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有人收缩有人掀桌,云产业即将驶入新航道?

云产业为什么如此热闹?这恐怕与2023年云产业盈利提速的主题息息相关。

进入2023年,云赛道波澜频起。

先是年初的时候,各大巨头集体转向,释放本年度追逐盈利的商业目标,后是华为、腾讯密集的高管人士调整,直到近期,阿里震撼宣布全系产品大降价,将赛道热度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云产业为什么如此热闹?这恐怕与2023年云产业盈利提速的主题息息相关。经过数年间市场上的跑马圈地,无论是巨头还是腰部力量,都意识到谁能挺过现在的阶段,前路必将一片光明,而为了这一刻,各大巨头自然也是招数频出了。

在追求盈利的大势所趋下,云产业驶向了新航道成为必然。

1、三分天下,但阿里云降价

4月26日,阿里云宣布开始史上*力度的降价,核心产品价格全线下调15%至50%。而在5月7日起,阿里云下调部分的核心产品官网成交价,包括弹性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库、视频云、CDN和安全产品最高降幅达50%,已经开始生效。

这意味本次降价,不仅刷新了阿里降价的最高纪录,而且降价范围覆盖到了几乎所有核心产品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从适用范围和下降幅度两方面看,阿里云这次真的掀桌子了。

实际上,阿里云之所以这么做,还是出于对市场份额高占有率的期待。

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预测,全球云计算市场增长率将出现反弹,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6000亿美元,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3.56%;我国云计算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2022-2027年复合增长率将超36%。初步核算,2022-2027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从4033亿元增长到18764亿元。

在如此蓝海之下,云巨头对市场的渴望可想而知。

但需要注意的是,据IDC发布《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TOP5中国公有云(Iass+Pass市场份额)厂商中,阿里云市场份额排名虽然保持*,但已经从去年同期的36.7%减到31.9%,; 腾讯云市场份额从11.1%减到9.9%,排名从第二降至第四。华为云市场份额从10.8% 增到12.1%,排名从第三升至第二;天翼云市场份额从8.9%增到10.3%,排名从第四升至第三,

而在短短三年前,阿里、腾讯、华为三家还以41.6%、12%、8.4%的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三分天下的态势在大厂云业务增速收缩的背景下,已经分崩离析。

也就是说,阿里云本次降价,原因很大可能就是为了再次巩固市场份额,而且降价这一杀手锏在阿里云手中也是屡试不爽:据统计,2014年阿里云就曾经连续降价了6次,此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阿里云连续17次降价,核心云产品降价幅度一度超过50%。如果再算上从2015年至2020年,针对CDN长达5年的价格战,阿里云降价的次数已经难以计算。

但本次降价的幅度之大,还是能看出阿里云比以往巩固榜首更大的决心。据不完全统计,阿里云从2020年至2022年底,市场份额分别为40.3%、37%、31.6%,而据财报显示,2022财年四个季度,阿里云的营收增速分别为30%、33%、20%、12%。在抵销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全年总营收增长仅为3%。

不过,即使阿里云增长缓慢已成为事实,业界对于阿里云的降价仍然持积极态度。毕竟,从过往来看,降价促销本来就是行业巨头一贯奏效的商业手段。亚马逊CFO曾在2016年某次财报会议中,声称亚马逊AWS自2006年上线,10年内降价了52次,去年6月还针对中国市场降价了49%;微软Azure自2012年至今,已经连续数次降价60%以上,今年3月更是降价20%左右;谷歌从2013年左右,也开启了连年降价的竞争措施,无论是数据存储服务还是固态硬盘设施,都保持着最高70%的降价幅度。

既然国际巨头都已经验证过降价是市场份额争夺的有效措施,阿里云也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而效果也将马上公布于市场当中了。

2、人事变动频频,巨头集体“向钱看”

除了产品全线降价,阿里云为代表的云巨头们在近年来人事变化更是频繁。

据雷峰网报道,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将于近日将正式以全职身份回归阿里云。更具传奇色彩的是,在加入阿里云前,他的学术和工作经历大多集中在心理学领域,但在加入阿里云后,王坚带领团队从零开始自研分布式云计算平台,成为国内运计算*梯队的领军者。

虽然自2013年王坚离开后,阿里云发展突飞猛进,但随着增速减缓,阿里云自身也在寻找内部动力,在这一背景下,从2022年底开始,王坚就已经应阿里云CEO张勇邀请,作为幕后顾问角色,重回阿里云,指导相关工作。

实际上,进入2023年,阿里云管理层变化还远不止王坚一人。

今年3月,前华为E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空降阿里云,成为阿里M7级(资深副总裁)高管,更有媒体曝出阿里云中国区总裁任庚(M6)将离职,该职位由阿里云中国区副总裁黄海清接任,统管中国16个战区。

任庚此前在阿里云负责中国区业务,向蔡英华汇报,除他之外,尚有国际业务总裁袁千、数字政府总裁许诗军、新金融总裁刘伟光等三名阿里云元老向蔡英华汇报。而且任庚去职的消息,去年就曾传出,此次再度传出,看起来离事实落地距离不远了。

接班任庚的黄海清,从履历上看可谓是专家级别的人物。在2016年其加入腾讯云,着手业务拓展工作,干至腾讯云副总裁。2018年成为德拓信息的CEO,并在2020年带领公司冲刺登陆科创板。

不过相比于过往的经历,黄海清在阿里云中国区管理会上倒是释放了两条清晰的信息:一是销售重点放在高质量自主产品上,二是重视利润。具体人事分工调整还包括:将泛政府相关的6大行业线聚拢向许诗军汇报,其他6大行业线和中长尾客户直接划分给蔡英华,以便实现区域和行业线的联动,中长尾客户团队由潘立维作为*负责人,从浅雪团队调任而来。

从阿里云的调整可以看出,本次高管空降之后,其战略聚焦于盈利的用意更加明显。实际上,不仅是阿里云,其他云巨头也在人事任命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华为云在华为寒冬中,已经先后更换多位高管,从与余承东到徐直军再到张平安,华为云新上任的高管们同样也是以营销和管理为主要业务导向的。

再看腾讯云,2021年管理层架构调整内容包括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担任CEO,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云总裁邱跃鹏将在原有职责之上出任COO,SAP前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李强加入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任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智慧工业和服务业总裁,这一管理架构中除CEO是技术路线出身,而COO和副总裁的主要工作内容均是以销售、营销和经营管理为主。

也就是说,大势所趋下云巨头开始集体“向钱看”了。

3、再寻支点,央企云赛道成玩家必争之地

如何实现云内卷之下的增长曲线,是各大云品牌下一步的焦点。而腾讯阿里等巨头给出的答案,非常有代表性:押注国企上云。

经历了10余年发展,国内云市场已经从初创期走向成熟期。公有云市场已然饱和,云计算厂商纷纷从以互联网客户为主的市场,转移至政企市场。

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行业,IT系统架构演化迅速,腾讯云和阿里云也抓住机会,要加速布局金融云。在过去的一周之内,阿里与腾讯先后针对金融行业分布式架构发展发声。

5月8日,阿里云宣布发布“金融级云原生”,将延续了十年之久金融云系统架构再次向高可靠、高性能、高安全方向推进。

5月11日,腾讯金融云国产化战略峰会上,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表示,目前,科技行业在大数据、数据库与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领域的能力不断增强,也为金融行业更深层的自主创新创造了条件。

腾讯与阿里在金融云动作的背后,是基础软件国产化加速的行业趋势,而这一趋势的到来,也与国企云上需求的爆发有着密切关系。

国资委负责人近日表示,要全面推动国资央企上云,构建国资央企上云体系。这是国企央企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环节,也是为了在数字经济环境下有效管控国企数据,保障数据安全。据悉,目前国资央企上云覆盖率达到了86%,并正在加速打造央国企信创产业生态链。这对于数据中心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借助于政企云市场的爆发,根据科智咨询最近发布的《2022-2023年中国IDC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未来公有云市场仍有望以30%以上的速度快速发展。

特别是在国资央企涵盖了政务、工业、能源、交通物流、金融等多个领域的背景下,对于数据中心的需求量巨大,而围绕数据中心展开建设,对于阿里云们来说,可讲的故事就太多太多了。

可以说,到底这块诱人的蛋糕谁能吃到,还要看各家修炼的内功如何了。毕竟,对云巨头们来说,国企云这个千载难逢的增长点,对所有云玩家来说,都没有理由去错过。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DoNews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