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扎克伯格「截胡」苹果,但好像没什么用

VR/AR市场销量见顶的原因有很多:缺少杀手级应用、内容生态匮乏、设备体验不佳等等,而对于Meta来说,在现有技术无法解决上述问题时,究竟要不要把元宇宙的宏大叙事继续讲下去,是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就在业界翘首企盼苹果的*MR产品时,Meta却突然跳出来抢了风头。

北京时间6月1日晚间,扎克伯格在Ins上官宣了Meta*消费级MR(混合现实)头显Quest 3,并通过一段1分17秒的视频展示了此次新品的重点升级功能。

图片来源:Meta

值得一提的是,Quest 3有着明显的“期货”色彩。扎克伯格表示,更多关于Quest 3的内容,将在Meta Connect大会上分享,而这款产品预计在今年秋季正式发布。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距离苹果*头显Reality Pro发布不足一周的时间节点上,扎克伯格毫无征兆地把Meta Quest3推上台前,更像是一次“抢占身位”的动作。毕竟过去三年,Meta在“元宇宙”相关项目上的投入累计超过170亿美元,扎克伯格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为他人做嫁衣”的命运。

不过,在XR终端设备出货量日渐萎缩、“元宇宙”概念遇冷的背景下,Meta的困境真的是来源于苹果等竞争对手吗?

抢跑苹果,Meta能拿出什么?

Meta最近一年在XR赛道的进展可谓相当坎坷。

去年10月,Meta踌躇满志地推出了专业级VR设备Quest Pro,立志在VR行业中打造出一款生产力工具,但事与愿违,Quest Pro在上市后便遭遇了销量与口碑的双双败北,Meta不得已将这款产品的售价两度下调,从起初的1499美元调整至999美元。

而据科技媒体《The Verge》的爆料,由于该款产品的市场反响太差,Meta内部已经决定停止第二代Quest Pro的研发工作。

Quest Pro注定是一款生不逢时的产品,在全行业的目光都被苹果所吸引时,其高昂的定价很容易被人与Reality Pro联系在一起,而Meta在消费电子硬件上的号召力远远不及后者。

在此背景下,能否及时地拿出一款价格低廉的、具有苹果头显“平替”性质的产品作为补充,就显得尤为关键,这或许也是此次扎克伯格急于公布Quest 3的原因。

从定价上来看,Quest 3的起售价为499美元,而按照目前行业内的主流观点,苹果*头显产品的定价将在3000美元左右,因此二者并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但Quest 3却具备后者的主要卖点——混合现实。

实际上,直到今天业界对于混合现实(MR)仍没有一个完全公允的定义。通常来说,只要能在虚拟环境中引入现实场景信息的,都可以算是MR设备。举个例子,当你带着头显设备置身于卧室玩游戏时,如果能看到卧室环境与虚拟信息的叠加状态,就可以看作是一个混合现实的场景。

Quest 3游戏场景演示,图片来源:Meta

在目前主流的VR头显厂商中,大多都已完成了对MR技术的引入,但在这次的Quest 3上,MR技术有着显著的进步。从目前已公布的信息来看,Quest 3通过两枚外置的RGB彩色摄像头实现了双目全彩透视,并通过中间的深度传感器来还原用户所处环境的真实感。

因为需要同时渲染眼镜所看到的真实场景和虚拟画面,MR技术对于算力有着很高的要求,为此Meta的开发团队为Quest 3搭载了一枚全新的高通Snapdragon XR2芯片,这是一枚基于此前高通Snapdragon 8 Gen2的4nm制程芯片。比较值得期待的是,这枚芯片的功耗要大幅高于前代XR1,Meta或许在Quest 3上进行全新的散热设计。

而在其他方面,Quest 3上的升级就显得有些中规中矩了,眼动追踪和面部追踪等功能仍然缺失,Pancke光学方案的引入让Quest 3的体积更加轻薄,但在包括Pico 4等一种产品上,这一设计早已成为标配。

整体来看,Quest 3的升级用六个字总结就是“有惊喜,但不多”。相较于其他厂商而言,Quest 3主要的优势还是其相对丰富的内容生态以及相对低廉的售价。

与HTC和Sony等厂商相比,Meta在官方应用商城Quest Store和APP Lab上的应用已经超过2000款,具备压倒性优势,且499美元的定价也要低于PSVR2、HTC VIVE Pro 2等竞品,更是只相当于苹果Reality Pro的六分之一。

不过,Meta对于XR头显产品的定义有着明显的不同。苹果将*MR设备看作是其硬件生态中的一环,Sony和HTC直接将头显设备当作“游戏机外设”来做,而Quest产品线,承载着的是扎克伯格那个关于“元宇宙”的设想。

在这个设想下,Quest产品需要作为入口,接入游戏、社交、NFT资产等诸多场景,但当下这些场景似乎愈发显得虚无缥缈。

2023年,元宇宙的故事还能讲下去吗?

“从今年开始,我们公司要求在外宣口径上,一律杜绝元宇宙的字眼”。年初,在与一位VR从业者交流时,对方向虎嗅表示,现在行业中都不愿再提元宇宙,尤其是见投资人的时候。

在今年生成式AI爆火的映衬下,元宇宙概念显得格外冷清。许多行业公司随之迅速调整重心。比如曾创办*元宇宙产品“希壤”的百度,今年将工作重心全面转向大模型“文心一言”,其项目负责人马杰前不久也离职转进AIGC行业。

而在国外,这样的势头要更加明显。曾被视为“元宇宙*股”的Roblox在3月先后发布了两款生成式AI工具Code Assist和Meterial Generator,尽管该公司表示,此举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元宇宙世界的创作能力”,但也不由让人怀疑这家公司在考虑转型的问题。

虽然业界普遍不看好元宇宙,但扎克伯格似乎仍是这一概念的坚定支持者。

去年11月,在投资人的轮番攻击下,扎克伯格宣布削减成本并开启公司史上*裁员行动,在随后四季度的财报会议上,他罕见地将会议重心从元宇宙切换到AI上。

正当投资人喜笑颜开地认为扎克伯格“终于开窍了”的时候,一份财报再次击碎了他们的幻想:今年1季度,Reality Labs部门营业收入达到3.39亿美元,而亏损达到39.9亿美元,这甚至超过了去年Meta裁员前的水平。

也就是说,扎克伯格的降本增效完全没有作用在元宇宙项目上。

今年5月,Meta还委托德勤进行了一项研究,证明到2035年元宇宙产业对美国GDP的贡献约为2.4%,将达到7600亿美元。

无论未来设想有多么美好,眼下元宇宙相关的行业却在实打实地衰退。以终端产品的出货量为例,第三方研究机构IDC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VR/AR出货量为880万台,同比下降20.9%。

而在今年一季度,VR/AR产品出货量跌幅进一步下降至54.4%。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元宇宙相关的终端产品已经遇到了明显的增长见顶,或许苹果的进入将在短时间内形成又一个风口,但如果其产品定价真是传闻中的3000美元,那么它对于整个市场很难发挥出提振作用。

VR/AR市场销量见顶的原因有很多:缺少杀手级应用、内容生态匮乏、设备体验不佳等等,而对于Meta来说,在现有技术无法解决上述问题时,究竟要不要把元宇宙的宏大叙事继续讲下去,是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虎嗅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元宇宙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