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水路都是带动一个片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
依托着水路相连、港阔水深,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串联了各地技术和资源配置,以不到全国0.6%的面积,创造了全国12%的GDP,成为名副其实的“*湾”。
如今,在广佛、深莞惠、珠中江等都市圈的“合聚变”中,背靠教育科研资源优势和完整产业链基础,粤港澳三地国际科技创新影响力显著增强,也向世界展示了科技强国建设中的“湾区力量”。
通过协同建设发展, 2022年,广东全省研发经费支出约4200亿元,研发人员数量、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主要科技指标均保持全国首位。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6年*,“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连续三年位居第二。
实际上,粤港澳大湾区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道路上取得的一系列亮眼成绩,都离不开政策上的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至今已满4年。这4年来,层出不穷的前沿科技在粤港澳大湾区各科创平台上碰撞出了不少火花。
然而,与京津冀、长三角这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产学研方面的融合还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科技创新力量尚未形成合力。
要成为更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创中心,并向世界级城市群迭代,大湾区还任重道远。
如今,推进大湾区实现科技水平自立自强,促进大湾区进一步融入全球的机会来了:5月20日至23日,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南沙召开。
以“智汇湾区、湾和世界”为主题,本届论坛将聚焦人工智能、纳米科技、高能物理、生物医药与健康、信息与通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重要领域,向全世界展现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最新进展和广东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促进科技交流合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湾区力量。
1、南沙,从“经济强”到“科技强”
最近几天,全球各地100多名*科学家相聚广州市南沙区。这是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举办地,也是论坛*会址。
而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南沙,正全速启动创新引擎,积极破题。
中科宇航参与研发的“力箭一号”首飞成功;列入国家“十四五”相关规划的冷泉生态系统科学大装置系统正紧锣密鼓推进;在广州海瑞克南沙工厂通过验收下线的“申崇号”盾构机,在长兴岛顺利始发,助力“上海轨道穿越长江*隧”掘进施工……
这些重大科技突破的背后,正是这片区域整体竞争力、发展力的与日俱增。
映射在经济数据上,是南沙自2014年GDP首次突破千亿之后,只用了7年时间就再度突破两千亿大关,达至2131.61亿元。从增速上来看,近十年来,南沙GDP平均增速达到了10%。
人口方面,立足“枢纽+”交通战略,以南沙为原点的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加速形成,直通中山、珠海、东莞、深圳等城市,从而带来了人口激增。2012年,南沙刚刚获批国家级新区之时的常住人口为60余万人,到了2022年,南沙全域常住人口增长到92.94万。
2022年,随着《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的出台,南沙的生长路径也被描绘得越来越清晰——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南沙区科技局的消息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全区累计建成明珠科学园、广州海洋实验室、冷泉装置、“风洞”“识海”项目等各类创新平台370个,其中省级高水平创新研究院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4家,分别占全市1/3、1/5。
这意味着,在南沙制造业不断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南沙正深耕科学发现,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以商业航天产业为例,南沙正在积极布局商业航天产业链条,完成集运载发射、卫星研制和航天应用于一体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布局。
作为商业航天产业“链主”,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在南沙的落成,宣告国内*全产业链精益化、数字化、智慧化的商业航天产业化基地投产运营,将带动千亿级规模的宇航动力研发、卫星研发、火箭卫星测控等上下游关联产业链汇集南沙。
“我们在广州南沙的产业化基地主要用于开展系列化固体、液体运载火箭的生产、试验、总装测试等工作。目前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即将进入正式量产阶段,将推动大湾区打通前沿基础研究与科学应用的全创新链。”中科宇航(广州)装备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秦峰说道。
谈及落地南沙的主要原因时,李秦峰表示,南沙区交通便利、出海便捷,为企业的发展、扩大生产规模以及将来的海上发射,提供了非常有吸引力的平台和想象空间。“另外,南沙区发布的‘探天九条’,这对商业航天企业是真金白银的支持,对企业初期的成长、中长期的发展以及整个产业链的支撑都是非常重要的。”
“更为重要的是,珠江三角洲作为港澳地区的经济腹地,一直采取开放的政策。广州长久以来是华南地区对外贸易的枢纽、千年商都,深圳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示范窗口。总体而言,粤港澳大湾区的对外贸易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在国内处于先进地位,具备发展成为世界一流湾区的各项基础条件。”李秦峰说道。
2、重要城市,从“科技强”到“科创中心”
目前,全球约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从而使得“湾区经济”成为大国发展标配,也是大国发展的主要战略之一。
除了粤港澳大湾区外,世界上最为知名的3个湾区,分别是以现代金融为核心的纽约湾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旧金山湾区,和以现代制造为核心的东京湾区。它们皆是因港而生、依湾而兴,其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四个阶段。
与纽约、东京这类具有全球中枢性质的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与旧金山湾区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一方面,两个湾区都具有“科研湾区”与“创新型湾区”的特点,另一方面,两个湾区都兼备金融业和创新科技两个支点。
观察湾区内的城市,不难发现,广州、深圳、香港和澳门已经成为了湾区发展的重要引擎。
其中,香港是全球一流的国际金融中心,拥有非常完善的金融体系,而深圳作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不仅有多个全球知名科技企业,也有大批中小微型科创企业在此生根发芽。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在全球经济形势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GDP突破13万亿元,依然保持强势发展。其中,广深港三地占大湾区GDP比重超过65%。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力推进,创新资源要素在深港两地、珠江两岸、四大重要城市之间跨河、过江、越海,频繁流动、深度共享。目前湾区内已经形成了以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促成了科创资源的快速集聚和科创成果的井喷。
目前,大湾区已建成34家国家级、71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5.7万家;专利授权量2021年超78万件,年增长率高达40%;科技财政支出占比基本维持在7%以上的水平,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率达14.52%。
具体到四个重要城市中,2022年,广州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跃升至第10位,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正“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增量”。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突破1.23万家、1.67万家,双双创历史新高。不仅如此,去年还有22家企业入选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增量(比上一年度增加12家)居*。
而深圳作为国内最早探索创业投资和孵化本土创投行业的先行城市,目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突破2.3万家,仅2022年就新增2043家,提前实现了 《深圳市科技创新 “十四五”规划》中2.2万家国高企业的建设目标。
与此同时,香港和澳门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拓展新的增长动力——科技创新。
例如2022年12月发布的《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提出,到2032年,研发支出占本地生产总值比重从目前的0.99%提升至2%,初创企业数增至约7000家,创科产业从业人员从4.5万余人增至不少于10万人。
一系列量化指标,均表明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能力正持续增强。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引下,各城市的创新载体、创新主体和国际人才不断集聚发展,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毛艳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湾区科创的日益融合之下,大湾区要想打造一流湾区和科创中心,则需更好地分工协作、融会贯通。
“港澳地区拥有基础科研和科技金融方面的科创资源优势,而珠三角地区拥有高端制造业和创新型企业的产业体系优势。‘一国两制’下,大湾区能通过对内对外双向开放,汇集全国乃至全球的科创和产业要素并融会贯通,从而通过‘自主研发+国际合作’促进大湾区整体科创能力和产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毛艳华说道。
3、大湾区,从“科创中心”到“科创枢纽”
随着大湾区建设不断深入,三个法域、三种货币、三个关税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独特优势,而如何加快科创人才、资源、项目等资源的双向流动和相互促进,对激发科创活力至关重要。
河海大学区域和城市高质量发展智库首席专家刘奇洪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作为定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与京津冀、长三角对比,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力量偏弱,产学研还没有形成真正合力。
“广州虽然是中国科教中心之一,但在科技创新方面可谓‘有高原无高峰’,导致广州与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联系不够强,并没有真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策源地。香港、澳门则缺乏制造业,一些大学尽管有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技术、大数据等专业,但也缺乏产业应用场景。”刘奇洪表示。
实际上,为破解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瓶颈,过去两年多来,大湾区不断出台重磅政策措施,包括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先行先试,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得到批复,大湾区内地城市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等。
这些政策的相继落地,无疑会促进三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推动大湾区扩大开放。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沙,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等一批重大平台政策陆续推出,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南沙已累计落户港澳企业2787家、投资总额1016.71亿美元。这意味着,南沙正逐步成为大湾区当下和未来的重要开放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还在继续。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在2月的一场投资贸易政策宣讲会上介绍:“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计划10-11月在广州举办,广东希望与香港、澳门一起把大会办成世界级的品牌招商会,吸引全球更多优质资源集聚大湾区、更多优质企业落户大湾区。”
作为创新高地,粤港澳大湾区从“科创中心”到“科创枢纽”的路径该如何实现?
在毛艳华看来,一方面,要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依靠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改革,探索教育、文化、金融业多领域的开放。另一方面,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更多强调服务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安全性,加强区域价值链合作。“大湾区的贸易基础条件比较好,可以跟东盟、日本、韩国探索构建区域产业链分工体系,更好拓展‘一带一路’沿线的贸易投资合作。”
“随着中国逐渐走到国际舞台的中心,目前横琴、南沙、前海等,都在打造高水平开放的门户,就是希望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的元素,吸引全球优质资源集聚大湾区,有利于共同构建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毛艳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