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数十几年是外国游戏公司在中国的黄金时代。美国的暴雪、EA、2K和Zynga,法国的育碧,日本的科乐美、Gree和东星,新加坡的维塔士,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成立分部,敲响了中国游戏市场的大门,也一度养活了不少外包团队。可惜征战不到十年,它们之中大多数就以「解散中国工作室」的结局黯然退场。
而后的十几年,中国游戏公司崛起。它们很好地承接住了移动游戏大潮,开始频繁出现在全球游戏收入榜前列,全球化的野心也日益膨胀。而在遭遇流量见顶的中国市场和监管压力后,它们纷纷决定走向海外。
等待中国厂商的是一个新时代难题——如何与做惯了3A大作的外国厂商竞争?在通过投资收购外国游戏公司打响*枪后,「建立海外工作室」被提至更高优先级。
如今它们已经在全球点亮了一个又一个坐标,并开启疯狂的挖人模式。
01
中国厂商的全球梦与3A梦
当外国主机大厂摩拳擦掌打算进军手游的时候,在手游领域取得巨大成功的中国头部厂商则追逐起了3A梦。
腾讯早前凭借强大的钞能力把据点安置在世界各地,如今两大工作室都有非常重要的海外战略调整。
光子工作室群今年6月宣布全面升级,正式启用了全新海外品牌「LIGHTSPEED STUDIOS」。光子算是较早拓展海外业务的,2020年便在美国加州成立LightSpeed LA工作室,计划开发一款3A开放世界游戏,并邀请了曾参与制作《荒野大镖客》的资深从业者Steve Martin担任工作室负责人和制作人;之后又在加州成立Uncapped Games,在研一款PC平台的RTS游戏,带队的是前暴雪核心成员Jason Hughes和David Kim。
天美工作室群差不多在同一时间进行组织调整,据《晚点财经》消息,原J3工作室被调整为Y1、Y2、Y3三大工作室,针对不同方向和领域研发面向全球的射击类游戏;新成立的G1工作室则负责打造全球化原创IP的3A产品,天美国际业务负责人高敏担任总经理,同时分管天美工作室在北美地区的多个团队。
作为天美最早在海外孵化的研发工作室,G1旗下开局团队可谓是星光熠熠。成立之初便招揽到了前育碧游戏制作人Scott Warner和前DICE洛杉矶工作室负责人Rosi Zagorcheva,前者是《光环4》的首席设计师,后者为《战地4》系列开发工作的高级主管;最近又从微软挖来了*游戏美术专家Nicolas Bouvier,他曾担任《光环:无限》高级美术总监。据了解,G1在研一款多平台原创IP射击游戏,项目开展已经超过两年。
值得一提的是,腾讯去年年底还推出海外发行品牌Level Infinite,总部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和新加坡。
成立海外工作室,网易的行动甚至比腾讯更快。2019年高调落户加拿大「游戏之城」蒙特利尔,引来了当地政商以及互联网、金融、传媒等各界名流为之站台;之后陆续在日本成立樱花工作室、名越工作室,在美国成立Jacklope Games和Jar of Sparks工作室,无一不是奔着3A大作的目的而去。
网易在招募人才方面也呈现出一种倾向,它似乎更青睐日本知名游戏人,卡普空的战斗设计师吉田亮介和制作人小林裕幸,万代南梦宫的制作人小泽健司和部门经理赤塚哲也,世嘉的制作人名越埝洋等等都被纳入麾下。
沉迷于引进工业化的米哈游在去年官宣了蒙特利尔工作室,成为腾讯网易之后第三个入驻蒙特利尔的中国游戏公司。该工作室目前在打造一款3A开放世界+射击游戏,研发时长至少超过两年,外界推测或为英伟达CEO黄仁勋在2019年英伟达GTC大会上透露的《Project X》。今年米哈游还公布了一个全新品牌「Hoyoverse」,短短几百字的公告六次提到了「全球」,总部设在新加坡。
米哈游凭借《原神》在全球玩家和外媒积攒了不错的口碑,也受到了海外资深人士的青睐。不仅从微软Xbox挖来了拥有十多年主机开发经验的弋振中担任《原神》技术总监,前《战神》关卡设计师Kai Zheng也选择加入米哈游,还挖来了前顽皮狗程序。
作为老牌出海厂商,FunPlus常年位列AppAnnie全球发行商52强榜单前排。把全球游戏收入去掉中国大陆的部分,依然能够挤进收入榜TOP20的中国公司,除了米哈游便是FunPlus。在本地化运营方面,FunPlus的经验*比腾讯网易丰富,但说到海外建厂,它似乎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布局。
*个IP创意工作室Imagendary Studios去年在美国尔湾和上海成立,汇聚了全球影游行业的*人才:创始人是前暴雪首席艺术家王炜,负责视觉*的Chris Yang此前在暴雪担任电影艺术家超过12年,而在暴雪拥有10年动画渲染经验的Piotrek Krawczyk则担任*工程师;从索尼影业挖来的资深人士也不少,前副总裁、前高级技术总监均有着20多年从业经验,如今在尔湾工作室担任重要职位。
根据去年透露的信息,他们正在利用虚幻引擎5打造一个原创IP的影视体验内容,而且即将开启基于这个原创IP的*款PC端3A游戏。
与上述公司相比,IGG、字节跳动、莉莉丝目前对3A游戏的开发意愿并不明显,而全球化的意识则半点不弱。
IGG的总部位于新加坡,早年因为税率优惠,在当地注册主体并安置了部分团队,之后又在加拿大、白俄罗斯开设研发分部,及至今天本地化运营工作室已经遍布全球各地,包括美国、日韩、泰国、印尼、巴西、土耳其和意大利等。
字节跳动的游戏业务也有全球化动向。今年5月游戏新知报道过,朝夕光年在为新加坡分部招聘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其中提到将负责「从0到1搭建新加坡的游戏团队」,而现在新加坡分部又在招募游戏发行。收购的沐瞳科技在新加坡也有办公点,不过更多是专注电竞和本地化运营工作。
莉莉丝今年把品牌战略升级为「超越预期」,计划打造一个破次元的未来版图,目标是全球玩家。截至目前*的动作就是4月推出的全球游戏发行品牌Farlight Games,总部也选在新加坡,未来将通过这一品牌把后续产品带到海外市场上去。
此外,还有许多中国厂商(如智明星通、乐元素、tap4fun和电魂网络等)都在海外成立了分公司,当然主要还是承担出海游戏的本地化运营工作。
02
这个规模能否做出3A?
除去本地化运营人员,中国公司的海外团队与在3A领域已有数十年沉淀的外国厂商相比,规模还是比较小的。
网易的名越工作室在10人左右,未来也不会超过百人规模。米哈游的蒙特利尔工作室也是会控制在100人左右。攻势最猛的腾讯在洛杉矶建了一个占地接近5000平米,而它的计划也不过是三年内把洛杉矶员工规模扩张到300人左右。导致不少国内玩家产生质疑,这个规模最终能否做出3A大作?
头部大厂的招人标准间接解开了这个困惑,它们的初步计划都是打造小而精的海外团队,为此不惜重金招揽资深从业者。
腾讯是最舍得花钱的,承诺的待遇可能还包含自家股票。根据美国招聘网站ZipRecruiter数据,游戏行业平均年薪9.2万美金。而《Insider》杂志从美国移民局获取到的腾讯2020年~2021年员工薪资,负责游戏业务的人员几乎都带有「Senior(高级)」的Title,他们的年薪均在10万美元(接近68万元人民币)以上。例如一位高级概念艺术家的年薪是16.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3万),一位高级游戏引擎开发人员的年薪则达到了2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36万)。
据海外求职网站Glassdoor估计,光子Lightspeed LA工作室招聘一位拥有3年以上经验的游戏动画师,开出的年薪范围是7万~10.1万美元(约合47万~69万人民币);Uncapped Games工作室招聘一位制作人给出的年薪在5.1万~8.4万美元之间,QA分析师待遇更高,年薪在8.9万~13.8万美元。
网易打算采用类似苹果的「代工模式」,让海外团队专注于3A游戏的核心机制和故事,同时中国团队在美术设计和debug测试方面提供大量人力支持,随着时间推移,国内团队从中学习如何制作*的主机游戏。
它的东京工作室招聘岗位多为拥有3年以上经验的从业者,项目经理的要求更高,至少有5年工作经验,且必须精通中日双语,独立负责过大型游戏项目的管理工作。日本求职网站CareerCrosss的信息显示,这些岗位的年薪范畴基本在500万日元~1500万日元(25万~75万元人民币)之间。
见惯百万年薪的国内从业者或许不以为意,而这个待遇在日本也是有一定竞争力的。要知道今年卡普空才把新员工*月薪从18.75万日元(约合9327元人民币)上调至23.5万日元(约合11690元人民币)。而网易给出的薪酬相比日本大厂,至少还高出了50万元。
米哈游的海外工作室有着差不多的招聘需求,要求Title在Senior以上、工作年限至少3年,至少拥有一个已出售的3A游戏或PC游戏项目经验。米哈游还支持远程办公,员工自己决定在哪里工作,不喜欢居家办公的人也可以选择在蒙特利尔或圣莫尼卡的办公室工作。
大佬级别的待遇反而较难估量,由于他们经常成为大厂「抢人」大战中的主角,Offer价格会一路飙高。就像加入FunPlus的大神王炜,外界猜测年薪可能超过了500万元人民币。大佬的加盟不仅提供丰富的研发经验,本身的人脉或号召力也能引来更多*人才。名越埝洋就是带领着佐藤大辅、细川一毅、城崎雅夫等一众世嘉员工加入了网易。
不得不说,中国厂商这套动辄「薪资翻倍」的抢人策略还是挺有效的,甚至影响到外国公司。育碧深受其扰,尤其在蒙特利尔耕耘二十多年,奉行的那套工业化流程培养出成千上万的3A游戏开发者,俨然成为了「全球人才超市」。原先就有许多外国公司跑到育碧蒙特利尔工作室周围定点,现在又多了开始推行游戏工业化的中国大厂,大家都认准了去育碧挖人,无疑加剧了它的人才流水。
为了应对该地区日益激烈的竞争,育碧的加拿大工作室去年宣布集体涨薪,拼命想挽留资深员工。据Kotaku报道,收入越高的员工加薪幅度越大,例如Senior级别开发者可能会获得20%的加薪,Junior(初级)开发者的加薪幅度只有5~7%。不过这种阶梯式加薪受到了部分员工的抗议,认为会拉大薪酬差距。
03
「国内的别卷到这里来」
中国厂商的到来让海外从业者又多了一个选择,但他们对此的评价并不都是正面的。
比较极端的有《战神》系列制作人David Jaffe,他自称曾拒绝了腾讯1亿美元的项目邀约,根本原因是他对中国存有偏见,不愿意和中国公司产生关联。
更多从业者则考虑到钱以外的因素。像蒙特利尔这类游戏产业发展不错、福利又比较好的城市,单靠高薪很难吸引人才。
项目和团队的问题首先会让他们产生迟疑。毕竟*人才加入中国厂商,一度被网友调侃为「本升专」。网易在这方面其实把控得好一点,它的财力和规模注定无法像腾讯一样在全球买买买,所以它把赌注押在人才身上。丁磊的口头禅是「拥有真我(Embrace your inner geek)」,这句话出自暴雪核心价值观之一,现在成为网易向全球开发者推销自己的一个诀窍。
据彭博社报道,名越埝洋在诸多的中国和美国发行商中选择了网易,尽管有人给出了更高的待遇,而这是因为网易承诺给他创作自由:「这与他们愿意投资多少钱无关,网易最尊重创意。」
Jack Emmert(Cryptic Studios前首席执行官)加入网易美国工作室,则是因为后者承诺会把他从会议和报表中解放出来,更重要的是,他感觉团队里充满志同道合的人。他领导的Jackalope Games独立运营,拥有创作自主权,*项目由网易全额出资,并允许员工远程办公。
更早的时候,陈星汉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2016年他需要一笔钱把游戏推到中国市场,为此接触了几家中国公司,当时刚收购Supercell的腾讯被寄予厚望。不过在洽谈中,腾讯认为他的新产品「风格前卫+免费游戏模式」有较难变现的风险。令他意外的是,网易CEO丁磊亲自飞到旧金山,与他谈了几小时敲定了这笔交易。在他看来,丁磊不像商人,更像一个产品经理。「网易从创作者的角度看到我的游戏,而腾讯更关心它的商业价值。虽然腾讯的出价总是高于他们,但网易很擅长讨价还价(NetEase looked at my game from a creator's perspective, and Tencent cared more about the business aspect of it. While Tencent can always outbid them, NetEase has a good nose for bargains)。」
此外还有一个隐形炸弹,即中国的加班文化是否会被带到海外去?尽管外国也有加班异常凶猛的3A大厂,但整体情况并没有中国严重。外国从业者看多了关于中国互联网行业加班现状的报道,心存顾虑也很正常。
而对拥有3A工作经验的华人、中国籍从业者来说,加入中国厂商的海外工作室,既能拿到不错的涨幅又有文化认同感,看上去是不错的选择。但据相关人士透露,华人或中国人进了中资企业可能也很难摆脱加班的命运。一方面他们被默认是需要加班的,另一方面加班似乎已经嵌入基因。
一位中国赴新加坡工作的字节跳动员工找行政部门表示公司空调关太早了,随后行政部进行了调整。很快他就在脉脉上看到了同事的吐槽,「本来6点下班,空调6点就关了。好多中国同事调岗到新加坡后,一直投诉空调太早关掉,结果行政部门现在额外花钱开空调开到7点。国内的想卷别来新加坡。」
而这些问题显然不是钱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