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023年了,「交付」依然是造车新势力的死穴?

可到了新能源汽车时代,悠长的交付等待期却成了常态,尤其是某些热门车型。

燃油车时代,因产能问题,一些4S店会要求消费者加钱提车,比较著名的产品是丰田埃尔法,普遍需要加钱30万元左右才能提车。好在,大多数燃油车并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尤其是国产车,通常十天之内就能提车。

可到了新能源汽车时代,悠长的交付等待期却成了常态,尤其是某些热门车型。以小雷和同事为例,他之前购买比亚迪秦 Plus DMi,足足等了5个月才提到车。小雷选择了比亚迪海洋网的驱逐舰05,由于是新车首发预订,不到一个月就通知我可以提车了,但因当时还需要暂住证才能上牌,所以延迟提车。

图源:比亚迪App截图

刚开始因为暂住证没有办理下来,所以对于何时能提车并不太关心,但*次推迟提车后没多久,广州更改政策,不需要暂住证就可以上牌,小雷立刻就变得焦躁起来,希望早日能够提到车。

本质上来说,汽车交付等待期长,主要原因还是产能。其中较为典型的车企是问界、小鹏,收到的订单不少,但因产能提不上来,导致产品交付太慢,每个月的交付量都不算多,以至于去年10月问界不得不发布公告,M7车型延迟交付,最高会给用户补偿30000积分。

延迟交付补偿消费者,问界的做法获得了消费者的好感,但若能提升产能,避免延迟交付,是不是更好呢?

01

提升产能,比想象中更复杂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提高产能就是建设工厂、招募工人、引进设备,车企完全可以增加投入、提高产能、消化订单,让消费者提车不需要等待太长时间。事实上,提高汽车产能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复杂。

目前汽车行业制造生产主要有两种方案,一种是找有造车资质的车企代工生产,另一种则是自己建设工厂生产。部分造车新势力苦于申请不到造车资质,会选择*种方案,但代工模式的问题就是不够稳定,产能、质量没有足够的保障。有点实力的造车新势力,都会选择第二种方案,甚至不惜收购老牌车企的造车资质(需要将对方的公司买下来)。

可自己建设工厂、招募工人、引进设备需要付出的成本很高,若不能高负荷运转,出现员工与设备闲置,成本就更高了。但订单数量不稳定,长期高负荷运转,过剩的产能会导致产品积压,例如哪吒汽车。

2022年哪吒汽车取得了惊人的成绩,连续几个月份交付量超过蔚小理,去年10月更是以1.8万月销量吊打所有造车新势力。很快就有人发现,10月哪吒汽车的上险量仅有9832辆,大约是官方公布月销量的一半。其他车企也有上险量低于销量的情况,但差距一般不会太大。因此,不少媒体质疑,大量哪吒汽车积压在经销商手中。

此外,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锂矿资源和芯片这两年都出现过短缺,如果车企盲目提高产能,对于这些原材料的采购势必增加。在车企的竞争之下,锂电池和芯片难免再次涨价,从而导致汽车成本飙升。

不仅仅是造车新势力存在这些问题,老牌车企同样有。2022年初,特斯拉收获大量订单,马斯克在财报会议上都忍不住凡尔赛“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随着新工厂投产、旧工厂产能升级,2022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出现了产能过剩。为了增加订单,防止库存车积压,也为了实现年度目标,特斯拉才会连续降价促销。

02

两难之下,车企该怎么选

车企面临的问题是,提高产能缩短交付时间,可能会出现汽车积压,比亚迪、特斯拉这种大车企还好,造车新势力本就底蕴不足,且连年亏损,每一辆车在生产时,都要考虑能否卖出,及时回收成本。可不提高产能,消费者就需要太长时间等待。

综合利弊,小雷认为造车新势力还是要全力提高产能。若是市场稳定,车企可以均衡订单与产能,不浪费产能的同时,尽力缩短提车时间,但新能源汽车正处在飞速发展时期,销量不断攀升,车企们也为新的一年制定了更高的目标。此时若不提高产能,交付等待期大概率会变得更长。

2022年蔚小理都没能完成年度目标,这种情况让行业冷静了很多,不少造车新势力并没有提出明确的2023年目标数值。蔚来的2023年目标是超越雷克萨斯,理想汽车则表示已实现从0到1,2023年要实现从1到10。小鹏公布了数据,2023年目标销量20万辆,有趣的是,这个数字比小鹏的2022年目标更高。2022年小鹏的年度目标是25万辆,冲击30万辆。

去年造车新势力发展不如预期,对于他们是一次不小的打击,所以制定2023年目标时都保守一些。嘴强*可以不做,发展却不能停止,蔚小理一直在投入巨资提高产能。蔚来选择与江淮加深合作,借助江淮的工厂为自己生产汽车,小鹏工厂不断扩建,计划将广州基地的产能提升到每年10万辆。

理想更为夸张,以4.3亿元的价格在重庆拿下了一块地,计划建设一个年产能达到160万辆的基地。2023年,理想的产能预计可达50万辆。在造车新势力御三家中,理想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企业,蔚来和小鹏均只有纯电动汽车,理想却只有增程式电动汽车。

现阶段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实用性看内定更高,城市出行能耗低、长途出行不怕充电慢,但长期来看电动汽车的市场肯定更大。早前理想曾曝光过一款纯电动汽车,似乎是MPV车型,最新爆料则显示,理想北京顺义智能制造基地预计4月完成生产资质准入,7月试产,9月正式量产。该工厂投产后,初期产能可达每年10万辆,而且大概率只生产纯电动汽车。

成本与订单量,是造车新势力提高产能难的主因,许多造车新势力资金储备不足,增加产能相当于赌上身家性命,若订单数量不达标,很可能无法承担短期的亏损。但站在长远的角度上来看,提高产能势在必行。

03

提高产能,车企亏钱也要做

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许多造车新势力的创始人、CEO都认同一个很残酷的说法,未来头部车企大概就5个左右,其他车企要么被收购,要么苦苦支撑。

老牌车企拥有较多受众,资金与技术储备丰厚,虽然暂时未能完成全面转型,但优势很大。造车新势力没有深厚的底蕴,每一步对于他们都是挑战,许多造车新势力月销量不如四位数,提高产能对于他们无异于豪赌。

但既然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就不能想着失败,最坏的结局也不过是破产、被收购。如果有成功的想法,就应该积极投入资金提升产能,即便未来失败了,有那些固定资产,说不定还能卖出更高的价格。

对于蔚小理这种头部造车新势力而言,提升产能的必要性就更高了,*不能瞻前顾后,哪怕有积压的车辆需要降价促销,也不能让产能成为羁绊,能够及时交付产品,也是可以用于营销的噱头。

蔚小理这种发展形势较好的造车新势力,应该加紧提高产能,为未来的竞争做准备。至于何时能实现盈利,很重要,但不该是现在蔚小理关注的重点。

另外,为了让消费者购车时对交付等待期更加放心,蔚小理、特斯拉等都会在官网标注等待一车时间,目前普遍为2~5周。

但有些车企不会标注等待时间,销售人员也给不出时间。交付等待时间就像电脑更新时的进度条,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卡住,对于消费者却是心理安慰,希望车企都能补上交付等待期,让消费者购买时更加安心。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锋出行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新能源汽车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