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同性恋社交之 王Grindr上市了

能在北美社媒寒冬中迎风绽放,Grindr绝不止赢在政治正确。

11月18日,可能是美股年内最疯狂的新股诞生了。

通过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和Tiga Acquisition Corp.合并上市的Grindr挂牌交易后股价高开高走,上市首日最高涨515%,最终收涨210%,盘中触发五次熔断……

如此火爆的行情,让Grindr这个有些陌生的公司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在一片萧条的美股IPO市场中,此前不显山不露水的Grindr凭什么杀出一条血路?

事实上,Grindr并不是突然冒起、被资本催熟的新公司。公众之所以对其感到陌生,因为它处于一条被长期忽视的赛道:LGBTQ社交。

LGBTQ,即男女同性恋者、双性向者、跨性别者和酷儿的统称。在政治正确风潮席卷全球的当下,相信大家对这个名词已经相当熟悉。而为男同性恋者提供社交约会服务的“弯公司”Grindr,则*填补了这一市场的空白,并踩中了时代的风口。

雷军经典的“风口上的猪”理论,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用来形容当下大热的Grindr,似乎再正常不过。

不过踩中风口,只是*步——想乘着风口青云直上,还需要真本事。能在北美社媒寒冬中迎风绽放,Grindr绝不止赢在政治正确。

火爆行情背后,

“弯公司”Grindr一波三折的上市路

Grindr在2009年3月正式上线,是全球首批瞄准男同性恋地理社交、陌生人社交赛道的社交平台之一。但受制于行业定位,服务千万“弯男”的Grindr一开始并不出名。

而且在推出之初,Grindr上线范围和提供的服务都相当有限:初始阶段仅在美国本土提供服务,随后扩张到英国,但并未*时间向全球推广;刚开始只允许用户创建个人资料、共享地理位置并根据系统的推送浏览分布在周边的其他用户,以及提供聊天、发送图片和视频通话的基础功能。

彼时,LGBTQ尚未掀起声势浩大的平权运动,欧美各国也尚未被“政治正确”的舆论裹挟,Grindr还处于“小而美”状态。这款小众应用火出圈,既有运气因素和外界争议,也得益于自身实力。

2012年6月,Grindr宣布其全球注册用户突破400万。这个数字自然无法和同期的Facebook、Twitter等大热应用相提并论,但那一年的另一件全民狂欢盛事,*次让世人见识了Grindr的吸引力——伦敦奥运会。

据英国《周日人物报》(The Sunday People)报道,由于入住奥运村的各国运动员集中登陆Grindr寻找约会对象,Grindr服务器直接崩溃,长时间无法响应。

在这份专注挖掘花边信息的报纸爆料中,包括英国当红跳水运动员托马斯·戴利、美国游泳运动员瑞恩·罗切特等明星大腕都是在Grindr上“寻欢作乐”的一员。

虽然《周日人物报》公信力有限,且这些爆料很快遭到运动员本人和各自代表队的辟谣——戴利彼时尚未正式出柜但坊间早已有不少谣言,罗切特曾公开表示享受开放式交友生活,因此才成为了无良媒体的炒作对象。但Grindr服务器不堪重负、需求暴涨,却是不争的事实。

无可否认,这是一次伴随着争议的出圈,却也给Grindr带来了实打实的流量和曝光度。

借助奥运会带来的热度,Grindr加快了在全球范围的扩张,在2014年一季度末全球月活用户突破了500万,且海外用户数增幅超过美国本土,让Grindr真正走向了世界。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适时改变原有战略加快扩张步伐,为Grindr实现了成立后的*次飞跃。

等到2016年,幸运女神再一次垂青Grindr。

这年1月份,来自中国的大金主昆仑万维以93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Grindr 60%的股权,两年后又加码1.52亿美元拿下38.47%股权,成为后者的*单一股东。

在昆仑万维的资金及资源扶持下,Grindr省却了后顾之忧,将全部心思放在用户增长上,也为日后的独立上市奠定基础。2016至2018年间,Grindr全力开拓海外市场,成长为俄罗斯、东南亚等市场用户规模最高的LGBTQ社交平台。

但要说到Grindr的上市历程,也可算是一波三折,插曲不断。

早在2018年,昆仑万维就曾推动Grindr在美国IPO,据报道估值接近10亿美元。然而国际局势风云突变,美国外资投资审查委员会不仅出面叫停了该项计划,还强制要求昆仑万维分拆Grindr。

由于无法抵抗来自监管层的压力,昆仑万维和Grindr在2020年3月分道扬镳,后者的股权以约6亿美元的对价转让给San Vicente。就交易价格而言,Grindr估值在四年内上涨了约160%,这宗交易为昆仑万维赢得了约30亿人民币的收益,双方也算各得其所。

今年5月,Grindr再次向美国SEC递交上市申请,采取的是过去一年大热的SPAC形式,合作方Tiga Acquisition Corp,双方交易总值为21亿美元。

众所周知,比起传统的IPO,SPAC上市耗费的时间更短,审核规则也较为宽松,对成立时间不算长且上市愿望迫切的企业相当友好。但采用SPAC方式上市,并非意味着公司实力有限。

事实上,进入2022年以来SPAC形式在美股可谓大受欢迎。除了Grindr之外,过去一周在美敲钟的13家上市企业中,还有绿色出行技术公司ICONIQ、智能能源储存公司Electriq和生物制药公司NAMS等明星独角兽都采用SPAC上市。

至于上市之后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了。

最高超500%的涨幅,单日连续触发5次熔断,年内美国最火新股这个称号Grindr也是当之无愧。

除了踩中LGBTQ社交这个新风口之外,Grindr还有什么过人之处?相信一众竞品也很想知道答案。

社媒行业一片哀嚎,

Grindr凭什么独领风骚?

在行情火爆的Grindr背后,北美一众社交媒体如今是行情惨淡。

处于风口浪尖中的Twitter、Meta和Snap先后宣布大裁员,同时遭遇业绩下滑、股价暴跌和用户流失的困局。即便是Grindr所在的LGBTQ社交赛道,也不乏失意者。

Grindr能在上市首日赢得满堂彩,固然有资本、媒体的推波助澜,但主要还是归功于Grindr自身的业绩和LGBTQ社交市场的巨大潜力。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最新报告,2016年至今全球LGBTQ人口一直处于增长状态,过去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7%。该报告预测,到2026年底,全球LGBTQ人口将达到6.6亿,亚洲、北美和欧洲地区增长尤为明显。

其中,亚洲地区具有自我认同感的LGBTQ人口预计在2026年达到4.7亿,是全球LGBTQ人口最多的地区,渗透率也将升至9.6%;美洲地区和欧洲地区的渗透率则将分别达到10.7%和10%,在渗透率上处于*位置。

(图片来自弗若斯特沙利文)

将目光聚焦到Grindr身上,其业绩也经得起资本市场验证。

根据上市前披露的财务信息,Grindr在2021财年总收入同比增长40%至1.46亿美元,净利润则为510万美元,远高于2020年的-1310万美元,并成功扭亏为盈。

今年上半年其营收也录得44%的同比增长,达到9008.5万美元,运营利润则同比小幅增长3.9%至685万美元。如果保持当前增速,营收、利润超过去年同期几无意外。

不过比起营收和利润,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认为Grindr更令资本满意的是用户数据——因为用户代表着未来的增长潜力

招股书数据显示,报告期内Grindr共拥有约1100万MAU,用户平均使用时长为61分钟/日。在LGBTQ人群使用的主流社交应用中,这两项数据都高居榜首,日均使用时长更是接近第二名Facebook的两倍。

那么问题来了:成立时间并不算长的Grindr,靠什么赢取全球过千万用户的欢心?

道理其实并不难懂——尊重用户、贴近用户需求是最主要的两条原则,尤其是针对LGBTQ群体而言

一方面,Grindr一直在改进平台的算法推荐技术,为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更符合自身需求的潜在约会对象。

一般的约会软件,算法系统只针对地理位置和用户登记时填写一般信息进行推荐,大数据跑偏的情况屡有发生。Grindr则是最早启用个性化标签的LGBTQ社交平台之一,不仅会收集用户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也会根据性格、爱好等软信息构筑完整的用户画像,再进行精准推送。

(图片来自Google官方商店)

在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看来,这种个性化推荐对LGBTQ群体来说不仅意味着更高的约会成功率,还有一种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LGBTQ群体之间的约会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也有人在社交应用上寻找自己的灵魂伴侣。

将性格标签加入用户画像中,其实也是承认了用户心理需求的重要性。

当然,更精确的算法系统也为Grindr提供了定价的底气。

在美国大本营,Grindr会员订阅费为24.99美元/月,是LGBTQ社交应用中最高的,和其他非LGBTQ约会软件相比也不遑多让。至于在东南亚、东欧等海外市场,Grindr定价较美国地区略有下调,但也在横向对比中保持优势。

比如在占有率超过30%的印度市场,Grindr会员订阅费仅为11.15美元,较美国本土定价低了超过50%,但远高于Tinder的2.48美元/月。用户想获得更精准的推荐和个性标签服务,就需要掏钱开通会员。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无疑是一桩双赢交易。

另一方面,Grindr将服务延伸到线下,为用户提供HIV检测指导等服务,切实关注用户的人身健康。

业内人士应该很清楚,Grindr的创始人Joel Simkhai就是一位同性恋者。出于对LGBTQ群体的认知也好,出于敏锐的商业触觉也罢,Joel Simkhai都很清楚这个群体最需要的是外界尊重。在平台的官方宣传中,Grindr就强调用户应该关注自身安全,并且努力扭转外界对LGBTQ群体私生活混乱、交友泛滥的印象。

总而言之,能够赢得超高用户粘性,Grindr的确有自己的过人之处。靠着和用户之间的良好关系,Grindr完成了初始资本积累,同时也敲响了纽交所的大门,可谓人生赢家。

但在未来还能不能继续赢下去,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Grindr能否发挥出这群用户的全部潜能。

LGBTQ社交的商业化野望:

会员、广告和电商?

今年4月,有“LGBTQ社交*股”之称的Blued母公司蓝城兄弟宣布与买方集团签订私有化合并协议,交易估值仅为6000万美元,还不及当初IPO时募集的8480万美元资金。据悉,出海社交企业赤子城旗下投资基金也参与了此次私有化交易。而此时,距离蓝城兄弟赴美敲钟才过去不到两年时间。

在私有化退市尘埃落定之后,蓝城兄弟创始人兼董事长马保力在自己的Blued账号上写下了一段无奈的告别留言:

“挺对不起大家的,我没办法继续守护这里了……20年了,很可惜,也很难过……”

蓝城兄弟没有明示私有化退市的原因,但答案早已心照不宣。

根据最后发布的年报,截止2021财年末,蓝城兄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大跌20.41%至约3.5亿元,资金链变得相当紧张。与此同时,其在海外市场的大规模扩张未见成效,商业化遥遥无期。

虽然Grindr现在还处于上升期,但和Blued及其他所有社交APP一样,商业化肯定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

从营收结构来看,Grindr的收入主要来自会员订阅费用,营收占比超过80%,广告业务则贡献了小部分收入。截止2121财年末Grindr全球订阅会员数超过72万,今年二季度末增长至76.5万,*于业内主要竞品。至于各项延伸服务目前尚未走向商业化,营收贡献也趋近于无。

营收结构单一,是Grindr当前最突出的问题。虽然LGBTQ人口仍在增长,但竞争对手也在涌现,潜在用户的挖掘速度将会不断加快。单靠付费会员这一根支柱,Grindr也很难让挑剔的股东放下心来。

除了付费会员,Grindr的商业化选项并不多,主要还是回归到社交平台的几条老路子:广告、电商。

Grindr在9月新鲜任命的CEO George Arison是二手电子商务平台Shift Technologies前CEO,CFO Vanna Krantz则有迪士尼流媒体部门的工作经验。这两位核心高管的到来,被视为Grindr开发新业务,加码电商、广告等领域的信号。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商业化开发,尤其是涉及和第三方广告商、数据团队的合作时,用户隐私保护是一项重要课题——尤其要注意,LGBTQ群体对信息保护比其他用户更加敏感。

2018年,Grindr就被爆出现技术漏洞,大量用户数据遭到泄露,尤其是涉及HIV病毒检测的相关信息。在挪威非营利组织SINTEF的调查中,泄露的数据样本超过万份。Grindr一直和Apptimize等第三方技术服务上共享数据、优化程序,是导致数据传输出现纰漏的主要原因。

以Grindr如今的用户体量和业内地位,如果再次出现相应问题,恐怕会引发更大的舆论危机。

Grindr CEO George Arison在上市当天的公开说话中表示,上市只是Grindr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绝非终点:

“随着我们加大对核心产品和服务的投入,凭借着我们的市场领导地位、强劲的财务业绩和增长显著的赛道,我们将会以强劲的势头在二级市场继续前行。”

虽然前途不乏荆棘,但至少Grindr目前还充满信心,这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写在最后

2017年,Blued创始人耿乐曾这样评价Grindr:

“产品老化、团队薄弱、营收模式单一。”

虽然耿乐也承认LGBTQ社交企业的估值被严重低估,但对Grindr的前景并不看好,更加没想到后者能成功走进登陆纽交所,成为整个行业最闪耀的明星。

Blued的衰落和Grindr的崛起,印证了商业世界没有永远赢家的金科玉律,但同时也展现了LGBTQ社交市场的潜力。

Grindr还能火多久,甚至LGBTQ社交的天花板在哪里,现在都没有人能给出答案。但Grindr爆红带来的经验,比如重视个性化推荐的产品设计理念,还有为LGBTQ群体争取平权的努力,都值得同行们好好学习。

说到底,Grindr的成功,还是回归到一条最简单的道理:尊重用户的平台,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和长远的利益。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价值研究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社交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