现新能源行业无论是投资时机还是性价比都很好,因此配置了很高的比例。

他更想做一个灵活的投资人,侧重于尊重市场,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策略。

陆彬把股票分为四个类别:以医药、消费和新能源为代表的核心资产;低估值价值类资产;集中在TMT、高端装备和新材料行业的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率)成长类资产;周期类资产。当他管理全市场基金时,会保证风格均衡,“武林诸多门派都值得一练”。

同时,他不喜欢从众地买龙头股,而是经常做逆向投资。

例如,在光伏行业,他没有去买龙头隆基股份,而是选择东方日升和通威股份,因为陆彬认为目前的主流技术PERC电池将会被异质结电池技术取代。这一论断基于他一年多的实地调研,他去上海交大、中科院和行业专家探讨,又走访了相关的上市、非上市公司,在研究了路径、成本、替代问题后,认为技术革新大概率会发生。

他开诚布公地说:“我愿意现在买,需要理解,也需要勇气。”

事实上,陆彬从来不缺乏勇气。2021年二季度,陆彬的汇丰晋信动态策略混合的重仓股中出现万科、保利地产等地产股,又一次逆势而行。

陆彬的观点是,尽管房地产行业经历了过去20年狂飙后最严重的危机,但你永远无法将其归零。长期来看,房地产行业会变成类似龙头集中的公用事业行业,地产的需求也会面临重构,需求更稳定,投机盘减少。虽然目前市场对地产的分歧很大,许多人都不看好,但类似的场景陆彬早在2019年的新能源行业经历过,即使在悲观假设下地产的估值也足够便宜,从而支撑他买进地产。

总的来看,陆彬是一位个性鲜明的基金经理。

他在选股上偏好具备“周期+成长”双重属性的个股。一方面,周期股往往具有很强的业绩弹性和爆发力;另一方面,成长行业为所属的周期子行业提供较为持久的景气周期。两者叠加,势如破竹。这正是他很早上车新能源上游资源企业的原因。

他在交易上擅长左侧和逆向左侧,会时刻比较基本面和估值,兼顾行业景气度和公司质地,是市场上鲜有的公开表达“尊重市场”的基金经理。而他的勤奋又给他的逆向操作加了无限的心理防御,昭示着他不是剑走偏锋,而是天道酬勤。

03、投研团队建设:倾力而为

89年出生的陆彬因为年轻,在部门里看起来不太像领导,更何况还会日复一日地为办公室里的饮水机换水。但陆彬为了搭建、培养这个团队,着实花了许多精力。

在招募成员时,他问了每一个面试者同样的问题:“以后,你想不想做基金经理?”陆彬期望找到和自己一样热爱研究、有强烈自驱力的人。没有成为基金经理的野心,不足以和他灵魂共振,成为利益共同体。

一年间,陆彬将诸多志同道合的人纳入麾下,其中不乏降薪跳槽者。

在用人管理上,陆彬讲求实事求是。他并不支持多位研究员同时覆盖单个行业的做法,而是通过搭建资深带资浅的梯队来避免内耗。同时,陆彬奇招频出。职场精英盛产*主义,许多研究员对公司有“洁癖”,只看好的公司。陆彬认为,“永远做白雪公主,以后遇到渣男,就会犯错”,因此也会安排这些研究员研究商业模式较差、多数公司质地一般的行业。

在能力培养上,陆彬倾力而为。他会在每周五的团队例会上事无巨细地讲解、分析行业,不为自己,只为让团队快速成长,他期望在三五年后培养出三五个百亿基金经理。同时,他期望有研究员来“挑战”他,而不是迎合他的口味。以新能源为例,在他2021年二季度基于经验主义卖掉光伏时,他期望有一个研究光伏不久的研究员“唱反调”,从而规避错误的操作。

有战略,也讲战术,从愿景到细节,陆彬也在为构建一个他的理想团队,付出比一般的基金经理更多的努力。

04、尾声

陆彬很明白基金经理这份工作的价值,他时常把“为老百姓理财”挂在嘴边,他曾经表示:“要把投资者的钱,当妈妈的养老金管理。”2020年以来,他给投资人写了10余封亲笔信,笔耕不辍。他在直播、路演和写信时提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他坚信,不断交流,一定能获得投资者信任。

他坚守专业的理解也不是空中楼阁。在他看来,一个具备基本金融素质的人很容易识别股价是贵还是便宜。问题在于,越聪明的人越想赚溢价。但基金的长期业绩本质上在考验基金经理的心性、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坚守专业的本质即坚守良好的品性。

而陆彬身上难能可贵的品性,就是以客户为导向。许多基金经理之所以犯错,都是基于“世界错了我没错”的执拗——要么哭天抢地,埋怨市场风格不适合自己;要么只选好公司不做应变,通过长期信念抗过周期波动。陆彬则很直率:基金经理的本职工作就是给客户赚钱,就是要适应不同风格的市场环境。对某种投资主义的坚持不应当作净值下跌的“免责金牌”。

在发新基金的时点上,陆彬也有着自己的坚持。

在2021年年初新基金发行最为火热之时,陆彬并未自恃2020年股基冠军的身份盲目扩大规模,他清醒地认识到,市场估值太高,并非好时机。在他眼中,投资是一件很纯粹很专业的事,一旦跟商业叠加,自己的顾虑会增多,操作会变形。

而眼下市场募资艰难,行情冷淡,陆彬却选择这个“好做不好卖”的时点发行新基金,显然也是有备而来。他认为,过去2个月高估值核心资产的下跌很大程度上释放了风险,整个市场有望开启新的结构性行情。而他也已经做好了准备——哪怕今年系统性机会变少,只要沉下心来,依旧能挖掘到个股的Alpha。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远川投资评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