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谁杀死了耐用商品?

一边是“人间清醒”们逆消费主义的实践,一边是很多人真的很难认真用完一件物品。大到3C家电,小到配饰零件,年轻人似乎更习惯换新而非修理。

你知道吗?

一款2010年上市的诺基亚的1280和2022年上市的iPhone 14 pro,都一样可以接打电话、收发短信、当手电筒、玩贪吃蛇……

但是前者的售价是129,后者的价格早就突破万元,价格相差近百倍,即便这样,大家依然对于过万的手机趋之若鹜。

不仅是手机,我们会发现现代人换房、还车、换家电的频率越来越高,更不必说每年购买的新衣服、鞋子、包包、首饰……

“以前东西坏了是修,现在是换。”这既是新的生活方式,也是当代人的消费观念。

2022双十一预热已经开始,购物车收到加满提示的声音也已经出现,伴随着头部主播回归,不少人摩拳擦掌准备大战这次购物节。

但是回顾近两年双十一,逆消费主义的实践向购物狂欢节发起挑战。

据Just So Soul研究院数据,2021年的双十一中,有20.4%的Z世代没有参与双十一购物狂欢,甚至有2.87%的人表示“有点反感,不喜欢这种模式”。

豆瓣“不要买|消费主义逆行者”“今天消费降级了吗”“极简生活”等小组成员均突破30万人。

但是抵抗消费这件事,不是你想抗,想抗就能抗。

一边是“人间清醒”们逆消费主义的实践,一边是很多人真的很难认真用完一件物品。

大到3C家电,小到配饰零件,年轻人似乎更习惯换新而非修理。

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为什么越来越快了,消费者是更愿意以换新代替维修了吗?

有人重新定义淘汰

不定期换新似乎成为很多人自然而然的选择。

以手机市场为例,中国循环经济协会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提到,近五年来我国平均每年的手机销量达到4.3亿部,占全球手机总销量的30%;

每100名中国居民拥有114部手机,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拥有量增加的情况下,手机更新换代的频率也不低。

SEE基金会联合零点有数发布的《手机使用与回收公众调查报告》显示,有22.7%的中国用户不到一年就会更换自己的手机,两年以内进行更换的受访者比例高达43.4%。

近半数(45.3%)受访者表示,上一次更换手机时,旧机处于“几乎全新”或“非全新但不影响使用”的状态。

2022年下半年,iPhone 14系列、华为Mate 50系列陆续登场,给高端手机市场带来了久违的换机热潮。

闲鱼顺势在9月份推出为期三天的闲置手机回收活动,给想要换新机的消费者们一个“机会”。

二手平台上多得是“九成新”“不影响使用”的标签,可明明没到影响使用的地步,手机为什么会被淘汰?

部分“追求喜欢的机型、款式”的非刚性因素的确存在,但换机的最主要因素还是性能问题。

56.6%的受访者会因为像素过低,内存不足等性能原因而考虑更换手机,手机频繁卡顿、电池衰减以及破损后维修成本高,也是更换手机的几项重要因素。

功能、款式甚至质量问题,是光注意爱惜就可以避免的吗?

工业生产上存在一种影响深远的设计理念——“有计划报废制”,即有计划地使产品在规定时间内报废,从而引导消费者不断购买新产品。

在灯泡寿命可达2500小时的上世纪二十年代,飞利浦、通用电气等在日内瓦聚集,组成一个名为“phoebus”垄断集团,签订合约承诺将灯泡的寿命控制在1000小时左右。

虽然20年后协议被终止,但这对厂商并没有约束,普通灯泡的寿命至今也只有1000小时。

“计划报废”发展到如今已有了各种各样的同类型策略。

厂商在设计时预先规定产品的使用寿命,使其超过一定年限后报废,这是典型的“质量型报废”。

比如打印机墨盒没墨,正常思路都是换个墨盒或者加点墨。但是柏林工业大学的研究者史蒂芬告诉我们只要取出打印机墨盒,找到内置计数器。

这个部件会对墨盒打印的纸张数量进行计数,他拿的那款是倒数5万张墨盒会被设定报废。而我们只需要重置计数器,将其清0,打印机就可以正常使用。

消费者最有理由换新的就是那些“功能性报废”产品,有了更多、更完善的新产品似乎可以代替功能“老化”报废的产品。

只在功能上做文章还不够,市场会不断推出新的流行款式,使先前产品由于过时、不合消费者意趣而面临“款式型报废”。

在商业银行工作的小郑通勤用的汽车开了不过一两年,从功能上讲载人出行完全没有问题,但是他还是打算出手换一辆特斯拉,因为好像所有人都在暗示燃油车是过时产品。

BBC纪录片《无节制消费的元凶》里,一开始就由人们对苹果手机的狂热引入,人们为了一款与上一款并没有什么区别的新款手机在寒风中排队十几个小时甚至更久,这么多年,从5S到14 pro,这个场景被不断重复。

维修的门槛越来越高

不管是购物节的遇冷,还是逆向消费主义者的崛起,都有部分消费者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反抗。

但是“认真用完一件东西”这件事,“在“计划报废”机制的设置下,在商品设计有意加速淘汰的助推下,变得越发困难。

东西坏了之后,维修可能不是一个好选择。

首先,部分厂商堵死了非官方维修的路。

消费者只能在品牌方授权店内维修,且一旦过了保修期,高昂的维修费用让人直呼承受不起。

其次,走向智能化、高端化的现代产品也不允许消费者动手。

家里随处可见的电动牙刷、扫地机,甚至升级后的智能款厨房小电器,就算有个小灾小难,还能像以前那样敲两颗钉子,裹两层胶带就能解决吗?普通人已经没有资格和能力对这些高科技“动手动脚”了。

那专业的维修机构呢?

《证券时报》刊登过一次维修经历,记者的某品牌时尚智能款电饭煲坏了之后,按照商品使用说明书上的电话指示,只能选择送修或者快递寄出。而后发现这个位处深圳城中村,名义上的官方售后服务点,实则为外包的家庭小作坊。

与此同时非官方维修店因数量多、分布广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选择。

尤其是互联网下美团、淘宝等第三方平台的宣传以及年轻一代的互联网消费习惯让非官方维修覆盖范围更大。

但是非官方维修套路有多深?

站在消费者角度,互联网平台显示的团购价格仅仅是上门费,师傅到位后排查问题会有检测费,动动工具可能就产生了维修费,后续的配件、耗材都是另外的价钱,以及后续还会产生问题的保修费......

“乱收费”“维修质量难保证”“旺季难预约”“夸大故障”“诱导维修”等一直是维修服务业的负面标签。

有业内人士透露维修工人工资较低,光凭借廉价的维修费用无法满足生活需要,而维修服务专业性又较强,于是给维修工人创造维修乱象的空间。

在消费者眼里维修师傅无病小修、小病大修,在维修方眼里则是外行的“无理取闹”。

社交平台上多的是维修师傅的吐槽:“我这边大老远过来排查了问题,换了一螺丝,到了消费者嘴里就是平台坑人,一枚螺丝要价一百多,我没有来检查你也不知道是螺丝的问题啊。”

修不如换,旧不如新

现代人的确有换新的资本。

上世纪80年代为了一台电冰箱要花费数年工资。

20年前中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均工资大约为780.9元,当时一台冰箱的价格也有两三千的价格。

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水平可以覆盖1-2台普通冰箱。

在衡量了时间成本和金钱代价之后,为了提升使用体验,直接换新成为了消费者更便利的选择。

同时,这不仅是消费者的真实感受,许多商家的解决方案同样如此,电商平台上的售后政策,尤其是厨卫小家电,几乎都是以换代修。

人工费用越来越贵也是大趋势。

在美剧《绝望主妇*季》中,gaby家财产被冻结之后也无力承担昂贵的水管维修价格。

除了换新和送修,在维修坑人的吐槽中,也总有人指责网友动手能力差,自己修理这一选择似乎被忽略了。

印象里似乎上一代面对损坏更倾向于维修。

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但是缝补技能还是小事,主要是当代年轻人哪还有时间来缝缝补补。

国外蓝领的高工资使得国外居民自己修车变得司空见惯,随着国内人工成本的上涨,加之人们对汽车机械原理了解的不断加深,或许有一天自己修车也不足为怪。

只不过自己修车是给车一个机会还是给4S店一个机会,这就不好说了。

2022年初,苹果就推出了iPhone自主维修业务,包括iPhone 12系列、iPhone 13系列和iPhone SE 2022的产品设备都可以以“官方”的形式进行自我维修,不需要找修手机的店铺了。

但是自己修的手机还保修吗?

并且有人发现,零部件的价格其实和苹果自营店维修价格相差无几。

要是为了省钱,还是别折腾了,能用就用,有官方渠道就老老实实送修,不然还是换新吧。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互联网那些事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3C电子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