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阿里战投缩编,大厂投资按下暂停键

互联网大厂在未来一段时间,通过战略投资同时获得业务和资产双向回报的发展方式,恐怕也难以再现。

近日,阿里巴巴战略投资部门将进行团队缩减的消息在业界风传。传言称,此次团队调整涉及阿里战投部内地中高层人员,团队规模将从110人缩减至约70人。对此,已有不少媒体向阿里核实,但均未获正式回应。

不过,有接近阿里的知情人士称,“确有此事,主要是市场原因”。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阿里仅出手11次,投资总金额为10.64亿元。然而并非只有阿里减少了投资行为,2021年上半年腾讯私募并购投资高达129次,但今年同期只有32次。此外,百度、小米等头部大厂在2022年上半年的投资,也均少于去年同期。

疫情冲击、反垄断监管、融资失败、战投缩编……以阿里为代表的巨头们,正在以类似的方式告别自己的光辉时代,不管它们有没有准备好,历史的车轮已经滚动起来,等待它们的是新一轮中场战事。

01

阿里战投的光辉十年

2008年,腾讯在公司成立的第10年创立战略投资部,比腾讯晚一年成立的阿里,也在这一年拥有了自己的战投部。最初,阿里战投部由同年加盟的星空传媒中国区原COO张蔚负责,业务层面直接向CFO蔡崇信汇报,而张蔚的手下主要有阿里十八罗汉之一的谢世煌,以及加入阿里前在德勤公司财务顾问部任职的张飞燕。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虽然成立了战略投资部,但张尉、谢世煌以及张飞燕三人没有一个是专业投资机构出身。或许这也决定了阿里战投部起初三年,主要采取跟投的策略和风格,且大多数投资集中在早期项目上,颇有些“试水”找感觉的意味。

2011年7月,阿里作为主投方,刚刚完成对美团的B轮5000万美元投资,而北极光创投董事张鸿平也以负责人身份参与了对美团的跟投。当年年底,张鸿平作为*位专业投资机构出身的投资人加盟阿里创投部,让阿里战投部渐渐找到明确的方向,也有了自己的风格。

回首2013年的阿里创投部,恐怕没有一个人不会感到惊叹。这一年,阿里收购了虾米音乐、友盟,入股众安在线、新浪微博、高德地图、天弘基金,投资快的打车、UC、穷游网。在腾讯凭借微信站上移动互联网潮头的时候,阿里也通过大举投资,在增长回报和业务发展层面获得了显著收益。

不过,作为阿里投资早期操盘手,张鸿平和阿里的关系并未长久地保持下去。2016年,入职还不满5年的张鸿平离开阿里投资部,但这并没有让阿里投资团队停下前进的脚步。据路透社报道,2016年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抢购资产,阿里为巩固全球并购的动力,其内部投资团队规模扩大到150人,是腾讯的三倍。另据IT桔子数据,迄今为止阿里系共计投资公司660家,投资事件827起。

随着阿里投资团队的不断壮大,外界也开始出现一些对阿里投资风格的质疑,其中也包括张鸿平的身影。在张鸿平从阿里离职两年后,虎嗅将其口述内容整理成《阿里投资:一个昔日操盘者的回忆和思考》系列文章,张鸿平在文中对腾讯战投非控制、非业务驱动的投资方式表达了羡慕。在外界认知中,阿里为了做大生态圈,对被投方的收购和业务层面的控制,也成为许多项目在接受阿里投资后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

02

被嫌弃的阿里投资的“前半生”

事实上,阿里投资并非一开始就拥有全盘战略的宏大目标。2013年之前阿里以财务投资为主,每一笔投资都指向能帮助其电商业务发展的项目。例如在2008年投资百世物流和2010年投资星晨急便,是为了解决电商配送环节问题,2010年投资宝尊电商,是为了向品牌商家提供整体化的电商运营服务,为了完善淘宝图像购物搜索能力,阿里还投资了淘淘搜。在此期间,阿里的投资业务分布在集团投资部、B2B投资部和淘宝投资部三个部门。

直到2013年阿里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组织架构变革,成立25个事业部,投资业务也全部集中到“阿里巴巴集团投资部”,此后经过1年多的磨合和调整,阿里彻底转变为战略投资者的角色。

关于阿里的投资逻辑,蔡崇信曾经在2017年6月的阿里投资者日上用围棋进行了类比:在围棋比赛中,棋子可以从任意一点开始,到任意一点结束,要获得最后的胜利,就需要提前占据有利的位置,“我们就是把正确的资产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战略投资和并购是作为赢得围棋的一部分,给阿里建立长期的战略价值。”

时隔一年后,蔡崇信在2018年9月的阿里投资者日上,对“围棋理论”做了进一步阐释,他指出“投资并购就像一个围棋游戏,仍有许多棋子散落在各地,需要有人合理规整摆放。阿里会持续进行投资,因为投资是为了未来而布局,我们更乐于投向能为公司创造‘1+1>10’效应的项目。”

蔡崇信还在现场以饿了么为例,详述收购饿了么之后阿里对其提供的*化消费者流量、会员融合、丰富交付场景、组织升级等4大价值点。但在外界看来,如今的饿了么,无论是在业务多元化还是估值方面,都无法与拥有万亿市值的美团相提并论。除为支付宝提供支付场景外,饿了么在阿里生态中也无法实现更多的价值。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曾经国内*个上市的视频平台优酷身上。2016年优酷土豆卖身阿里后,为避免与阿里生态的业务重复,逐渐放弃了UGC内容。但实际上,优酷当时在UGC内容上已经拥有堪比“B站+西瓜视频+微博视频”的行业竞争优势。如果优酷的UGC内容优势能够一直保持下去,其内容端的用户价值不可估量。

此外,阿里乐于空降管理层的管理方式也给优酷的长期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从俞永福、杨伟东到樊路远,优酷四年内三度换帅,频繁的领导层变动让优酷原本的长期战略无法继续下去。曾经发掘出筷子兄弟的青年导演支持计划,以及捧出叫兽易小星的土豆映像节全部终止,《长安十二时辰》《白夜追凶》《北京女子图鉴》等现象级自制剧的制作人又相继离职,优酷变成了毫无竞争优势的版权内容平台。

在此期间,爱奇艺、腾讯视频凭借自制节目和版权资源迅速抢占市场,让原本贵为“行业一哥”的优酷,如今只能屈居行业老三的位置。B站、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等依靠UGC内容快速崛起的新玩家,也顺势从优酷这条大鱼口中抢到行业发展机会。

据《财经》报道,一位阿里投资部前员工曾表示,阿里的投资风格被描述成“中心化投资”,主要意图是获取流量、用户和技术。“至于投出去的钱是赚是亏,阿里不太在意,只要拿到这三样东西就赚了。”对于阿里长期发展的宏伟目标来说,这套投资逻辑并没有问题,但作为被投方就不太幸运了。

03

互联网战投进入冷静期

其实,阿里战投部传出“缩编”的消息后,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因为自从反垄断监管趋严后,包括腾讯、字节跳动在内的大厂都开始准备收缩过冬,再加上疫情反复对经济环境带来的影响,拥有超过25万名员工的阿里自然也会在不同部门之间减少人员规模。但是对于阿里投资来说,整体的收缩迹象其实在2019年底就已出现。

2019年6月,阿里CFO武卫接替蔡崇信成为战投部负责人,同年12月,阿里战投部资深总监谢鹰离职。在武卫治下,阿里战投部的调整和思路变化更贴近业务和注重组织的统一性。

在具体动作上,武卫对已经投资的项目进行复盘和梳理,慢慢退出战略协同不大的项目。在2019年9月24日举行的阿里投资者日上,据武卫透露,阿里截至当时已退出包括陌陌、探探、美团、Snap在内的超过50个投资项目,实现投资收益180亿元人民币。

2020年以后,在监管和疫情的双重压力下,阿里持续退出多个项目。其中包括《南华早报》、芒果超媒、财新等媒体系资产,以及物流领域的蒙牛“天鲜配”、万象物流、百世快递,短视频领域的鹿刻APP等公司股份。今年5月份,阿里巴巴和蚂蚁集团也退出了印度*电商企业Paytm Mall的股东行列。

投资业务收缩的同时,阿里投资的领导层也在变更。2021年12月6日,阿里巴巴公告称,武卫将从2022年3月31日起不再担任集团首席财务官(CFO),届时由集团副CFO徐宏接任,武卫将继续担任集团执行董事,并担任集团董事会下设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在战投部传出“缩编”消息后,有内部人士透露,现在分管阿里巴巴战略投资部的也是CFO徐宏,“原先的负责人武卫基本处于退休状态。”

时至今日,大厂战投部的集体收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今年1月份,字节跳动整体裁撤投资业务,涉及上百名员工。根据字节跳动的回应,战略投资部员工将分散到各个业务条线中。腾讯投资部门也在上个月传出部分减员的消息。

有互联网投资相关业务人士指出,战投裁员不等于公司不做投资,大厂战投部裁员也不等于互联网战投消失。但更为现实的是,在经济环境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着眼未来、服务于战略大局的大厂战投部短期内只是在产生成本。

惊蛰研究所2021年11月发布的文章中曾提到,由于对外投资的公司股价下跌,导致京东账面亏损增加,京东战投部因此被迫“背锅”。而对比京东不到200笔的对外投资,阿里这样的“超级大买手”,必然也要着手考虑如何削减运营成本。

这也意味着,过去大厂战投部像买白菜一样抢夺新兴行业头部项目的景象,将一去不复返。互联网大厂在未来一段时间,通过战略投资同时获得业务和资产双向回报的发展方式,恐怕也难以再现。

历史的车轮已经滚动起来,谁又将从新一轮的中场战事中脱颖而出?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惊蛰研究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上市企业

互联网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