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叹息。
本周,Jeep母公司之一Stellantis集团宣布,与广汽集团合资成立的广汽菲克公司进入破产程序。随后,广汽集团也披露,董事会通过《关于同意广汽菲克破产申请的议案》。至此,国产Jeep划上句号。
这意味着,国产Jeep旗下的大指挥官、指南者、自由光、自由侠等车型都将停产。再也没有国产Jeep了,多少硬汉流下热泪。
回想当年,Jeep带着自由人和指南者打入中国市场,凭借硬朗的外表,高强劲的动能,迅速俘获国内一众男性车主。最辉煌的时候,Jeep在中国市场拿下最强SUV的宝座,连续数年拿下了销冠,2017年更是创下年销22.2万辆的神话。
但溃败来得比想象中快,到了今年3月份,广汽菲克Jeep的销量仅为1辆,令人瞠目结舌。
望着国产Jeep扬尘远去的背影,有人唏嘘不已,也有人说它“咎由自取”。随着自主品牌崛起,再加上国产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席卷,合资车企一个个走下神坛。中国汽车江湖,今非昔比了。
一代SUV霸主
国内最高一年卖22万辆
“我喜欢Jeep的原因,就是喜欢它身上的那股野性,无所畏惧的劲儿。”一位汽车博主留言唏嘘。
这也是很多人愿意为Jeep买单的原因。在外界的印象中,Jeep车身上总是带着挥之不去的冒险开创精神,有着一股征服的野性和快感,殊不知这一款车就是在硝烟和战火中诞生。
Jeep的故事要从二战初说起。当年卷入战争的美军,向135家汽车制造商发出招标通知,寻求一款耐用度高、轻量化、好操作、可信赖及灵活的车型。最后班塔姆(Bantam)所提交的设计构想被选中,之后又与威利斯(Willys-Overland)、福特(Ford)合作加以综合改良,推出了第一款军用Jeep车。从此,Jeep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在二战期间,约有60万辆Jeep以及Jeep改装车型加入作战行列。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战场各个角落,充当着诸多的角色,如侦察车、通勤车、运输车辆等等。经过二战的洗礼,Jeep证明了自己的优异性能。
“吉普开到哪里,哪里的胜利便会接踵而至。”当时军中广为流传的赞誉,是Jeep的最好广告。
转眼到了1950年,战争远去。Jeep被Willys-Overland注册为商标,随后推出Jeep品牌民用、商用车型,开始驶入平民百姓家里。
历经70多年风雨,Jeep从诞生至今虽然多次易主,但始坚持硬朗的风格和强大的越野性能,先后推出了大小切诺基、牧马人、自由客、自由光、指南者等SUV车型,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千万消费者的追捧,一举奠定了SUV的霸主地位。
而Jeep与中国市场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1983年,北京汽车制造厂就与还隶属于美国克莱斯勒集团的Jeep合作,在国内生产切诺基和部分三菱车型。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当时Jeep在国内的地位丝毫不亚于现在的奔驰大G。那时候,一辆切诺基驶过北京的胡同,都会惊起一群男青年的喊声:“看,是吉普车!”
但好景不长。后来因为克莱斯勒集团被意大利菲亚特集团收购,北汽跟克莱斯勒分道扬镳,Jeep只能通过进口方式在中国销售。
转机是在2010年3月,广汽集团与菲亚特集团以50:50的股权比例成立了广汽菲亚特,在位于湖南长沙的合资工厂里国产菲翔、致悦等车型,但这些车的销量不温不火,没翻起什么风浪。
于是,经过菲亚特集团的牵线搭桥,急需突破的广汽菲克遇上怀才不遇的Jeep,双方一拍即合。
随后,广汽集团、菲亚特集团、克莱斯勒集团三方宣布扩大合资公司的合作协议——通过广汽菲亚特实现克莱斯勒旗下Jeep品牌汽车国产化,公司也随之更名为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简称“广汽菲克”。
2015年,广汽菲克采用“进口+国产”的销售模式,在一年之内引进了 Jeep自由光、自由侠和指南者三款车型,让广汽菲克名声大噪。
当时,国产Jeep豪情万丈,那句广告“不是所有的SUV都叫Jeep”至今令人记忆犹新。电视广告中一排Jeep车开向沙漠的深处,更是无数男青年的梦想,好似拥有一辆Jeep,就能去征服远方。
不仅如此,Jeep还找来了王石、刘强东等众多知名企业家为Jeep代言,瞬间将Jeep的品牌高端形象上升到了顶级。
在这些营销的加持下,2016年的广汽菲克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历史数据显示,2016年广汽菲克创下了18万台销量;2017年销量更是达到了22.2万辆,同比增长57%。
当时Jeep在中国号称2分钟就能卖出一辆车。据官方统计,截至 2018年Jeep在华累计用户已突破了百万。
胜利似乎来得太容易了。广汽菲克一度夸下海口预计:等到2022年,Jeep系列车在华销量要达到85万辆。
那时应该没有人想到,广汽菲克的滑铁卢那么快就降临了。
欠下80亿,
什么杀死了广汽菲克?
2018年,应该是广汽菲克最不愿意回忆的一年。
这一年经历了车主投诉、315曝光、经销商退网等多重打击,直接将其拉下了销量神坛。但其实在此之前,Jeep就已经收到不少质量投诉,不少车主表示购买了Jeep后频频出现问题,只是沉浸在SUV霸主地位的广汽菲克并没有在意。
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经常有客户投诉Jeep车型频繁烧机油。更有车主直接反映Jeep指南者提车不久,方向盘抱死,转向出现严重的顿挫感,刹车的时候异响也很严重,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
对此,广汽菲克总裁穆安泽一度反思:“2017年Jeep销量达到顶峰,此后出现了烧机油质量问题,但我们没有很好地做出反应解决问题。这件事情拖得太久,影响到了我们品牌的形象。”
车主的投诉置之不理,广汽菲克很快尝到了恶果。2018年“3.15晚会”直接曝光了多辆Jeep存在严重的烧机油现象,轰动一时。如果当时面对问题,广汽菲克认真道歉解决问题或许还还有转机,但Jeep官方并没有正面回应,表示不清楚、不明白,还出动公关与车主“理论”。
最终迫于舆论,广汽菲克不得不紧急出手召回了中国地区销售的14.39万辆缺陷车型,但此时已经伤害了一大批国内Jeep粉丝的心。自此,Jeep品牌开启了陨落之路。
多米诺骨牌效应来了。受到影响,Jeep原本门庭若市的线下4S店变得冷清,不少Jeep经销商只好选择了退网和维权。2018年6月,35家Jeep汽车经销商向广汽菲克发函,希望品牌方能解决经销商限定区域销售,发车价格不公,强制压货等问题。
据当时的报道,Jeep官方在2018年前8个月称累计销量8万台,但实际的上牌量只有4-5万台,其余的车全都压在经销商手里。最终,已经实现连续数年销量增长的广汽菲克,2018年销量被腰斩,只有12.52万辆。
尽管如此,在一众二线品牌中,广汽菲克的销量仍然能吊打神龙汽车、东风雷诺这种年销量不到5万辆的合资品牌。如果此时,广汽菲克洗心革面,重新调整,或许还有救,但它又陷入长达数年的“内耗”。
2019年,才成立四年的广汽菲克的资方发生变动。彼时,根植于欧洲的标致雪铁龙集团(PSA)与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正式签署了联合协议,成立新集团Stellantis。
按理说,FCA和PSA重新组合变成了一个更大的集团,广汽菲克背靠大树更好乘凉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在Stellantis集团的价值排序里,欧洲市场和北美市场显然是高于亚太市场的。Stellantis集团的CEO唐唯实还曾公开表示对中国市场并不感冒。
更致命的是,接下里的几年里,Stellantis与广汽集团的合作频频出现裂痕,尤其在今年的股比问题上,双方更是直接“撕破脸”。
今年年初,Stellantis集团上演了一场独角戏——单方面宣布计划将广汽菲克的持股比例从50%提升至75%,并称“广汽集团与Stellantis已同意交易的相关手续,但仍需经监管部门批准”。但当晚,广汽集团迅速发表声明称,“此发布行为未经我方认可,广汽集团对此深表遗憾。”
双方合作不顺,自然无暇顾及旗下产品的更新迭代。自从2018年之后,广汽菲克再也没有推广新的车型,在市场上的声音寥寥无几。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热火朝天的时候,公司充耳不闻,选择“躺平”。
结果就是,2018年-2021年,广汽菲克销量分别为12.52万辆、7.39万辆、4.05万辆、2.01万辆,连续四年销量下滑,并成为广汽集团销量跌幅最大车企。直到今年3月份仅卖出1辆,双方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它还欠了一屁股债。截至9月30日,广汽菲克总资产为73.22亿元、总负债为81.13亿元,资产负债率达110.80%,资产已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谁也不想管这个烂摊子了。最终,广汽菲克走向了破产的命运。对 Stellantis来说,以后可以专心卖进口Jeep了,利润可观还不用管合作伙伴;而对广汽来说,巴不得甩掉这个只亏钱还恼一肚子火的广汽菲克。
至此,国产Jeep的故事讲完了。
江湖变了
谁会是下一个广汽菲克?
这个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
很难总结杀死广汽菲克的原因是什么——内部的情况我们无从得知,但外部的变化摆在眼前。当广汽菲克停滞的时候,对于消费者来说,SUV市场上也出现了一堆性价比高的纯电越野车、拆混和增程SUV可以选择。
今年1月,乘联会公布了2021年全年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排名。在2021年的豪华SUV市场,新能源领域的大爆款——特斯拉Model Y,占据了榜首的位置。中国造车新势力也表现不俗——理想ONE全年销量达到90491辆,同比大增177.4%,排名第五。蔚来ES6排在榜单第10位,全年销量达到41474辆,同比增长48.4%,真正实现了“不是所有的SUV都叫Jeep”
从时代的变迁上,烧机油的Jeep被抛弃成为必然。而实际上,除了广汽菲克,从2018年开始,铃木、雷诺、一汽马自达、广汽讴歌等品牌相继宣布退出或并网,合资车企陆续退出中国市场,也在昭告着国内车企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十年以前,合资车企话语权都掌握在外资手里,但现在,国内车企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越来越有话语权了。”某汽车评论员在知乎上分享自己的观察。在以往的合资企业模式中,中方往往只负责选址建厂,招工生产,搭建销售网络等等,而掌握了核心技术的外资往往掌握最重要的战略方向、产品规划甚至运营策略。
但今时不同往日。在新能源时代,新势力、互联网大厂纷纷下场造车,“蔚小理”的崛起也代表了国内车企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出海卖车已经再正常不过。大众、通用等老牌车企都纷纷与地平线、华为等中国供应链企业合作造车,中国车企现在更偏向于有话语权的一方。
中国车企尤其是造车新势力正在引领着世界智能电动汽车的创新,越来越多国产新能源品牌开始挤掉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
广汽菲克的告别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如你所见,合资车的溃败正在上演。比如另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汽车品牌斯柯达,在中国市场中也曾经有过辉煌,但如今斯柯达也日渐沉寂。根据公开的销售数据显示,2022年1-9月斯柯达累计销量只有34967台,其中9月销量为4003台。
相比之下,比亚迪宋家族9月销量就达到了45934台,秦家族9月销量突破了3.7万台;大众朗逸9月销量也超过了3.5万台。斯柯达前九个月累计销量还没有秦家族、宋家族和朗逸的单月销量高。
此外,北京现代、东风起亚等传统合资品牌也在近几年表现出明显颓势,包括日产旗下豪华车品牌英菲尼迪、美国通用旗下豪华车品牌凯迪拉克也在持续调价,试图挽回国内消费者的心。
而自主品牌崛起已经势不可挡了。在燃油车时代,哈弗、长安、吉利等一系列车企前仆后继;而在新能源方面,比亚迪领衔、蔚来、理想、小鹏、广汽埃安等等造车新势力排队赶来。
留给合资车企的蛋糕越来越少。正如一个广为流传的观点:其实汽车品牌大概率也是会跟手机和彩电一样,刚开始百家争鸣,大家都优先考虑国外品牌,但是到最后都会被物美价廉的国产品牌所打败。这一幕正在成为现实。
江湖远去,谁会是下一个广汽菲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