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一项发明彻底改变了现代建筑史,那一定是电梯。
在电梯被发明前,全世界现代化的城市里少有超过七层楼高的建筑,而当奥的斯公司在纽约百老汇安装了*台商用电梯后,历史在那个霎那间开始改变:摩天大楼不断崛起,现代城市持续长高。
由电梯开启的“高楼时代”也将电梯产业反哺为一条千亿赛道——根据Data Science数据:2021年全球电梯市场规模大约为2569亿元(人民币),预计2028年将达到2855亿元,2022-2028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5%。
在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城镇化发展和旧楼加装电梯等综合动力的持续推动下,中国电梯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
2021年度我国电梯的累计产量为154.5万台,同比增长2.1%,累计增长17%。如果按照每台电梯售价10万元简单计算,仅国内新梯市场的规模在这一年就达到了1545亿元。
同时,中国拥有最完整的电梯产业链和制造能力,每年基本保持产量10%的出口,并孕育了巨大的后续相关产业空间,蓄积着巨大的创新及变革潜能。
中国电梯行业的集中度很高,销量前八的企业占据近70%的市场;而另一方面,作为本土品牌中排名*的电梯企业,康力电梯在2021年的市占率仅2.39%——
略显尴尬的数字,体现出当前国内电梯市场的真实现状:外资主导、壁垒高耸,本土品牌突围乏力。
这篇文章想就此现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 外资电梯,壁垒高在哪里?
2. 中国电梯市场,未来有哪些机会?
3. 数智化转型下,本土品牌应该如何发力?
壁垒:市场认知的先发优势
从全球范围来看,著名的电梯厂商包括美国的奥的斯(Otis)、芬兰的通力(Kone)、瑞士的迅达(Schindler)、日本的日立(Hitachi)、日本的三菱(Mitsubishi)、德国的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日本的东芝(Toshiba)、日本的富士达(Fujitec)等等。
尽管外资品牌进入中国的时间有早有晚,但却凭借着技术和品牌的综合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把控着国内电梯市场的走向和大势。
综合来看,中国市场里的电梯企业可以分为四个梯队:
*梯队,以通力、日立、奥的斯为代表的老牌外资电梯企业,国资控股的上海三菱;
第二梯队,迅达、东芝、蒂森克虏伯、富士达电梯这四家外资电梯企业;
第三梯队,永大电梯、康力电梯、西奥电梯等本土电梯企业;
第四梯队,其他国内电梯行业的中小企业。
根据同力日升公司2021年招股书中显示:*、第二梯队的外资品牌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这意味着,行业的高集中度仅是针对外资品牌;对于本土品牌来说,正如前面提到市占率不到3%的康力电梯,剩下的30%市场其实相当分散。
想要从追随变成赶超,首先得了解先发者具有怎样的优势。根据观察,外资品牌对于本土品牌来说,至少拥有以下三层壁垒:
品牌优势
从现代电梯演化的历史可知,诸多世界*的桂冠,其实均源自欧美和日本,像奥的斯、通力、迅达、蒂森克虏伯、日立、三菱、东芝这些品牌,短的有五六十年,最长的已经有将近一百七十年的历史。
毫无疑问,能做到百年老店屹立不倒,老树开花青春常在,其品牌的运营自有非同寻常的过人之处。
过硬的产品,享誉的口碑,完善的售后服务自然就是他们能够长盛不衰、历久弥新的原因。
过硬的产品。作为一种涉及到生命安全的特种设备,安全性无疑是各大电梯厂商最为看重的产品特性。
因此,自现代电梯诞生伊始,如何*化地保持电梯的安全性就是所有电梯企业的研发人员所殚精竭虑、绞尽脑汁要不断完善的事。
毋庸置疑,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电梯在安全方面的性能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即便不能完全杜绝事故的发生,但只要是正厂原装的合格产品,在进行定期自检和维保,正常通过安监部门年检的情况下,其安全性还是有相当大保障的。而除此之外,电梯的软硬件品质,售后服务的及时有效性,品牌商誉给客户带来的满意度和美誉度,均属于产品过硬的范畴。
技术优势
作为现代电梯的先驱者和*者,经过数十乃至百多年的辛勤耕耘和开拓创新,上文提及的这些国际知名品牌事实上业已拥有了相当数量,含金量极高的专利和专有技术。
比如,无机房电梯这项技术由芬兰的通力电梯首创。1996年通力电梯来到上海成立总部,那时候面对中国市场大多的电梯还是有机房的,而通力就靠着这门*秘笈一览众山小开启了中国无机房电梯的新时代。
迅达电梯的强项是扶梯,作为扶梯界的*者,迅达打造了很多经典传承的优质案例,例如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的红土地站,被誉为在运营的最深的地铁站,迅达为其提供了全部的电梯、扶梯产品。
又比如奥的斯,作为全球*的电梯、扶梯制造商和维修保养服务商,拥有世界上*进的研发、制造以及检测技术,其在中国有十二家合资企业,六大制造基地和三大研发中心,在全国40个城市部署了165个营业网点,有效服务的范围覆盖了100多个城市和地区。
而日立电梯,在超高速电梯上,做出了三大技术创新:
一是通过开发兼顾高输出化与小型化的曳引机与控制装置,实现超高速运行;
二是通过开发有效利用高铁技术的胶囊结构轿厢、降低轿厢振动的主动导靴装置、缓解耳朵闭塞感(堵耳)的气压控制方式,带来高度舒适性;
三是通过开发采用了耐热性制动材料的刹车装置为主的安全装置、系统,带来高度安全性。
显而易见,这些海外的电梯巨头们之所以可以在国际、国内的市场上攫取如此巨大的份额,其强大技术水平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才是能够所向披靡的根本原因。
标准优势
制造业有句行话,叫做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事实上在国内的电梯行业,也存在着同样的情况。
凭借着自身的技术和先入为主的导入优势,捷足先登的海外巨头们无疑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上占据着相当的发言权。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迅达、奥的斯、三菱等巨擘们陆续来到或回到中国市场,在不断巩固和拓展市场份额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他们也会直接或间接参与到各类国标、行标的制订当中。
显而易见,海外巨头们用其国际化的研发、制造理念,丰富有效的制造、管理、运营和维保经验,科学化、精细化、数据化的生产、管理模式,为中国国内电梯标准向着国际接轨做出了重大推动。
不过与此同时,有鉴于国际巨头们在技术上拥有的强大优势,这也不可避免地会在标准的方方面面体现出来。
变局:政策转向下的市场后劲
从国内的发展来看,电梯产业显然跟城镇化,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兴衰紧密相关。
中国电梯市场的大发展跟改革开放的时间轴同步,伴随着农村城市化的步伐一路向上,近十年来每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7.8%,中国的电梯年产量超过世界总量的1/3。
当前我国电梯的大部分标准是参照日本标准设定的,电梯的报废年限基本在15年左右。而随着改革开放后*、第二批在用电梯使用寿命的到期或临近,旧梯更新的需求无疑会进一步增加。
除此之外,为减少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我国已大幅改变之前的旧房政策,变旧区拆迁为旧区改造。
如此一来,原先城市社区里存在着的那些为数庞大、没有安装电梯的6-7层及以下的老旧建筑就拥有了电梯加装的全新生命力,这不仅是我国政府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惠民之举,更是电梯这个数千亿产业迎来的又一次巨大机遇。
依据可查的公开信息,国内电梯企业的维保业务收入平均占比为18%,远低于发达国家50%-60%的水平。
在全球电梯市场,新机销售及安装服务的产值约占40%,售后维保的产值反而要占到60%。根据国产电梯龙头企业康力电梯2021年的年报计算,其安装维保的比例仅为13%左右。
由此可知,维保业务未来的提升空间非常巨大,尤其是对于国内的电梯品牌而言。毫无疑问,随着中国制造业向着制造服务业的转型和人民群众对于电梯乘运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维保工作必然会成为电梯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另一方面,随着智慧城市、智慧楼宇等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进入中国新基建,电梯也具备了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
楼宇协同
现代城市里的楼宇建筑,在设备系统方面,通常都离不开以下几大核心部分:电梯、空调、照明、安防和控制系统,这些非建筑物本身自带的软硬设备系统,通常需要通过外购(投标)和安装才能实现其功能价值。
因此显而易见,如果业主方可以用同一套系统来完成对所有楼宇设备控制的话,无疑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即是说,除非不同品牌的楼宇设备供应商事先就已经打通了与控制系统的接口,否则就会产生各个设备各自为政,无法协同的局面。
由此可知,如果一家企业可以同时拥有上述设备系统中的两个或更多的话,显然就会比只有单一设备的那家更具备话语权和控制力,尤其是在业主方会特别担心不同厂家的系统和设备可能产生不兼容状况的大背景之下。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考量,名不见经传的“菱王”电梯才会被美的收购,用于协同美的楼宇空调和控制系统。只不过,把楼宇建筑系统归并在一个事业部里进行协同作战并非美的的首创,美国联合技术公司(也就是奥的斯、开利的原母公司)才是开创这一先河的最早玩家。
智能互联
现代化的电梯,除去需要保持安全、舒适、快速、高效这些传统必备的特点之外,更需要拥有的是智慧和物联的属性。举例来说,如今很多高端酒店和写字楼里的电梯能够根据门禁卡来控制乘客的权限,以防止没有权限的客人去不该去的地方。
但真正从智慧和物联的角度来说,这只是基础版本。更加智能的电梯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自动判别乘客所去的楼层,或根据人机交互,直接用语音完成对电梯的控制。当然,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或特殊情况,无需人工,电梯便可依据内部摄像头拍摄或CPU感知的情况进行判别,并自动完成报警流程。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兴起,数字化赋能楼宇建筑向智能高效、低碳环保、安全健康等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智慧建筑拔地而起,构筑智慧城市已成为时代趋势。作为现代楼宇建筑中人行、物流的重要载体——电梯,同样也面临着数字化、智能化变革升级。
毋庸置疑,智能互联会是未来电梯这个行业*爆发性的卖点。
破局:数智转型的中国优势
尽管电梯产业并没有被列入国家认定的新兴产业名录,目前也不过只有几千亿的产值,但是作为一种与广大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且性命攸关的产品,如果能够持续提高其舒适度和安全性,加速国产化的替代,让更多的建筑能用上电梯,让更多的群众可以更加地省时省力,让国内的品牌可以后来者居上,打破国外品牌目前的垄断地位,理应是国内电梯厂商的管理层们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我们看来,国内电梯品牌的崛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切入:
自主研发,厚积薄发
在自主产权方面,国内的电梯品牌经过数十年的攻坚克难,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在这方面做的最成功的当属上海三菱电梯,也就是那句大家耳熟能详广告词---“上上下下的享受,上海三菱电梯”的拥有者。成立于1987年的上海三菱电梯,从合资伊始,走的就是不断自我创新,以国产替代进口的道路。
作为国内电梯*梯队中*国资控股的电梯企业,经过三十五年的努力,上海三菱2021年销售额达到了230.19亿元人民币,产量10.63万台,销售10.04万台,累计制造和销售电梯已超过100万台。
如果仔细观察上海三菱电梯的Logo:一个红色的三角形,上面印有两条白色的竖线,原来这是“上海三菱”而非日本“三菱”。
显而易见,这表明上海三菱电梯出品的是使用中国自主技术生产的电梯(当然合资初期肯定也得到日本三菱的技术支持),哪怕在品牌溢价和产品售价上,上海“三菱”没有日本“三菱”那么高,但这并不妨碍国产电梯在自主创新、技术吸收方面走出一条值得推介,可以效仿的康庄大道。
智慧互联,弯道超车
国内电梯品牌要发力进击,就应该像新能源汽车一样,通过智慧互联的方式实现弯道超车。
以前文中提到的美的来说,今年6月18日,美的楼宇科技旗下数智电梯品牌LINVOL发布*代数智电梯产品——“云航”无机房电梯、“云领”有机房电梯及iBUILDING智慧电梯管理平台,组成数智电梯的“一硬一软”两方面。这是自2020年美的进军电梯行业、2021年11月对外发布LINVOL数智电梯品牌后的首代数智电梯产品落地,是美的真正实现了数智化电梯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标志性事件。
与传统电梯不同的是,LINVOL数智电梯搭载了包括CPU处理芯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智能算法与智能应用,以及美的楼宇科技自主研发的BUILDING智慧电梯管理平台。
根据《2022中国数智电梯白皮书》,数智电梯是指“电梯的数字化、智能化变革升级。”具体来讲,指在电梯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管理、安装维护等各个环节应用数字技术,实现数据打通和信息交互,进行电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数据采集与信息捕捉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智能分析电梯的运营状况,并进行预防性的保养、维护、修理等决策。
“以人体来类比,大脑负责思考,眼耳鼻皮肤等负责感知,神经系统负责传输,手、脚、嘴等负责行动;对于电梯来说,它也需要这四大系统协作才能更好地运行。”
美的楼宇科技电梯公司总经理李建国用人体作为比喻,介绍了数智电梯的技术要点:“比如AI图形图像识别、语音采集技术、新型的红外、毫米波等等人体感知技术传感器,激光测距技术等等的应用,就是提高了电梯的感知能力;更高算力的CPU芯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的应用提升了算法的计算分析能力,则让电梯变得更聪明、更智能。”
据了解,每台LINVOL电梯出厂前,都要经过性能类、保护类、结构类、功能类等共计513项的整梯与部件的品质测试,机械安全保护体系装置和电气安全保护设计相结合,采用紧急刹车系统,门联锁,限速器等8大安全装置,*限度防止电梯事故发生。
而在软件方面,可通过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电梯的运行状况,及时通过大数据逻辑算法分析电梯的运营状况,并通过网络传输到电梯管理平台,智能分析,并做好预防性的保养、维护。此外,美的还为每台数智电梯都搭载了AI、传感器、物联网技术,AI的摄像头可自动识别危险物品与危险乘梯行为,并启动对应措施,实现防患于未然。
智能化电梯作为楼宇的一部分,同样可以提升大楼运作效率。李建国介绍到,iBUILDING美的楼宇数字化平台能够通过电梯灵眸系统自动识别乘客身份信息,采用机器人调度,自动引导相近楼层的人员就近乘坐,无需按钮接触就可以将乘客送往目的楼层。
“原来电梯在使用高峰期是中间停的次数多,单次运行时间长;现在通过一系列算法与数智化应用可以让电梯的单次运行时间缩短,运行更多次,把更多的人送达目的楼层。”同时,客流智慧分析系统也能实现高峰楼层的优先派梯,缩短将近2/3左右的电梯运行效率,提升舒适性的同时也能有效减少能源损耗,节能减碳。
尾声
借用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一段话来作为本文的结语:
这是*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虽然中国电梯的江湖目前还在外资的盛宴之下,但相信只需假以时日,国内的电梯品牌一定可以逆势崛起,迎风怒放!
25186起
融资事件
1.56万亿元
融资总金额
13126家
企业
3621家
涉及机构
1876起
上市事件
14.48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