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无人环卫困于瓶颈:产品向左,运营向右

自动驾驶公司如果深耕环卫行业,必须与传统环卫公司合作,这意味着自动驾驶公司只能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而一个能实现大规模落地的解决方案,要求其能实现流程全无人,同时作业效率达到环卫工清扫。

最容易落地的自动驾驶场景,远未到爆发之时。

在自动驾驶圈,人们普遍认同一个说法:应用场景越封闭,自动驾驶越容易落地;场景越开放,落地难度越大。因此,在公共道路行驶的RoboTaxi因不确定性因素最多,技术落地的难度*;而大多数在园区运营的无人环卫车,可能最早大规模应用。

但实际情况是,最可能率先投入应用的无人环卫车经过多年发展,依旧难以随处出现在人们的身边。不止一个无人环卫从业者感慨,从2018年至今,无人环卫车本应实现了常态化作业,结果未尽人意。

无人环卫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并非政策限制。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过去几年无人环卫行业受益于政策推动,经历了一段迅速发展的时期。

当前技术仍不成熟?有可能。更准确地说,无法全流程无人化作业也许是阻碍无人环卫设备大规模推广的重要因素。

一时难以逾越的技术鸿沟前,无人环卫公司们沿着同一条路径,向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前进:向左,是精磨产品,通过销售攻破国内外市场。向右,是潜心运营,由点及面争夺市场订单。

两个方向,两类公司,两种处境,但都面对同一个行业现状——市场需求旺盛的另一面是,无人环卫公司还没有做足准备。

困在技术瓶颈的无人环卫

无人环卫一定程度上是一个To G生意。

随着市场化机制逐渐完善,城管局将其下属的环卫公司剥离,两者相互独立。自动驾驶公司通常与环卫公司合作,资金的真正来源却是政府部门。

自2018年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后,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政策,积极将无人环卫车引入当地环卫项目,则直接推动了无人环卫行业发展。

据新智驾了解,深圳市已出台政策,要求多个行政区必须配备至少一辆无人环卫车。这一要求促使文远知行、仙途智能等自动驾驶公司与深圳相关部门接触。

在政府的强需求、政策的强制推动下,无人环卫行业本应蓬勃发展,但在前无人环卫从业者高敏看来,这一行业经过几年发展后,远远没有达到预期。

“今日的无人环卫行业较往年的变化不大,虽然项目更多了,但还没有达到大规模推广阶段。”

他认为,无人环卫行业目前的发展瓶颈或许不在于技术,而是不够实用。比如,无人环卫车收集垃圾后,需要人类帮忙清理车内的垃圾;无人驾驶洒水车加水,同样需要人类操作。

按照环卫公司的设想,无人环卫设备可替代一部分人力,而环卫公司在引入无人环卫设备后,清洁效果并不明显。因此,部分地区出现了采购了无人环卫设备,却将其闲置的现象,设备仅仅在领导视察工作时使用。

无人环卫市场的现状,一句话可概括为:市场有需求,但产品跟不上。

正因此,高敏悲观地预测,2023年将有一批无人环卫公司出局。

智行者联合创始人、产品副总裁李晓飞预计,未来三年内行业选手们将全力解决产品技术问题,随后尝试实现商业闭环。

这意味着,在有限的时间内,哪一家公司率先突破技术桎梏,让产品更易用,或将更早一步实现商业闭环。

不过在三年内,如何实现商业闭环是无人环卫公司的一大难题,至此,无人环卫公司逐渐向两个不同的方向探索——成为产品型公司,还是运营型公司。

向左产品,打通全环节无人化

产品型公司,即以产品研发为主的无人环卫公司,它们通过不断迭代技术,优化产品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行业存在感。此类公司如智行者、云创智行、赛特智能等。经过多年发展,它们推出多款不同种类的无人环卫设备,以销售的形式将产品推向市场。

以智行者为例,智行者目前推出了6款无人环卫产品。为了打开国内市场,智行者在全国设立多个区域销售总监,并发展各地渠道商逐步占据国内市场份额。国外市场方面,智行者在合肥、北京、武汉等地设有办公点,以及时参加海外展会、拓展海外市场及便于售后。

李晓飞告诉新智驾,智行者坚持技术研发,不参与项目运营的原因是公司优势在于自动驾驶技术,而非运营,因此将注重通过理念创新、工具无人化创新、信息化创新研发突破性产品。

产品型公司押注于技术研发,这意味着产品是否得到市场认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司的持续发展。

过去几年,大多数自动驾驶公司的注意力在于清扫环节无人化作业,较少关注如加水、充电、倒垃圾等无人环卫设备作业,这导致环卫公司采购了无人环卫车之后,发现依然需要有人参与作业,既不能提高环卫效率,同时还增加了采购和人力成本。

高敏表示,无人环卫公司的清扫技术基本没有问题,真正阻碍无人环卫设备规模化应用的是无法实现作业流程全无人化。因此,无人环卫行业如果想彻底打开市场,必须实现流程全无人。

这一行业性问题正在被解决。在今年3月举办的上海国际清洁技术设备博览会上,多家产品型公司推出可自动完成充电、倒垃圾等功能的无人环卫设备。

譬如,智行者为其一款无人驾驶洗地机配备了集自动充电、自动加/排水等功能的工作站;赛特智能的一款无人驾驶清扫车在清扫地面后,能对准垃圾桶自动倾倒垃圾。

据新智驾了解,商汤科技在深圳南头古城的无人环卫项目,建设了可为无人环卫车自动充电的工作站。

产品型公司推出新功能产品,试图实现环卫作业全流程无人化,但就目前的效果及成本来看,离大规模推广仍有一段距离。

新智驾曾在上海国际清洁技术设备博览会观察,目前的无人环卫产品售价普遍在15万元以上,如果搭配工作站,总售价可能增至25-30万元。这一售价对于重视成本的环卫公司来说,无疑是高昂的。

产品型公司也明白产品的售价不菲。一家无人环卫公司高管公开表示,随着重要部件国产化替代、市场规模壮大、供应链下游供应链健全完善,就能将产品成本从二三十万元降低至十万元以内。

言外之意,似乎是将产品成本降低寄希望于外部环境变化,侧面反映着其无力降本。

即便推出了自动充电、自动清理垃圾的功能,其使用效果也有待验证。

在现场演示中,赛特智能的无人驾驶清扫机虽然能将垃圾自动倒入垃圾桶,但是倒垃圾的速度较缓慢。另据多家展商负责人介绍,大多数无人环卫设备充满电时间为6个小时,而续航时间为6个小时左右。在真正的环卫作业中,无人环卫设备的续航能力相对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部分产品仍是原型,未达到量产下线的标准。

在设备售价不菲且续航有限的情况下,产品型公司若想彻底打开环卫市场,可谓是一件难事。

向右运营,垂首了解市场需求

在现实的压力下,部分无人环卫公司选择绕道而行,尝试与政府合作运营示范项目。此类公司如仙途智能、酷哇科技、于万智驾等。

除了产品性能有待提升之外,运营型无人环卫公司也有着其它考量:

其一,近几年政府对无人环卫设备的订单需求有所减少,而各地的环卫运营项目增长较多,运营市场空间不小。

其二,深入一线参与项目运营不仅可获得市场的真实反馈,用以优化迭代产品,同时还能收集道路数据迭代自动驾驶技术。

但运营环卫项目并非易事。

高敏透露,直接参与运营项目,无人环卫公司虽然可深入场景了解环卫行业的真实需求,但在设备、人力等多种成本投入下,利润率其实较低。

此外,自动驾驶公司承包环卫运营项目,一定程度抢夺了传统环卫公司的蛋糕。

当新智驾询问,仙途智能既生产无人环卫设备,也参与项目运营,是否担心引起传统环卫公司不满时,仙途智能产品及运营副总裁唐彦也表示:“全国范围内的运营项目数量非常巨大,仙途智能直接运营的项目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不过,一旦自动驾驶公司的运营项目增多,难免会引起传统环卫运营公司的戒备。

据悉,某知名无人环卫公司运营的项目订单总额已达数十亿元,随着订单总额日渐增多,与其长期合作的环卫公司感到利益受损,两者之间已产生隔阂,此后双方较少合作。

即便拿到运营项目订单,无人环卫公司也不一定能够顺利完成项目。

运营型无人环卫公司因为直接参与运营,通常会生产或购置许多无人环卫车辆,加上项目的运营管理总人数较多,项目总成本极高,为了保证项目持续运营,公司的现金流必须稳定。

但不是每一家无人环卫公司始终有稳定的现金流,尤其在行业周期处于下行时,运营型无人环卫公司有可能出现资金断裂的情况。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某主打运营的无人环卫公司已经数月未发放员工薪资。

更重要的是,如果自动驾驶公司过多参与运营环卫项目,将极大地降低公司估值,进而影响上市。

虽然现在国内的无人环卫运营项目较多,但部分项目有着摆拍之嫌——无人环卫公司虽然在一个项目中投入数台无人环卫设备日常运行,但真正完成清扫任务的是外包公司的环卫工。

高敏曾在运营型无人环卫公司工作,他认为就项目运营方式来看,运营型无人环卫公司与传统环卫公司实际并无较大差异,甚至可直接将运营型无人环卫公司当作传统环卫公司来看。他表示:“如果传统环卫公司做无人环卫,除了不具备科技属性基因外,其它各条件更占优势。”

因此,他认为运营型无人环卫公司估值的参考对象,是传统环卫上市公司如侨银股份和玉禾田等,两者的市值为数十亿元人民币。

高敏认为提升运营型无人环卫公司估值的有两种办法,分别是扩大营收规模,打造智慧环卫公司的形象,以及实现流程全无人化。

这意味着运营型无人环卫公司又将正视两大阻力:来自传统环卫公司的竞争,以及减少作业过程中人类参与度。

总结

无人环卫市场,怎样才能顺利解题?

在高敏看来,自动驾驶公司如果深耕环卫行业,必须与传统环卫公司合作,这意味着自动驾驶公司只能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而一个能实现大规模落地的解决方案,要求其能实现流程全无人,同时作业效率达到环卫工清扫。

李晓飞与高敏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认为,无人环卫产业大规模落地除了必须实现以上两点之外,还需达到“成本可替代”,即无人驾驶创造的成本、价值是否等同于人工。

这一局面何时到来,没人能给出具体的预测。

两种类型的公司已经推出筹码,押注不同的选择,未来将揭示答案。

注:文中高敏为化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雷峰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自动驾驶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