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渊》暂停,《君子盟》哑火,耽改“4.0时代”似乎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开启序幕。
《君子盟》悄无声息地上线,一口气放出了全集,两位男主宋威龙和井柏然贡献的*戏外售后梗是带有喜剧色彩的“猴驴CP”;《光·渊》只在*次放出八集,后续的排播情况暂时未知,再加上付辛博的已婚身份和原著本身较为浅淡的感情线,即便剧集有不少好评,也都是集中在剧情本身,少有过去耽改剧那般“全民嗑真人CP”的盛况。
耽改剧有所松动后,几部在“耽改101”名单上人气较高的作品,也开始重新活跃在舆论场上。巧合的是,有几位主演都传出一些绯闻,为剧集带来新的梗。前段时间被曝出“床照”的陈飞宇,是《皓衣行》(改编自《二哈和他的白猫师尊》)的主演之一,上周末被爆出和周雨彤恋情的翟潇闻,也手握待播耽改剧《吉星高照》(改编自《天官赐福》)。
这也意味着,在经过了一年多的停摆之后,如今的耽改剧对于观众而言,比起内容本身的吸引程度,“何时能播”、“能舞到什么程度”,以及演员们的花边新闻,反而更受到关注,乃至成为一种长期的议题。
剧集排播的话题话题比剧集内容的声量还要大,这就是“耽改剧”的当下现状,当然,也没必要为此踌躇,因为起主导作用的,本身就是一种情绪,而不是本就诞生于夹缝中的类型。当我们谈论“耽改剧失灵”,或许本身就在谈论一个伪命题。
01 从耽美文到耽改剧
耽美文学在国内的大规模出现,是借着网络文学兴起的东风。
性别是不可忽视的变量因素,越来越多的女性借由便捷的网络渠道加入文学创作,并尝试着调整自己的视角,以创作出更服务于女性读者的内容,耽美文就是其中重要的分支。
耽美作为一种亚文化,是对现有情感框架的一种暧昧的反抗。在耽美的世界里,男性成为主角,而女性则调转角色,不再是被审视和观赏的一方,而是作为观赏者而存在。因此,虽然耽美文看似是由男性角色主导,实则却是存在于女性想象中的恋爱故事。
也正因如此,耽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主流舆论场对于爱情的理解和想象。不同于“男婚女嫁”的固有模式,耽美文化中的爱情很少与婚姻等世俗问题强绑定,摒弃了所谓的“实用主义”婚恋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双方在感情中的主导关系,使其更符合女性对爱情的美好期许。
事实上,耽美文学中关于主角的定位,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迁移。如果说早期的耽美文学仍然是沿着言情小说的母本而创作(如“强攻弱受”),那么发展到如今,最能代表其价值的是较为流行的“美攻强受”,近几年来爆红的几部耽改剧也多是采用了这一模式。
这种“势均力敌的爱情”是女性想象中的*模板,两位男主几乎都是在平等的场域进行对话。这里的“平等”并非特指财富、地位、身份等客观条件,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平等”。
近几年的荧幕爱情中,强调“双强”或者“姐弟恋”模式的剧集,也是借鉴了源自耽美文学中的关系图谱。去年“姐弟恋”的流行,就是女性的情感需求在剧集内容中的体现。
需要指出的是,耽美文学中的爱情,是抽离了现实语境的,甚至对现实完成了某种净化。《蓝宇》中因现实阻碍而黯然分手的悲情故事,极少发生在如今的耽美作品中。这种和现实划清界限的创作方式,与时下流行的甜宠文和甜宠剧有类似之处,都是强化双方感情浓度以及感情的价值,弱化甚至抹除生活中可能会产生的其他现实问题。
而耽美文学进入影视领域,似乎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不同于影视剧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为观众“造梦”,耽美自诞生起就是梦工厂,天然与现实生活存在巨大的距离,是一种“自由的爱情”。
除了有与影视剧更契合的叙事风格,耽改剧不仅是一条尚无太多同类作品的蓝海赛道,同时还具备丰富的IP储备以及在这些IP背后的、惊人的粉丝基础。这些都使得耽改剧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剧集市场竞相追逐的香饽饽。
更重要的是,从已播出的几部剧来看,耽改剧的商业收益和播出回报比都是巨大的,以三部颇具代表性的作品《镇魂》《陈情令》和《山河令》为例,几乎每次播出都是“现象级”的,在播出数据、舆论场声量和衍生品收益等各方面都远胜于其他剧集。
这也是市场愿意冒着可能存在的风险、持续将之拉入主流视野的根本原因。
02 再难到来的耽改4.0
耽改剧的出现,是耽美文化突破圈层、与主流文化交流和碰撞的关键帧。
在耽美文学影视化的过程中,碰撞是隐性的,改造自身以融合当中则是显性的。因此,我们会在《镇魂》中看到诸如“社会主义兄弟情”这样的宣传路径,或是将原著中赤裸直白的爱情关系,替换为“互相救赎”“知己”等更加模糊、也更易于被通俗理解的词汇。
融合的反面,就是对自身的改造。耽美小说的改编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与可播出边界的拉扯,就是耽改剧要面临的*难题。像是《君子盟》这类原著感情线本身就非常浅淡的剧集(原著《张公案》有“无CP”的标签),如果是原创内容的话,遇到的阻力就会更小,但正因为原著的定位,不得不面临更多难以预测的风险。
既要让耽美IP的粉丝价值在剧集中实现*化,又要吸引更广泛的受众,还要兼顾剧集本身的制作要求,这为耽改剧的改编带来了不少困难。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鬓边不是海棠红》,经过改编后的剧集作品,不仅突破了圈层的限制,甚至能够在地方卫视上星播出。
和创作者们的如履薄冰不同,在边界上的试探,是耽改剧吸引观众的原因之一。对部分观众而言,消费耽改剧的行为不仅是在内容上体现的、对感情关系的反叛,还可以从中获得与主流舆论场对抗的快感,这种快感越隐秘,就越强烈。
除了这种显性的边界之外,与原著粉之间的距离,构成了耽改剧隐性的边界。《陈情令》在开播之前就因为“孟子义加戏”的传言引发了不小的争议,真伪暂且不论,但这体现了耽美小说粉丝*的雷区,即“不能乱改动感情线”,大家可以接受双男主之间限于各种原因无法像原著那样直抒胸臆,但很难接受他们在剧中变成“异性恋”,尽管后者是最安全的改编策略。
回到耽改剧爆火的原因,一部分与耽美文的流行相同,比如对感情模式的重构,另一部分则是公开挑战旧有播出秩序的快感,和“男色消费”的可视化。
其中,前者更多地体现在观众对剧集内容的改造上,将深埋在剧中的情感提取出来,再通过与原著的结合,用各种形式的二创内容体现更直白露骨的爱情;至于男色消费,有时候是“无意识的”。
在这个过程中,剧方与观众的“共舞”显得格外重要。除了较为常规的剧集营销之外,此前的耽改剧往往会配备贴心的“无死角”售后,比如官方放出的花絮、各种合体活动以及主角们在社交平台上的互动等等,来弥补剧集中无法呈现的部分内容,“引导”观众充分理解两位男主之间的感情。
这一切,因耽改剧不可以大张旗鼓地出现在舆论场上而发生了变化。当它们不能使用任何额外的手段进行售后和包装时,它们的优势就会大幅缩减。此时,耽改剧就会被拉到和其他剧集同一维度当中审视——当滤镜消失,这些剧以新人为主的演员配置、编剧改编功底以及镜头语言、服化道等等诸多方面,都很容易在同维度竞争当中落败。
不仅很多要素被拉平,耽改剧甚至还要接受一些额外的评判标准,比如更注意选角是否贴脸,更注重足够还原原著,乃至“氛围感”这类足够虚的词汇。这些要素,都使得这些耽改剧不再是“押宝必中”的财富密码,投资回报率被打上了大大的问号。
与此同时,外部因素的制约下,耽改停止,“嗑学”却并未因此消弭。市场调节的奇妙之处之一在于,它不会因为类型的“不提及”而原地蒸发,只要需求在,市场就会在。制约反而证明了,“嗑CP”是一种不限题材的娱乐手段,甚至审美态度。
去年热播的悬疑剧《猎罪图鉴》,就巧妙地设置了“警察X画师”的双男主,只需要一些“擦边”的互动情节,就能复刻耽改剧给观众带来的审美需求;《君子盟》开播时,就有不少网友评价道:《狂飙》里任意两个人拉出来都比《君子盟》好嗑。
至于《光·渊》还不错的风评,也与二位男主的CP感关系不大,更多的是对故事本身的认可,这反而是耽改“失去售后优势、也要回归内容”本身的一个例证。
03 得天独厚的“双男主”
在耽改剧风头正盛的时期,“双女主剧”也进行过一些探索。《了不起的女孩》《风声》《流金岁月》《盛装》等一批双女主剧都在这几年陆续播出。
在关系设置上,国产双女主经历了从“宿敌”到“密友”的过程,这源于女性思想的觉醒以及由之而来的舆论场风向的转变。与之不同的是,双男主剧自诞生以来,就笼罩着一层被美化过后的、美好的“兄弟情”滤镜。
很多影视剧史上的经典男男CP,都并非脱胎于耽美文。在全剧没有一个女性角色的《士兵突击》里,就诞生了“许三多”和“史今”、“许三多”和“袁朗”等多对CP,《风云雄霸天下》《绝代双骄》等古装剧也都有知名CP。由剧集延伸到真人CP的也不在少数,比如《时尚芭莎》婚庆大片的启蒙、《仙剑奇侠传三》里的“胡霍”CP,《琅琊榜》和《伪装者》等等。
对观众来说,这些剧集中诞生的CP,之间的情感是远远超过世俗所定义的爱情的。比起直白的同性爱恋,过去存在于剧集中的双男主设定,基本都有着很深刻的“情感羁绊”,像是《琅琊榜》里的“梅长苏”和“靖王”,是一种比朋友更亲密的、在地位上极为平等的、互相信任的感情。
如果说耽美文学是一部分创作者有意识地对旧有感情观念的挑战,那么当“嗑CP”从小众群体和同人文化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时,想象的权利就平等地赋予给了每一位参与其中的人,包括CP内容的创作者和传播者。
大部分与原著感情浓度接近的内容,都诞生在围绕剧中CP的同人文化和粉丝群体当中。而当“CP”成为围绕剧集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耽改剧”的光环就不可避免地被削弱了。
比起耽改剧里固定1V1的CP线,可以自由组合、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CP,显然同样具备吸引力。即便是在《苍兰诀》这样有固定男女主线的剧集中,也有男主和男二的CP粉。
某种程度上,这是剧集内容二创生态逐渐成熟的标志。同人内容一直是热门的耽美作品的重要支撑,也是“非耽美文学耽美化”道路上的关键帧。从《哈利·波特》到《神探夏洛克》和《复仇者联盟》,这些诞生了不少热门CP的作品,都有着庞大的同人群体和丰富的同人产出。
而如今,即便是在非耽美作品里,也有充足的同人内容和同好氛围。《狂飙》里的两对热门CP“响欣”和“强欣”,还有“高启强”和“高启盛”兄弟二人的“骨科CP”,在微博、B站和Lofter等平台上都有不少产出,其火热程度不比前几年热播的耽改剧差。
目前排着队等着上映的耽改剧还有不少,再加上近几年陆陆续续卖出版权的作品,“耽改101”的参与者仍然众多。
但目前的情况似乎并不乐观,耽改剧难以再复刻《镇魂》《陈情令》和《山河令》的盛况,不仅平台要承担极大的风险,剧集宣传有诸多红线,以热度为依托的衍生品生意也不好做。像阿瑟这样指着耽改剧一朝飞升的演员们,也逐渐清醒过来,和不知道何时才能播出的耽改剧相比,受众固定的古偶甜宠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参考去年《苍兰诀》里的王鹤棣。
至于被遛了好几年的观众们,也逐渐找到了新的心理寄托——既能实现“嗑糖自由”,又不必面对“魔改”和停播的风险,既然人类并不缺少嗑糖的眼睛,耽不耽改的,有多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