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储能「闹荒」背后,投资人想静静

储能不赚钱,在电动车电池赚钱的背景下,电池制造商们更愿意把锂电产品供给下游主机厂,追求利润最大化。

近日,宁德时代与美国公用事业和分布式光伏+储能开发运营商达成协议,为Gemini光伏+储能项目*供应电池的消息引发关注。与此同时,国内储能领域却闹起“电池荒”。

根据报道,由于电池供不应求,已有储能企业被迫暂停接单。面对这一情况,有投资人告诉创投日报记者,这其实是储能不赚钱。“在电动车电池赚钱的背景下,电池制造商们更愿意把锂电产品供给下游主机厂,追求利润*化。”

01、储能电池短缺背后

随着政策的明朗,今年储能领域强势崛起。截至目前,已有32省市明确新能源配储能要求,并且是强制搭配,储能项目一时风光无二,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

但强制搭配,并不意味着产业链已达到成本*。“相比锂电产业链,储能依然有成本高企的问题。”10月22日,毅达资本高级合伙人厉永兴在接受创投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强制配置储能,是因为新能源发电波动对电网有冲击。“过去新能源发电量没有那么大,所以没有相关要求。但现在光伏发电实现平价上网,如果发电过程中大幅波动,电网会吃不消,因此需要新能源发电侧配置储能,保持供电稳定。”

“对于发电侧来说,储能的配置只会要求相应的发电指标,而不会具体要求储能企业通过什么技术方案解决问题。截至目前,以磷酸铁锂为代表的储能锂电池装机量*,超过80%,而液流电池、压缩空气、飞轮储能等技术方案占比较小。”

在厉永兴看来,磷酸铁锂电池之所以占比大,源于产业链发展完善,产生成本*。但在锂价疯涨之后,强制配置的储能会提高光伏整体发电的成本,与此同时一些储能项目还可能要垫资。此外,“在当前电动车需求都无法完全满足的背景下,锂电池制造商没有更多精力去做储能,导致储能电池供不应求。”厉永兴谈到。

采访中,另有新能源领域的投资人对创投日报记者表示,在锂价疯涨中,电动车这一C端品牌有溢价空间。“如果电池性能好,可以把上游涨的价格传导给下游消费者。但储能属于工业领域,没有品牌溢价,拼的是指标,企业对成本非常敏感。哪怕综合运营成本差1分钱,反映在收入上也是非常大的差距。在此背景下,储能领域出现电池短缺,也就不难理解了。”

值得一提的是,有研报显示,储能领域对钠离子电池的需求规模将从2021年的零GWh增长到2025年的48.74GWh。但厉永兴认为,钠离子电池虽然化学元素容易获得,但目前产业链还不成熟,整体成本并不比锂电池低。

“主要原因是钠电池还处于很早期,整体产业链不健全,技术上也有待突破。比如薄膜材料、中间技术,以及电控设置去掉后的设计等等,这也是钠电池产业链落后于锂电池,没有锂电池产业链直接拿来用这么方便。”

02、锂电破发潮来袭

由于成本等各方面原因,让储能遭遇上述尴尬一幕。但发展如火如荼的锂电产业,也同样两极分化。

作为最火热的赛道,锂电正面临估值窘境。9月以来,二级市场上锂电相关的新股破发率超过8成,万润新能、帕瓦股份、零跑汽车、中创新航均无一幸免,上市即破发。上市仪式上,中创新航掌门人刘静瑜表示,如果不是因为现阶段市场情况,中创新航不会是600多亿市值。

刘静瑜同时透露,将根据中创新航的战略发展,启动回A上市。但有新能源领域投资人告诉创投日报记者,“作为宁德时代的竞争者,中创新航选择在港股上市,肯定是不符合A股上市要求。”

“2021年,中创新航虽然营收达68.17亿元,但净利润只有1.40亿元,这充分说明作为中游电池制造商,受困于上游锂矿价格,同时在品牌溢价上中创新航又不及宁德时代,只能以量换价。对应的毛利率显示,2021年中创新航仅有5%,远低于同期宁德时代的26.28%。”该投资人谈到,与此同时,两者又有专利纠纷,中创新航被“宁王”索赔超6亿元。

“虽然科创板能容忍不盈利,但这些诉讼纠纷在客观条件上,也可能造成中创新航不能满足A股上市的要求。而港股流动性差,对应估值不高,不过港股主要以机构投资者为主,600多亿元市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构的态度。”

除此之外,面对零跑汽车上市首日跌超33%,投资人也感慨:不知跌到哪轮去了……

资本市场对锂电公司态度偏冷,但产业链端上,锂电设备需求依然旺盛,头部企业生产饱和,并且资本持续加注。

今年6月,宁德时代450亿元定增方案出炉,资本大佬高瓴豪掷30亿元加码;8月,欣旺达EVB完成80亿元融资,博华资本、深创投、源码资本和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联合领投,本轮融资完成后,处于A轮的欣旺达EVB估值高达300亿元。

再往前看,3月卫蓝新能源完成一次工商变更,哈勃投资、顺为资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吉利控股等纷纷现身。由于投资方实力强大,多为行业大咖,不免让业内多看卫蓝新能源几眼。这一轮融资完成后,卫蓝新能源估值已超过150亿元,堪比一家上市公司。

面对锂电赛道的冷与热,厉永兴告诉创投日报记者,目前,新能源领域的一级市场投资是很高的,甚至可以用“非常高”来形容。“这跟之前的半导体投资有点像,应届毕业生一毕业,踏进锂电厂就能拿十几万年终奖。但这么高的估值之下,还是有人愿意投,这背后的估值逻辑需要投资人冷静思考。”

与此同时,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正悄悄为上市做准备。2021年4月,比亚迪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表示,弗迪电池将在一两年内推进上市事宜。脱胎于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的蜂巢能源,于今年1月也在江苏证监局进行上市辅导备案,目前正在进行中。

在新能源风口之下,这两者都已成为独角兽,并成功上市。但上市后估值怎样,最终仍由市场说了算。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财联社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新能源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