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属于王亚伟的时代一去不返

能够在历史的轮回中留下名字的,大多已经是人生的赢家。但股民们真正遗憾的是,不论王亚伟,徐翔还是张坤蔡嵩松,他们的故事往往足够精彩,但距离完美的结尾,却又总是有相当的距离。

近日屡有传闻称,昔日“公募一哥”王亚伟已被监管部门带走调查。他也试图用一种隐晦的方式,通过发朋友圈破除谣言。

与活在江湖传说里的徐翔不同,这位曾经的*代*基金经理,如今已经远离行业一线,也鲜少再有人提及“王亚伟概念股”。他旗下的私募基金千合资本,甚至一度跌出了百亿俱乐部。

自创立私募以来,王亚伟所管理的基金业绩表现,其实大多时候都是优于大盘指数。但对比过去在管理华夏大盘基金时创下的惊人回报率——6年10倍,现在的业绩只能算平平无奇。

按理说,从业经历已接近30年的王亚伟,正处于投资理念高度成熟的阶段,应该是收获的时期,如今却难以再创佳绩。人气也远不如前。

如今的公募基金江湖也早已换了人间,老一代基金经理大量退场,而张坤、葛兰、蔡嵩松等年轻人,哪怕成名后业绩不佳、跑输指数的年份,也有足够的舆论热度。

时代变了。回顾王亚伟的职业生涯我们不难发现,这同样也是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嬗变的历史进程。以他为代表的*代基金经理们,参与着这段历史,见证着这段历史,最终也将成为这段历史的一部分。

01

投资进化史

王亚伟的投资思想跟随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而进化。

王亚伟的故事要从华夏证券东四营业部说起,1995年时这里是中国*的证券营业部之一,不仅从事经纪业务,还有投行、自营、研究、期货等。

刚从清华大学毕业的王亚伟,就应聘上了这里的研究咨询岗位,为客户提供一些日常的投资咨询服务。比起券商研究员,性质其实更接近投资顾问,也缺乏基本面研究等方面的专业素养。

1995年中国的证券投资与基金市场都还处在最早期的探索阶段,以“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为代表的老基金们,也并不符合现代意义所说的基金概念,更像是一种另类的房地产投资基金。

1998年,随着南方基金和国泰基金旗下两只20亿元规模封闭式基金上市,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试点的大幕就此拉开,华夏兴华基金也在上交所上市交易。王亚伟放弃东四营业部稳定的工作,跟随老领导就此投身基金的试点运行中。

担任兴华基金的基金经理助理期间,王亚伟的投资手法和业绩都并无过人之处。

2000 年,A股迎来小牛市,王亚伟调仓不及时使兴华基金未能跑赢上证综指;2004年,A股走熊,华夏成长基金净值增长3.91%,尽管战胜了指数,但在同行中成绩也不算明显。

转折发生在2005年。当时王亚伟去美国学习了3个月,让他得以跳出中国相对封闭的市场环境,从历史角度和国际视野观察国内市场所处的阶段,并确立了多元化投资的基本思想。

2005年年底,王亚伟被任命为华夏大盘基金经理,从此这两个名字被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基金早期发展史中最富传奇色彩的故事就此展开。

2006-2007年,是行业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一方面,股权分置改革如火如荼,基金业资产规模急速增长,QDII基金等创新品种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出口拉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大量流动资金,全面涌入股市。

这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中,上证指数从998点涨到了6142点。

两年时间里,王亚伟通过对未股改的股票、重组概念股票、资产注入概念股票、隐蔽资产型股票等冷门股进行发掘,成功让华夏大盘基金取得了154.49%、226.24%的收益率,*次实现了业绩登顶。

2008-2014年间,是行业平稳发展、探索创新的阶段,王亚伟的投资手法日益成熟,投资风格逐步成形。他不仅能在大盘上涨时取得超额收益,也能在大盘下跌时抗住风险。这让他成为了那些年最受追捧的基金经理,风头胜过了如今的张坤。

王亚伟最终在2012年选择离开。一年多之后,《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问世,私募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也许王亚伟是提前感受到了行业风向的变化,决定去开启另一段职业旅途。

02

旧日的彼得林奇

经济发展放缓时,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是很难实现的。

作为*代公募基金经理的典型代表人物,王亚伟深受彼得林奇的影响,始终坚持“追求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的原则。

王亚伟偏好有业绩支持的成长型投资,并且十分重视成长本身的稳定性、持续性,在投资决策中不仅要考虑上市公司当年的增长情况,还要看未来3-5年内能否保持良好增长。

随着王亚伟投资理念的愈发成熟,这种对业绩支撑的重视愈发显著。

今年一季度末,王亚伟就大幅调整了自己掌舵的对冲基金Top Ace Asset Management持仓。仓位骤降86%,清空了之前买的煤炭、钢铁、铝业、锂矿等资源股,转而加仓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多只中概股。

这些中概股的共同特点就是股价经历了高位下跌,目前仍然处在估值低位,比如阿里巴巴目前美股股价徘徊在84美元/股左右,只有2021年历史高点的26.3%,市盈率也仅剩21倍。

王亚伟此时大幅加仓,很可能是想博取业绩反转带来的股价反弹。而被王亚伟大举买入后又清仓的资源股,同样也体现了这种抄底低估值绩优股的投资思路。

以2022年末的头号重仓股ALPHA METALLURGICAL RESOURCE为例,这是一家全球*的煤炭供应商。王亚伟在建仓时,显然考虑了俄乌冲突下煤炭、石油等能源供应紧张、价格上涨会对公司业绩产生的正面影响。

至今年一季度,该公司股价的最高涨幅已突破25%。其他多只能源类股票,也在去年四季度出现了触底反弹、到今年一季度则涨至阶段高位。王亚伟当然可以选择获利了结。

显然,这种投资策略是王亚伟数十年职业生涯的总结,但是否适应如今越发复杂的经济环境,仍有值得讨论的地方。

一方面,欧美等主要经济体所面临的经济衰退风险如影随形,存在居民需求下滑、原材料价格回落、制造业景气度收缩等问题。

5月25日公布的美国国内收入总值数据,是衡量经济活动的关键指标。该指标继2022年第四季度缩水3.3%之后,在2023年*季度又降低了2.3%。部分经济学家甚至直接表示,这一走势证明美国已经陷入衰退。

中国的经济预期虽然略好,但是16—24岁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持续上升,4月份时这一数据已经突破了20%,背后所反映的经济压力不容小觑。

王亚伟所押注的企业要想实现业绩的反转,必须克服大环境向下行的压力,对行业或者企业走出独立行情的要求很高。

另一方面,近三年A股呈现出强烈的结构性牛市特征。行情在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等赛道股板块之间快速轮动,不仅吸走了价值投资派的市场资金,甚至让成长型基金建仓的速度都赶不上行情变化的速度。

这种癫狂式行情的大势中,王亚伟如今所秉持的多元配置、注重业绩的打法就难有用武之地,他所追求的低风险、高收益和长期业绩支撑,并不一定能被其他投资者所认可。

曾经以操作灵活闻名的传奇基金经理,就显得越来越不灵活。

03

时势造英雄

基金经理的成功离不开时代,也离不开平台。

其实多年以来,王亚伟建立的投资体系并未发生较大变化,但是他在选股和操盘上的表现却似乎退步了不少。比较直观的是,自创私募以后,王亚伟未能延续自己在公募时代的“神奇”操作。

无论是广泛的选股视野、灵动的投资交易,还是饱受争议的“重组股”布局,都再也没有在千合资本管理的投资组合中体现过了。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团队力量的削弱。似王亚伟这般出身公募的基金经理,在投资实操过程中十分依赖宏观分析、行业研究和个股调研。这背后既需要多人精英团队的支撑,又需要公司平台带来的高阔视野。

而自己创业的王亚伟,显然不具备这种资源号召力。甚至王亚伟一手培养出来的基金经理崔同魁,也在2021年末转投盘京投资门下。

早在华夏基金时期,崔同魁就担当王亚伟助手的角色,并追随着王亚伟一起打造千合资本。至离职前,千合旗下约百亿的盘子中,崔同魁的管理规模占15亿。

虽然消息人士称这是一次“和平分手”,只是因为崔同魁偏好成长股的投资风格与盘京投资比较契合,但千合资本发展的隐忧,还是随着崔同魁的出走显露人前。

近年来千合资本的管理规模稳定在百亿左右的区间,高峰时期的300亿已是遥不可及,团队成员数量也维持在20多人。

这样的规模体量,大概率是供养不出另一个*投资经理的。不想同千合一样陷入瓶颈的崔同魁,可以选择去外面更广阔的的天地搏一番前程,但王亚伟只能独自面对自己职业生涯的瓶颈。

无论是行业、企业还是基金、基金经理,其实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近年来随着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急速膨胀,不少基金管理人的投资主力已经切换成了80后,从任职年限来看,培养时间更是平均不到4年。

结构性牛市的背景下,以蔡嵩松等人为代表的,学科背景更贴近新兴赛道、投资风格也更加激进的年轻基金经理们,开始更多崭露头角,受到期待,并取代前辈们在舆论场的地位。

04

写在最后

每当市场走熊——类似2015、2018年股灾级的行情中,经验丰富的中生代基金经理往往因为成熟的风险控制能力,让业绩更加抗跌。

但这依然无法阻挡平台资源、舆论和股民们更加关注新生代基金经理们。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年而已。

王亚伟同时代的明星基金经理们,如今只有赵军等少数几位还活跃在一线。而不再扩张管理规模的王亚伟,是否也已做好走完职业生命周期的准备了呢?

能够在历史的轮回中留下名字的,大多已经是人生的赢家。但股民们真正遗憾的是,不论王亚伟,徐翔还是张坤蔡嵩松,他们的故事往往足够精彩,但距离*的结尾,却又总是有相当的距离。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巨潮WAVE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金融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