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首发|瑞伏医疗创投,一举募得2.76亿美金

这家VC成立四年来已有3家被投企业成功上市,还有7家将陆续在港股或纳斯达克上市。

美元基金迎来久违的募资消息。

投资界获悉,11月15日,瑞伏医疗创投正式宣布美元基金2期募资完成,总规模2.76亿美元。这是瑞伏医疗创投募得的第3支基金——此前,瑞伏旗下分别管理着一支1.8亿美金的美元基金和一支7.88亿的人民币基金。

瑞伏医疗创投成立于2017年,由凯鹏华盈(中国)管理合伙人黄瑞瑨创办,基金团队多来自凯鹏华盈中国的生命科学投资团队。2007年,黄瑞瑨踏入VC行业,此前他在药物研究和生物技术领域有过20年的职业生涯,也因此在中国和北美积累了大量的医疗资源。

鼎康生物、再鼎医药、凯瑞康宁、康圣环球、无锡药明康德、李氏大药房、海利生物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公司都是黄瑞瑨此前的代表投资案例。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瑞伏医疗创投掌舵者,这家VC成立四年来已有3家被投企业成功上市,还有7家将陆续在港股或纳斯达克上市。

如今,新一期美元基金到位,瑞伏医疗创投和黄瑞瑨还将续写什么样的故事?

刚刚美元基金超募,执掌40亿元

即将募集人民币

更多募资细节流出。

据悉,瑞伏医疗创投新一期美元基金自2021年年初开始筹备,LP主要来自全球知名的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办公室、大学基金以及母基金在内的投资者。尽管受到新冠疫情和美元基金募资“寒冬”影响,但瑞伏新基金依旧超募——他们最初的目标规模是超出一期美元基金些许即可。

如何实现超募?黄瑞瑨透露,寒冬之下,LP最在乎的是回报倍数和DPI,瑞伏美元一期基金在同时段美元基金中业绩排名一直处于前25%,基于瑞伏医疗创投一期美元基金的良好表现,二期顺利募资完成。

与美元一期基金相比,瑞伏创投新的美元二期基金将会有两个显著变化:第一,加大在美国投资项目的比重,而这主要是基于项目估值的考量,“国内优秀的医疗早期创业公司,很少看到1亿以下的估值,但在美国估值一两千万人民币的项目还有很多。”他坦言,从回报角度考虑存在很大差别。

第二,从细分领域来说,将加大在精准医疗赛道的投资,且并非仅仅针对肿瘤类项目,瑞伏认为未来无论在细胞治疗还是基因治疗方面都有很大机会,所以在诊断方面也会加大投资力度。

总的来说,新基金将继续关注精准医疗/诊断检测、化学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领域。一直以来,瑞伏医疗创投都集中精力投资早期阶段,希望能陪伴全球各地的优秀医疗创业者成长。

除了两支美元基金外,瑞伏医疗创投旗下还管理着一支7.88亿规模的人民币基金,LP包含政府引导基金、上市公司、家族办公室等。黄瑞瑨介绍,政府引导基金对瑞伏的帮助很大,特别是在帮助海外项目在国内的引进、落地、建厂、招聘等方面的支持。

目前,人民币基金投资了医学专科特检服务提供商“康圣环球”、新药研发公司“凯瑞康宁”、生物制药企业天津“合源生物”等知名项目,其中康圣环球已经在香港上市,凯瑞康宁的新药研发已经来到了临床3期。

黄瑞瑨介绍,与美元基金相比,瑞伏医疗创投人民币基金的策略是注重“放大”——更加关注项目的产业性,在进入时,更希望被投公司已经从一个新的想法走向临床实验阶段,同时,创新是重中之重。

至此,瑞伏医疗创投基金管理总规模达40亿人民币。据悉,瑞伏医疗创投将在明年开始筹备新一期人民币基金。

一支国际化医疗投资团队如何炼成

而想要更深入地了解瑞伏医疗创投,势必要从创始人黄瑞瑨讲起。

1986年,黄瑞瑨毕业于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并取得化学工程理学学士学位,也是从那时起他便与医药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近30年的时间里他都在医药领域浸润——

他曾在Tularik Inc(现为Amgen),GlaxoSmithKline和Alza (现为Johnson & Johnson公司)的商业拓展、销售、市场和研究发展领域中担任重要角色,也曾在专注于研发镇痛类药物/装置的生物制药公司Anesiva担任总裁,从大制药公司到生物技术公司研究新药,经历丰富。

直到2007年,黄瑞瑨迈进VC行业,加盟Vivo Ventures(维梧资本)担任管理合伙人,致力于在中 美投资和建立生命科学和健康领域的高品质企业。

2011年,黄瑞瑨加盟凯鹏华盈中国基金(KPCB China)担任管理合伙人,领导生命科学团队的投资,并管理着其在中国的基金I和基金II的医疗健康类公司。在2017年独立创办瑞伏医疗创投后,黄瑞瑨依旧没有卸下KPCB中国管理合伙人的身份,并作为负责人继续管理着凯鹏华盈在中国的两支美元基金和所投项目。

可以说,瑞伏医疗创投最初的团队成员,均来自凯鹏华盈(中国)的生命科学投资团队。基于黄瑞瑨过往职业生涯和KPCB的背景、以及医疗投资的特殊性,瑞伏医疗创投从诞生第一天就是十分注重全球化

首先,无论是来自中国、美国、还是欧洲国家的被投企业,都必须同样拥有国际化视野、全球布局。当一款药从实验室走出,势必要寻找更多合作伙伴,而这些合作伙伴往往不会局限在某一个国家,因此任何一款核心新药的成功都无法离开全球化;

其次,投资团队要不遗余力帮助被投企业进行国际化。例如,瑞伏医疗创投曾投资了一家做基因治疗的公司,创始人是一位神经科领域的英国专家,他曾在礼来制药工作35年,退休后开始利用自有资金研究帕金森方面的疾病。

这位英国专家在产品创新方面很有想法,继续在与人类基因最接近的猴子身上证明治疗效果,而他的合伙人、能够操刀实验的是一位法国人,疫情期间多有不便。瑞伏完成投资后,为他们寻找到了一家中国实验室,由法国医生远程教学,中国实验室的医生操作。“我在欧洲、美国、上海的合伙人全部介入这件事情,来帮他们最终完成实验,很妙!”黄瑞瑨印象深刻。

这也是瑞伏医疗创投独特的“合伙人”文化带来的精妙结果。不同于绝大部份GP管理层的金字塔结构,黄瑞瑨将团队设置成了一种“倒三角”,目前投资团队共22人,包括他在内共设16位项目合伙人,而VP和投资经理级别只有6位。这些合伙人遍布在世界各地,团队中年轻人的主要任务就是配合合伙人进行投资与投后管理。

黄瑞瑨分出了大量时间寻找更多志同道合的“合伙人”加入。就在这一次的募资过程中,他也不忘花费大量时间在国内外走访业界的老朋友,说服他们加入——可以是科学家、医生,或者投资人、企业家等等,只要理念共通、乐于分享、形成互补。

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合伙人?黄瑞瑨解释,医疗早期项目需要大量帮助,这些创业公司的国际化之路需要遍布在世界各地的合伙人给予帮助,例如瑞伏的很多合伙人有医生背景、成功实验次数颇多,刚好可以帮助创业者协助临床实验等等。

此外,黄瑞瑨认为这才是一个公平的制度,合伙人“打工感”极低,事业信念感极强,众人平等,可以一起奋斗,因为此刻大家真正“利益一致”。

如今,他和这些遍布全球的合伙人在一同寻找创新的药、创新的技术、创新的平台,希望能够通过投资这只大手,真正推动治疗更多的患者。“在投资方面,最重要是看对的人,”黄瑞瑨强调,一款药从初步研发到获得药监局批准,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一家创业公司则难免经历各种困难,他们要寻找有眼光、能力强、长期主义的人才,更要是能接受上下起伏的创业者。

坚持“孵化+投资”

真正支持新技术,自然就能赚到钱

作为一家医疗投资基金,瑞伏医疗创投总是在很早期就介入项目。

与再鼎医药创始人结识时,双方还分别在凯鹏华盈和红杉中国任职。2014年,再鼎医药获得首轮3000万美金的融资,黄瑞瑨成为投资方。但令黄瑞瑨没有想到的是,再鼎医药此后融资估值大涨,“B轮估值就已经超过了A轮投后估值的数倍。”2017年9月20日,再鼎医药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比起投得早,瑞伏医疗创投能够在很早期捕捉公司还有一个秘密:用GP的自有资金来进行孵化,为LP规避最初最大的风险至今保持着近乎零失败的记录。在风险极高的VC阶段实数罕见。

瑞伏最近非常关注的再生医疗赛道。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长,衰老不可避免地到来,细胞也会死掉,如何让细胞再生?这是黄瑞瑨近来再思考的话题之一,两年前,他辗转找到哈佛医学院一家研究所的所长,大家共同创办了一家公司来研究再生医学,目前瑞伏第二支美元基金已经在对其进行深度孵化。

而不仅仅是黄瑞瑨本人,他的十几位合伙人随时可以在团队的认可下,孵化新的公司,甚至可以暂时离开基金全力投入创业,内部都给予充分支持。这样宽松而灵活的机制,在国内的VC行业中并不多见。

时至今日,瑞伏医疗创投每年收到的BP超过2000份,内部筛选十分严格,再加上遍布全球的孵化能力,团队成员从不需要追风口,也不必像互联网投资那般争抢项目。

“我只有一个投资理念,只要你投资的公司真正能够治疗病人、让人类生活更好,投资的项目真正能够助力发展更好的医疗技术和产品,自然就能赚到钱。”黄瑞瑨坦言。

实际上,当年辗转离开医药公司后,实现财富自由的黄瑞瑨完全有机会“退休”一段时间。但他很快想清楚一件事——“我这辈子能做的事,大概率就是支持医疗领域的老朋友、创业公司、有想法的科学家,陪着他们走这条路。”用黄瑞瑨的话来说,找到更新的药,治疗更多的疾病成为此生夙愿。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