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寒潮赛跑,新能源配吗?
1月10日,农历腊月十九下午,中央气象台发布了2023年*寒潮预警。我们此前一直处于待定模式的自驾返乡,由此敲定了最终出发时间:第二天。
这是作为新能源车主的自我修养。让我们畏惧的,并不是沿路雨雪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而是,寒潮会让“娇弱”的电动爹续航进一步缩水。
先交代一下我们的装备和任务:
一辆标准续航610公里的比亚迪汉;
包括4岁儿子在内的一家三口;
从北京朝阳区到湖南省新化县,途径冀豫鄂湘四省,全程1700公里;
计划耗时两天,不开夜路。
这场有些冒险味道的行动,从1月10日晚上便开始了。这一晚的关键任务是:敲定第二天抵达城市;安排沿途充电计划。
根据我们之前的短途经验,比亚迪汉在高速上的续航,大概在400公里左右。单次快充,耗时1个小时左右。结合这些条件,加上小红书上的各种攻略分享,我们的中途落脚城市,从武汉、襄阳,又一步步往北退,最后选择了河南许昌。
当时看来,这是一个相当稳妥甚至略显保守的选择。从北京到许昌,单程767公里,早上6点出发,预计途中充电一次,下午3点就能到达。临睡之前,我还兴冲冲刷了小红书里的“许昌”内容,计划好好去逛胖东来——这家号称是零售届海底捞的超市,大本营正是许昌。
结果呢,不需要寒潮加持,正常温度的北方冬天高速,已经足够“吊打”新能源车了。
实际上路之后,*天,除了目的地许昌没变,其余都变了。天气寒冷,加上120迈的速度,比亚迪汉的实际续航掉到了300公里以下,高速充电只能增加到两次。最后,早上6点按照计划出发的我们,直到晚上6点多才到达许昌。
我们的续航变差了,但冷空气并没有。
1月12日清晨,许昌陷入大雾弥漫之中。冷空气显然已经追上来了。毕竟,新能源车需要充电,人需要休息,而寒潮是日夜兼程的。大雾影响高速行驶,当天赶到新化的目标不太可能实现了。我们紧急调整了方案:第二天宿在岳阳,第三天再回家。
天气之外,这一天的新挑战还有:湖北湖南沿途的服务区,充电桩明显比河北河南少多了。可能是两湖地带山区多,新能源车不太吃香。老家一位朋友曾经认真考虑过入手新能源车,碍于小区物业安装充电桩不便,最终作罢。
好在惊喜也是有的。
进入湖北境内,室外温度逐渐攀升,电动爹才终于在南方冬天的高速路上支棱起来。我们测试后发现,室外10度,速度100迈,是最省电的模式。当电池续航恢复到450公里以上,焦虑逐渐缓解。
在路上的第二天,我们跑了600公里,只在高速服务区充电一次。第三天路程350公里,我们在出发前充满电,一口气就开到了家。因为省下了充电时间,100迈速度跑出来的里程,居然跟120迈差不多。
“我们虽然跑得慢,但我们可以跑得比较远”——类似的心理安慰,从2022年走过来的创业者,大概都懂。
02
一道算术题
“自驾比飞机省钱吗?”“电车比油车省钱吗?”
这是腊月二十二晚上的家庭聚餐中,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表弟一家三口头一天也刚刚从北京返乡,机票总计1666元。
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像公司处理财报数据一样需要技巧。营业成本的不同归类方式,可能会带来完全不同的利润率数据。
如果只对比电费和油费,新能源车完胜。
虽然在衡水、安阳两站充电的费用是每度1.7元-2.1元,相当于我平时在家充电的3-4倍,有些肉疼,但即使算上出发前在家充满电的成本,这趟1700公里的行程,电费也不超过500元,相比1200元左右的自驾油费,还不到一半。
如果要与高铁、飞机等传统的远途春运方式相比,开新能源车自驾,就算不上实惠的选项了。两晚住宿直接拉升了我们此行的成本,电费、高速过路费、住宿、餐费,这四项支出就接近了3000元。
但是,在路上的快乐是无价的。
作为中年社畜,我没法像老嬉皮士杰克.凯鲁亚克在《在路上》里写的那样,一路搭车或者开车,游荡在美洲大陆,去寻求某些人生的答案。但至少有些体验是类似的,比如未知世界带来的新鲜感。
在许昌和岳阳停留,被我们视为此行福利——中国有600多座这样的城市,其中的大多数,我们可能都无缘相识。
尽管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但我们还是打卡了胖东来和岳阳楼。另外,还在清冷的北方夜色中,钻进一家不起眼的河南烩面馆,获得了意外的美食惊喜;也吹到了洞庭湖畔的风,尝到了只在湖中生长的回鱼,鲜美无刺,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
这样的体验,在大疫三年之后,尤显珍贵。这是春节返乡之路,也是治愈之旅。就像《在路上》里的那句,“在你面前,黄金般的土地和各种未曾预料的趣事,都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你,令你大吃一惊,使你因为活着看到这一切而感到快乐。”
还有一些快乐,是路上偶遇的新能源车主们给的。
几乎所有的高速服务站,充电区都被安排在靠边的位置,很多站点甚至只有少到可怜的2个桩,但1个小时的等待时间,足够让大家交流起来了。
相同的充电命题,总是打开话匣子的*工具。有趣的是,至少在高速服务区,汽车品牌不是决定鄙视链的*因素,比如,一位续航只有200多公里的特斯拉Model Y 车主,听闻我的比亚迪高速续航450公里,毫不掩饰地表达了羡慕。
正如决定房产价值的最重要因素永远是“位置”,在春运的高速路上,续航,是新能源鄙视链排序的*标准。
而在岳阳这样的下沉市场,当我们因为充电而只能打车去吃饭,遇到的司机又是比亚迪车主时,十几分钟的车程,热闹得就像一场比亚迪车主小型见面会。这也是新能源自驾带来的VIP体验——反正我是不记得,上一次在飞机和高铁上与陌生人聊天发生在什么时候了。
03
“三大酷刑”
疫情三年上演了很多别离。有些是暂时的,有些是*的。
疫情放开后的*个春节,因此变得尤为珍贵。团圆重新成为最重要的事情。今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预计超过20亿人次,恢复到疫情前的70%。
我也选择了新能源车自驾返乡,时隔10年,再在湖南老家过年。这是我能想到的,最特别的过春节方式。
图:看到家乡收费站,整个人都放松了
长久地生活在北京,南方春节的种种习俗,逐渐变成了回忆:农历腊月二十四才过小年、大年三十晚上才吃团圆饭、大年初一天亮时要放的鞭炮……连同甜酒煮糍粑、柴火腊肉、珍珠丸子,一起酿成乡愁。
新能源车跑久了得充电,人也一样。而家乡就是最牢靠的“充电桩”。
当然,这趟1700公里的行程中,人在囧途的故事也不少。
比如我经历的“三大酷刑”:续航250公里的新能源车;“续航”150公里(去洗手间)的司机;永动机儿子。
前两者直接拖慢了我们的进度,后者极大消耗了我的精力,以至于家人与我视频通话时惊呼:你怎么变成野人了?
但最终,我们还是顺利抵达了——比寒潮早到了半天。
现在看来,开一辆纯电动的新能源车,跑1700公里,赶回老家过年,所需要的条件至少包括:百折不挠靠近目标的决心;处理团队协同的耐心;随时迎接变化的勇气。
嗯,像极了创业。
最后,几个小的tips,送给同样打算新能源车自驾出行的朋友们:
(1)做好心理准备,电池续航的南北差异极大,正常情况下,北方高速打5折,南方高速打7-8折。当然,已经被寒潮覆盖的南方地区,也当北方对待吧;
(2)提前规划返程日期。得知我大年初三就要返京,我妈是崩溃的。但对于要返回一线城市的新能源车主,错开初六初七的返城高峰,非常有必要。几个小时的收费站堵车,可能打破一切充电计划;
(3)尽量选择4个充电桩以上的服务站停留。只有2个充电桩的小站点,排队时间成本极高;
(4)万一真的错过充电站,别慌。尽快驶出高速,去寻找城市里的充电桩。就当,是电动爹送给咱们的一场探险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